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历史课程标准》要求:①知道中共八大;②了解“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等错误与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③认识这一时期取得的政治、经济、外交、国防、科技等成就及其具有的开创性、奠基性意义;④了解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认识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指导意义;⑤了解以王进喜、雷锋、钱学森、邓稼先、焦裕禄等为代表的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的事迹;⑥了解“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危害及主要教训。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是人教版2018年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的内容。其主要涉及了三大改造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和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出现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文化大革命”等错误。历史是一面镜子,它可以昭示过去启迪未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教学目标】
1.通过研读材料和图片,了解中共八大、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通过教师讲解和阅读教材,了解“文化大革命”的相关史实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体会英雄模范人物身上艰苦创业的伟大精神,感悟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而漫长。
【教学重难点】
重点: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几次失误和成就,了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的先进人物。
难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失误的原因和教训。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问题及图片:“ 中国人的名字,折射历史事件,反映社会发展。你知道下面这几个人的名字(张建国、吴抗美、刘跃进、马文革)和我国什么历史事件或现象有关吗 ”由此引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
(设计意图)问题图片展示,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历史解释核心素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展示课程标准和本节课核心素养
【讲授新课】
在探索中曲折前进(1956-1966)
(一)中共八大
1.展示图片史料介绍中共八大
1956年9月15日—27日,中共八大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召开。这是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2.展示史料《中共八大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分析从材料中可以获得那些信息?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也已基本建立,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
——中共八大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现阶段已取得成就、当前主要矛盾、当前主要任务。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八大路线是正确的,符合当时的国情,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此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设计意图)展示材料,学生分析,加深学生对中共八大的认识,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历史解释的历史核心素养。
过渡时期总路线
展示过渡时期总路线,并分析总路线,释义“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上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在全国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教师总结: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片面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大跃进:生产力方面的左倾;以粮为纲农业跃进,以钢为钢工业跃进
人民公社化:生产关系方面的左倾;一大二公(公社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
(设计意图)展示总路线内容,学生分析,加深学生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认识,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历史解释的历史核心素养。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农业:虚报产量,宣传“高产卫星”
工业:全民大炼钢铁
(3).人民公社化运动
(设计意图)展示图文史料,学生分析,加深学生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认识,分析出其特点是浮夸风、高指标、瞎指挥、共产风,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历史解释的历史核心素养。
(4)核心素养提升:“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比较
(设计意图)图表分析“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比较,加深学生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不同,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历史解释的历史核心素养。
3.失误导致的经济困难
教师总结:1959-1961年,我国经历了连续三年的严重经济困难时期。可以用“三分天灾,七分人祸”来形容,七分人祸指的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政策调整
(设计意图)通过图文,使学生了解经济政策调整的“八字方针”,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历史核心素养。
“文化大革命”
概况:学生自主学习,梳理“文化大革命”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学习梳理归纳文化大革命原因、时间、动乱局面、结束,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时空观念的历史核心素养。
2.表现
(设计意图)大量图文史料展示,深入了解文化大革命带来的危害,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历史解释的历史核心素养。
3.影响
(设计意图)曲线图展示文革时期发展趋势剖析文革带来的影响以及启示,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历史解释的历史核心素养。
三、建设成就
(一)概况:阅读教材,说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文革”时期,我国取得的成就。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学习,梳理归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文革”时期的建设成就,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
2.时代精神
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展示英雄人物,归纳英雄人物精神,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本课小结】
【布置作业】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涌现出了许多的英雄模范人物。请同学们查阅资料,选择一位你感兴趣的模范人物,说说他的故事。
【板书设计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1956-1966)
二:“文化大革命”(1966-1976)
三:建设成就
【家国情怀】
无论是中共八大的良好开端,还是面对“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甚至是“文化大革命”的重大挫折,都有一群有理想、有追求的中国人在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努力,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正因为这些人一直奉行着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砥砺前行,才有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