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我们周围的物质》单元作业设计(含答案)2023-2024学年度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章《我们周围的物质》单元作业设计(含答案)2023-2024学年度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1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沪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1-13 19:50: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章 我们周围的物质》单元作业设计
一、单元信息
基本信息 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版本 单元名称
物理 八年级 第一学期 粤沪版 我们周围的物质
单元 组织方式 √ 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
课时信息 序号 课时名称 对应教材内容
1 物体的质量 5.1
2 探究物质的密度 5.2
3 密度知识的应用 5.3
4 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 5.4
5 点击新材料 5.5
二、单元分析
( 一) 课标要求
1.“物质”是《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 (2022 年版) 》中课程内容的一级主 题。本章介绍的物质的属性,属于二级主题,涉及“质量” 、 “密度” 、“密度 的测量和应用” 、“物质的常见物理属性”和“点击新材料”等重要内容。
教学中应注意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渗透科技发展前沿的相关信息,采用多 种方法,引导学生从物理学的视角认识物质世界,了解物质的属性,初步形成物 质观念;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研究方法,提升科学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科学思维和 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引导学生体会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致 力学习科学技术、立志造福人类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2.具体内容:
5.1.物体的质量:采用多种手段和比较的方法,揭示不同物体所含物质均有 多少之分,抽象出质量的初步概念。通过各种实例,说明质量是物质的基本属性, 同时介绍单位且熟悉之,并能列举不同质量的物品,估测常见物体的质量。然后 由实验操作活动,掌握托盘天平的结构、使用方法,并练习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 量。
本节重点:质量概念和天平使用。
5.2.探究物质的密度:通过实验探究,引出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并理 解密度。
本节重点:密度概念、实验探究的过程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比值方法。
5.3.密度知识的应用:通过密度公式的变形,知道并熟悉求密度、质量和体 积的方法,并能在实际中测量物质的密度。
本节重点:经历测量密度的实验过程,运用密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5.4.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通过活动,认识并了解物质的一些属性,如 弹性、磁性、导电性和导热性等,并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物质的物理属性。
第 1 页 共26页
本节重点:认识物质的一些基本属性及其应用。
5.5.点击新材料:联系生活实际,介绍和展示几种典型新材料,如纳米材料、 半导体材料、超导材料和隐性材料等。
本节重点:让学生认识一些新材料的独特性能以及应用,拓展学生知识面, 扩大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将来在新材料的发现和应用上为人类做出贡献。
3.活动建议:
(1) 鼓励学生自己设计方案,测量一些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比如:家中的色 拉油、牛奶等;文具盒里的橡皮等。
(2) 安排学生调查生活中的一些日常用品,了解它们应用了物质的哪些物理 属性。
(3) 尝试设计实验方案,比较砂锅、铁锅的导热性能。
(4) 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古代青铜器、铁器的制造技术及其对社会进步的推 动作用。
(二) 教材分析
1.知识框架。
2.本章内容安排和呈现的逻辑分析。
“质量”和“密度”是物理学中的两个基本概念,也是常用的物理量,又是以 后学习“压强”“浮力”等力学知识的基础;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和用天平、量 筒测物体的密度,是初中学生应掌握的基本技能。
因此,本章涉及的物理知识和技能基础性很强,也是为后面学习力学知识、 使用测量工具做好铺垫。
本章内容是以自然中物质的物理“属性”和“特性”为中心而展开的,以确 立“世界是物质的”物理观念。
首先,从学生熟悉的一些物体出发,让学生初步认识“质量”是物质的基本 物理属性;熟悉质量的单位,并会用托盘天平测量一些物体的质量。
然后,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密度这一物质的物理特性;知道比值方法进而理解 密度概念或物理量的由来;熟悉密度的单位,会用托盘天平和量筒等测量工具测
第 2 页 共26页
算物质的密度;能用密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接着,让学生认识物质一些物理特性,如物质的弹性、磁性、导电性及导热 性等。
最后,从应用的层面介绍了一些新材料,让学生了解它们独特的性能及其应用, 意识到新材料在改变人类生活方式、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上的价值,进而激发学生 奋发学习。
(三)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对于“质量” 、“密度”等概念和“物质属性”知识,既了解 一点但又比较陌生。虽然在平时的生活、生产中也谈到相关知识,但生活中的这 些说法与物理中的也不尽相同,比如:质量的概念。由于学生的知识面窄,认知 经验不足,这时学生的认识只是涉及经验性的认识,其中既有基本正确的,也存 在很多不合理的观念。所以,需要借助具体形象的材料来支持。教学中应注意充 分发挥实验与实例的作用,借助他们已有的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培养他们对物 理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因此充分利用学生学习热情高、好奇心强的特点,通过恰当的教学活动 (包 括作业设计) ,可以方便开展较为专业的知识学习,厘清学生对本章内容的理解 思路和知识掌握。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质量目标
1.知道质量的含义。会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通过实验,理解密度。会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能解释生 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能在运用密度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获 得成就感,具有学好物理的自信心。
