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综合训练题
一、选择题
1.白色物体反光能力与吸收热的能力为( )。
A.反光能力强,吸热能力弱 B.反光能力弱,吸热能力强
C.反光能力弱,吸热能力弱
2.潜望镜是利用光的( )原理制成的。
A.直射 B.折射 C.反射
3.下列因素对呼吸系统最容易造成影响的是( )。
A.噪音 B.吸烟 C.水污染
4.如图两个摆,比较它们的摆动速度是( )。
A.1号摆快 B.2号摆快 C.一样快
5.当一束光垂直射入一杯水中,以下现象不会发生的是( )。
A.折射 B.反射 C.改变传播方向
6.小军从一面镜子中看见小明的眼睛,那么小明从这面镜子中( )。
A.一定能看见小军的眼睛
B.一定不能看见小军的眼睛
C.不一定能看见小军的眼睛
7.阳光下,测得旗杆影子的长度为5米,过了一会儿,旗杆的影子变短了。这种现象应该发生在( )
A.无法确定 B.上午 C.下午
8.当你感到愤怒时,下面( )做法可以帮助你管理愤怒。
A.深呼吸,平静下来 B.立即行动 C.大吼大叫
9.2020年5月27日,中国登山队登顶珠穆朗玛峰,为世界第一高峰重新测量“身高”。近些年,珠穆朗玛峰仍在升高,珠穆朗玛峰升高的原因是( )。
A.火山喷发 B.大地震 C.大陆板块碰撞挤压
10.当你感到愤怒时,下列哪些做法是错误的( )。
A.尝试做几次深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
B.停止你正在做的事和在说的话,保证你不会说出或做出让你后悔的事
C.将你的愤怒情绪宣泄在其他人身上
11.制作一架潜望镜最少需要( )块镜片。
A.3 B.2 C.4
12.看到教室门框上的合页,我们可以联想到它的作用和我们身体运动结构( )的作用相似。
A.肌肉 B.骨 C.关节
二、填空题
13.日食和月食的形成与光的 传播有关。(填曲线或直线)
14.光源发出的光都是沿 传播的。
15.心脏 ,推动血液由心脏进入血管(动脉)流到全身各处;心脏 ,血液由血管(静脉)流回心脏。(填“收缩”或“舒张”)
16.科学家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时,运用了光的 原理。
17.火山地热是一种 能源。
18.让阳光透过三棱镜 到墙上,能看到 种颜色的光。
19.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 传播的。如果想观察海面的情况,潜水艇中的人需要一个 。
20.一束白光通过 照到白屏上,会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
21.小孔成像的原理是( )。小孔成像是( )的。这个现象是中国古代( )发现的。———光从窗户上的( )射进来,会再对面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 ),这个现象称为( )。
22.1666年,英国科学家 用 对太阳光进行研究,发现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时会发生 ,将太阳光分解成 种颜色的光。
23. 是人体的控制中心,包括左右两个大脑半球。
24.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发现,挖土机工作时,机械臂类似于人体的前臂。其中A相当于 ,B相当于 ,C相当于 。(三空选填“肌肉”、“骨骼”或“关节”)
三、判断题
25.光传播的速度比声音快得多,所以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然后才听到雷声。( )
26.任何单摆的速度都是一样的。( )
27.太阳昼夜发光,月亮只在夜间发光,它们都是光源。( )
28.地球的内部结构最外层是大气层。( )
29.我们可以用2面镜子不断调整,可以看到脑后的头发。( )
30.中国的地形特点决定了我国河流流向大多是自东向西。( )
31.海边礁石是受海浪的冲击,日积月累形成的。( )
32.脊髓受伤对动作信号的传递没有什么影响。( )
33.太阳的反射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
34.我所知道的光路,都是可逆的。( )
四、连线题
35.许多机械设备和我们人体结构很像,请连一连。
门窗上的合页 肌肉
吊车的吊臂 关节
吊车液压动力部分 骨骼
五、简答题
36.打雷时,雷声和闪电同时发生,但我们为什么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37.地震发生时我们在教室该如何自救?
