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木兰诗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5-18 18:12: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木兰诗第一课时 《木兰诗》选自 宋朝·郭茂倩编的 《乐府诗集》, 这是南北朝时北 方的一首民歌。 《木兰诗》 《孔雀东南飞》南北双璧 作品简介 简介:乐府诗和乐府 继《诗经》《楚辞》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了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叫做“乐府诗”,它大放异彩, 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乐府”本是古代主管音乐的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见政治得失。  秦朝及西汉惠帝时设有“乐府令”,汉武帝时的乐府规模较大。采集民间诗歌和乐曲。 后来人们将乐府采集的诗篇称为“乐府诗”。本文体裁:叙事诗内 容:叙述了古代女英雄木兰 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 传奇故事。 请读准字音唧唧 机杼 军帖 可汗 鞍鞯 辔头 J īzhùtiěkèhánānjiānpèi鸣溅溅 燕山 鸣啾啾 戎机 朔气 金柝jiānjiuróngshuòtuò红妆 著 帖花黄 傍zhuāngzhuótiēbàng yān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 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 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 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 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 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 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 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 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 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 兰 诗疏通字词含义 再、又 第一节: 翻译: 唧唧声,一阵又一阵,木兰正对着门织布。听不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只听到她叹气的声音。复: 当: 闻: 惟: 听到 只 面对着 第二节: 何所思: 愿: 市: 问木兰所想的是什么,问木兰所思念的是什么。木兰没有想什么,也没有思念什么。昨天晚上看到军中的文告,皇上正大规模的征兵。征兵的名册很多卷,每卷都有父亲的名字。我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没有大哥,我愿意为此去买鞍马,从此以后替父亲去出征。 “所思何”的倒装。翻译:愿意买第三节: 辞: 去: 但: 去东边的集市买来骏马,到西边的集市买来鞍鞯,去南边的集市买了辔头,到北边的集市买来长长的马鞭。早晨辞别爹妈离开,晚上投宿在黄河边上,听不到爹妈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到黄河溅溅流水的声音。早晨告别黄河离开,晚上就到了黑山头,听不到爹妈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到燕山胡人的战马啾啾鸣叫的声音。 翻译:告别。离开。只。第四节: 若: 寒光: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寒冷的月光照在将士的铠甲上。将士们身经百战九死一生,十年后才回来。 像互文。主语是将军和壮士。翻译:寒冷的月光。第五节: 策: 所欲: 愿: 回来拜见皇上,皇上坐在举行大典的朝堂上。给(我)记了很多次功,赏赐的财物很多很多。皇上问(我)要求什么,木兰不愿意当尚书省的官;希望骑上千里马,送我回到故乡去。 翻译:通册,记希望想要的 爹妈听到女儿回家来,互相扶持着到外城来迎接;姐姐听到妹妹回来,对着门梳装打扮;小弟弟听到姐姐回来,霍霍地磨刀准备杀猪宰羊。打开我东面阁楼的门,坐在我西边阁楼的床上,脱下我身上的战袍,穿上我以前的衣裳,对着窗户梳理像云那样的鬓发,对着镜子贴上额头的花黄。走出门看看同伍的士兵,他们都吃惊忙乱得不得了:在一起打了十二年的仗,还不知道木兰是个女孩子。 翻译:第六节: 帖: 火: 通贴,粘贴通伙第七节: 走: 安: 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别),雄雌两只兔子一起并排着跑,怎么能辨别出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呢? 跑怎么,哪里代父从军十年征战还朝辞官(赏)难辨雄雌回乡团聚整装出征木兰叹息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每段诗歌内容,力求文字简洁、工整,符合文意。诗中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言写得简略?为什么要如此安排?这样是否会影响对木兰的形象的刻画?织布叹息从军缘由征前准备、征程思亲十年征战凯旋辞官家人迎接木兰改装—— 详 写—— 详 写—— 详 写—— 略 写—— 详 写—— 详 写—— 详 写详写女儿情态,略写英雄气慨。因为这首诗所要突出的是对木兰孝敬父母、勇于担当重任的性格的颂扬;隐含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祝福,对战争的冷淡和远离。(在内容上)突出木兰的儿女情态,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 格,使得人物形象真实感人。(在结构上)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好 处第二课时小组合作 请说说下列句子在句式上的特点。 (提示:有的句子可从修辞手法入手进行分析)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复沓句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回忆。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2、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顶真句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对偶句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4、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排比句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顶真。第一个句末的词与第二个句的第一个词相同,意思相连。 对偶。两个句子字数相同,词性相对,意思相关。 排比。相同句子三句以上,意思并列或递进的句式。?????比喻、夸张:关山度若飞?????比喻: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这是古诗词中常见的“互文”现象。所谓“互文”,即上下句的意思是互相交错、互相补充的。互文是古诗文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是指一联中的两句词语意思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意思的修辞手法。 (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关于互文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修辞?对偶 互文   这两句的意思征战多年,经历过很多战斗,许多将士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凯旋归来。 翻译:将军身经百战生存无几,壮士(木兰)戎马十年胜利归来。  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烘托了木 兰英勇善战,生还的不易。 表达作用?意思是,每间房子都要开了门进去看看坐坐,不是开了东阁门而不进去,却转身跑到西阁的床上坐着。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翻译:打开我东屋的闺门,坐在我西屋的床上。 作用: 表现木兰对故居的亲切感。意思是当着窗户,对着镜子,先理云鬓,后贴花黄。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翻译:对着窗户梳理美丽的鬓发,对着镜子贴上好看的花黄。 作用: 表现木兰对女儿妆的喜爱。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修辞?对偶   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寒冷的月光 照射着明晃晃的铠甲。   描写木兰在边塞军营的艰苦战斗生活,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 表达作用?理解文中的重点语句翻译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修辞?对偶 夸张    表明天子为木兰记多次功、赏赐甚丰,并且还 “问所欲”,意将封任高官。间接表现了木兰英勇善 战,战功赫赫。  有力地衬托了“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 送儿还故乡”。    表现出木兰功成身退、眷恋家乡耕织生活、不 慕荣华富贵的纯真性格、高贵品质。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 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修辞?排比 互文   写出木兰一连串富有年轻女性特征的换装梳妆动作,表现出木兰久征胜利归来,对故居的亲切感和恢复女妆时欣喜兴奋的感情。 对偶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修辞?比喻  木兰在从军十二年中未被发现是女郎,赞美了木兰的谨慎、机智和乔装的巧妙。 既有女儿情怀更具英雄气慨古代杰出的巾帼英雄形象既有女儿情怀 更具英雄气慨人物形象(木兰)分析忠孝两全是古代杰出的巾帼英雄形象当堂检测一、《木兰诗》选自南朝 编写的 。二、翻译以下句子:万里迢迢,奔赴战场;像飞一样跨过一座座山,越过一道道关。北方的寒气传递着打更的声音,寒冷的月光照着战士的铠甲。将军和勇士们身经百战,出生入死;征战十年,凯旋归来。 本诗塑造了一个代父从军,英勇善战,不图荣华富贵,不失劳动人民本色的不朽的女英雄形象。“帖”同“贴”“火”同“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