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测试卷
时间: 75 分钟 满分: 100 分 难度: 基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Fe 56
选择题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 共 54 分)
一、选择题: 本题共 18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5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1.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节日燃放的五彩缤纷的烟花,所呈现的是不同金属元素的焰色
B. 某饮料属于纯天然食品,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C. 碳酸钠可以用于纺织、造纸、制皂等工业
D. 氧化铁是一种红棕色粉末, 常用作油漆或涂料的红色颜料
2.(北京市房山区 2022-2023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 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 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的是
A. BaSO4 B. Cu C. HCl D. Fe2O3
3.(河北省张家口市 2022-2023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 钚-239(94 (23)9 Pu)裂变速度快,临界密度小, 是核武器
重要的核装料。 294 (39)Pu 中的质子数比中子数少
A. 51 B. 53 C. 55 D. 57
4.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 用滤纸分离提纯氢氧化铁胶体
B. 可用干燥的沙土扑灭着火的金属钠
C. 制备 Fe(OH)2 时将胶头滴管伸入 FeSO4 溶液液面下再挤出 NaOH 溶液
D. 将实验后剩余的金属钠块放回原试剂瓶中
5.(山东省聊城市 2022-2023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 下列有关氯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 瓶口上方有白雾生成
B. 测定新制氯水的 pH 操作是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 pH 试纸上, 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C. 向 FeCl2 溶液中滴加氯水, 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 说明氯水中含有 HClO
D. 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的原因是漂白粉中的 CaCl2 与空气中的 CO2 反应生成 CaCO3
6.(2023 秋 ·重庆市合川中学高一校考期末) 元素周期表是指导化学学习的工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IA 族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 称为碱金属元素
B. 元素周期表纵向看,由 16 个纵列构成,共 16 个族
C.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种类最多的族是第ⅢB 族
D. 原子最外层有 2 个电子的元素都在ⅡA 族
7.(河北省张家口市 2022-2023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Na 与水反应: Na+2H2O=Na++OH-+H2 ↑
B. 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Al(OH)3+OH-= AlO2 ( )+H2O
C. Fe 与稀硫酸反应: Fe+2H+=Fe3++H2 ↑
D. FeCl3 溶液腐蚀铜板: 2Fe3++Cu=2Fe2++Cu2+
8.(甘肃省酒泉市 2022-2023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中子数为 7 的氮原子: 7 (1)5 N
B. S2- 的结构示意图:
(
2
3
)C. NaHCO3 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NaHCO3=Na++H++CO
D. H2O2 的电子式:
9.(江西省吉安市第一中学 2022-2023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 某混合溶液中所含离子的浓度如下表, 则 M
离子可能为( )
所含离子 Cl- SO42 - H+ M
浓度 /(mol·L-1) 2 1 2 1
A. Na+ B. Fe3+ C. NO3 - D. Mg2+
10.(四川省绵阳实验高级中学 2022-2023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某同学欲配制 100mL 0.10mol L 1CuSO4 溶
液。以下操作①~④是其配制过程及示意图,关于该配制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操作①中, 称取 2.5g 胆矾晶体, 并于烧杯中加水溶解
