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孟
子有关孟子和《孟子》 孟子(前372—前289)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后世认为他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因此把他和孔子并称:孔孟,并尊其为“亚圣”。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之一,为孟子和弟子及再传弟子所著。书中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南宋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论语》合为“四书”,成为此后读书人的必读书。舜发于畎亩之中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行拂乱其所为
法家拂士
曾益其所不能给下列红字注音:(quǎn)(yuè)(gé)(f ú)(bì)(z ēn g)(1)舜(shùn)发于畎(quǎn)亩之中:舜原来在历山耕田,三十岁时,被尧起用,后来继承尧的君主之位。发,起,指被任用。畎亩,田地、田间。畎,田间小沟。
(2)傅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傅说原在傅岩地方作泥水匠,因以傅为姓,殷王武丁用他为相。举,任用,选拔。版筑,筑墙时在两块夹版中间放土,用杵捣土,使它坚实。版,打土墙用的夹板。筑,捣土用的杵。
(3)胶鬲(gé)举于鱼盐之中:胶鬲起初贩卖鱼和盐。西伯(周文王)把他举荐给纣。后来他又辅佐周武王。(4)管夷吾举于士:管仲(夷吾)原为齐国公子纠的臣,公子小白(齐桓公)和公子纠争夺君位,纠失败了,管仲作为罪人被押解回国,齐桓公知道他有才能,即用他为相。士,狱官。 举于士,指从狱官手里被释放并任用。
(5)孙叔敖举于海:孙叔敖,春秋时期楚国人,隐居海滨,楚庄王知道他有才能,用他为令尹。
(6)百里奚举于市:百里奚,春秋时期虞国大夫。虞王被俘后,他由晋入秦,又逃到楚,后来秦穆公用五张羊皮把他赎出来,用为大夫,所以说举于市(集市)。(7)任:责任,担子。
(8)也:语气助词,用在前半句末了,表示停顿,后半句将要解释。
(9)苦其心志:使他的心智困苦。心志,意志。
(10)劳其筋骨:使他的筋骨劳累。
(11)饿其体肤:意思是使人经受饥饿之苦,肌肤消瘦。
(12)空乏:贫困,资财缺乏。空,贫穷无才,穷。乏,缺乏,缺少,绝。这里是动词,使他受到贫困之苦。(13)行拂乱其所为:他的每一行为都不能如他所愿。行,指每一行为,每做一件事。拂,拂逆,违背。其所为,指其随心所欲,意即愿望。
(14)所以:用这些来……
(15)动心忍性: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
忍,使……坚忍。
(16)曾益其所不能:增加他的能力。曾,通“增”。所不能,指原先所不具备的能力。
(17)恒过:意思为经常犯错误。恒,常。过,过失,这里用作动词,指犯错误。
(18)困于心:心意受到困扰。
(19)衡于虑:心虑受到堵塞。衡,通“横”,梗塞,不顺。
(20)作:奋发,指有所作为。
(21)征于色:把心情表现在脸
色上。征,征验,表现。色,脸色。
(22)发于声:指思想通过语言表达出来。
(23)而后喻:(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喻,明白,知晓。 (24)入:指在国内。
(25)法家拂士:法家,坚持法度纪律的大臣。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拂(bì),通“弼”,辅佐。
(26)出:指在国外。
(27)敌国外患:指相抗衡的邻国和外
来的祸患。
(28)生于忧患:忧愁祸患(能激励人
奋发),使人能够生存。
(29)死于安乐:安逸享乐的死亡。曾 通“增”,增加
衡 通“横”,梗塞,不顺
拂 通“弼”,辅弼,辅佐曾益其所不能。
困于心衡于虑。
入则无法家拂士。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词性活用:必先苦其心志。译:使他的内心痛苦。
1.劳其筋骨。译:
2.饿其体肤。译:
3.空乏其身。译:
4.行拂乱其所为。译:
5.动心忍性。译:使他的筋骨受到劳累使他的身体忍饥挨饿使他倍受穷困之苦使他的行为错乱颠倒不顺畅使他的心受到震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舜发于畎亩之中
征于色,发于声----兴起,被任用
----表露,表现发国恒亡
则有去国怀乡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家
----国都
----国防国一词多义
于
而从 舜发于畎亩之中给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在 而死于安乐也表顺承 “然后” 而后作
表转折“但是、却” 而死于安乐也第一自然段问题设计:这几位古代贤能的人所处的时代不同,但是他们的经历什么共同点?他们出身卑微,
他们历经了苦难的磨练,