3.经历质量、密度概念建立的过程,领会比较方法、比值定义法。能根据这 些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有关问题,形成初步的物质观念。
4.通过实验,了解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物质的 这些物理属性。了解人类关于物质属性的研究对日常生活和科技进步的影响,能 运用物质的弹性、磁性和导电性等对一些说法进行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
5.通过收集信息,了解一些新材料的特点及其应用。了解新材料的发展给人 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6.通过知识的应用,感受物理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感受自然界物 质的多样性,体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重大意义,培养将科学服务人类的意识, 激发为振兴中华而学习的强大动力。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
( 一) 单元作业设计的整体思路。
树立教学的整体观,注重单元作业的整体设计,引导学生初步理解物质的内
涵,认识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物质观念。
设计的拓展型作业与实践型作业,有一定的探究性, 目的是注重发展学生的 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设计的巩固型作业以物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在单元学习的基础上,联系生产 生活实际,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设计学生进行社会调查、课外阅读的作业,让学生感受物理学在解决社会问
第 3 页 共26页
题、推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实现对学生的 “知行”统一,全面实现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二) 单元作业设计的整体依据。 1.依据学生基础。
八年级学生刚接触物理,学习难度较大,体现在:对物理知识概念不能用自 己的思维去理解;对课本知识找不到重、难点,不能理解透彻;不能很好地理解、 掌握物理实验操作,不能迁移旧知识、旧技能,去解决新问题。
所以作业设计要兴趣引导,规范作业格式,帮助学生理解基本知识点,养成 良好的实验习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题量不宜过大,难度适中。让学生从八年 级开始适应考试规范,调节答题时间和答题规范。
2.依据课标要求。
遵循课程标准要求设计单元作业:每课课时作业加上本单元检测卷。
(1) 每课课时作业分为“学生三部分”和“教师两部分”完成。
学生三部分:第一部分完成校本作业中的【课堂反馈】 (课时作业中的课前 和课堂作业) ,可以便于学生的课前预习,辅助新课教学过程中的知识整理,便 于课后的复习不出现知识盲点。新课结束之后,完成课时作业中【巩固练习】 。 第三部分则是交流与总结,学生总结所做作业理解或不理解的地方,已备教师对 题目知识点难度的调整。
教师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及时批改作业,作业有批注、有反馈;第二部分是 及时评讲作业,讲答案、讲对错原因及方法。优秀作业给予展示表扬。
(2) 单元检测卷的设置,一方面为了督促学生及时复习,分阶段加强知识的 理解,另一方面有利于检查此阶段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时查漏补缺。
3.依据中考方向。
作业设计以生活实际为情境, 以安徽中考试题为蓝本,选用、改编部分全国 各省市中考题,适量原创题。
五、课时作业
1.时间要求。按照课时作业实际安排时间。
2.评价设计。
评价等级:优秀、 良好、合格。
评价标准:了解 (A) ,理解 (B) ,应用 (会) 。
3.内容要素。
单元作业设计内容与要素
基础水平 中级水平 高级水平
运算求解 按照一定的规则进 行计算 按照规则变形和简 便运算 依据情境进行整理 和合理运算
交流表达 运用基本物理语言 表达 运用语言、图表和 视频等多种手段, 表征物理思维 综合运用物理和数 学语言,系统表达 物理过程
推理证明 进行简单的说理和 评判 进行合理的推理和 说明 运用概念和规律等 进行逻辑推理和解 释
第 4 页 共26页
问题解决 运用基本知识解决 简单问题 运用物理模型解决 相对复杂的实际问 题 在综合情境问题 中,通过分析寻找 解决问题的策略, 运用物理 (数学) 知识解决复杂、疑 难问题
4.作业性质。
基础性作业:主要是基于课程标准、体现核心素养导向、面向全体学生的共 性要求的作业;
探究性作业:主要旨在体现物理课程探究性的特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 出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和收集数据的能力、分析和处理数据的能力、解释数据 的能力、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进而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培养学生严谨 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作业;
实践性作业:主要是力图让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体验“从生活走进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学科特点的作业;
跨学科综合性作业:主要是指发展学生跨学科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 问题的综合能力、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积极认真的学习态度和乐于实 践、敢于创新精神的作业。
以上不同性质的作业有机融入在作业设计中。
5.课时作业设计。
(1) 课时作业
5.1 物体的质量
( 一) 课前作业
题目编号 01~03 作业性质 活动作业 完成时长 2 分钟
具体 内容 题目 1.“上好佳”薯条上面标有“净重:80g”,80g 描述的是什么物 理量的大小?谈谈你对这个物理量的了解。 2.一斤棉花和一斤铁,哪个重?为什么? 3.阅读课文,了解下列内容: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 ______,符号是______,最初规定 cm3 的纯水在 4℃时的质 量为 1kg,后来,人们用铂铱合金制成一个国际千克原器。
答案 1.质量,合理即可。2.一样重,都表示质量。3.千克 kg 1×103
作业评价 1.学生的参与度; 优秀 良好 合格
2.学生预习的情况; 优秀 良好 合格
3.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了解。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通过生活中学生喜闻乐见的真实情境,帮助学生了解质量及其定 义、单位及相关规定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选编 改编 √原创
(二) 课堂作业
第 5 页 共26页
题目编号 04、05 作业性质 练习作业 完成时长 2 分钟