B. 操作②中,容量瓶使用前需用自来水、蒸馏水洗涤,干燥后才可用
C. 操作③为定容, 若仰视, 将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D. 操作④摇匀后静置, 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继续加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11.(2023 秋 · 北京延庆 · 高一统考期末)下列关于金属铝的描述中, 不正确 的是
A. 有银白色金属光泽 B. 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C. 硬度高于硬铝 D. 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12.(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 2022-2023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 类比法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各项 中的已知和类比结论均正确的是
A. 加热条件下,钠与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 锂与氧气反应也生成过氧化锂
B. Fe 与Cl2 反应生成FeCl3 ,则 Fe 与 I2 反应生成FeI3
C. 木炭燃烧时可以用CO2 灭火,因此镁带燃烧时也可以用CO2 灭火
D. Fe 能与Cu(NO3 )2 溶液反应,则 Fe 也能与AgNO3 溶液反应
13.(山东省济宁市 2022-2023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 已知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1molT2O 比1molD2O 多2NA 个中子
B. 1L0.1mol L 1Na2CO3 溶液中含有的 O 原子数目为0.3NA
C. 39gNa2O2 和Na2S 的固体混合物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0.5NA
D. 标况下 2.24L 由N2 和 CO 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4NA
14.(天津市第一中学 2022-2023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 根据元素周期律,由下列事实进行归纳推测, 推测 不合理 的是
事实 推测
A 12Mg 与水反应缓慢, 20Ca 与水反应较快 56Ba(ⅡA 族)与水反应会更快
B Si 与 H2 高温时反应, S 与 H2 加热能反应 P 与 H2 在高温时能反应
C HCl 在 1500℃时分解, HI 在 230℃时分解 HBr 的分解温度介于二者之间
D Si 是半导体材料, 同族的 Ge 也是半导体材料 ⅣA 族的元素单质都是半导体材料
15.(2023 秋 ·广东江门 · 高一江门市第一中学校考期末) 下列各组物质中, 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的是
A. HI 和 NaI B. Na2O2 和 NaOH C. NaCl 和CO2 D. H2S 和CCl4
16.(北京市房山区 2022-2023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 某课外小组为了鉴别 Na2CO3 和 NaHCO3 两种白色固 体,设计了如下几种实验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装置Ⅰ中的 Na2CO3 和 NaHCO3 均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速率快的是 NaHCO3
B. 当稀盐酸足量时,装置Ⅰ中气球鼓起体积较小的是 NaHCO3
C. 加热装置Ⅱ,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侧的白色固体是 NaHCO3
D. 装置Ⅲ也可以鉴别 Na2CO3 和 NaHCO3
17.(河北省张家口市 2022-2023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 W、 X、 Y、 Z 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主族元 素,其中 W、Y、Z 分别位于不同周期。Z 的原子半径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 X 单质在 Y 单质中燃烧时, Y 的量不同,产物不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W 的单质常温下为气体
B. 原子半径: X>Y
C. X 的非金属性在同主族中最强
D. 由 Z 与 Y 组成的化合物只有一种
18.(广东省深圳中学 2022-2023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 某溶液的溶质可能含有 Na2CO3、 NaHCO3、 NaOH 中的几种, 向该溶液中滴加 0.5mol/L 的盐酸, 得到 CO2 体积(换算成标准状状)与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 产生的 CO2 的物质的量为 0.03mol
B. AB 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 (-)+H+═CO2 ↑+H2O