他们都被提拔任用,做出了一番成就。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起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第二自然段归纳出了第一段的结论:人要担负重任,有所作为,成就大事,必须先在思想生活和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苦的磨练。并指明了磨练的益处:一、是培养坚定的意志和毅力。二、是能够发展个人的才能,即治理天下的能力。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创造;(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足以与之抗衡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便常常会被消灭。 本段论述了人处于困境才能够奋发,国无忧虑则往往遭到灭亡的道理。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样,就知道忧愁患祸害足以使人生存,而安逸图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文章思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全文共四段,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
第1段:列举古代六位圣君贤臣起于微贱的事例。 (举例论证)
这些事例暗示:逆境对造就人才的重大作用。
第2段:归纳概括第一段的事例。说明困境能造就人才的道理。(道理论证)第二部分
第3段:从个人和国家的角度进一步阐发上述结论。
(正面)和(反面)
第三部分 第4段:点明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论点独成一段,鲜明突出。
优越的条件容易消磨人的意志,腐蚀人的健康肌体,使人丧失成功的上进心;而艰苦的环境,坎坷的经历,却能磨练人的意志,增强人的上进心。美国剧作家帕特里克说的“痛苦使人思索,思索使人明智,智慧使人生命持久”,足以说明逆境的优越性。总结: 文中提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练。请查找相关资料,补充一些例子,说说你的看法。 没有伟大的意志力,就没有雄才大略。 ——巴尔扎克
困难越大,战胜困难就越荣耀。 ——莫里哀
天空黑暗到一定程度,星辰就会熠熠生辉。
—查尔斯·比亚德
在获得无比丰富的生命体验的过程中,如果一帆风顺,那我们将失去一些发自内心深处的无上喜悦,只有穿越黑暗幽深的山谷,到达山顶的时候才会欣喜若狂。
——海伦·凯勒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名人名言退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
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 领会人处于困境才会奋发有为,国无忧患往往遭到灭亡的道理。
2.智育目标: 学习有关文言文知识,分析作者如何层层深入论证论点。
教学重、难点
1.分析文章内容,特别是文章第二、三段。
2.引导学生结合实际领会文章论点蕴涵的深刻哲理。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句名句的作者是谁?(孟子)今天我们再学习他的散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用两分钟时间抢记和作者有关的文体常识。
(作者孟子。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后人尊称为“亚圣”,名轲,字子舆。文章是一篇议论性散文。课文选自《孟子》,它是孟子及其几位弟子共同撰写的,是孟子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与《大学》、《中庸》、《论语》合称四书。他主张“仁政”、“民贵君轻”。)
二、感知课文
1.齐读课文,版述学生读错的字词并解释:
畎(quǎn )亩 :田间水沟
付说(yuè )
曾(zēng)益:同“增”,增加
胶鬲(gé)
拂(bì)士:同“弼”,辅佐君主的贤士
拂(fú)乱:违反、阻挠
2.自由朗读课文,疏通文意,教师出题检查掌握情况:
(学生圈点勾画出疑难字词,并且学生之间自由讨论,共同解决)
(1)词类活用。
①劳(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使……劳累)其筋骨
②饿(使……饥饿)
③空乏(使……穷困缺乏)
④所以动(使……惊动)心
⑤忍(使……坚韧)性
⑥行拂乱(使……受到阻挠)其所为
⑦人恒过(名词活用为动词,犯错误、犯过失)
⑧入则、出则(动词活用为名词,国内、国外)
(2)古今异义词。
①举于版筑之间(今义:建筑、修路;古义:捣土用的杵)
②举于士(今义:士兵;古义:狱官)
(3)多义词。
①于:舜发于畎亩之中(从)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给)
征于色(在)
生于忧患(由于,在)
②而:而后作(承接连词)
而死于安乐也(并列连词 )
③发:发于畎亩(举,被任用)
④是:于是人也(这样的)
发于声(表现) 今义,判断动词
⑤拂:行拂乱其所为(阻挠,违反)
拂士(同“弼”,辅佐,辅弼)
(4)特殊句式。
①状语后置
②被动句
a.舜发于畎亩之中(被任用)
b.付说举于版筑之间(被选用)
c.胶鬲举于鱼盐之中(被选用)
d.举于士(被录用)
e.孙叔敖举于海(被起用)
f.百里奚举于士(被起用)
学生如果还有疑难,可以让他们举手示意,老师再加以疏导,共同解决。
3.齐读课文,加深印象。
第2课时
一、齐读课文,感知内容
二、分析课文第一段:
1.请一学生示范朗读第一段,并请另外一名学生翻译这一段。
2.这段提到古代几个人物?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六个,都出身贫贱,都经历了磨练,最终都大有作为。)
3.作者举例想说明什么?
