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铁金属材料》(含解析)测试题 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铁金属材料》(含解析)测试题 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4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1-13 19:36: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铁金属材料》测试题
一、单选题(共12题)
1.科学家冶炼出了纯度高达 99.999%的铁,估计它不会具有的性质是( )
A.硬度比生铁低
B.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不易生锈
C.与 4mol/L 盐酸的反应速率比生铁快
D.在冷的浓硫酸中可以钝化
2.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使酚酞变红的溶液:、、、
B.酸性透明溶液:、、、
C.含有的溶液:、、、
D.小于5的溶液:、、、
3.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现象、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过量的Fe粉中加入稀HNO3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 溶液呈红色 稀HNO3将Fe氧化为Fe3+
B 用玻璃棒蘸取浓HNO3点到蓝色石蕊试纸 试纸变红色,且不褪色 体现出浓硝酸具有酸性
C 将CO2通入饱和Na2CO3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为NaHCO3
D 向铜与浓硫酸反应后的试管中慢慢加入水 溶液为蓝色 说明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了CuSO4
A.A B.B C.C D.D
4.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无色透明溶液:、、、
B.能使石蕊溶液变红的溶液:、、、
C.的溶液:、、、
D.能与铝反应产生的溶液:、、、
5.岭南有众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广式月饼、龙窑建盏、客家黄酒和肇庆端砚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广式月饼的包装袋内加入一小袋铁粉作为脱氧剂
B.客家黄酒是混合物
C.染整技艺中去除丝胶所用的纯碱水溶液属于纯净物
D.肇庆端砚研出的墨经久不褪色,体现了碳单质的稳定性
6.向400mL稀硝酸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铁粉完全溶解后,放出NO气体4.48L(标准状况下),同时溶液质量增加8.0g。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原HN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2.0mol L-1
B.原溶液中投入铁粉的物质的量是0.25mol
C.反应后的溶液中c(Fe3+):c(Fe2+)=2:3
D.反应后的溶液还可溶解4.8g铜粉
7.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B.与足量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失去的电子数目为
C.标准状况下,含有的原子数为
D.常温常压下,等质量的和所含原子数均为
8.向a mL BaCl2、AlCl3和FeCl3的混合液A中;逐滴加入Na2SO4和NaOH的混合液B;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溶液B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B中,硫酸钠和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2
B.加入90mL溶液B时,沉淀物仅为BaSO4和Fe(OH)3
C.A溶液中Ba2+、Al3+和Fe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0:2:1
D.当溶液中含有NaAlO2时;加入溶液B的体积>90mL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节日里燃放的五彩缤纷的烟花是某些金属元素化学性质的展现
B.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说明金属铝的熔点较低
C.将等物质的量的氧化钠和过氧化钠分别投入到足量且等质量的水中,得到溶质质量分数分别是a%和b%的两种溶液,则a和b的关系是a=b
D.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将装置①中的AlCl3溶液滴入装置②浓氢氧化钠溶液,溶液中可观察到有大量白色沉淀产生
10.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利用“价类二维图”构建知识网络,有助于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如图所示是铁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和水蒸气反应可得到B
B.D受热分解能生成B
C.A中加入足量的溶液可得到E
D.向F的水溶液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转化成G溶液
11.人们的幸福生活是靠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下列化学知识解读错误的是
A.用“84”消毒液漂洗衣服:NaClO具有漂白性
B.烘焙面包时使用碳酸钠:碳酸钠与乳酸反应产生CO2
C.使用明矾净水:Al(OH)3胶体具有吸附性
D.用氯化铁溶液刻蚀电路板:还原性Cu>Fe2+
12.根据如图所示几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单质X可能是Al B.溶液Z是NaOH溶液
C.可用5.6LO2将1molU完全氧化为V D.Y→W的反应可为2FeCl2+Cl2=2FeCl3
二、填空题(共9题)
13.现有和的混合溶液,利用此溶液进行下面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探究的氧化性:取适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淀粉KI溶液,反应现象为 ,离子方程式为 。