具体 内容 题目 4.根据实际需要,人们规定了比千克大的单位,如____ (符号为 ____);比千克小的单位,如____。如图所示,一根眼睫毛的质 量约为 1____;30 粒大米的质量约为 1____;15 个鸡蛋的质量约 为 1____;1 头大象的质量约为 5____。 (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5.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新华字典》从北京快递到马鞍山,其质量不变 B. 积木搭建的“城堡”被撞倒,其质量变小 C. 冰箱里的一瓶矿泉水结冰,其质量变大 D. 冰墩墩从地球带到空间站,其质量变小
答案 4.吨 t 毫克 mg g kg t 5.A
作业评价 1.能积极参与; 优秀 良好 合格
2.能独立思考与分析; 优秀 良好 合格
3.能表达自己的观点。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了解日常生活中质量的单位,以对生活中的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初步 的了解;了解位置、状态等不影响物体质量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选编 √改编 原创
(三) 课后作业
题量 5 题 完成时间 10 分钟
题目 【巩固提升】 1.下列物体中,质量为 0.3kg 的可能是( ) A.一头牛 B.一张 A4 纸 C.一支铅笔 D.一本物理书 2.如图 5.1-1 所示,在实验室练习使用 托盘天平测量质时,小明想用天平称 出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发现不能完成。 经过思考,他选择一次称 100 枚,再 算出一枚大头针的质量。他的做法中 (

5.1-1
)蕴含的思想方法是( ) A.等量代换 B.化整为零 C.累积法 D.控制变量 3.小明用调好的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在天平的右盘加了几个砝码 后,指针还是稍微偏左。再放入质量最小的砝码,指针又稍微偏 右,接下来的操作正确的是( ) A.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左调 B.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 C.取出最小的砝码,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右调
第 6 页 共26页
D.取出最小的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 4.小明和小聪同学在“用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验中: 图 5.1-2 (1)将托盘天平放在 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 处。天平的指针静止时如图5.1-2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 (2)天平调节水平平衡后,小明按图5.1-2乙所示的方法来称量物体 的质量,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错误是:① ; ② 。 (3)小聪帮小明改正错误后重新进行实验,在称量物体的过程中又 出现了如图甲所示的情况,此时他应 , 使天平平衡。 (4)调节天平平衡后,所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5.1-2丙所示,则物 体的质量为 g。 【深度学习】 5.托盘天平是一种精密测量仪器,某实验室天平的配套砝码及横梁 标尺如图 5.1-3 所示。 (1)小明同学发现砝码盒中的砝码已磨损,用这样的砝码称量物 体质量,测量结果将 。 (2)小明观察铭牌时,发现该天平的最大测量值为 200g,但他认 为应是 210g。你认为小明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是 。 图 5.1-3
答案 1.D 2.C 3.D 4. (1)水平 “0”刻度线 右 (2)用手拿砝码 物体与砝码放反了 (3)向右盘加小砝码或移动游码 (4)47.4 5.偏大 砝码加游码指示值的和
作业评价 1.能将所学物理知识与实际 情境联系起来; 优秀 良好 合格
2.能正确理解质量的概念, 会使用托盘天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通过 5 道题,考察学生对质量的了解和使用托盘天平的能力。将思
第 7 页 共26页
想方法融入其中,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选编 √改编 √原创
(四) 实践作业─利用身边的物体,制作一架简易托盘天平。
实验内容 1.材料: ; 2.原理: ; 3.分度值: ; 4.量程: 。
作业评价 1.能独立按实验步骤完成测 量; 优秀 良好 合格
2.能对制作测量工具产生兴 趣; 优秀 良好 合格
3.尝试使用。 优秀 良好 合格
作业分析 及设计意图 对于小制作,学生有强烈的动手冲动。本制作要求取材身边的材 料,借助学生已有的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 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5.2 探究物质的密度
( 一) 课前作业
题目编号 01、02 作业性质 活动作业 完成时长 3 分钟
具体 内容 题目 1.吃完饭,喝汤时,发现色拉油总是漂在水面上;商家店庆时, 往气球里充氦气 (为安全考虑,已少用氢气) 来悬挂标语;影 视剧中,倒塌的房屋一般用泡沫制作。与同学讨论,说说以上 做法的原因。 2.密度是某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其国际单位是 _________,其他常用单位有_________。
答案 1.发表意见,合理即可 2. kg/m3 g/cm3 等
作业评价 1.学生的参与度; 优秀 良好 合格
2.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优秀 良好 合格
3.学生能否理解密度的引 入的过程。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从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的思考,以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密度; 知道密度的定义和单位及其换算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选编 改编 √原创
(二) 课堂作业
题目编号 03~05 作业性质 练习作业 完成时长 3 分钟
具体 内容 题目 3.密度是物质的一种_________,它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体积 和质量______ 关(填“有”或“无”)。 4.水的密度为_________kg/m3,读作_________,其物理意义是 _________ ,合________g/cm3。
第 8 页 共26页
5.下列事例中,密度不变的是( ) A. 水结成冰 B. 粉笔用了一半 C 水配制成盐水 D 氧气瓶中的氧气被用去一半
答案 3.特性 无 4. 1.0×103 千克每立方米 1 立方米的水的质 量为 103 千克 1 5.B
作业评价 1 能积极参与; 优秀 良好 合格
2.能独立思考并讨论; 优秀 良好 合格
3.能理解密度的含义。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了解密度的含义,对密度概念和单位换算等有较为清晰的理解。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选编 √改编 原创
(三) 课后作业
题量 5 题 完成时间 10 分钟