(说明了要想成才必先经历磨练;只有经过磨练才能有所作为。)
4.请你举出古今中外同类型的事例。
(韩信受胯下之辱成将军;爱迪生经历上千次实验发明了电灯;诺贝尔发明炸药,实验中多次被炸伤;贝多芬耳聋后写出《命运交响曲》;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元素;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领导人开创了新中国的历史;张海迪高位截肢自学了四国外语……)
三、分析课文第二段:
1.第一段是记叙,那么第二段属于什么?(议论)
2.一学生示范朗读,并请另一同学翻译,老师给予纠正出现的错误。
3.作者在这段中议论的观点是什么?
古往今来受“大任”、成大业的人,起先都要吃大苦,经历种种肉体和精神的折磨,从而锻炼意志,增加才干。
4.背诵第二段(采用抽查一两个学生的形式)。
四、分析课文第三段:
1.一学生示范朗读,另一学生翻译。
2.这段从哪两个方面来论述了什么道理?
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个人成才与国家存亡的道理,指出一个人老犯错误,就能促使他改正错误,思路阻塞不通, 就能促使他猛然省悟,自己的不足。 一个国家,如果内无坚守法度的世族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无足以与之抗衡的邻国和外患的入侵,这样的国家就会灭亡。
五、最后,作者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六、小结
这篇议论文通过举例、讲道理来论证了要成才必先经受磨练的观点 ,激发人们克服困难,锐意进取。
七、拓展
1.学了课文,你打算怎样面对生活或学习中的困难、挫折,使自己的人生之花开得更灿烂、美好,使自己的未来日子更幸福?(培养不怕吃苦、勇于吃苦的精神,增长才干,有所作为。)
提示:其实同学们不畏严寒,不怕酷暑,每天坚持来上学,这种恒心与毅力让人佩服,你们在老师眼里就是最优秀的。
2.辩论。
上回搞的那次辩论赛后,我们的一位同学在日记中写道:“……想那天,我一人舌战群雄,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只要一想起,就豪气顿生……”可见辩论的白热化程度。今天我们以“只有逆境才能出人才”这个观点为辩论题目,赞成和反对的双方都要求说出各自的理由。(认识到不管顺境还是逆境都能出人才,关键在于人自身的主观愿望和努力)
八、作业
完成练习(二)
《鱼我所欲也》教案
教学目标
1.积累一些实词、虚词,正确翻译课文。
2.本文语言自然流畅,节奏感强,富有气势,加强朗读和背诵。
3.理解作者的观点,结合实际生活赋予它们以新的内涵。
教学重点
1.体会语气,练习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的“义”、“本心”的内涵,把握本文的主旨。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由文天祥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引出生死观,导入孟子的《鱼我所欲也》。
二、朗读练习
1.听示范课,注意节奏。
2.学生自由读,初步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读两遍。
3.教师领读。
4.师生齐读。
注意要点:
字音:
1.不为苟得也(wéi)
2.为宫室之美为之(wèi wéi)
3.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wù)
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yú)
停顿示例: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
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4.是/亦不可以已乎
三、疏通文意
学生自读课,参考注释,理解文意,有不懂之处勾画出来,准备质疑。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故患有所不辟也:“辟”通“避”,躲避。
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通“辨”,辨别。
③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之意。
④乡为身死而不受:“与”通“欤”,语气词。
2.辨析加粗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这种
是亦不可以已平:这种做法
乡为身死而不受:宁愿
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为了;接受
呼尔而与之:表修饰,不译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表转折,却
所欲有甚于生者:比
万钟于我何加焉:对
3.翻译下列句子。
①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②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③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④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
①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②轻蔑地呵斥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③(可是有的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④这就叫作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画出全文结构提纲。
第2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鉴赏孟子散文的说理艺术
1.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提问: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明确: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
提问: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学生讨论,明确:
(1)本文首先提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要“舍生取义”,这是全章的论点。然后说明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人都有“欲生而不为苟得,恶死而有所不辟”之心,即“羞恶之心”;又从反面来说,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就会不顾礼义,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因此,重要的是,求生避患不能违背“义”的原则。
(2)这种“羞恶之心”是人人都有的,只有贤者才不会丧失。为什么有些人会丧失呢?是因为他们为物欲所蔽。例如有人不食“嗟来之食”,这说明他有羞恶之心,可后来却不辩礼义而接受万钟之禄,这就是物欲使他的羞恶之心丧失了。可见,要做到“舍生取义”,就必须使自己的羞恶之心不为物欲所蔽。
(3)从上述内容的进展层次可以看出本文的逻辑推理十分严密;从鱼与熊掌的比方、不吃嗟来之食和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之禄的对照,可以看出作者设喻的巧妙。
(4)文中的比喻、对比、排比的修辞方法,加强了说理的逻辑性。
2.难点突破,理解本文的主旨。
(1)学生自由质疑,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解疑释疑。
(2)师生讨论,总结:本文的主旨是人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辩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的旨意就在这一劝勉上。朱熹说: “此章言羞恶之心,人所固有,或能决死生于危迫之际,而不免计丰约于宴安之时,是以君子不可顷刻不省察于斯焉。” (《四书章句集注》)这段概括主旨的话是比较恰当的。
三、赏析《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提问: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学生讨论,明确:
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等修辞。
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它恰当地说明了在人们所喜爱的两件事物不能同时兼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一箪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说明饮食对饥饿者虽然重要,但不合乎礼义也宁死不食,从而证明了“义”重于“生”,突出了主题。
对比。“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 “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排比。通篇皆是。既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论辩力量。
四、古今对读,品评思想价值
如何评价《鱼我所欲也》一文的思想内容?