(2)探究的还原性:取适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酸性溶液,反应现象为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制取溶液:取适量溶液于试管中,向该溶液中加入试剂 (填名称),离子方程式为 。
(4)制取溶液:取适量溶液于试管中,向该溶液中加入试剂 (填名称),离子方程式为 。
14.某学习小组为认识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分散系的性质做了如下一组综合实验,根据实验流程回答相关问题:
(1)请写出Fe2O3与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物质②为 。
(3)请写出FeCl3与铁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向FeCl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最终生成Fe(OH)3浊液,该过程的现象为 ,此过程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为(用化学方程式表达) 。
(5)将FeCl3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继续煮沸至红褐色,制得分散系③为 ,它与FeCl3溶液、Fe(OH)3浊液的本质区别是 。
15.飞机C919是我国自行研制的,标志着我国飞机制造技术的飞跃。请回答问题:
(1)利用CO还原赤铁矿石可制得铁单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飞机上使用的螺丝钉一般不用铁制的,其原因是因为铁与 反应易生锈。
(3)铝比铁活泼,但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 。
(4)航空煤油是将石油通过 (分馏或干馏)提炼出来的,飞行过程中主要是 能转化为机械能。
(5)C919的厨房为乘客提供了以下食物:快餐、雪碧、牛奶、蔬菜面条等。上述食物中属于溶液的是 ,蔬菜面条比普通面条多提供的营养物质主要是 和矿物质。
(6)飞机急救箱中还准备消毒剂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
(7)飞机上的座椅套采用耐磨、耐腐蚀的“尼龙”属于 材料。
16.完成下列填空
(1)9.5 g某二价金属氯化物(ACl2)中含有0.2 molCl-,则A的摩尔质量是 。
(2)Al与NaOH溶液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铝的氧化物属于 氧化物(填“碱性”,“酸性”或“两性”)。
(3)已知某饱和NaCl溶液的体积为VmL。密度为ρ g/cm3,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用w表示该温度下NaCl的溶解度 。
(4)有一个储气瓶,装满O2称重为516g,装满Cl2称重为535.5g (均在标况下测定),若相同条件下装满H2,则称重质量为 。
(5)如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采购的浓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现用该浓硫酸配制240mL1.84mol/ L的稀硫酸。可供选用的仪器有:胶头滴管;烧瓶;烧杯;药匙;量筒;托盘天平。
硫酸化学纯 (CP)(500mL) 品名:硫酸 化学式: H2SO4 相对分子质量: 98 密度: 1.84g/cm3 质量分数: 98%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配制稀硫酸时,还缺少的仪器是 (填写名称)。
②经计算,配制240mLl.84mol· L-1的稀硫酸需要量取上述浓硫酸的体积为 mL。
③对所配制的稀硫酸进行测定,发现其浓度大于1.84mol·L-1,配制过程中下列各项操作可能引起该误差的有 (填写字母)。
A.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刻度线取浓硫酸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未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
C.将硫酸稀释后立即转入容量瓶后,紧接着就进行以后的实验操作
D.用量筒量取浓硫酸后,洗涤量筒并将洗涤液也转移入烧杯中
E.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
F.定容后,把容量瓶倒置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便补充几滴水至刻度处
17.回答下列问题:
(1)取少量Fe2O3粉末(红棕色)加入适量盐酸,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后得到的溶液呈 色。用此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2)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入NaOH溶液,可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另取少量原溶液于试管中,滴入KSCN溶液,则溶液呈 色,离子方程式为 。
(4)另取少量原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铁粉,溶液变为浅绿色,取浅绿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得到白色沉淀,露置在空气中所观察到的现象为 ,产生该现象的化学方程式为 。
18.硫酸亚铁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同时可以用于制造补血药物,但其具有毒性,故严禁在食品中滥用硫酸亚铁。某同学为探究富含硫酸亚铁且保存时间较长的糕点的情况,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试剂1的化学式是 。
(2)加入新制氯水后溶液红色加深的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该同学在实验中加入了过量的新制氯水,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红色褪去,现对褪色原因进行探究(已知SCN-有还原性)。
[提出假设]
假设1:溶液中的+3价铁被氧化为更高的价态;
假设2: 。
[设计方案]
(4)对提出的假设2进行验证,实验方案是 。
[应用拓展]
(5)FeSO4固体应 保存。
19.运用铁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物质跟铁反应后的生成物,能跟KSCN溶液作用生成红色溶液的是 .
A. 盐酸 B. 氯气 C. CuSO4溶液 D. 稀硫酸
(2)把过量的铁粉加入稀硝酸中,其结果是 .