题目 【巩固提升】 1.市场上出售的“鲁花”牌花生油,瓶上标有“5L”字样,已知 该花生油的密度为0.92×10 kg/m33,则该瓶装5L花生油时,油的 质量是 g,体积是 cm3。 2.体积相等的冰和水,其质量之比是 ,密度之比 是 ,质量相等的冰和水,其体积之比是 (ρ冰=0.9×103kg/m3)。 3.甲、乙、丙三个正方体,它们的边长之比为 1:3:5,质量分别 为 3g、81g、350g。已知它们都是同一材料制成的,但有一个 是空心的,则空心的正方体是( ) A.甲 B.乙 C.丙 D.无法判断 4.小明在实验室测量一块不规则石块的密度。 图 5.2-1 (1) 小明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 度盘的中线处,如图甲所示,其做法错误之处是没有把 放到正确位置。 (2) 改正错误后,重新调好天平,继续测石块的质量。当右盘中 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横梁平衡,则石块 质量为 g。在量筒内倒入适量水,该石块放入前、 后的情况如图丙所示,则石块的体积是 cm3 ,此石块的 密度是 kg/m3。
第 9 页 共26页
【深度学习】 5.一只瓶子的质量是40g,装满水后的质量为 140g,装满酒精后 的总质量为 125g,这种酒精是不是纯酒精? (已知ρ酒精=0.8× 103kg/m3)
答案 1. 4.6×103 5×103 2. 9:10 9:10 10:9 3.C 4. (1)游码(2)38.4 15 2.56×103 5. m 酒精=125g-40g=85g m 水=140g-40g=100g 由 ρ=m/V 得:V 酒精=V 水=m 水/ρ水=100g/1 g/cm3=100cm3 ρ酒精=m 酒精/V 酒精=85g/100cm3=0.85g/cm3 =0.85 × 103kg/m3丰0.8×103kg/m3 所以,不是纯酒精
作业评价 1.能将所学物理知识与实 际情境联系起来; 优秀 良好 合格
2.能正确理解密度的概念, 进行一般密度计算。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通过 5 道题,考察学生对密度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对密度的 含义、测量密度方法的认识。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选编 √改编 √原创
(四) 实践作业─测量手边现有固体 (如橡皮等) 的密度。
实验内容 1.器材: ; 2.原理: ; 3.过程: ; 4.结果: 。
作业评价 1.能独立按实验步骤完成 测量; 优秀良好合格
2.能正确得出实验结果; 优秀良好合格
3.运用结果了解自然规律。 优秀良好合格
作业分析 及设计意图 这是一个测量密度的操作,要求就地取材,重点巩固利用天平 测量质量的使用方法,加深对密度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意识 和能力。
5.3 密度知识的应用
( 一) 课前作业
题目编号 01 作业性质 活动作业 完成时长 4 分钟
具体 内容 题目 如图所示,是我国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中 的一元硬币。查资料后得知:硬币直径 25mm,厚度 1.85mm,质量 6.05g。试求这 种一元硬币的密度,并了解它的材质。
第 10 页 共26页
答案 V =sh= T2h=( )2 h=3.14×()2 × 1.85mm =0.9cm3。 ρ = = = 6.72g/cm3 = 6.72 × 103 kg/m3 经查资料,这种一元硬币由钢芯镀镍材料组成。
作业评价 1.小组成员参与度; 优秀 良好 合格
2.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 趣度; 优秀 良好 合格
3.学生的计算和设计实 验的能力。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本题来源于生活中常见的一元硬币是什么金属材料制成的。通 过活动,进一步强化对密度公式的应用。但查阅密度表发现, 表中没有找到对应的密度,怎样知道它的密度呢?可以设计实 验,利用实验器材测量一元硬币的质量和体积,算出密度,并 了解其材质。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选编 改编 √原创
(二) 课堂作业
题目编号 02 作业性质 实践作业 完成时长 5 分钟
具体 内容 题目 查阅课本的密度表,找到铜、铁、铝、冰、水、汞、酒精、空 气、水蒸气的密度各是多少?它们的物理意义各是什么?比较 表格中物质的密度,你有哪些发现?
答案 合理即可
作业评价 1.能积极参与; 优秀 良好 合格
2.能独立思考,分析处理 数据; 优秀 良好 合格
3.能表达自己的观点。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通过查阅课本密度表,理解各物质密度的物理意义,加深对“密 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的理解。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选编 √改编 √原创
题目编号 03 作业性质 练习作业 完成时长 3 分钟
具体 内容 题目 2021 年成功学校进行校舍全面改造,购入了一种横截面积为 2cm2 的钢筋 158t,求钢筋的总长度 (ρ钢=7.9×103kg/m3 ) 。
答案 m=158t=1.58×105kg v = = = 20m3 = 2 × 107 cm3 l = = = 107 cm = 105 m
作业评价 1.小组成员参与度; 优秀 良好 合格
第 11 页 共26页
2.学生对密度公式的理 解能力; 优秀 良好 合格
3 学生的计算能力。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本题通过已知钢筋密度、质量和横截面积计算钢筋长度,让学 生练习用密度公式的变形式解题,引导学生审清题意,找到解 题思路并规范解题。让学生体会到密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的应 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选编 改编 √原创
(三) 课后作业 (A 组)
题量 4 题 完成时间 8 分钟
题目 【巩固提升】 1.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出液体和 量杯的总质量 m 及液体的体积 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 5.3-1 所示的“m-V”图像,由图像可知,该液体的密度为 ________g/cm3。 图 5.3-1 2.阅读图表 5.3-2 中信息,判断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 B.体积相同的植物油和酒精,酒精的质量大 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一般不同 D.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图 5.3-2 3.如图 5.3-3 所示,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
第 12 页 共26页
酒精。根据图中液面的高度和液体密度知识,可知 A液体 是 ,B液体是 (ρ水>ρ酒精)。 图 5.3-3 4.为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金属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所 加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 5.3-4 甲所示。则所测金属块的质量 是________g。 (2)把金属块放入装有 60 cm3 水的量筒中,液面上升的位置如 图 5.3-4 乙所示,则金属块的体积是______cm3 。该金属块的密 度是__________kg/m3。 图 5.3-4
