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黄河颂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5-18 18:05:45

文档简介

课件13张PPT。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颂
光未然  冼星海(1905-1945) 中国近现代著名的音乐家1931年考入巴黎音乐院在肖拉·康托鲁姆作曲班学习。1935年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救国军歌》、《游击军歌》、《茫茫的西伯利亚》、《在太行山上》等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1938年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并在“女大”兼课。教学之余,创作了不朽名作《黄河大合唱》和《生产大合唱》等作品。由于他对发展我国革命音乐所作的巨大贡献,赢得了“人民音乐家”的光荣称号。 黄河大合唱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生于河北省光化县,1927年参加革命,1935年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1939年在延安创作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 ”黄河大合唱“共有8个乐章,《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诗中雄奇的想象与现实图景交织在一起,组成一幅广阔的历史画卷,刻画了黄河母亲的伟大形象,反映中华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1)你能对题目提出你的疑 问吗?
(2)朗诵词部分体现出黄河哪些特点?
黄河颂颂黄河英雄的气魄伟大而又坚强特点:黄河序曲部分(朗诵词):歌颂黄河的英雄气魄及其所表现的我们伟大而又坚强的民族精神。(3)诗歌可分为几层?请概括各层大意。序曲主体尾声黄河伟大坚强望黄河颂黄河学习黄河精神望: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近镜头俯瞰全景纵向横向颂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
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
黄河激励了中华民族
历史贡献地理优势精神价值实-----虚波澜壮阔民族精神:伟大而坚强深入探究:
1、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滋生繁衍、发展、壮大。
黄河天险是地理上的军事屏障
黄河的伟大坚强是民族精神的脊梁,抵御外敌的精神城防
2、“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其中的“千万条铁的臂膀”是指什么?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
体现了气势磅礴、勇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收集几条有关黄河的著名诗句 :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九曲黄河万里沙。——刘禹锡《浪淘沙》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英雄气魄水枯沟壑开始沙漠化完全沙漠化引申运用保 卫黄 河水利工程植树造林植被防沙建设水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