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1-13 20:16:10

文档简介

2022级高二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共20题,1-10每题1分,11-20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属于物质进入内环境的是()
A.胰腺分泌的胰液进入肠腔
B.肾脏产生的尿液进入输尿管
C.氧气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
D.突触前膜释放的乙酰胆碱进入突触间隙
2成年人排尿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活动。当膀胱充盈时,膀胱内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使
人产生尿意。膀胱逼尿肌兴奋后收缩,产生排尿反射。相关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大脑皮层
A.牵张感受器产生的兴奋沿④→脊髓→②的途径传导至大脑皮层,使大脑
皮层产生尿意
①②

B.截瘫病人脊髓受伤导致①②受损,无法完成排尿反射
C大脑接受信息后,直接通过支配副交感神经,导致膀胱缩小,完成排尿
反射


D.大脑可以对脊髓的排尿中枢进行调控,体现了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
3
级调节
膀胱

3.寒冬时节某健康人在25℃的空调室进入10℃的环境中工作,如图表示该人体散热变化,下列相
关叙述正确的()
25℃
10℃
B
A.a-b段的散热速率小于产热速率

B.b-c段散热加快是由于汗液分泌增加
C.c-d段皮肤血管逐渐舒张

D.d-e段的产热速率大于a-b段
c d
e时间
4科学研究发现,一种树突状细胞(DC细胞)在免疫反应中,有强大的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的
功能。如图所示为DC细胞参与免疫的过程,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摄取抗原0
处理抗原%N
免疫应答
细菌
(抗原)DC细胞
DC细胞T细胞
A具有摄取、处理及呈递抗原能力的细胞,除树突状细胞外,还有巨噬细胞和T细胞
BB细胞只需与图示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结合,即可发生分裂、分化
C图中T细胞仅参与体液免疫,不参与细胞免疫
D免疫调节也可以对付体内的异常细胞,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监视和免疫自稳功能
5.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生命活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A植物激素的合成受基因的控制,植物激素也能调节基因的表达
B.植物没有神经系统,其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只有激素调节
C燕麦胚芽鞘中的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
D小麦、玉米在即将成熟时,如果经历一段时间的干热以后又遇到大雨的天气,种子就容易在穗
上发芽,这种现象与脱落酸的分解有关
高二生物
第1页共8页生物
试题答案
一、
选择题(1-10每题1分,11-20每题2分,共计30分)
2
3
4
5
6
7
8
9
10
D
A
D
D
B
B
D
D
A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B
C
D
B
A
C
A
二、选择题(共5题,
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
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错选得0分。)
21
22
23
24
25
ABD
ABD
CD
AC
AD
三、主观题(共计55分)
2元(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1分)
(1)Na*内流
(2)突触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3)戒烟后,饱腹感减弱,食欲上升;肾上腺素释放减少,脂肪分解降低(2分)
(4)尼古丁】
尼古丁会降低胰岛素靶细胞的敏感性(2分)
不能
胰岛素浓度不同会直接影响血糖浓度:
分)
27(除标注外每空1分,11分)
(1)能引发免疫反应细胞毒性T细胞
(2)体液
[c]B淋巴细胞
抗原(病原体)和c接触(2分)
b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c结合(2
分)细胞因子
(3)二次疫苗接种会刺激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抗体及更多的记忆细胞(2分)
28(除标注外每空1分,11分)
)A入t
无关
20
ef
变大
3引抽样检测
“S”形
营养物质的大量消耗、代谢废物的积累、培养液pH的变化(2分)
4)6×109(2分)
9(除标注外每空1分,10分)
)性态位
取样器取样法
垂直
2)提高豚草生物量(2分)
叶甲死亡率:③>①,④>②(2分)
'3)不准确
本研究中,增温情况下经过3代繁殖后,④组豚草生物量大于②组,说明气候变暖和叶甲取食共同
存在时,豚草的生物量反而更高(2分)
30(除标注外每空1分,12分)
(1)10000
2565
6.13
转化为热能散失
(2)消费者和分解者(2分)
养殖海带数量过多,遮蔽阳光,抑制小型浮游植物的生长,牡蛎食物来源减少,牡
蛎减产(2分)
3)充分利用太阳能、水分和矿质营养(2分)
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有利的方向
(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