答案 1 1 2 C 3 酒精 水 4 54 4 20 2 72×103
作业评价 1.能将所学物理知识与 实际情境联系起来; 优秀 良好 合格
2.能正确理解密度的概 念,应用密度知识解题。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通过 4 道题,考察学生运用密度知识和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学以致用。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选编 √改编 原创
(三) 课后作业 (B 组)
题量 5 题 完成时间 12 分钟
题目 【巩固提升】
第 13 页 共26页
1.你所在教室里空气的质量大约是(已知空气的密度是 1.29 kg/m3) ( ) A.几十克 B.几千克 C.几百千克 D.几千千克 2.为了测出金属块的密度,成功学校某实验小组制定了如下的 实验计划: ①用天平测出金属块的质量 ②用细线系住金属块,轻轻放入空量筒中 ③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 ④将金属块从量筒中取出,记下水的体积 ⑤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把金属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水 的体积 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金属块的密度 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 ) A.①②③④⑥ B.②③④①⑥ C.①③⑤⑥ D.①②③⑥ 3.如图 5.3-5 所示,测量密度大于水的固体密度。实验器材中 缺少量筒,小明同学利用溢水杯和水顺利的完成了实验,实 验设计如下: 图 5.3-5 ①用天平测出待测固体的质量m0 ,如图甲所示; ②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如图乙所示; ③在溢水杯中________,用细线系着待测固体轻轻放入溢水杯 中浸没,并同时用烧杯收集从溢水杯中溢出的水,用天平测出 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 ,如图丙所示; ④待测固体的密度表达式为ρ固 =_________________。(水的密 度用ρ水表示) 4.一个铁球,它的质量是 624.1g,体积是 100cm3 (ρ铁=7.9× 103kg/m3),请问这个铁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 如果是空心 的,则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 【深度学习】 5.如图为国家标准 A4 打印纸,每包 500 张。小明注意到外包装 上标着 70g/m2,开始以为这就是纸的密度,但后来经询问才知 道,这是每平方米打印纸的质量是 70g 的意思。于是,他先测 出一包纸的总厚度为 5cm(外包装厚度忽略不计),结合打印 纸包装上的长和宽分别为 297mm 和 210mm,利用物理课上学过
第 14 页 共26页
的知识算出了打印纸的密度。请你也利用以上信息,算出打 印纸的密度为 g/cm3。
答案 1.C 2.C 3.盛满水 m0 ρ水/ (m2-m1 ) 4.空心 21cm3 5.0.7
作业评价 1.能将所学物理知识与 实际情境联系起来; 优秀 良好 合格
2.能正确理解密度的概 念,应用密度知识解题; 优秀 良好 合格
3.能掌握利用物理公式 间接测量物理量的方法。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主要考查:对生活中的物体体积估测,正确使用密度公式进行 综合计算,能正确测量物质的密度,注意其方法过程以及实验 误差问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选编 √改编 √原创
(四) 实践作业─测量物理书的密度
实验步骤 1.测量物理书的质量m = ; 2.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长、宽和厚度,计算体积 V = ; 3.计算物理书的密度ρ= 。
作业评价 1.能独立按实验步骤完 成测量; 优秀 良好 合格
2.能熟练掌握测量工具 的使用; 优秀 良好 合格
3.对实验数据准确记录, 计算出结果。 优秀 良好 合格
作业分析 及设计意图 这是一个实验操作,取材于身边的课本,培养他们对物理的学 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引导学生注意 “物质密度”和“物体密度”两者之间的差异。
第 15 页 共26页
5.4 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
( 一) 课前作业
题目编号 01 作业性质 活动作业 完成时长 3 分钟
具体内容 题目 如图是老虎钳和螺丝刀 (刀口带磁性) , 请同学们观察它们的构造,找一找由哪些 材料组成?分别利用了这些材料的什么 物理属性?
答案 有绝缘皮、钢铁、塑料、磁铁等;涉及导体、绝缘体、磁 性等
作业评价 1.学生参与度; 优秀 良好 合格
2.学生对事物探索的兴趣; 优秀 良好 合格
3.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既可以由活动引入物质的性质,又 可以了解学生对于“物质性质”的前认识。
作业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选编 改编 √原创
(二) 课堂作业
题目编号 02 作业性质 练习作业 完成时长 2 分钟
具体内容 题目 如图所示,将金属勺与塑料勺同时放 入同一杯热水中,一段时间后,用手 触摸勺尾,发现塑料勺不怎么烫手, 而金属勺很烫,主要是因为金属勺具 有( ) A. 良好的导热性 B. 较大的硬度 C. 良好的导电性 D. 较大的密度
答案 A
作业评价 1.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优秀 良好 合格
2.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度; 优秀 良好 合格
3.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如导热性、 导电性等,并知道它们的应用。
作业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选编 改编 原创
题目编号 03 作业性质 练习作业 完成时长 2 分钟
具体内容 题目 神舟 13 号返回舱于 2022 年 4 月 16 日完美降落在内蒙古东 风着落场。由于返回舱与空气摩擦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 为此,科技人员在外壳上“穿上”新型陶瓷材料,有效保 护了安全返回,这种新型材料主要利用了 ( )
A. 导热性好 C.导电性好 B.绝缘性好 D.耐高温和隔热性好
第 16 页 共26页
答案 D
作业评价 1.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优秀 良好 合格
2.学生收集信息和查找资料的 能力; 优秀 良好 合格
3.学生爱国情感和价值观的体 现。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熟知物理属性的应用。既能了解到 物理知识的作用,还能增强民族自豪感。
作业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选编 改编 √原创
(三) 课后作业
题量 5 题 完成时间 6 分钟