C. 若溶质由 0.02molNa2CO3 和 xmolNaHCO3 组成,则 V2=100
D. 若溶质由 Na2CO3 和 NaOH 组成, 3V1=2V2 ,则 n(Na2CO3): n(NaOH)=1: 2
第 II 卷(非选择题 共 46 分)
二、非选择题: 本题共 5 个大题,共 46 分。
19.(8 分)(甘肃省酒泉市 2022-2023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以下六种物质: ①Cu、②BaCO3、③酒精、④SO2、⑤稀硫酸。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填
序号, 下同), 可用 (填现象名称)区分Fe(OH)3 胶体和FeCl3 溶液。
(2)高铁酸钾(K2FeO4 )是一种新型的净水剂,可以通过下述反应制取:
2Fe(OH)3 +4KOH +3KClO = 2K2FeO4 +3KCl +5H2O
①该反应中还原剂是 (填化学式,下同),还原产物为 。
②当反应中有1molK2FeO4 生成,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3)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NH3 和H2S 气体的质量比为 ;等质量的NH3 和H2S 中氢原子的个数比
为 ;将19gMgCl2 粉末溶于水配制成1L 溶液, 从中取出50mL 溶液,则 Cl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20.(10 分)(广东省深圳中学 2022-2023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其中圆圈“ 〇”
内物质是化合物,方框“□”内的物质是单质, A 为医学上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 G 为淡黄色固体, C 在 通常状况下为无色液体。
(1)C 的化学式为 。
(2)反应①②③④中 (填序号)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3)检验 H 中阳离子的常用方法: ,现象: 。 (4)书写方程式:
①A 与少量澄清石灰水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②由 D 转化为 H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5)若工业制得的 D 中混有少量 A,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提纯 D 的方法: 。
21.(12 分)(陕西省咸阳市 2022-2023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 氯气和漂白粉是现代工业和生活中常用的杀 菌消毒剂, 以下为制备两种消毒剂的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沿用舍勒的方法制取Cl2 时选用图中装置 (填“A”或“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装置 B 中管 f 的作用是 。
(2)实验室制取干燥、纯净的Cl2 ,所需图装置的接口连接顺序为: 发生装置→ (填字母)。
(3)反应停止后, 实验小组检验烧瓶中还有MnO2 和盐酸。小组同学探究不继续产生Cl2 的原因。查阅资料表
明,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会影响氧化剂、还原剂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
【提出猜想】
猜想 1: c (H+ )降低, 氧化剂 (填化学式)氧化性减弱。
猜想 2: 减弱。
猜想 3: c (Mn2+ )增大, 氧化剂氧化性减弱。
【实验过程】向反应后剩余物质中加入以下物质, 请补充表格:
序号 实验操作 有、无氯气 结论
1 加入浓硫酸, c (H+ )= amol L 1 , c (SO4 (2) )= b mol L 1 有氯气 猜想 1 正确
2 加入氯化钠固体,使 c (Cl- )= c mol L 1 有氯气 猜想 2 正确
3 加入浓硫酸和MnSO4 固体, 使① , (SO4 (2)- )= b mol L 1 ② 猜想 3 正确
【实验拓展】经过探究, 小组同学认为硫酸、 NaCl 固体和MnO2 混合加热也可制取Cl2。请配平该反应的方
程式:
__ NaCl + __ H2SO4 (浓) + __ MnO2 __ Na2SO4 + __ MnSO4 + __ Cl2 ↑+__ H2O
22.(8 分)(北京市房山区 2022-2023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 铁泥(主要成分为 Fe2 O3 含少量FeO、 Fe 及杂质; 杂质与酸不反应,且难溶于水)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废料,为了减少污染并变废为宝, 工程师设计了如下两种 不同的工艺(部分步骤已略去),用于生产铁红或七水合硫酸亚铁(FeSO4 7H2O)。
(1)过程Ⅰ中
①分离出杂质的操作是 。
② Fe2 O3 与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制备铁红
①过程Ⅱ加入H2O2 的目的是 。
②过程Ⅲ中,加入氨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 ③过程Ⅳ得到铁红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制备FeSO4 7H2O
