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 选择题专攻 3.实验组合装置图的分析评价(共48张PPT)-202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七 选择题专攻 3.实验组合装置图的分析评价(共48张PPT)-202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1-13 23:23: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8张PPT)
选择题专攻
3.实验组合装置图的分析评价
核心精讲
01
常见装置图的错因分析
(1)反应试剂错误
错因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1 mol·L-1的盐酸是稀盐酸,换成浓盐酸;②稀硫酸换成浓硫酸;③浓硫酸换成稀盐酸;应该是Ca(OH)2、NH4Cl混合固体。
(2)除杂试剂错误
错因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饱和NaHCO3溶液或NaOH溶液换成饱和食盐水;②饱和NaHSO3溶液换成饱和NaHCO3溶液;③碱石灰换成NaHCO3固体。
(3)吸收剂错误
错因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NaOH溶液换成饱和Na2CO3溶液;②苯换成四氯化碳;③饱和食盐水换成NaOH溶液;④饱和NaHSO3溶液换成NaOH溶液。
(4)反应条件错误
错因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②③反应都需要加热。
(5)仪器错误
错因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灼烧海带(固体)用坩埚;②稀硫酸要放在酸式滴定管中;③蒸发结晶要用蒸发皿。
(6)仪器缺少或位置错误
错因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没有用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②温度计水银球放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不能伸入液体中。
(7)试剂、装置图均错误
错因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该将CO2通入溶有氨气的饱和食盐水;不需要防倒吸装置。
(8)操作错误
错因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胶头滴管不能插入容量瓶中;②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③先将浓硫酸稀释并恢复至室温后再转移;④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⑤应该短管进气长管出气;⑥⑦获得带有结晶水的物质,不能将溶液蒸干,应该蒸发浓缩、降温结晶;⑧⑨直接蒸发结晶得不到无水氯化铁、无水氯化镁,应该在HCl气流中加热。
真题演练
02

A.制取Cl2 B.除去Cl2中的HCl C.收集Cl2 D.吸收尾气中的Cl2
1.(2023·江苏,3)实验室制取Cl2的实验原理及装置均正确的是

1
2
3
4
5
6
7
实验室制取氯气使用的是浓盐酸和MnO2反应,不能使用稀盐酸,A错误;
除去Cl2中的HCl可将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中,注意长口进入便于充分吸收,B错误;
氯气密度大于空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多功能瓶收集气体注意长进短出,C正确;
对氯气的尾气处理应选择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水吸收效果不好,D错误。
1
2
3
4
5
6
7
2.(2021·江苏,3)下列由废铜屑制取CuSO4·5H2O的实验原理与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除去废铜屑表面的油污
B.用装置乙在加热的条件下溶解废铜屑
C.用装置丙过滤得到CuSO4溶液
D.用装置丁蒸干溶液获得CuSO4·5H2O

1
2
3
4
5
6
7
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在加热的条件下可以除去铜屑表面的油污,A正确;
铜与双氧水、稀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得到硫酸铜,B正确;
1
2
3
4
5
6
7
装置丙为过滤装置,过滤可以除去难溶杂质,得到硫酸铜溶液,C正确;
用装置丁蒸干溶液得到硫酸铜固体,而不是CuSO4·5H2O,D错误。
1
2
3
4
5
6
7
3.(2020·江苏,5)实验室以CaCO3为原料,制备CO2并获得CaCl2·6H2O晶体。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1
2
3
4
5
6
7
A对,碳酸钙与稀盐酸可制备CO2,且为固液常温型反应,装置也正确;
B对,CO2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C对,分离固体与液体,可采用过滤的方法;
D错,CaCl2·6H2O晶体可以通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的方法制得,采用蒸发结晶法易导致CaCl2·6H2O失去结晶水。
1
2
3
4
5
6
7
A B C D

制备CO2 分离乙醇和乙酸 验证SO2酸性 测量O2体积
4.(2023·全国乙卷,9)下列装置可以用于相应实验的是

1
2
3
4
5
6
7
Na2CO3固体受热不分解,所以该装置不能制备CO2,A错误;
乙醇和乙酸互溶,不能采用分液的方式分离,应采用蒸馏,B错误;
二氧化硫通入品红溶液中,可以验证其漂白性,不能验证其酸性,C错误。
1
2
3
4
5
6
7
5.(2023·浙江6月选考,5)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图①装置可用于制取并收集氨气
B.图②操作可排出盛有KMnO4溶液
滴定管尖嘴内的气泡
C.图③操作俯视刻度线定容会导致
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D.图④装置盐桥中阳离子向ZnSO4
溶液中迁移

1
2
3
4
5
6
7
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遇冷又化合生成氯化铵,则直接加热氯化铵无法制得氨气,故A错误;
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会腐蚀橡胶管,所以高锰酸钾溶液应盛放在酸式滴定管中,故B错误;
1
2
3
4
5
6
7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俯视刻度线定容会使溶液的体积偏小,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大,故C正确;
由图可知,锌电极为原电池的负极,铜为正极,盐桥中阳离子向硫酸铜溶液中迁移,故D错误。
1
2
3
4
5
6
7
6.(2023·北京,8)完成下述实验,装置或试剂不正确的是
A.实验室制Cl2
B.实验室收集C2H4
C.验证NH3易溶于
水且溶液呈碱性
D.除去CO2中混有
的少量HCl