学生讨论,明确: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人应该有舍生取义的精神,这一观点在“上下交征利”的战国时代有积极作用,对后世知识分子的精神修养也有极好的影响。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但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的根据是唯心主义的性善论,他的说理仅止于是否丧失“本心”,有明显的局限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义”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我们现在所说的“义”是指社会公义,“利”指一己之私利,即个人利益要服从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以至民族利益。在当今社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该做出正确的抉择。
五、布置作业
请以“义与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500字左右。
课件18张PPT。鱼我所欲也《孟子》明确目标本讲目标 一、积累文中常用的实词、虚词等文言知识,借助注释读懂文章;
二、了解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三、学习孟子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
四、背诵全文。
文本解读 课文选自《孟子·告子上》。孟子主张人性善,本文从这种理论出发,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
第一部分:提出论点并展开论证。
第一层:提出生与义不可兼得,亦即“舍生取义”的论点;
第二层:先正面再反面分析阐发自己的论点;
第三层:贤者保持“本心”,所以贤者能做到“舍生取义”。
第二部分:举例论证论点,人应该保有“本心”。
第一层:从正面举例论证不能见利忘义;
第二层:从反面举例论证不能见利忘义;
第三层:人应该保有本心。内容概述和思路
古:能够用来 今:能够
古:这,指示代词 今:判断动词
古:古代盛食物的器具 今:豆子
古:古代的量器 今:计时器具
古:益处 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
目合在一起
名词作动词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动词作名词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文言知识得: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生:可以获得生存的手段古今异义词类活用 1.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采用这种方法就能够生存下来,这样看来,有这种方法却不采用;采用这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这样看来,有这种方法却不采用。
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有人)没有礼貌地吆喝着让饥饿的人吃,就是走路的人也不会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因被轻视而不肯接受。 文言知识文言知识 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高位厚禄如果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
4.此之谓失其本心。
这就叫做丧失了天性。
1.文中“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 “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
这里的“所欲”应指正义的事业,如为人民大众做有利之事,为国家建设做事,为了别人安危挺身而出等。这里的“所恶”应指不义的事、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变国家,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等危害国家、危害人民的事。问题探讨2.文章说理时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表现手法)?分别有怎样的作用?
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恰当地阐述了在人们所喜爱的两件事物不能同时兼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一箪食,一豆羹”,阐述饮食对饥饿者虽然重要,但不合乎礼义也宁死不食,生动形象地论证了“义”重于“生”的道理。
对比。生和义对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对比,不义比死更可问题探讨方法指导
方法指导 1.本文议论性很强,要特别注意论证方法的运用;本文逻辑严密,设喻巧妙,要悉心体会排比、对比等修辞或者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
2.背诵这篇文章,可以借助句式整齐的特点,巧妙轻松记忆,不必死记硬背。如标出这样的句子,可以成串记忆。“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3.固定形式,如“非独”“此之谓……”,课外如“此李将军之谓也”,也要注意翻译。
4.翻译时,注意准确书写“箪、羹”等。拓展探究 “善”是人的本性。“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1.人有四种“本心”: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仁义礼智的道德规范即由此产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2.人性变坏,是由于受外物的影响,不是本性的表现。“富岁子弟,多赖、懒。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
3.本性也需要“养”。“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孟子“性善论”? 孟子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在我们现代社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呢?拓展思考思维训练 1.阅读《礼记·檀弓》中的一段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
齐大饥,黔敖(富人)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捧)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2.课后查《古汉语字典》,积累“得、恶、甚、穷、乏”等词语。思维训练参考译文 齐国出现了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准备好饭食,以供路过饥饿的人来吃。有个饥饿的人用袖子蒙着脸,无力地拖着脚步,莽撞地走来。黔敖左手端着吃食,右手端着汤,说道:“喂!来吃吧!”那个饥民扬眉抬眼看着他,说:“我就是不接受那种带有侮辱性的施舍,才落到这个地步!”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他还是不吃,终于饿死了。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