①过程Ⅴ中, 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加入铁屑的主要目的是 。
②过程Ⅰ中加入 800mL2mol L 1 硫酸至固体不再溶解, 则经过程Ⅴ反应后所得溶液中 Fe2+ 的物质的量最多为
mol。
23.(8 分)(安徽省黄山市 2022-2023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 下表是部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图, 表中每一个 序号代表一种元素。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1)以上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符号是 。
(2)元素④、 ⑤所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较大的是 (用化学符号表示)。
(3)以上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 酸性最强的酸是 (填化学式)。
(4)A、 B 均为以上某两种元素组成的含四个原子核的分子, A 中有 10 个电子, B 中有 18 个电子, 则 A 的电 子式 , B 的分子式 。
(5)由①、 ③、 ⑧三种元素以原子个数比4 :1:1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 。 (6)元素⑤、 ⑥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之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023-2024 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测试卷
时间: 75 分钟 满分: 100 分 难度: 基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Fe 56
第Ⅰ卷(选择题 共 54 分)
一、选择题: 本题共 18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5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1.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节日燃放的五彩缤纷的烟花,所呈现的是不同金属元素的焰色
B. 某饮料属于纯天然食品,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C. 碳酸钠可以用于纺织、造纸、制皂等工业
D. 氧化铁是一种红棕色粉末, 常用作油漆或涂料的红色颜料
【答案】B
【解析】A. 焰色反应证明含有金属元素,不能确定具体形式,因此利用了部分金属的焰色反应, A 正确;
B. 任何物质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都是化学物质, B 错误;
C. 碳酸钠水溶液呈碱性, 利用碱可以溶解或软化纤维,与硬脂酸反应, C 正确;
D. 氧化铁常用作红色油漆或涂料, 四氧化三铁俗称磁性氧化铁, D 正确;
故答案为: B。
2.(北京市房山区 2022-2023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 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 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的是
A. BaSO4 B. Cu C. HCl D. Fe2O3
【答案】C
【解析】A. BaSO4 难溶于水, BaSO4 加入水中以固体形式存在, 故不选 A;
B. Cu 难溶于水, Cu 加入水中以固体形式存在, 故不选 B;
C. HCl 溶于水, HCl 完全电离为 H+、 Cl- ,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故选 C;
D. Fe2O3 难溶于水, Fe2O3 加入水中以固体形式存在, 故不选 D;
选 C。
3.(河北省张家口市 2022-2023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 钚-239(94 (23)9 Pu)裂变速度快,临界密度小, 是核武器
重要的核装料。 294 (39)Pu 中的质子数比中子数少
A. 51 B. 53 C. 55 D. 57
【答案】A
【解析】Pu 是 94 号元素, 核内质子数为 94, 中子数为 239 -94 =145, 质子数比中子数少 145 -94 =51;
答案选 A。
4.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 用滤纸分离提纯氢氧化铁胶体
B. 可用干燥的沙土扑灭着火的金属钠
C. 制备 Fe(OH)2 时将胶头滴管伸入 FeSO4 溶液液面下再挤出 NaOH 溶液
D. 将实验后剩余的金属钠块放回原试剂瓶中
【答案】A
【解析】A. 用半透膜分离提纯氢氧化铁胶体, A 错误;
B. 钠着火会生成过氧化钠,因此不能用水和二氧化碳灭火,可用干燥沙土扑灭, B 正确;
C.Fe(OH)2 很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因此制备Fe(OH)2 时将胶头滴管伸入FeSO4 溶液液面下再挤出NaOH
溶液, 避免生成的 Fe(OH)2 和氧气接触, C 正确;
D. 钠的化学性质活泼, 实验后剩余的钠粒要放回原试剂瓶中,防止钠在空气中发生危险, 故 D 正确;
