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鄂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综合训练题
一、选择题
1.通过研究庞大的猛犸象化石,我们可以推测当时的地球环境具有( )的特点。
A.特别炎热 B.特别寒冷 C.温暖湿润
2.下列利用热辐射原理工作的是( )。
A.带木柄的汤勺 B.烧开水 C.太阳能热水器
3.用火加热平底锅的中心,热是( )传递的。
A.从锅底部往上 B.从中心向四周 C.从四周向中心
4.最先揭开微生物奥秘的是法国科学家( )。
A.达尔文 B.巴斯德 C.胡克
5.太阳能热水器的保温材料选择( )比较好。
A.传热慢的材料 B.传热快的材料 C.以上都不对
6.冬天自来水管容易冻裂,我们可以用旧棉衣包裹住裸露在外的水管,这是因为( )。
A.旧棉衣可以产生热量防止水管冻裂
B.旧棉衣是热的良导体,可以传递热量
C.旧棉衣是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缓热量的传递
7.在制作显微镜方面,水平很高并真正开始使用的是荷兰商人( )。
A.达尔文 B.爱迪生 C.列文虎克
8.下列哪种方法不能帮助科学家研究恐龙?( )
A.发现并记录化石 B.修复骨骼 C.查阅资料自己思考
9.下列的谚语中,和其他现象不属于一类的是( )。
A.龙生九子各不同 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C.老鼠生儿会打洞
10.我们的眼睛像照相机一样,只有来自物体的光进入眼中,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我们只能看到光源
B.我们看不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C.物体发出或者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眼中,我们就能看到这个物体
11.在火焰周围感受到的温度高低与( )有关。
A.火焰的形状 B.火焰的颜色 C.我们离火焰的距离
12.在阳光下,同一种黑色纸袋按( )的方式摆放,升温比较快。
A.与地面水平方向 B.与太阳光垂直 C.与地面垂直
二、填空题
13.根据恐龙牙齿化石的特点,可以推测恐龙的 。
14.自身能 的物体叫光源,光在空气中沿 传播。
15.太阳能热水器通过吸收 的热来加热水,是生活中常见的利用太阳能的技术产品。
16.有益于酿酒的微生物是 ,让酒变酸的微生物是乳酸菌。
17.进行水质调查时,首先是要制定一个调查 ,确定好调查题目、调查的成员、调查方法等事项,然后是实地考察和 ,此环节一定要注意安全。
18.发出热量的物体是 。
19.阳光照射物体的角度越接近 ,物体的吸热量越大。
20.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帮助确定地层的 。
21. 的光或来自物体的 进入人眼,人就看到了光源或该物体。
22.水和空气通过热传导传递的热很少, 是主要的传热方式。
三、判断题
23.保温的材料都是热的良导体。( )
24.彩虹的形成和太阳光有关。( )
25.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总是沿直线传播。( )
26.月光是自然光源。( )
27.人的所有性状特征,都会遗传给下一代。( )
28.植物的叶、花、果实等可以从亲代那里获得颜色、大小、形状等方面的一些稳定特征。( )
29.玻璃幕墙不是光源,因为它自身不能发光。( )
30.动物是由细胞构成的,植物不是由细胞构成的。( )
31.我们能看见的物体都是光源。( )
32.在生物代代相传的漫长过程中,后代表现出的差异会越来越大。( )
四、连线题
33.给太阳能热水器的选材、做法与目的连线。
黑色卡纸
装置与阳光垂直放置 吸热
棉花
泡沫 保温
用镜子将阳光反射到装置
五、简答题
34.初冬的早晨,有时候会发现放到外面的车前窗玻璃上有一层白白的东西。你知道它属于哪种自然现象吗?这种自然现象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
35.太阳光是由哪几种颜色组成的?你是怎样研究的?(写出或画出你的方法)
36.想一想,世界上有没有完全不反射光的物体?如果有,这个物体能呈现出颜色吗?我们能不能看到这个物体?