题目 【巩固提升】 1.在①油、②蒸馏水、③人体、④铅笔芯、⑤糖水、⑥铝丝、⑦橡 皮、⑧塑料尺、⑨盐水、⑩干燥的木棒中,通常情况下(只填序 号): 属于导体的有 ; 属于绝缘体的有 。 2.下列应用中,主要从导热性的角度考虑的是 ( ) A.铝箔常用在食品包装上 B.白炽灯泡的灯丝选用的钨丝制作 C.家用炒菜用的铲子用木柄 D.用酒精制成能测量较低温度的寒暑表 3.一块矿石,小明想了解它的一些性质,于是他将铁屑放在矿石附 近,铁屑立即被吸引到矿石上,此现象说明该矿石具有( ) A.磁性 B.导电性 C.弹性 D.绝缘性 4.下列各种装置或工具,主要应用物体的弹性来工作的是 ( ) A.电线用金属做导线 B.用“金刚刀”裁玻璃 C.用弹簧拉力计锻炼身体 D.用磁铁装卸废钢 【深度学习】 5.阅读短文,完成问题。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数码移动设备,都使用触摸屏, 目前 的触摸屏大多采用电容式,是一种容纳电荷的容器,即“电容器”。 “电容器”通常就是由两片相距很近的导电极板组成。电容式触 摸屏是一块多层复合玻璃,在夹层中涂有具有导电性且透明的薄 膜材料。当手指触碰到触摸屏时,手指的指面和导电薄膜形成了 一个电容器,将人体上的电荷传递到触摸屏上,通过触摸屏周边 分布的电极检测电荷分布的变化,就可以计算触摸点的位置,进 而感知手指在屏上的运动轨迹。如果较厚的绝缘材料把手指与导 电薄膜隔离,无法形成有效电容,就不能正常操作触摸屏了。由 于电容式触摸屏需要感应到人体的电流,只有人体才能对其进行 操作,用其他物体触碰是并不会有所响应,所以基本避免了误触 的可能。电容式触摸屏使用时,在防水、防尘、防污和耐磨方面
第 17 页 共26页
都有良好的表现。 (1)电容式触摸屏夹层中的薄膜材料是 (选填“导 体” 、“绝缘体”)。 (2)通过触摸屏周边分布的电极检测的 变化,可感知 手指的运动轨迹。 (3)冬天,戴上厚厚的绝缘材料做成的保暖手套,不能正常操作电 容式触摸屏的原因是 。 (4)要制作一副保暖触摸屏手套,你的方法是 。
答案 1.③④⑥⑨;①②⑤⑦⑧⑩ 2.C 3.A 4.C 5. (1) 导体 (2) 电荷分布 (3) 较厚的绝缘材料把手指与导电薄 膜隔离,无法形成有效电容,就不能正常操作触摸屏了 (4) 合理即可。
作业评价 1.能口头描述或写出或用图表表示 物质的物理属性; 优秀 良好 合格
2.尝试将物理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的 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通过练习,巩固基础知识,考查学生对物质的性质的认识。比如, 物质的导热性,物质的磁性,以及常用材料中的导体、半导体等。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选编 √改编 原创
5.5 点击新材料
( 一) 课前作业
题目编号 01 作业性质 活动作业 完成时长 3 分钟
具体内容 题目 结合美国断供华为芯片、荷兰不卖光刻机给我国的实例, 请你谈谈对纳米材料等新材料的认识并与同学交流。
答案 合理即可
作业评价 1.学生学习的兴趣; 优秀 良好 合格
2.学生对当前新材料新技术的 关注; 优秀 良好 合格
3.学生的爱国情感 。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从现实事例中,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与讨论,调动 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能力,渗透科学态度和责任担当。
作业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选编 改编 √原创
(二) 课堂作业
题目编号 02 作业性质 练习作业 完成时长 1 分钟
具体内容 题目 发光二极管被广泛应用于家庭照明、城市亮化、演出舞台 等,发光二极管的主要材料是 ( )
第 18 页 共26页
A.纳米材料 B.导体 C.半导体 D.超导体
答案 C
作业评价 1.学生对生活的观察; 优秀 良好 合格
2.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优秀 良好 合格
3.学生积极学习的态度。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通过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了解新材料的应用给人们的生活 带来的便利。
作业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选编 改编 √原创
题目编号 03 作业性质 练习作业 完成时长 2 分钟
具体内容 题目 把很多的二极管、三极管和电阻等电子元件做在芯片上, 就成了集成电路,其中二极管、三极管是用________材料 制成的。而且,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的电子元件如果用 ________材料来制作,由于没有电阻,不必考虑散热问题, 就可以实现电子设备的微型化。
答案 半导体,超导体
作业评价 1.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优秀 良好 合格
2.学生关注生活与物理知识的 联系; 优秀 良好 合格
3.学生对新材料的了解。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了解生活中新材料的应用,感受科 技的进步
作业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选编 改编 原创
(三) 课后作业
题量 6 题 完成时间 8 分钟
题目 【巩固提升】 1.我国青年科学家曹原研究发现了“石墨烯电阻变为零”的原理。 电阻为零的石墨烯是( ) A. 超导体 B. 绝缘体 C. 半导体 D. 导体 2.下列关于纳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纳米是一个长度单位,符号是nm B.人们在纳米尺度内发现很多新的现象,给技术上带来很多新进 展 C.纳米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前沿,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具有世 界先进水平 D.所有的高科技产品都与纳米技术有关 3.新冠病毒席卷全球,疫情之下,医用口罩人人必备,下列关于医用 口罩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面料具有较强的过滤性 B.面料具有较好的导电性 C.鼻梁上的压条应选用可塑性差的材料 D.鼻梁上的压条应选用密度大的材料
第 19 页 共26页
4.“智能纤维”是一种新型材料,能对外界环境和内部状态的变化 做出响应。其中,相变纤维能够通过吸热、放热来实现对温度的 调节;凝胶纤维能够对温度做出反应;电子纤维能够导电以及消 除静电;记忆纤维能够在特定环境下恢复原状。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相变纤维制成的衣服可以调节体温是通过做功来实现的 B.用凝胶纤维有可能制成显示体温的衣服 C.电子纤维是一种绝缘体 D.记忆纤维发生形变后无法恢复原状 5.华为 Mate40 系列智能手机所搭载的国产 5 纳米制造工艺麒麟 9000 芯片,“在指甲盖大小的尺寸上塞进 153 亿个晶体管”,实 现了性能与能效提升的新突破。计算机芯片、智能手机芯片等体 积的微型化及性能的代际提升,都得益于一种新型材料的研发。 这种新型材料是( ) A.超导材料 B.磁性材料 C.纳米材料 D.半导体材料 【深度学习】 6.纳米技术将最终使人类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操纵单个原子和分 子,以实现对宏观世界的有效控制,所以它被认为是对 21 世纪 一系列高新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有极为重要影响的热门学科,被世 界各国列为 21 世纪的关键技术之一。 纳米材料呈现如下的宏观物理性能: (1)高强度、高韧性; (2)高热膨胀系数、高比热和低熔点; (3)异常的导电率和磁化率; (4)极强的吸波性; (5)高扩散性等。 根据以上材料,你能设想出纳米材料在服装、食品、医学生物 领域、军事上、IT 产业、光学方面、电学方面等方面的应用吗?查 阅相关资料,比一比,看谁的猜想最有价值,最能体现出最新科技 前沿水平?