答案选 A。
5.(山东省聊城市 2022-2023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 下列有关氯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 瓶口上方有白雾生成
B. 测定新制氯水的 pH 操作是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 pH 试纸上, 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C. 向 FeCl2 溶液中滴加氯水, 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 说明氯水中含有 HClO
D. 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的原因是漂白粉中的 CaCl2 与空气中的 CO2 反应生成 CaCO3
【答案】A
【解析】A.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 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上方有白雾生成, 故 A 正确;
B. 氯水具有漂白性,不能用 pH 试纸测氯水的 pH,故 B 错误;
C. 向 FeCl2 溶液中滴加氯水, 发生反应 2FeCl2+Cl2= 2FeCl3 ,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说明氯水中含有 Cl2,
故 C 错误;
D.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的原因是漂白粉中的 Ca(ClO)2 与空气中的 CO2 反应生成 CaCO3 和 HClO,HClO
分解为 HCl 和氧气, 故 D 错误;
选 A。
6.(2023 秋 ·重庆合川 · 高一重庆市合川中学校考期末) 元素周期表是指导化学学习的工具, 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 IA 族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 称为碱金属元素
B. 元素周期表纵向看,由 16 个纵列构成,共 16 个族
C.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种类最多的族是第ⅢB 族
D. 原子最外层有 2 个电子的元素都在ⅡA 族
【答案】C
【解析】A . ⅠA 族元素中 H 是非金属元素, A 错误;
B. 元素周期表纵向看,由 18 个纵列构成,共 16 个族, B 错误;
C.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种类最多的族是第ⅢB 族,包含镧系和锕系, C 正确;
D. 原子最外层有 2 个电子的元素不一定在ⅡA 族,如 He 是 0 族元素, D 错误;
故选 C。
7.(河北省张家口市 2022-2023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Na 与水反应: Na+2H2O=Na++OH-+H2 ↑
B. 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Al(OH)3+OH-= AlO2 ( )+H2O
C. Fe 与稀硫酸反应: Fe+2H+=Fe3++H2 ↑
D. FeCl3 溶液腐蚀铜板: 2Fe3++Cu=2Fe2++Cu2+
【答案】D
【解析】A. Na 与水反应: 2Na+2H2O=2Na++2OH-+H2↑,选项 A 错误;
B. 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Al(OH)3+OH-= AlO2 ( )+2H2O, 选项 B 错误;
C. Fe 与稀硫酸反应: Fe+2H+=Fe2++H2 ↑, 选项 C 错误;
D. FeCl3 溶液腐蚀铜板: 2Fe3++Cu=2Fe2++Cu2+ ,选项 D 正确;
答案选 D。
8.(甘肃省酒泉市 2022-2023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中子数为 7 的氮原子: 7 (1)5 N
B. S2- 的结构示意图:
(
2
3
)C. NaHCO3 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NaHCO3=Na++H++CO
D. H2O2 的电子式:
【答案】B
【解析】A. 中子数为 7 的氮原子的质量数为 14,可表示为7 (1)4 N, A 错误;
B. 硫离子核内 16 个质子, 核外 18 个电子,有 3 个电子层, 最外层有 8 个电子, S2 的结构示意图:
, B 正确;
C. NaHCO3 在水中可电离出 Na+、 HCO3 ( ) ,电离方程式: , C 错误;
D. H2O2 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应为 H:O:O:H, D 错误;
答案选 B。
9.(江西省吉安市第一中学 2022-2023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 某混合溶液中所含离子的浓度如下表, 则 M
离子可能为( )
所含离子 Cl- SO42 - H+ M
浓度 /(mol·L-1) 2 1 2 1
A. Na+ B. Fe3+ C. NO3 - D. Mg2+
【答案】D
【解析】溶液中, 单位体积内已知的阳离子所带电量为: 2mol/L×1=2mol/L, 单位体积内已知的阴离子所带 总电量为: 2mol/L×1+1mol/L×2=4mol/L,单位体积内阴离子所带总电量大于单位体积内已知的阳离子所带 电量, 故 M 为阳离子, 设 M 离子的电荷为 x ,由电荷守恒可知: 4=2+x×1,解得 x=+2,结合选项可知, M