38.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39.潜望镜是利用的什么原理制成的。
六、实验题
40.小科正在进行课外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哪种液体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小科先让一束光从空气直接斜射入透明的空水槽中,记录下光斑位置(如图甲);接着分别倒入水和油,记录对应的光斑位置,再通过分析就可得到实验结论。
(1)一束光从空气直接斜射入透明的空水槽中,留下光斑,这属于光的 现象。
(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发生了光的 现象。
(3)为了实现探究目标,他应选择图中的 和 两图进行实验。(填字母)
(4)实验时,同学们在水槽底部贴上一把自制纸质的刻度尺,这样做的目的是 。
(5)实验后,小科所记录的三次光斑的相对位置如图丙所示,经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A
【详解】物体吸热的本领与物体的颜色、温度及材料有关,通常呈黑色的物体是较好的热吸收体,较易吸收各种波长的光,因此可能较易吸收紫外线,也就容易吸收可见光的热度,白色物体会反射各种波长的光,反射紫外线的能力当然比黑色物体强,吸热能力相比会弱。
2.C
【详解】反射是一种光学现象。指光在传播到不同物质时,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许多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当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C选项符合题意。
3.B
【详解】人体的呼吸器官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气体交换中转站,能够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吸烟对呼吸系统最容易造成影响;噪音和水污染对人的感觉系统造成影响。
4.B
【详解】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摆动的幅度没有关系,但与摆线的长短有关系,摆线越长,摆动的速度越慢;摆线越短,摆动的速度越快。根据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2号摆的摆长更短,所以摆动速度更快一些。
5.A
【详解】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当光线垂直射向两种介质交界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所以光垂直射入水中,光的传播路线不变。
故选A。
6.A
【详解】光照射到一些物体的表面上,光的路线会被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相等。小军从一面镜子中看见小明的眼睛,那么小明从这面镜子中一定能看见小军的眼睛。
7.B
【详解】从早晨到中午,影子由长变短,北半球影子方向由西转向北,南半球由西转向南;从中午到黄昏,影子由短变长,北半球影子方向由北转向东,南半球由南转向东。
8.A
【详解】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学会有效控制愤怒,感到愤怒的时候,我们可以先尝试几次深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该做法是正确的。立即行动、大吼大叫是错误的做法,不利于管理愤怒情绪。
9.C
【详解】地球岩石圈由板块拼合而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2020年5月27日,中国登山队登顶珠穆朗玛峰,为世界第一高峰重新测量“身高”。近些年,珠穆朗玛峰仍在升高,原因是大陆板块碰撞挤压使得该珠穆朗玛峰升高的。
10.C
【详解】A、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学会有效控制愤怒,感到愤怒的时候,我们可以先尝试几次深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该做法是正确的,故A不符合题意;B、学会有效控制愤怒,感到愤怒的时候,停止你正在做的事和在说的话,保证你不会说出或做出让你后悔的事,该做法是正确的,故B不符合题意;C、将自己的愤怒情绪宣泄在其他人身上是错误的做法,不仅不会减小自己的愤怒,有可能会招来更大的矛盾,该说法是错误的,故C符合题意。
11.B
【详解】平面镜可以成像,还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潜望镜是利用了平面镜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这一特性。制作一架潜望镜最少需要2块镜片。
12.C
【详解】骨与骨之间连接的地方称为关节,如肩关节、肘关节、髋关节、指(趾)关节等,人体不同关节有不同的作用。关节的作用是把相邻的骨连接在一起,使这些骨能活动,门窗上的合页和关节的结构及功能相似。
13.直线
【详解】发生日食和月食时,太阳、月球、地球三者都在同一直线上,射向地球的太阳光线被月球阻挡,形成日食,射向月球的太阳光被地球阻挡,形成月食,都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来形成的,不同的是发生日食时月球在中间;发生月食时地球在中间。
14.直线
【详解】在一间黑暗的房子里,点亮电灯,整个房子都明亮起来,说明光源发出的光,能沿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15. 收缩 舒张