A. 不反应 B. 生成硝酸铁 C. 生成硝酸亚铁
(3)要除去FeCl2溶液中的少量FeCl3 , 可行的办法是 .
A. 滴入KSCN溶液 B. 通入氯气 C. 加入铜粉 D. 加入铁粉.
20.按要求写出下列方程式
(1)铝热反应冶炼金属铁的化学方程式: 。
(2)工业冶炼金属铝的化学方程式: 。
(3)铝片打磨后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四氧化三铁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5)向NH4Al(SO4)2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使SO恰好完全沉淀,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1.回答下列问题:
(1)某反应体系中有H2O、ClO-、NH、OH-、N2、Cl-等微粒,其中N2、ClO-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消耗1 mol还原剂,转移电子数为 。
(2)Fe2+的还原性较强,实验室的氯化亚铁溶液常因氧化而变质,除去杂质的方法是 ,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根据反应8NH3+3Cl2=6NH4Cl+N2,当有68 g NH3参加反应时,被氧化的物质为 ,生成的还原产物的质量为 g。
(4)K2FeO4(铁元素为+6价)可用作水处理剂,它可由以下反应制得,请配平下列离子方程式 。
_______Cl2 + _______ Fe(OH)3+_______ OH- = _______ FeO + _______ Cl- +_______ H2O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分析】注意铁在有水和氧气并存时容易生锈。
【详解】A.生铁是合金,合金的硬度大;
B.铁在纯度越高,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越不易生锈;
C. 生铁是合金,其与 4mol/L盐酸反应时能形成原电池,比纯铁反应快;
D. 铁在冷的浓硫酸中可以钝化;
故选C。
2.B
【详解】A.使酚酞变红的溶液显碱性,不能大量共存,A不符合;
B.酸性透明溶液中、、、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B符合;
C.含有的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C不符合;
D.小于5的溶液显酸性,、在酸性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D不符合;
答案选B。
3.C
【详解】A.硝酸与Fe反应生成硝酸铁,过量的Fe与硝酸铁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无现象,故A错误;
B.浓硝酸具有酸性和强氧化性,浓HNO3点到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红色然后褪色,均合理,故B错误;
C.将CO2通入饱和Na2C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为NaHCO3;故C正确;
D.Cu与浓硫酸反应后,仍然剩余有大量的硫酸,所以不能将水直接倒入试管中,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4.B
【详解】A.为蓝色,故A错误;
B.能使石蕊溶液变红的溶液为酸性溶液,四种离子可共存,故B正确;
C.次氯酸钠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能把离子和氯离子氧化,故C错误;
D.能与铝反应产生的溶液可能为酸性或碱性溶液,碳酸氢根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均不能存在,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5.C
【详解】A.还原铁粉能与氧气反应,具有还原性,可用作食品“脱氧剂”,故A正确;
B.客家黄酒中含有酒精和水,属于混合物,故B正确;
C.纯碱水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和水,属于混合物,故C错误;
D.肇庆端砚研出的墨经久不褪色,是因为碳单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性质稳定,故D正确;
故选C。
6.D
【分析】标况下4.48L NO的物质的量为=0.2mol,根据,转移电子为=0.6mol。由题意,可得离子方程式,设的系数为x;的系数为y,则根据化合价升降法可得关系,反应过程中引进了Fe元素,失去了NO,溶液总体质量增加,根据差量法
可得,解得,由此可配平方程式,即,根据生成NO的物质的量为0.2mol,可求出参与反应的Fe的物质的量为=0.25mol;生成的的物质的量为0.15mol,生成的的物质的量为0.1mol。
【详解】A.硝酸部分被还原为NO,其余以和分别存在于溶液中,物质的量分别为0.1mol、0.15mol,根据N原子守恒,原溶液中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8mol,其浓度为=2mol/L,故A正确;
B.经计算,原溶液中投入的铁粉的物质的量为0.25mol,故B正确;
C.根据反应,可知生成的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因为在同一溶液中,故浓度之比为2:3,故C正确;