为 Mg2+ ,故选 D。
10.(四川省绵阳实验高级中学 2022-2023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某同学欲配制 100mL 0.10mol L 1CuSO4 溶
液。以下操作①~④是其配制过程及示意图,关于该配制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操作①中, 称取 2.5g 胆矾晶体, 并于烧杯中加水溶解
B. 操作②中,容量瓶使用前需用自来水、蒸馏水洗涤,干燥后才可用
C. 操作③为定容, 若仰视, 将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D. 操作④摇匀后静置, 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继续加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答案】A
【解析】A. 称取胆矾晶体的质量为 0.1L×0.1mol/L×250g/mol=2.5g, 并在烧杯中加水溶解, 故 A 符合题意;
B. 容量瓶使用前应用蒸馏水洗涤,由于定容时也需要加蒸馏水,所以无需干燥, 故 B 不符合题意;
C. 按图示观察会导致所配溶液体积偏大, 则将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故 C 不符合题意;
D. 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后不应加水, 如果加水溶液体积偏大, 浓度偏低,故 D 不符合题意;
答案为: A。
11.(2023 秋 · 北京延庆 · 高一统考期末)下列关于金属铝的描述中, 不正确 的是
A. 有银白色金属光泽 B. 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C. 硬度高于硬铝 D. 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答案】C
【解析】A. 金属铝也具有金属的通性, 故金属铝有银白色金属光泽, A 正确;
B. 金属铝最外层有 3 个电子,容易失去电子, 故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B 正确;
C. 硬铝是合金, 一般合金的硬度都大于纯金属,故硬铝硬度高于铝, C 错误;
D. 铝单质非常活泼,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 D 正确;
故本题选 C。
12.(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 2022-2023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 类比法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各项
中的已知和类比结论均正确的是
A. 加热条件下,钠与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 锂与氧气反应也生成过氧化锂
B. Fe 与Cl2 反应生成FeCl3 ,则 Fe 与 I2 反应生成FeI3
C. 木炭燃烧时可以用CO2 灭火,因此镁带燃烧时也可以用CO2 灭火
D. Fe 能与Cu(NO3 )2 溶液反应,则 Fe 也能与AgNO3 溶液反应
【答案】D
【解析】A. 锂性质不如钠活泼,锂和氧气反应只生成氧化锂,不生成过氧化锂, A 错误;
B. 碘的氧化性较弱, 铁和碘反应生成FeI2, B 错误;
C. 镁带在CO2 中剧烈燃烧,发生反应方程式为2Mg+CO2 点燃2MgO+C 。镁带燃烧时不可以用CO2 灭火,
C 错误;
D. Fe 能与AgNO3 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类比合理, D 正确;
故选 D。
13.(山东省济宁市 2022-2023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 已知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1molT2O 比1molD2O 多2NA 个中子
B. 1L0.1mol L 1Na2CO3 溶液中含有的 O 原子数目为0.3NA
C. 39gNa2O2 和Na2S 的固体混合物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0.5NA
D. 标况下 2.24L 由N2 和 CO 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4NA
【答案】B
【解析】A. T 是超重氢, 1 个 T 原子中有 2 个中子, D 是重氢, 1 个 D 原子中有 1 个中子, 所以1molT2O 比
1molD2O 多2NA 个中子,故 A 正确;
B. 碳酸钠溶液中有水,水中含有氧原子, 所以1L0.1mol L 1Na2CO3 溶液中含有的 O 原子数目大于 0.3NA,
故 B 错误;
C. Na2O2 和 Na2S 的阴离子分别为过氧根离子和硫离子, 1molNa2O2 和 Na2S 中均含有 1mol 阴离子。 Na2O2 和 Na2S 的摩尔质量均为 78g/mol,则 39gNa2O2 和 Na2S 的固体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 0.5mol,含有的阴离子
数目为 0.5NA ,故 C 正确;
