第5课 三大改造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三大改造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13 17:52: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背诵
一五计划:目的、时间、主要任务、成就、意义
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时间、地点、内容、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地位
①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②初步形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体系
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
为了建立社会主义社会,新中国做了哪些努力?
①实施一五计划
②三大改造
上海工人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
一:三大改造的背景
二:三大改造的内容和形式
三:三大改造的意义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5课 三大改造
目录
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了解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等基本史实。
史料实证
通过研读材料,分析三大改造的影响,学会辩证地评价历史事件。
家国情怀
通过对三大改造的学习,体会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改造的探索和创造精神,激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的热情。
时空观念
综合分析三大改造的时代背景
课程标准:
了解三大改造,理解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意义。
概念解释
农业合作化 手工业合作化 公私合营
三大改造是指建国初期,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它是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
(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一.三大改造的背景
背景
经过土地改革,广大农民得到了土地,农村生产力从封建制度束缚下解放出来,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起来了,但农民绝大多数还是靠人畜经营……正因如此,今天农业生产的发展,还有许多困难的条件限制了它,约束了它。
——邓子恢《在全国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
材料一
土改结束后(1953年)湖南省贫雇农平均每户占有生产、生活资料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农业统计资料
①土地改革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随着工业建设和城市工矿区的发展,城镇人口的迅速增加,国家对商品粮和工业原料的需要急剧增加。然而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束缚农村生产力的发展,难以满足经济建设发展需要。
——《共和国重大事件纪实》
材料二
②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二:三大改造的内容和形式
概况
自主学习
改造行业 原因 方式/途径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可能会出现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方面
阅读教材,完成表格
①土地改革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②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合作社
(自愿互利原则)
手工业合作社
公私合营
1.时间:
2.方式:
3.目的:
4.原则:
二:三大改造的内容和形式
农业
1953年
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自愿互利原则
公有化程度
越来越高
1956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情况
参加合作社农户 占全国农民总数(%) 参加高级农业合作社 占全国农户总数(%)
1.18亿户 96.3 1.0742亿户 87.8
二:三大改造的内容和形式
农业
合作社农民备齐工具一起劳动
生产合作社使用机械农具
丰收时节,农村合作社领取粮食
农民代表向党中央和毛泽东报喜
毛泽东在看农民写给他的丰收报喜信
从1952年到1956年,正是合作化运动期间,全国农业总产值增长20.5%,年均递增5.1%,有些地方还办了社队企业,增加了公众积累……
——张岂之. 中国历史新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集中力量、优势互补、提高效率
二:三大改造的内容和形式
手工业
1953年6月全国手工业生产合作会议提出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政策。在步骤上,第一步是建立手工业供销小组,第二步是办手工业供销合作社,第三步是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广东省新会县手工业者组织的木器生产合作社
方式
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结果
1956年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二:三大改造的内容和形式
资本主义工商业
材料一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
我们看,过去这几年,工商界已经有一些人觉悟程度是比较高的,他们懂得国家的政策、方针……同时,讲到成绩并不是抹杀缺点,会有缺点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大大地妨碍统筹兼顾,妨碍国家的富强,因为它是无政府性质的,跟计划经济是抵触的。
——毛泽东《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素养提升
为何要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①建国初资本主义工商业遭受严重困难,是新中国初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资本主义工商业可能会出现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方面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二:三大改造的内容和形式
资本主义工商业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回答有关公私合营的问题
目的:
时间:
方式:
政策:
高潮:
结果:
为使私有制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1954年——1956年
公私合营
赎买政策(意义:实现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1956年初,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
1956年底基本完成
概念解析
1.什么是“公私合营”
2.什么是“赎买政策”
3.“赎买政策”具体办法有哪些
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
指国家有偿的将私营企业改变为国营企业。
前期采取分配利润的政策。分配实行“四马分肥” ,即资本家占红利的20.5%,国家占34.4%,工人福利占5%,公积金占30%。
全行业公私合营后采取“定息”政策。规定:十年内每年由国家按照企业合营时核定的资本,发给股息,年息为5%。
经公私合营发展至今的中华老字号
家国情怀
三:三大改造的意义
积极性
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在生产资料私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七万户的私营工业企业已经变为公私合营企业……这是把几千年来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大革命……我们在这个大革命取得的基本胜利的第一年就在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周恩来《政府工作报告》(1957年6月26日)
材料一
②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③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三:三大改造的意义
局限性
不少地方在办社中存在着“宁多勿少”、“宁大勿小”、“越多越好”、“越大越好”的错误思想,因而违背农民自愿,胡乱的多办社、办大社,盲目追求公共财产,有的甚至将棺木寿材、老羊皮袄也归了社……
——陈大斌《从合作化到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国农村的集体化时代》
材料二
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启示:
①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
②必须处理好改造或改革与发展的关系
历史解释
唯物史观
本课小结
1.1953年,毛泽东指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要旨在于“解决所有制的问题”。为此,党和政府( )
A.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
B.开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C.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D.发出了“大跃进”的号召
当堂测评
C
2.1954年春,广州郊区农村以22个常年互助组、5个临时互助组为基础,并吸收了一批单干农民,建成了11个农业生产合作社。这反映了( )
A.社会主义改造的需要
B.企业公私合营的开展
C.杂交水稻技术的推广
D.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当堂测评
A
3.下表为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经济成分变化表。该表说明( )
A.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B.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D.改革开放全面推进
当堂测评
B
当堂测评
4.1953年,我国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基本完成。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
A.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B.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
C.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D.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