【详解】心脏的大小与自己握紧的拳头相似,心脏就像一台强有力的泵,将血液压入血管,推动血液流经全身各部位,从而将养料和氧气输送到全身,满足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心脏总是在有规律地收缩和舒张。收缩时,心脏把血液压入动脉血管;舒张时,血液从静脉血管流回心脏。心脏不停地收缩和舒张,从而推动全身的血液不停地流动。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感觉到心跳一次。
16.反射
【详解】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镜面反射。1969年美国宇航员在月球上安了一面镜子,科学家从地球上发射激光,利用光反射回地面的时间,计算出地球到月球的准确距离是384403千米。
17.清洁
【详解】火山喷发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灾难,比如烧毁森林、房屋,掩埋农田和城市,污染空气,导致滑坡、山崩、泥石流、地震等。但落在火山周围的火山灰能提高土壤肥力,使森林和庄稼长得更好;火山地热是一种清洁能源,加热后的水能作为热源被人们利用;火山灰和火山岩还是筑路的好材料。
18. 折射 七
【详解】1666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暗室中让阳光(白光)透过三棱镜折射到墙上,结果太阳光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这是光的折射现象。
19. 直线 潜望镜
【详解】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如果想观察海面的情况,潜水艇中的人需要一个潜望镜。潜望镜是利用了平面镜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这一特性,利用两块平面镜,镜面相对呈45度角放置组成。
20.三棱镜
【详解】牛顿曾用三棱镜分解阳光,形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谱,又用牛顿盘合成白色光。彩虹是下雨时天空中悬浮着很多小水滴,它们会像三棱镜一样,将阳光分散成七种色光而形成的。
21.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墨子 小孔 倒像 小孔成像
【详解】略
22. 牛顿 三棱镜 色散现象 七
【详解】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牛顿,在家休假期间用三棱镜进行了著名的色散试验。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7种颜色的光谱带,精确地说明了色散现象,揭开了物质的颜色之谜,物质的色彩是不同颜色的光在物体上有不同的反射率和折射率造成的。
23.大脑
【详解】神经系统由脑、脊髓以及与其相连并遍布全身的周围神经系统所组成。脑是人体的控制中心,它总是在不断地发送和接收信息。这些信息的传递和处理需要通过身体的联络员——神经系统来完成。大脑是人体的控制中心,包括左右两个大脑半球。
24. 骨骼 肌肉 关节
【详解】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骼、肌肉、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人体运动系统的构成包括骨骼、关节和肌肉,关节起支点作用,肌肉起动力作用,骨骼起杠杆作用。一台正在工作的挖掘机,它的机械臂模拟了人手,图中A相当于骨骼,B相当于肌肉,C相当于关节。
25.√
【详解】光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因为光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当雷电产生时,光先达到人的眼中,而声音到达人的耳朵要延迟一小段时间,所以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26.×
【详解】摆动的快慢只与摆长有关,摆越长,摆动越慢。
故答案为:×
27.×
【详解】太阳能够自己发光,属于光源。月亮本身不发光,它是反射太阳的光,所以月亮不是光源。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28.×
【详解】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大气层位于地球的外部。
29.√
【详解】平面镜能够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如果想看到后面的头发,可以在眼前和头顶后方各放置一块平面镜,调整两块平面镜的角度,就能够看到脑后的头发了。
30.×
【详解】我国地形西高东低,中国地形复杂多样,既有巍峨高耸的大山,也有大小不等的盆地;既有起伏不平的高原、丘陵,也有坦荡肥沃的平原。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决定了我国河流流向大多是自西向东。
31.√
【详解】地表形态是内外力长期相互作用下不断地发展变化的结果,形式多种多样。地球外力地质作用起到削高补低作用,形成山峰、梁、峁、峡谷、冲洪积扇、平原、沙漠、海边礁石、风蚀石、石林等等,海边礁石是受海浪的冲击而形成的。
32.×
【详解】大脑是高级神经中枢;脊髓是低级的神经中枢,它既是大脑和躯干的联系通道,又可以完成简单的反射活动,如膝跳反应。神经中枢神经分布于人的全身。从脑发出的脑神经,主要分布在人体的头部和内脏。从脊髓发出的脊神经,主要分布在人体的躯干和四肢。所以脊髓受伤会影响动作信号的传递。
33.√
【详解】光的反射一种光学现象。指光在传播到不同物质时,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是直线传播的,它的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
34.√
【详解】光由光源发出,在同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空气中是可以传播的,而且光在空气中一定沿直线传播;但是光的折射、光的反射,都可以表明光路都是可逆的。
35.