D. 标准状况下, 2.24LN2 和 CO 的混合气的物质的量为 0.1mol。 一个 N2 分子含有 14 个质子, 1 个 CO 分 子也含有 14 个质子, 所以标况下 2.24L 由N2 和 CO 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4NA ,故 D 正确;
故选 B。
14.(天津市第一中学 2022-2023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 根据元素周期律,由下列事实进行归纳推测, 推测
不合理 的是
事实 推测
A 12Mg 与水反应缓慢, 20Ca 与水反应较快 56Ba(ⅡA 族)与水反应会更快
B Si 与 H2 高温时反应, S 与 H2 加热能反应 P 与 H2 在高温时能反应
C HCl 在 1500℃时分解, HI 在 230℃时分解 HBr 的分解温度介于二者之间
D Si 是半导体材料, 同族的 Ge 也是半导体材料 ⅣA 族的元素单质都是半导体材料
【答案】D
【解析】A.Be、 Mg、 Ca、 Sr、 Ba 位于同一主族,其金属性逐渐增强。根据 Mg 与冷水较难反应、 Ca 与冷
水较易反应,可以推测 Ba 与冷水反应更快, A 合理;
B. Si、 P、 S、 Cl 位于同一周期, 其非金属性逐渐增加,则非金属单质和氢气反应由难到易, 根据 Si 与 H2
高温时反应, S 与 H2 加热能反应可以推测:P 与 H2 在高温时能反应, B 合理;
C.Cl、 Br、 I 位于同一主族, 其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 根据 HCl 在 1500℃时分解、
HI 在 230℃时分解, 可以推测 HBr 的分解温度介于二者之间, C 合理;
D. 硅和锗位于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 这样的元素既有一定的非金属性又有一定的金属性,可在这附 近找到半导体材料。 Si 是半导体材料, 同族的 Ge 是半导体材料。ⅣA 族的其他元素距分界线较远, 其单质
不是半导体材料,如金刚石不导电, 锡和铅是金属导体, D 不合理;
答案选 D。
15.(2023 秋 ·广东江门 · 高一江门市第一中学校考期末) 下列各组物质中, 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的是
A. HI 和 NaI B. Na2O2 和 NaOH
C. NaCl 和CO2 D. H2S 和CCl4
【答案】D
【解析】A. HI 含有共价键, NaI 含有离子键,化学键类型不同, A 错误;
B. Na2O2 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NaOH 含有离子键和极性键, B 错误;
C. NaCl 含有离子键, CO2 含有极性键,化学键不同, C 错误;
D. H2S 和CCl4 都只含有极性共价键, D 正确;
故选 D。
16.(北京市房山区 2022-2023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 某课外小组为了鉴别 Na2CO3 和 NaHCO3 两种白色固
体,设计了如下几种实验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装置Ⅰ中的 Na2CO3 和 NaHCO3 均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速率快的是 NaHCO3
B. 当稀盐酸足量时,装置Ⅰ中气球鼓起体积较小的是 NaHCO3
C. 加热装置Ⅱ,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侧的白色固体是 NaHCO3
D. 装置Ⅲ也可以鉴别 Na2CO3 和 NaHCO3
【答案】B
【解析】A.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均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盛放碳酸氢钠的气球鼓的更快, 说明产生
气体速率快的是碳酸氢钠, A 正确;
B. 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足量盐酸反应时, 碳酸氢钠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多, 故气球鼓起体积较大的
是碳酸氢钠, B 错误;
C.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碳酸钠加热不反应, C 正确;
D. 碳酸钠受热不反应,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可以用来鉴别两者,
D 正确;
答案选 B。
17.(河北省张家口市 2022-2023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 W、 X、 Y、 Z 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主族元 素,其中 W、Y、Z 分别位于不同周期。Z 的原子半径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 X 单质在 Y 单质中燃烧时,
Y 的量不同,产物不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W 的单质常温下为气体
B. 原子半径: X>Y
C. X 的非金属性在同主族中最强
D. 由 Z 与 Y 组成的化合物只有一种
【答案】D
【分析】W、 Y、 Z 位于不同周期可知 W 为 H; Z 的原子半径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 即 Z 为 Na; X 单