1
2
3
4
5
6
7
MnO2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将HCl氧化为Cl2,所需盐酸为浓盐酸,该装置可用于制备Cl2,A项正确;
C2H4不溶于水,可选择排水法收集,B项正确;
1
2
3
4
5
6
7
挤压胶头滴管,水进入烧瓶将NH3溶解,烧瓶中气体大量减少,压强急剧降低,打开活塞,酚酞溶液迅速被压入烧瓶中形成红色喷泉,红色喷泉证明NH3与水形成的溶液呈碱性,C项正确;
1
2
3
4
5
6
7
Na2CO3与HCl、CO2均发生反应,不能达到除杂的目的,应该选用饱和NaHCO3溶液,D项错误。
1
2
3
4
5
6
7
7.(2023·广东,4)1827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进行了NH3喷泉实验。在此启发下,兴趣小组利用以下装置,进行如下实验。其中,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图1:喷泉实验 B.图2:干燥NH3
C.图3:收集NH3 D.图4:制备NH3

1
2
3
4
5
6
7
NH3极易溶于水,挤压水后圆底烧瓶内压强减小,从而产生喷泉,故A可以达到预期目的;
P2O5为酸性氧化物,NH3具有碱性,两者可以发生反应,故不可以用P2O5干燥NH3,故B难以达到预期目的;
1
2
3
4
5
6
7
NH3的密度比空气小,可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C可以达到预期目的;
CaO与浓氨水混合后,与水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促使NH3挥发,可用此装置制备NH3,故D可以达到预期目的。
1
2
3
4
5
6
7
考向预测
03
1.(2023·江苏省决胜新高考高三
4月大联考)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
B.用装置乙检验乙炔具有还原性
C.用装置丙制备NaHCO3
D.用装置丁分离乙酸乙酯和饱和
Na2CO3溶液

1
2
3
4
5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应该使用酸式滴定管,故A错误;
硫化氢等杂质气体也会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B错误;
先通氨气使溶液显碱性,可以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气体,故C错误;
乙酸乙酯和饱和Na2CO3溶液互不相溶,可以通过分液分离,故D正确。
1
2
3
4
5
2.(2023·海安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下列由废铁屑(除Fe外还含少量C、FeS等杂质)制取FeSO4·7H2O的原理与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1
2
3
4
5
A.用装置甲制取FeSO4        B.用装置乙吸收尾气中的H2S
C.用装置丙过滤得到FeSO4溶液 D.用装置丁蒸发结晶获得FeSO4·7H2O

装置甲为铁屑与稀硫酸在80 ℃水浴中共热反应制备硫酸亚铁的装置,水浴加热的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故A正确;
装置乙中盛有的硫酸铜溶液用于吸收硫化亚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化氢,防止污染空气,故B正确;
1
2
3
4
5
装置丙为用抽滤的方法得到硫酸亚铁溶液,抽滤的目的是加快过滤速率,故C正确;
蒸发结晶获得绿矾应选用蒸发皿,不能选用坩埚,故D错误。
1
2
3
4
5
3.(2023·海安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下列制取NH4HCO3的实验原理与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取NH3 B.用装置乙制取CO2
C.用装置丙制取NH4HCO3溶液 D.用装置丁获得NH4HCO3固体

1
2
3
4
5
制备氨气的时候,试管口应该略微向下倾斜,A错误;
硫酸会和碳酸钙反应生成硫酸钙,覆盖在碳酸钙表面阻止反应进行,应该把硫酸换成盐酸,B错误;
1
2
3
4
5
氨气易溶于水,应该防倒吸,C正确;
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不能蒸发结晶,D错误。
1
2
3
4
5
4.(2022·江苏连云港二模)已知锰酸钾(K2MnO4)在浓的强碱溶液中可稳定存在,碱性减弱时易发生反应:
4OH-。下列用Cl2氧化K2MnO4制备KMnO4的实验原理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1
2
3
4
5
A.用装置甲制取Cl2
B.用装置乙除去 Cl2中的HCl
C.用装置丙使K2MnO4转化成KMnO4
D.用装置丁分离出溶液中的MnO2

1
2
3
4
5
漂白粉中的次氯酸钙氧化浓盐酸生成氯气,A不符合题意;氯化氢和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引入了新杂质,B符合题意;
氯气能和强碱溶液反应,消耗OH-而使溶液的碱性下降,根据已知反应,使K2MnO4转化成KMnO4,C不符合题意;
二氧化锰是不溶性固体,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D不符合题意。
1
2
3
4
5
5.(2023·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5月模拟)利用废蚀刻液(含FeCl2、CuCl2及FeCl3)制备碱性蚀刻液[Cu(NH3)4Cl2溶液]和FeCl3·6H2O的主要步骤:用H2O2氧化废蚀刻液,制备氨气,制备碱性蚀刻液[CuCl2+4NH3
===Cu(NH3)4Cl2]、固液分离,用盐酸溶解沉淀并制备FeCl3·6H2O。下列实验原理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1
2
3
4
5
A.用装置甲制备NH3
B.用装置乙制备Cu(NH3)4Cl2并沉铁
C.用装置丙分离Cu(NH3)4Cl2溶液和Fe(OH)3
D.用装置丁将FeCl3溶液蒸干制备FeCl3·6H2O

1
2
3
4
5
实验室制备氨气,可用氢氧化钙、氯化铵在加热条件下进行,故A正确;
氨气易溶于水,注意防止倒吸,氨气与溶液反应生成Cu(NH3)4Cl2和氢氧化铁,故B正确;
1
2
3
4
5
分离固体和液体,可用过滤的方法,故C正确;
不可用烧杯进行蒸发,且避免氯化铁水解,不能直接蒸干,故D错误。
1
2
3
4
5
本课结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