答案 1.A 2.D 3.A 4.B 5.C 6.合理即可
作业评价 1,能收集有关新材料研究和开发的 信息; 优秀 良好 合格
2.能了解新材料的发展给人类生活 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优秀 良好 合格
设计意图 考查学生了解纳米、超导材料的特点及其应用。有关新材料对人类 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体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了解我国科 学家的探索精神了解新材料的应用,感受中国科技的强大。
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
来源 √选编 √改编 原创
第 20 页 共26页
(四) 实践作业─写一篇小论文。
内容 结合实例,了解超导体、纳米材料及一些新材料的特点及其应用, 了解新材料的研发与应用,展望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作业评价 1.能独立收集相关资料; 优秀 良好 合格
2.能从社会和生活的角 度,了解新材料的作用; 优秀 良好 合格
3.对新材料的应用及展 望,发挥自己的想象。 优秀 良好 合格
作业分析 及设计意图 了解新材料方面的知识,对新时代公民的来说是很重要的。本作 业就是鼓励学生从网上、图书馆等收集有关新材料的研究和开发 的信息,了解新材料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并为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努力学习本领。
(2) 课时作业持续性评价量表
课时作业持续性评价量表
作业项目 评价方式 评价标准 表现分值 自评 互评 教师评价
课堂反馈 学生自评 教师评价 有预习、有记录 20
巩固提升 学生互评 教师评价 独立、认真完成, 有纠错 50
深度学习 学生自评 学生互评 教师评价 积极思考解决问 题 15
实践活动 学生自评 学生互评 教师评价 有计划、步骤、过 程和结论,有总结 得失 15
6.单元质量检测作业设计。
(1) 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内容
检测内容 我们周围的物质 题量 23 题 完成时间 60 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26 分。) 1.2020 年 12 月 17 日,嫦娥五号探测器带回 1731g 月壤,“可上九天揽月” 的梦 想变成了现实,与在月球上相比,带回的月壤样品质量 (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2.填单位:小聪同学的质量约为4×104 ;成功学校教室中地板所用的大理 石密度约为 2.7×103 。 3.如图 5-1 所示,小聪记录了一定质量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当水温在4℃ 时,水的密度 (填“最大”或“最小”);罐装的饮料(可看作水)在此温 度下存放是 (填“安全”或“不安全”)的。
第 21 页 共26页
图 5-1 4.已知ρ水=1.0×10 ㎏/m33 , ρ冰=0.9×10 ㎏/m33。体积为 l0m3 的水全部凝固成冰后, 冰的质量为 ㎏ 。水凝固成冰后体积 (选填“变大” 、“变小” 或“不变”)。 5.小明同学在学校实验室用天平测量一块金属的质量时,使用了 3 个砝码,其中1 个 50g,1 个 20g,1 个 10g,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 5-2 所示,则这块金属的质量为 g。若在月球表面上做这个实验,则测得金属块的质量跟在学校实验室测得的质量 相比 (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图 5-2
图 5-3
6.甲、乙两种物质,它们的质量跟体积关系如图 5-3 所示,则 ρ甲 ρ乙 (选 填“>” 、“<”或“=”),其中甲物质的密度是 。 7.新冠疫情期间,某医院急诊室的一个氧气瓶充满氧气,在给急救病人供氧时用去 了三分之一的氧气,则氧气瓶中剩余氧气的质量 ,密度 。 (均选 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二、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 8.2021 年 5 月 15 日,“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登陆火星表面,标志着我国首 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已知火星质量约为地球的 1/9,体积约为地球的 1/7,则( ) A. 巡视器登陆火星后质量减小 B. 巡视器登陆火星后质量变大 C. 火星的密度约为地球的 1/63 D. 火星的密度约为地球的 7/9 9.小聪同学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无论怎么调节都不能把天平调平衡,后来,他想 了个办法,在左盘内放了 0.6g 沙子,终于把天平调平衡了,于是,他开始称量物
第 22 页 共26页
体,当右盘放 50g 砝码时,天平刚好平衡,则该物体的质量是( ) A.50 g B.50.6 g C.49.4 g D.无法判断 10.下列物体的质量最接近 3kg 的是( ) A.一个鸡蛋 B.一只老母鸡 C.一本物理书 D.一张课桌 11.2008 年北京奥运会,我国射箭运动员张娟娟获得女子个人金牌,打破了韩国运 动员对该项目的垄断。她射箭用的弓上的弦,选用的材料具有良好的( ) A.导热性 B.弹性 C.磁性 D.导电性 12.事物总是在变与不变中相统一。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气压改变时,空气的密度一定不变 B.温度改变时,玻璃的导电性会发生变化 C.位置改变时,物体的质量一定不变 D.介质改变时,声的传播速度会发生变化 13.乒乓球不小心踩瘪了,但没破,则乒乓球内空气的密度(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14.用等质量的铜,铁,铝,分别制成体积相等的空心球(ρ铜>ρ铁>ρ铝),则空心最大 的是( ) A.铜球 B.铁球 C.铝球 D.一样大 15.在生产和生活中,密度有时作为选材的主要考虑因素。下面事例不属于从密度 的角度考虑选材的是( ) A.增加稳定性:汽车底盘利用钢铁制成降低重心 B.电影中的道具:用塑料泡沫做成表演场景中滚落的“石头” C.防止触电:用塑料做电源插座的外壳 D.减轻质量:铝合金作为飞机外壳的主要材料 16.你正在使用水性笔写字时,水性笔中的墨水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是( ) A.质量 B.密度 C.体积 D.质量和密度 17.有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面装有同样多的水,把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铁块、 铅块(ρ铅>ρ铜>ρ铁)分别浸没在三个杯子的水中(浸没后,水不溢出),则杯中水面 升高最多的是( ) A.放铅块的 B.放铁块的 C.放铜块的 D.三者都一样 三、实验题(每空 2 分,共 24 分。) 18.实验室用的托盘天平,砝码盒中常配备的砝码规格有: 100g、50g、20g、10g、5g。现要测量一物体的质量(约为 70g)。 (1) 测量前,小明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进行天平横梁平衡的调节,调节 完成后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请你指出小明调节天平横梁 平衡的过程中遗漏的操作步骤: 。 (2) 假如小明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下两侧的垫圈后,指针就开始摆动。待稳