37.请说出至少5种生活中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38.你从哪些方面观察与比较油菜的亲代与后代的性状?(写出五条)。
六、综合题
39.下面是太阳能热水器结构示意图。
(1) 表示热水流动的路径(A、箭头①;B、箭头②)
(2)制作集热管,需要选用 (A、深色材料;B、浅色材料)
(3)由于阳光是斜射的,屋顶上太阳能集热管都要倾斜安装,倾斜的方向是 (A、面向南;B、面向北)。
(4)太阳能集热管里面的水传递热的主要方式是 (A、热传导;B、热对流)。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B
【详解】猛犸象化石出土最多的地方是在北极圈附近。从猛犸象的身体结构来看,它具有极强的御寒能力,生活的环境很寒冷。
2.C
【详解】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但是在实际的热传递过程中,往往多种传热方式并存。带木柄的汤勺是利用热传导原理工作的;烧开水利用热对流原理工作的;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热辐射原理工作的。
3.B
【详解】热传递是一个从热源中心向四周各个方向逐渐扩散的过程。用火加热平底锅的中心,热是从中心向四周传递的。
4.B
【详解】巴斯德揭示了发酵、传染病等过程的微生物学本质,拓展了人类的认知领域,被誉为微生物学的奠基人。
5.A
【详解】物体导热性能不同,保温效果也不一样。太阳能热水器的保温材料选择传热慢的材料比较好,散热慢,保温效果较好。
6.C
【详解】容易传热的物体叫作热的良导体;不容易传热的物体叫作热的不良导体。棉花是热的不良导体,它里面的空气也不易流动,冬天自来水管容易冻裂,我们可以用旧棉衣包裹住裸露在外的水管,旧棉衣是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缓热量的传递。
7.C
【详解】列文虎克是荷兰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8.C
【详解】地球上曾经居住着一群奇特的生物—恐龙,它们在地球上生存了1亿5000万年之久。距今约7000万年前,恐龙仍然是地球上的 “新主”。然而,在6500万年前,它们却突然灭绝了。发现并记录化石、修复骨骼都乐意帮助科学家研究恐龙;查阅资料自己思考并没有科学依据,所以不能查阅资料自己思考。
9.A
【详解】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老鼠生儿打地洞”说明了生物的遗传现象,“龙生九子各不同”体现了生物的变异现象,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实现的。
10.C
【详解】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眼睛是我们的视觉器官,当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进入到人的眼睛,使我们能看到物体。
11.C
【详解】热源是温度最高的地方,即火焰的正上方。把手放在烛火周围的各个位置上,温度最高的地方在火焰的上方。在火焰周围感受到的温度高低与我们离火焰的距离有关。与火焰的形状、火焰的颜色没有关系。
12.B
【详解】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的关系:阳光直射,光强,升温快;阳光斜射,光弱,升温慢。阳光下,同一颜色的纸袋和阳光垂直方式摆放升温最快。
13.食性
【详解】科学家根据恐龙牙齿化石的特点,可以判断恐龙的食性。植食性恐龙的牙齿一般比较钝,呈叶状,勺状,用来研磨食物。肉食性恐龙的牙齿一般呈刀状、刺状、边缘带锯齿、向后弯。用于切割、刺穿、咬碎骨头等。
14. 发光 直线
【详解】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如太阳、萤火虫等都是光源。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如小孔成像、日食和月食等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
15.太阳辐射
【详解】太阳光具有能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太阳能热水器通过吸收太阳辐射的光能转化为热能,用来加热水,为人们提供热水,是生活中很常见的利用太阳能的设备。
16.酵母菌
【详解】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个体微小,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有益于酿酒的微生物是酵母菌,让酒变酸的微生物是乳酸菌。
17. 方案 取水样
【详解】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就是调查法。它的目的可以是全面把握当前的状况,也可以是为了揭示存在的问题,弄清前因后果,为进一步的研究或决策提供观点和论据。调查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比如进行水质调查时,首先是要制定一个调查方案,然后是实地考察和取水样,要如实做好记录,活动时要注意安全,调查时观察要仔细。
18.热源
【详解】能够产生热量并不断向周围散出热量的物体,自身温度不变的物体属于热源。一般当一个物体从周围介质吸收或放出热量时,温度都会改变,不能称之为热源。
19.垂直
【详解】阳光照射物体的角度与吸热有关系,其中阳光直射时,光强升温快;斜射时,光弱升温慢。阳光照射物体的角度越接近垂直,物体的吸热量越大。
20.年代
【详解】化石是在地层岩石中保存了几百万年以前生物的残骸或遗迹。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最常见的是骨头与贝壳等。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
21. 光源 反射光
【详解】眼睛是人类直接了解客观世界的视觉器官,没有眼睛,我们对四周的感觉将是一片黑暗。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反射的光进入眼睛,都能使我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
