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纸的发明》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0.《纸的发明》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13 22:28: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 《纸的发明》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深厚的传统文化,中国人的根”为主题,选编了《古诗三首》《纸的发明》《赵州桥》和一篇略读课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从传统节日、古代发明、建筑、绘画等几方面来突显传统文化。本单元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和“语文园地”,其中“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和“日积月累”。学习本单元课文,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课文走进生活、让生活融入课文。了解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从而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1.具体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能根据要求和提示,提取关键信息,说清楚纸的发明过程和纸的特点。
(3)能解释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够传承下来的原因,感受中国造纸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
2.内容分配建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朗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师生互动交流的方式来理解课文内容及重点句子。学习蔡伦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及祖国的热爱之情。
3.地位与作用:本篇课文围绕“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展开,简要介绍了纸的发明过程。课文中强调了古人把字刻在龟甲、兽骨、青铜器、竹片、木片或写在帛上的不足,以及用麻来造纸的缺点,层层深入地记述了人们不断改进记录文字的材料的过程。让学生了解造纸术的发展,同时体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才干,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学习目标
1. 认识“创、携、存、制”等 9个生字,会写“术、伟”等 12个字,注意指导“录、存、阿、欧”的笔顺,能正确读写“造纸术、伟大”等 30个词语,掌握“鲜、累”两个多音字。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能根据要求和提示,提取关键信息,说清楚纸的发明过程。
4. 能解释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传承下来的原因,感受中国造纸术对人类社会的促进作用。
5. 学习蔡伦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 通过预习,通读全文,初步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
2. 学习用时间轴、提取关键信息等方法整合概括,阐述清楚纸的发明过程。
3. 学以致用,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解释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够传承下来的原因,感受中国造纸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
学习过程
导入新课:
联系生活,谈话导入由“四大发明”视频导入,引发学生思考: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诞生了许多重要的科技成就,初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纸,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又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呢?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纸的发明》,到书中去探寻这段千年的历史。(板书课题:纸的发明),齐读。
活动一 初读课文,学习词语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内容?完成学习单第一题。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词语: 创造 携带 保存 制作 
(2)开火车读词语,教师适时指导,纠正错误读音。
读准多音字“累”,用不同读音组词,并引导学生掌握结合注释巩固理解词语的学习方法。
(3)学习单第一题,学生交流汇报,初步感知全文。
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圈画出:造纸术发明以前,文字记录在哪里?
填写下面的图表。
a.小组交流
b.提示学生,造纸术发明以前,文字记录方式的变化是有顺序的,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和发现的能力。在文中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师引导:这一个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好像把我们带进了漫长的历史河流,顺着这样一条时间轴,我们就可以理清纸的发明的历史脉络。
c.引导学生思考:用这些器物记录文字合适吗?学生交流分享。
d.(过渡)提出问题:不合适,那有没有更好的文字记录方式呢?从而引出学习活动二。
活动二 重点品读,随文得法
默读第三、四自然段,圈画出:表示时间、器物变化的词语。
活动三 (小小展示台)借助关键词,请学生上台无实物表演“纸的发明过程”。
(1)剪碎或切断 浸 捣 捞 晒
(2)趣味小游戏:“排序大比拼”通过表演再现蔡伦改进造纸术的场景,学生更加深刻理解纸的发明过程。
深度感悟,重点突破
1.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学生自由畅谈。
①轻便又好用;
②原料容易得到;
③可以大量制造;
④价格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
用上“因为......所以......”或“......由于......”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说说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的原因。出示温州泽雅古法造纸的相关视频资料。活动:“我是小导游”,推介温州泽雅的传统造纸工艺。
2.感悟人物:
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从而引起中国以及世界在传播的媒介技术方面,发生历史上第一次革命性的重大变革。蔡伦以其发明,成为改变世界面貌,特别是改变世界文化面貌的中国第一位伟大发明家。人们为纪念蔡伦的功绩,把这种纸称为“蔡侯纸”。有感情地朗诵,读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和自豪感。
板书设计
10 纸的发明
早在几千年前 龟甲.兽骨.青铜器
造纸术
发明 后来 竹片. 木片
以前 再后来 帛
西汉时代 用麻来造纸
纸的发明过程
东汉时代 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教学反思成功之处:
1..多种形式的朗读方式使得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体验、明理。多角度的体验式朗读,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世界,升华情感体验。
2.采用体验性阅读教学,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的体验,唤醒了他们的创造潜能,促进了他们思维品质的发展,提高了他们理解力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不足之处:
1.教学环境相对开放,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向交流活动,教师面对的是独立的个体,学生的思维发展、情感交流的状况,教师不可能完全预见。
2.课堂教学是不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的过程,需要不断在教学实践中学习、思考、积淀。
改进措施:如果再上这节课,我会从以下两个方面改进:
1.让学生明白这段话是如何围绕一个意思讲清楚的这个知识点稍显简略,应更加详实、深入浅出的向学生阐述。
2.在学生借助关键词表演蔡伦改进造纸术的动作过程中,再穿插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说一说剪纸、捏泥人这些活动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