D.反应后的溶液中只有能与Cu反应,根据可知,0.1mol可消耗0.05molCu,其质量为=3.2g,故D错误;
故选D。
【点睛】计算硝酸浓度时还可直接利用的物质的量进行计算。
7.A
【详解】A.的物质的量是0.1mol,与足量水反应中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转移的电子数目为,A正确;
B.与足量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失去的电子数目为,B错误;
C.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态,的物质的量不是0.5mol,含有的原子数不是,C错误;
D.和的相对分子质量均是44,且均含有3个原子,所以常温常压下,等质量的和所含原子数相等,但不一定均为,D错误;
答案选A。
8.C
【分析】第一段曲线生成的沉淀为BaSO4、Fe(OH)3和Al(OH)3,且加入B溶液90mL时,Fe3+、Al3+恰好沉淀完全;第二段曲线为平行直线,沉淀总物质的量没有增减,故这段是由Al(OH)3的溶解和BaSO4的继续生成所引起,且溶解的Al(OH)3的物质的量和生成的BaSO4的物质的量相等;第三段曲线中,加入B溶液100mL时,Ba2+恰好沉淀完全,这段中Al(OH)3继续溶解,B为110mL时,沉淀中Al(OH)3已完全溶解;第四段曲线中,沉淀为Fe(OH)3、BaSO4共1.1mol。
【详解】A.加入B溶液100mL时,Ba2+恰好沉淀完全,这段中Al(OH)3继续溶解,B为110mL时,沉淀中Al(OH)3已完全溶解,溶解了0.1mol Al(OH)3,消耗了10mL B溶液,故c(NaOH)==10mol/L;加入的90mLB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10mol/L×0.09mol=0.9mol,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铁沉淀的物质的量为:0.9mol×=0.3mol,生成硫酸钡沉淀的物质的量为:1.2mol-0.3mol=0.9mol,故c(Na2SO4)==10mol/L,所以B溶液中Na2SO4和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故A错误;
B.根据分析可知,加入90mL B溶液时,Fe3+、Al3+恰好沉淀完全,而钡离子没有完全沉淀,此时沉淀物为BaSO4、Fe(OH)3和Al(OH)3,故B错误;
C.加入100mL B溶液时,BaSO4沉淀完全,则n(Ba2+)=10mol/L×0.10L=1.0mol;第二、三段均有Al(OH)3的溶解,所以n(Al3+)=n[Al(OH)3]=10mol/L×0.020L=0.2mol;加入90mL B溶液时,Fe3+、Al3+恰好沉淀完全;则n(Al3+)×3+n(Fe3+)×3=10mol/L×0.090L=0.9mol,则n(Fe3+)=0.1mol,所以n(Ba2+)∶n(Al3+)∶n(Fe3+)=1∶0.2∶0.1=10∶2∶1,则甲溶液中Ba2+、Al3+、Fe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0∶2∶1,故C正确;
D.根据分析可知,加入90mL B溶液时,溶液中不存在偏铝酸钠,故D错误;
故选C。
9.C
【详解】A. 节日里燃放的五彩缤纷的烟花是某些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故A错误;
B.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表面生成高熔点的氧化铝,熔化后的液态铝不能滴落下来,故B错误;
C. 等物质的量的Na2O和Na2O2分别与等质量的水反应,产生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Na2O2与H2O反应时产生的氧气全部来自于Na2O2,所以反应后溶液的质量相同,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同,故C正确;
D.将装置①中的AlCl3溶液滴入装置②浓氢氧化钠溶液,开始氢氧化钠过量,生成偏铝酸钠,后来偏铝酸钠与氯化铝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开始没有沉淀、后产生沉淀,故D错误。
10.B
【分析】由图可知该图为铁元素的价类二维图。根据铁元素的化合价和物质类别,可以得知A为Fe,B为Fe2O3,C为FeO,D为Fe(OH)3,E为Fe(OH)2,F为铁盐,G为亚铁盐。
【详解】A.Fe和水蒸气反应可得到四氧化三铁,而B为Fe2O3,A错误;
B.D为Fe(OH)3,受热分解能生成Fe2O3,B正确;
C.Fe与NaOH溶液不反应,C错误;
D.F为铁盐,G为亚铁盐,向G的水溶液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转化成F溶液,D错误;
故选B。
11.B
【详解】A.“84”消毒液有效成分是NaClO,该物质具有强氧化性,会将有色物质氧化变为无色物质,因此而具有漂白性,故可以用“84”消毒液漂洗衣服,A正确;
B.烘焙面包时使用碳酸氢钠,是由于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CO2,因而可以使面团松软,蓬松,B错误;
C.使用明矾净水,是由于明矾水解产生的Al(OH)3胶体表面积大,具有强的吸附性,能够吸附水中悬浮的固体小颗粒,使之形成沉淀而析出,从而达到净水作用,C正确;
