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题:《节日的餐桌》
课型:造型 表现
课时:2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是岭南美术出版社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十课的内容,属于 “造型 表现”学习领域。中国的饮食文化历史悠——别具特色。中国的食品,不仅讲究味道,而且讲究造型与色彩。一顿丰盛的菜,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美的享,那洋溢着浓郁亲情的欢快氛围更是使人难忘。本课不仅要让学生设计菜单“制作”菜肴,更要以节日的餐桌为切入点,综合探索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及中国食品造型的特点,感受美好的亲情友情。
【学情分析】
中国饮食文化,以其“形、色、香、味”驰名世界。在节日里,家家户户围坐桌旁,品尝“形、色、香、味”俱佳的美食,感受节日的欢乐,是中国节日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教学时,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情景,任务驱动,让学生在创作“美味佳肴”的同时认识美食“形与色”的学问,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感知中国节日的饮食交化,美食的造型美和色彩美,能运用点线面等造型元素,表现节日餐桌中美食的形态与色彩。运用造型元素,绘画或制作形、色俱美的美食。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图片及作品欣赏,并从美术的角度观察节日美食造型和色彩,培养创造的能力。在活动中了解中国饮食的文化,认识美食讲究的“形”与“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知中国的饮食文化,让学生学会感受生活,美化生活。了解中国传统饮食交化的同时,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与父母艰辛,呼吁大家要珍惜粮食,感恩父母。感知节日的饮食交化,简单表现食物的形态与色彩,运用点线面表现生活中事物的形态特征。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点线面色表现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
教学难点:感受美食形态色彩花纹的特征。如何描绘记忆中美食的细节与形态。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示范法、启发谈话法、对比教学法。
【教学准备】
课件PPT、课本、彩笔等工具。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
春节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活动?让学生欣赏春节微视频,逛花市,烟花,看春节晚会,还有吃节日大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画一画节日的餐桌,出示课题。
环节二:新课讲授
节日的餐桌都有什么美食,他们的味道,形状,色彩怎样?播放课件,观察比较:味道鲜,形状独特,色彩艳丽。出示盘子不同的美食,问孩子们,下面的美食你觉得那一盘更漂亮?为什么?盘子色彩很美,会为美食加分。出示不同造型摆放的美食,问孩子哪盘更好看?为什么?菜摆放的好看,也为美食加分。总结:既要画出漂亮的菜,又要想想,设计出美丽的盘子,欣赏不同盘子的造型和花纹,启发学生用基本形概括。
环节三:示范
学习添画背景:想一想:餐桌上除了好吃的菜肴之外,还会摆放什么东西呢?碗筷,茶杯,酒水饮料,米饭,小吃。
教师播放示范绘画的微视频,给学生欣赏,让学生了解绘画的步骤。
环节四:创作
创设情境: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很大的餐桌,请小厨师每人画一盘美食或餐具,大家组成一桌节日的美食,画的时候要注意:想一想有什么菜,把最喜欢的画出来,想一想这些菜用什么盘子来装才好看。想一想除了饭菜,桌面上还能有什么?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环节五:展示与评价
作品展示:展示作品。欣赏评价:学生自由评述,指出每幅作品的优缺点。综合评价:师总评。
环节六:小结
课后老师可以把同学的绘画作品图片通过照片软件制作成一桌“丰盛的节日餐桌”,第二课时让孩子们欣赏全班作品摆放在一起组成一幅巨作,体会团结协作的乐趣。
【板书设计】
节日的餐桌
造型美观
颜色丰富
装饰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