【详解】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骼、肌肉、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人体运动系统的构成包括骨骼、关节和肌肉,关节起支点作用,肌肉起动力作用,骨骼起杠杆作用。门窗上的合页类似关节的结构,能伸能曲;起重机吊臂相当于手臂上的肌肉;起重机液压动力相当于骨骼。
36.因为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要远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所以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详解】光以直线的形式传播,速度约每秒30万千米。闪电和打雷是同时发生的,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光比声传播速度快,所以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37.在教室内遇到地震时,切勿慌乱拥挤盲目逃生,能逃离室内的要尽量快速逃到室外,逃至开阔处。不能逃离的应就地蹲在课桌或讲桌下,远离玻璃窗,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详解】地震灾害是群灾之首,它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以及频度较高,并产生严重次生灾害,对社会也会产生很大影响等特点。地震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我们应学会地震时保护自己的方法和措施。当地震发生时,遵循“先躲后逃”的原则,首先要就近躲避,地震后马上逃到安全的地方,勿靠近围墙,根据正确的指示采取行动,在震中区,迅速撤离到开阔地带,来不及跑时可迅速躲到桌下、床下及承重墙的角落里和坚固的家具下面,趴在地下,闭目,用鼻子呼吸,其他物体护住头部,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隔挡呛人的灰尘。
38.1.要注意一日三餐的膳食合理搭配、不挑食、营养均衡。
2.少吃没有营养还容易使人发胖的零食。
3.应该注意身体锻炼,增强免疫能力,要适度运动。
4.应该注意睡眠时间,不能长期熬夜。
【详解】健康不仅仅是身体健康不生病就算健康,它还包括心理健康,健康对于我们来说尤为重要。身体健康与生活习惯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提高免疫力,促进人体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要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保证营养摄入充足;多参加体育锻炼,有效的锻炼可以提高体质;注意劳逸结合;学会给自己释放压力,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情。
39.光的反射
【详解】潜望镜是光的反射原理的应用,用两块平面镜和三节纸筒可以做潜望镜。潜望镜之所以可以从下边看到上面,而且十分清楚,是因为两块平面镜互相平行,且都与水平方向成45度夹角,景象通过平面镜的两次反射、成像,从而从下边看到了上面的景象。
40. 直线传播 折射 B D 确定光斑的位置,方便比较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油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
【详解】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对比实验,指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比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各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称为对比实验。
(1)光由光源发出,在同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空气中是可以传播的,而且光在空气中一定沿直线传播。一束光从空气直接斜射入透明的空水槽中,留下光斑,这属于光的直线传播。
(2)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发生了光的折射现象。
(3)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哪种液体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所以唯一的变量是水和油,其他条件比如:水和油的质量、体积等都要保持不变,所以要实现探究目标,他应选择图中的B、D两图进行实验。
(4)实验时,同学们在水槽底部贴上一把自制纸质刻度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光斑的位置,方便比较。
(5)小科实验后,所记录的三次光斑的相对位置如图丙所示,经分析可得出结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油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