D.用氯化铁溶液刻蚀电路板,是由于发生反应:2Fe3++Cu=2Fe2++Cu2+。在该反应中还原剂是Cu,还原产物是Fe2+,由于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所以还原性:Cu>Fe2+,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B。
12.D
【分析】X与盐酸生成气体和Y,溶液Y和溶液Z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在空气中变为红褐色,则X为铁、Y为盐酸和氯化亚铁溶液、Z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碱、U为氢氧化亚铁、V为氢氧化铁;氢氧化铁和盐酸生成氯化铁,W为氯化铁;溶液和硝酸银生成沉淀后溶液焰色反应为紫色,则说明Z为氢氧化钾;
【详解】A.由分析可知,单质X为铁,A错误;
B.溶液Z是KOH溶液,B错误;
C.没有指名标况下,不能计算所需氧气的体积,C错误;
D.氯气具有氧化性,可以把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Y→W的反应可为2FeCl2+Cl2=2FeCl3,D正确;
故选D。
13. 溶液变成蓝色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 氯水 铁粉
【详解】(1)溶液中所含的可以将氧化成,所以溶液变为蓝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溶液中所含的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生成、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因为溶液中含、,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氯水即可把转化为,离子方程式为;
(4)向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可把完全转化为,离子方程式为。
14. Fe2O3+6H+=2Fe3++3H2O NaOH溶液(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Fe+2FeCl3=3FeCl3 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 4Fe(OH)2+O2+2H2O=4Fe(OH)3 Fe(OH)3胶体 分散质粒子大小不同
【详解】(1)Fe2O3发生反应后变为FeCl3可知是Fe2O3与盐酸反应,离子方程式为:Fe2O3+6H+=
2Fe3++3H2O ;
(2)FeCl3反应生成了Fe(OH)3,知道是加入了碱,可以是NaOH溶液,氨水等;
(3)FeCl3与铁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FeCl3=3FeCl2;
(4)向FeCl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先生成Fe(OH)2,Fe(OH),2是白色沉淀,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Fe(OH)3,这个过程的现象为: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反应是Fe(OH)2被氧化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4Fe(OH)2+O2+2H2O=4Fe(OH)3;
(5)将FeCl3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继续煮沸至红褐色,制得Fe(OH)3胶体,溶液、胶体、浊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不同。
15. 3CO+Fe2O32Fe+3CO2 氧气、水 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膜 分馏 化学 雪碧 维生素 ﹣1价 合成
【详解】(1)利用CO还原赤铁矿石可制得铁单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
(2)飞机上使用的螺丝钉一般不用铁制的,其原因是因为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反应易生锈;
(3)铝比铁活泼,但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膜,这层致密的薄膜会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继续腐蚀;
(4)航空煤油是将石油通过分馏提炼出来的,飞行过程中煤油燃烧,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5)这些食物中,属于溶液的是雪碧,其中牛奶属于胶体,不属于溶液,蔬菜面条比普通面条多提供的营养物质主要是维生素和矿物质;
(6)过氧化氢中氢元素是+1价,因此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氧元素的化合价-1价;
(7)尼龙属于合成材料。
【点睛】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其原理与蒸馏相同,而干馏是煤的化工处理方法,是化学变化。
16.(1)24
(2) 2Al+2NaOH+2H2O=2NaAlO2+3H2↑ 两性