22.热对流
【详解】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热对流。所以水和空气通过热传导传递的热很少,热对流是主要的传热方式。
23.×
【详解】热的良导体导热快、散热快,能够加快热量的散发,通常用于散热或者快速传热的地方。保温要求尽量减慢热量传递,应该采用热的不良导体。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24.√
【详解】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所以彩虹的形成和太阳光有关,题目说法正确。
25.√
【详解】光以直线的形式传播,速度约每秒30万千米。挡光的物体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是直线传播造成的。
26.×
【详解】月亮不是天然光源。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只反射太阳光,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
27.×
【详解】遗传和变异是对立的统一体,遗传使物种得以延续,变异则使物种不断进化。人的性状有的会遗传给下一代,有的不会遗传给下一代。
28.√
【详解】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所以植物的叶、花、果实等可以从亲代那里获得颜色、大小、形状等方面的一些稳定特征。
29.√
【详解】光源是能够自己发光的物体,玻璃幕墙不能自己发光,所以玻璃幕墙不是光源。
30.×
【详解】自然界里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有单细胞的,有多细胞的,只有少数生物没有细胞结构。从结构上说,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题目观点错误。
31.×
【详解】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比如太阳、萤火虫等,月亮不是光源,我们能看见的月光是反射太阳的光,题目说法错误。
32.√
【详解】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做变异;在生物代代相传的漫长过程中,后代表现出的差异会越来越大。
33.
【详解】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分析可知,黑色卡纸、装置与阳光垂直放置、用镜子将阳光反射到装置都有利于吸热;棉花、泡沫都有利于保温。
34.是霜。因为在天气晴朗的夜晚,当气温急剧降低到0°C以下时,接近窗玻璃的水蒸气会在玻璃表面凝结成冰晶,这就形成了霜。
【详解】水由液态到气态叫作汽化,是一个吸热过程;水由气态到液态叫作液化,水蒸气直接到固态叫作凝华。初冬的早晨,有时候会发现放到外面的车前窗玻璃上有一层白白的东西,这就是霜。霜是夜晚气温低于0°C条件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受冷直接凝华成固态的冰。
35.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组成的;我们可以用三棱镜来进行研究,发现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详解】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所以我们可以知道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组成的。
36.世界上没有完全不反射光的物体,如果有,这个物体不能呈现出颜色;不反光的物体,我们的眼睛是看不到的
【详解】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眼睛是我们的视觉器官,当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进入到人的眼睛,使我们能看到物体。所以世界上没有完全不反射光的物体,如果有,这个物体不能呈现出颜色;不反光的物体,我们的眼睛是看不到的。
37.了解常见的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接种疫苗,注意卫生、锻炼身体、出门戴口罩
【详解】要有效地预防传染病的流行,关键在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我们要了解常见的传染病,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打预防针、锻炼身体、出门戴口罩都是预防传染病的好方法。
38.茎的颜色、茎的粗细、叶的形状、叶的颜色、花的颜色等。
【详解】科学研究发现,植物的后代与亲代都非常相似,但是在性状上又有一些差异。比较油菜的亲代与后代的性状可以从茎的颜色、茎的粗细、叶的形状、叶的颜色、花的颜色等方面来比较。
39. A A A B
【分析】热传递是物理学上的一个物理现象,是指由于温度差引起的热能传递现象。热传递主要存在三种基本形式: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只要在物体内部或物体间有温度差存在,热能就必然以以上三种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从高温到低温处传递。
【详解】(1)根据热胀冷缩的性质特征,水受热膨胀,向上运动,受冷收缩下沉运动,因此,图中箭头①表示热水流动的路径,箭头②表示冷水运动路径。故A正确,B选项错误。
(2)因为不同颜色对光热吸收能力不同,深颜色吸热能力较强,浅色物体吸热能力较弱,因此,制作集热管,需要选用深色材料,集热效果更好一些。故A正确,B选项错误。
(3)太阳能集热管与太阳光线垂直时集热效果最强,由于阳光是斜射的,太阳大部分时间位于南方,屋顶上太阳能集热管都要倾斜安装,倾斜的方向是面向南,故A正确,B选项错误。
(4)水的导热方式主要是热对流,因此,太阳能集热管里面的水传递热的主要方式是热对流。故B正确,A选项错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