第 23 页 共26页
定后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位置也如图甲所示。则接下来的调节过程为: 。 (3) 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后,将物体放在左盘中,用镊子由大到小在右盘中加减砝 码……,当放入 5g 的砝码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如图乙所示。则接下来的操 作是 ,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19.在“测量矿石密度”实验中,从同一标本上取下三块矿石,通 过测量分别得到三组数据,第一组数据是 m1=16g,V1=3.1cm3,剩 下的两组数据记录在草稿纸上,如图所示,请梳理出另外两组 数据分别是 (要带单位),梳理的依据 是 。 20.小明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定某种液体的密度: (1) 调节天平时,指针静止的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使天平平衡,应将平衡螺母 向 (填“左”或“右”)调节。 (2)小明在某次实验中的操作如图乙、丙、丁所示,请你将设计的实验表格补充完 整并记录和处理数据。 烧杯和液体的总 质量 m 总/g 倒出液体的 质量 m/g 倒出液体的体 积 V/cm3 液体的密度ρ /(g ·cm-3)
第 24 页 共26页
72.2
(3)如果小明做的实验步骤是先测出空烧杯质量,再按照图乙操作后,将液体全部 倒入量筒中读出液体体积,由此计算出液体密度,则会导致液体的密 度 (填“偏大”或“偏小”)。 四、计算题(第 21 题 8 分,第 22、23 题各 6 分,共 20 分。) 21.成功学校校舍全面改造中,需要 400m3 的沙石,为了估测沙石的密度,用一只空 桶装满沙石,测得桶中的沙石的质量为 52kg;再用这只桶装满水,测得桶中水 的质量为 20kg, ρ水=1.0× 103kg/m3 ,g 取 10N/kg。求 ∶ (1)桶的容积是多少? (2)沙石的密度是多少? (3)若用一辆载重 4000kg 的卡车将沙石运到学校,至少要运多少车? 22.一个圆柱体形的瓶子质量为 200g,当水深为 11cm 时,总质量为 332g,当瓶子 内装某种液体时,液体深度为 12.5cm,总质量为 320g。求液体的密度。 23.小聪同学利用所学知识,测量一件用合金制成的实心构件中铝所占的比例。他首 先用天平测出构件质量为 384g,用量杯测出构件的体积是 100cm3 。已知合金由铝 与钢两种材料合成,且铝的密度为 2.7×103kg/m3,钢的密度为 7.9×103kg/m3 。如 果构件的体积等于原来两种金属体积之和。求: (1)这种合金的平均密度。 (2)这种合金中铝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
实践作业 奖牌是纯金做的吗? 完成时间 周末
成功学校足球队获得 2020 年市运动会足球赛冠军奖牌,对此奖牌,有同学认 为是纯金的,有同学认为不是纯金的,那么,奖牌是不是纯金做的呢?请你设计实 验,做出判断。 (20 分) (1) 实验器材: ; (2) 实验原理: ; (3) 实验过程: ; (4) 实验结论: 。
答案 一、填空题 1. 不变 2. g ㎏/m3 3. 最大 安全 4. 1.0 × 104 变大 5. 81.6 不变 6. > 2×103 7. 变小 变小 二、选择题 8. D 9. A 10.B 11.B 12.A 13.A 14.A 15.C 16.B 17.B 三、实验题 18. (1)将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零刻线; (2) 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零刻线,调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 分度盘中央; (3)取下 5g 的最小砝码,向右移动游码。 19.m2=50g,V2=10cm (m33=30g,V3=6.1cm3), ρ=m/V 和密度是物质本身的
第 25 页
一种特性 20. (1) 左 (2) 如下表 (3) 偏大
烧杯和液体的 总质量 m 总/g 烧杯和剩余 液体的总质 量 m 总'/g 倒出液体的 质量 m/g 倒出液体的 体积 V/cm3 液体的密度 ρ/(g ·cm-3)
72.2 27.4 44.8 40 1.12
四、计算题 21.解: (1)因为桶装满水,所以桶的容积 (

p

1.0
10
3
kg/m
3
(2)沙石
的密度
)V = V = m水 = 20kg = 0.02m3 (
m

5
2
kg
3 3
)p沙 = V = 0.02m3 = 2.6 10 kg/m (3) 400m3 的沙石的质量 m总 =p沙V总 = 2.6 103 kg/m3 400m3 = 1.04 106 kg 若用一辆载重 4000kg 的卡车将沙石运送到工地,至少要运的车数 (
n
=
=
260
)1.04 106 kg 4000kg 22.解: (1)水的质量:m 水=m 总 1-m 瓶= 332g-200g=132g; (2) 由 ρ =m/V 可 得 , 水 的 体 积 :V 水 =m 水 / ρ 水 =132g/(1g/cm )3=132cm3 瓶子的底面积:S=V 水/h 水=132cm /11cm3 =12cm2 ; (3)某种液体的质量:m 液 = m 总 2- m 瓶 =320g-200g=120g, 某种 液体的体积:V 液=Sh 液= 12cm2 × 12.5cm =150cm3 ,该液体的密度: ρ液 = m 液/ρ液 =0.8g/cm3。 23. (1)这种合金的平均密度: ρ=m/V=384g/100cm3=3.84g/cm3=3.84×10 kg/m33 (2)设铝的质量为m 铝 ,钢的质量为m 钢, 则 m 铝+m 钢=384g--------① m 铝/(2.7g/cm )+m3 钢/(7.9g/cm )3=100cm3 --------② 联立①②式,解得 m 铝=210.8g。 则这种合金中铝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为 210.8g/384g× 100%≈54.9%。 实践作业:应体现过程性、实践性和探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