(3)g
(4)501g
(5) 250容量瓶、玻璃棒 CD
【详解】(1)9.5 g某二价金属氯化物(ACl2)中含有0.2 molCl-,所以ACl2的物质的量为0.1mol,,A的摩尔质量是(95-35.5×2)=24;
(2)Al与NaOH溶液的反应生成NaAlO2和H2,其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铝的氧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也能与强碱反应,属于两性氧化物;
(3)设该饱和NaCl溶液的溶解度为S,其质量分数w%=,解得S=g;
(4)标准状况下,储气瓶的体积不变,则装满O2、Cl2和H2的物质的量相同,设储气瓶的质量为xg,根据得,,解得x=500g,故O2的物质的量为,则H2的质量为,在相同条件下装满H2,则称重质量为500g+1g=501g;
(5)①配制稀硫酸时,选用的仪器有:胶头滴管、烧瓶、烧杯、药匙、量筒、托盘天平,还缺少的仪器是250容量瓶、玻璃棒;
②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配制稀硫酸时溶质不变,其物质的量为,则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
③对所配制的稀硫酸进行测定,发现其浓度大于1.84mol·L-1,配制过程中下列各项操作可能引起该误差的有:
A.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刻度线取浓硫酸,量取浓硫酸的体积偏小,所配制的稀硫酸浓度偏小,A不符合题意;
B.在定容时,还需要往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因此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不影响所配溶液浓度,B不符合题意;
C.将硫酸稀释后温度较高,根据热胀胀冷缩,立即转入容量瓶后,紧接着就进行以后的实验操作,会使加入的蒸馏水偏少,所配制的稀硫酸浓度偏大,C符合题意;
D.用量筒量取浓硫酸后,洗涤量筒并将洗涤液也转移入烧杯中,会使溶质偏大,所配制的稀硫酸浓度偏大,D符合题意;
E.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导致加蒸馏水多了,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小,E不符合题意;
F.定容摇匀后发现溶液体积低于刻度线,可能是因为摇动时溶液有一部分附着在了刻度线上方的瓶壁和瓶塞上,再补充几滴水至刻度处,导致溶剂质量增加了,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低,F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D。
17.(1) Fe2O3+6HCl=2FeCl3+3H2O 黄(棕黄)
(2)Fe3++3OH-=Fe(OH)3↓
(3) (血)红色 Fe3++3SCN-=Fe(SCN)3
(4) 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 4Fe(OH)2+O2+2H2O=4Fe(OH)3
【解析】(1)
Fe2O3与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溶液中生成了FeCl3,所以溶液呈黄色或棕黄色。
(2)
Fe3+与OH-反应生成红褐色的Fe(OH)3沉淀,离子方程式为Fe3++3OH-=Fe(OH)3 ↓。
(3)
Fe3+与SCN-能结合生成一种红色的物质Fe(SCN)3,所以溶液显红色或血红色,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SCN-= Fe(SCN)3。
(4)
原溶液中的Fe3+与铁反应生成浅绿色的Fe2+,加入NaOH溶液得到白色沉淀Fe(OH)2, Fe(OH)2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为Fe(OH)3,所以实验现象为: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 Fe(OH)2+O2+2H2O=4 Fe(OH)3。
18. KSCN 2Fe2++Cl2=2Fe3++2Cl-、Fe3++3SCN-=Fe(SCN)3 SCN-被过量的氯水氧化 取少量褪色后的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滴加过量KSCN溶液,若出现红色,则说明假设2成立,若不出现红色,则说明假设2不成立 密封保存
【解析】糕点加水溶解过滤得到淡黄色溶液,加入试剂1得到淡红色溶液,则试剂1为KSCN溶液,溶液变成淡红色说明原溶液含有Fe3+,加入新制氯水颜色加深得到红色溶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Fe2+,被氯水氧化成Fe3+,Fe3+浓度变大,颜色加深。
【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试剂1为KSCN溶液;
(2)淡红色溶液中还含有较多的Fe2+,向其中加入新制氯水时,Cl2将Fe2+氧化成Fe3+,溶液中Fe3+浓度增大,生成的Fe(SCN)3浓度也增大,发生的反应有:2Fe2++Cl2=2Fe3++2Cl-、Fe3++3SCN-=Fe(SCN)3,因此溶液红色加深,;
(3)①实验中加入过量氯水,放置一段时间后,深红色褪去,说明Fe(SCN)3逐渐消失,而Fe(SCN)3的生成与Fe3+、SCN-有关,假设1认为可能是溶液中的+3价的铁被Cl2氧化为更高价态的铁,溶液颜色褪去;SCN-也具有还原性,故也可能是SCN-被过量的氯水氧化导致深红色褪去,所以假设2为:SCN-被过量的氯水氧化;
(4)若褪色原因为SCN-被氧化,则溶液中还存在Fe3+,继续滴定KSCN溶液还会变红色,所以实验方案为:取少量褪色后的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滴加过量KSCN溶液,若出现红色,则说明假设2成立,若不出现红色,则说明假设2不成立;
(5)二价铁离子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所以保存硫酸亚铁固体时,密封保存。
19. B C D
【分析】本题综合考查了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认识到铁是一种可变价态的金属元素,化合价有0、+2、+3三种价态,其中0价的铁只体现还原性,+3价的铁只体现氧化性,+2价的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详解】(1)铁跟盐酸、稀硫酸、CuSO4溶液反应后得到+2价铁离子,铁跟氯气反应生成FeCl3,FeCl3与KSCN在水溶液中发生Fe3++SCN-=[Fe(SCN)]2+(红色),答案选B;(2)在过量铁粉存在条件下,不可能有Fe3+,因为Fe+2Fe3+=3Fe2+。溶液中铁元素的存在形式只可能有Fe2+。答案为C;(3)除杂的原则是:除去杂质而不引入新的杂质.若滴入KSCN溶液,不能除去Fe3+而引入了K+、SCN-等杂质离子,A选项不正确;通入氯气,发生反应:2FeCl2+Cl2=2FeCl3,不符合题意,B选项不正确;加入铜粉,Cu+2Fe3+=Cu2++2Fe2+,溶液中增加了Cu2+,该方法错误;加入铁粉,Fe+2Fe3+=3Fe2+,该方法可行。答案为D。
20. 2Al+Fe2O3Al2O3+2Fe 2Al2O3(熔融) 4Al+3O2↑ 2Al+2OH-+2H2O=2AlO+3H2↑ 3Fe3O4+NO+28H+=9Fe3++NO↑+14H2O NH+Al3++2SO+2Ba2++4OH-=NH3 H2O+Al(OH)3↓+2BaSO4↓
【详解】(1)铝热反应冶炼金属铁生成铁和氧化铝,化学方程式为2Al+Fe2O3Al2O3+2Fe;
(2)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氧化铝冶炼金属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O3(熔融) 4Al+3O2↑;
(3)铝片打磨后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氢气,其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3H2↑;
(4)四氧化三铁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一氧化氮和水,其离子方程式为3Fe3O4+NO+28H+=9Fe3++NO↑+14H2O;
(5)向NH4Al(SO4)2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使SO恰好完全沉淀,1mol NH4Al(SO4)2电离出2mol硫酸根离子,需要2mol氢氧化钡,2mol氢氧化钡电离出4mol氢氧根离子,使铝离子全部转化为氢氧化铝沉淀,铵根离子转化为一水合氨,故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Al3++2SO+2Ba2++4OH-=NH3 H2O+Al(OH)3↓+2BaSO4↓。
21.(1) 3ClO-+2NH+2OH-=N2↑+3Cl-+5H2O 3NA
(2) 加入适量的铁粉或铁屑 Fe+2Fe3+=3Fe2+
(3) 氨气 160.5
(4)3Cl2+2Fe(OH)3+10OH-=2FeO+6Cl-+8H2O
【详解】(1)根据图象可知,随着反应进行,N2物质的量增大,ClO-的物质的量减少,说明N2是生成物,ClO-为反应物,根据原子守恒,因此有ClO-+NH→N2+Cl-,利用化合价升降法进行配平,得出3ClO-+2NH→N2+3Cl-,根据电荷守恒,推出该反应为3ClO-+2NH+2OH-=N2↑+3Cl-+5H2O;N的化合价升高,铵根离子为还原剂,消耗1mol铵根离子,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3mol;故答案为3ClO-+2NH+2OH-=N2↑+3Cl-+5H2O;3NA;
(2)Fe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容易被氧化成Fe3+,除去Fe3+不引入新的杂质,需要加入铁粉,发生Fe+2Fe3+=3Fe2+;故答案为加入适量的铁粉(铁屑);Fe+2Fe3+=3Fe2+;
(3)根据反应方程式,N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因此被氧化物质为NH3;还原产物是NH4Cl,当有63g参加反应时,生成还原产物的质量为=160.5g;故答案为氨气;160.5;
(4)Cl2为氧化剂,整体降低2价,Fe元素价态生成3价,最小公倍数为6,根据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得出该反应为3Cl2+2Fe(OH)3+10OH-=2FeO+6Cl-+8H2O;故答案为3Cl2+2Fe(OH)3+10OH-=2FeO+6Cl-+8H2O。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