质在 Y 单质中燃烧时, Y 的量不同,产物不同,即 X 为 C, Y 为 O。
【解析】A. H2 常温下是气体, A 项正确;
B. 同周期元素, 自左向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B 项正确;
C.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 C 项正确;
D. 钠元素和氧元素可形成两种离子化合物,即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D 项错误。
故选 D。
18.(广东省深圳中学 2022-2023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 某溶液的溶质可能含有 Na2CO3、 NaHCO3、 NaOH 中的几种, 向该溶液中滴加 0.5mol/L 的盐酸, 得到 CO2 体积(换算成标准状状)与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 产生的 CO2 的物质的量为 0.03mol
B. AB 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 (-)+H+═CO2 ↑+H2O
C. 若溶质由 0.02molNa2CO3 和 xmolNaHCO3 组成,则 V2=100
D. 若溶质由 Na2CO3 和 NaOH 组成, 3V1=2V2 ,则 n(Na2CO3): n(NaOH)=1: 2
【答案】D
【解析】A. 由图可知,产生的 CO2 的体积为 0.672L,物质的量为 2204L (.67)/ (2)m (L)ol =0.03mol,选项 A 正确;
B. AB 段发生反应为碳酸氢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离子方程式为HCO3 (-)+H+═CO2↑+H2O,选
项 B 正确;
C. 产生的 CO2 的物质的量为 0.03mol,若溶质由 0.02molNa2CO3 和 xmolNaHCO3 组成,依据碳元素守恒可
知 x=0.03-0.02=0.01,由反应 Na2CO3+2HCl=CO2 ↑+H2O+2NaCl 可知, 碳酸钠消耗盐酸 0.04mol,由反应
NaHCO3+HCl=CO2 ↑+H2O+NaCl 可知碳酸氢钠消耗盐酸 0.01mol,共消耗盐酸 0.05mol,则
V2= 005 (.)m (05)ol (m)/ (o)L (l) =0.1L=100mL,选项 C 正确;
D. AB 段发生反应为 NaHCO3+HCl=CO2 ↑+H2O+NaCl,产生的 CO2 的物质的量为 0.03mol, 由碳元素守恒
可知 n(Na2CO3)=0.03mol,则 AB 段消耗盐酸体积为 V2-V1= 005mol (.03m)/ (o)L (l) =0.06L=60mL, 3V1=2V2 ,解得
V1=120mL, V2=180mL, OA 段发生反应 Na2CO3+HCl=NaCl+NaHCO3 ,消耗盐酸 0.03mol,体积为 60mL,
故与 NaOH 反应盐酸体积为 120mL-60mL=60mL, n(NaOH)=0.5mol/L×0.06L=0.03mol,则
n(Na2CO3):n(NaOH)=1:1,选项 D 错误;
答案选 D。
第 II 卷(非选择题 共 46 分)
二、非选择题: 本题共 5 个大题,共 46 分。
19.(8 分)(甘肃省酒泉市 2022-2023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以下六种物质: ①Cu、②BaCO3、③酒精、④SO2、⑤稀硫酸。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填
序号, 下同), 可用 (填现象名称)区分Fe(OH)3 胶体和FeCl3 溶液。
(2)高铁酸钾(K2FeO4 )是一种新型的净水剂,可以通过下述反应制取:
2Fe(OH)3 +4KOH +3KClO = 2K2FeO4 +3KCl +5H2O
①该反应中还原剂是 (填化学式,下同),还原产物为 。
②当反应中有1molK2FeO4 生成,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3)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NH3 和H2S 气体的质量比为 ;等质量的NH3 和H2S 中氢原子的个数比 为 ;将19gMgCl2 粉末溶于水配制成1L 溶液, 从中取出50mL 溶液, 则 Cl 的物质的量浓度
为 。
【答案】(每空 1 分)
(1)② 丁达尔效应
(2) Fe(OH)3 KCl 3
(3) 1: 2 3: 1 0.4mol/L
【解析】(1) ①Cu 是金属单质, 可导电, 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②BaCO3 固体不导电, 熔融状态下能电离出阴阳离子,属于电解质;
③酒精不导电, 不能电离,是非电解质;
④SO2 不导电, 不能电离,是非电解质;
⑤稀硫酸可导电,属于混合物, 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②,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③④,能导电的是①⑤; 胶体可产生丁达尔效应, 可用
丁达尔效应区分 Fe(OH)3 胶体和 FeC13 溶液;
(2) ①该反应中铁元素化合价升高, 失去电子被氧化,还原剂是 Fe(OH)3 ,次氯酸钾是氧化剂, 被还原为
氯化钾,则还原产物为 KCl;
②铁元素化合价从+3 价升高到+6 价, 失去 3 个电子, 当反应中有1molK2FeO4 生成,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
为 3mol;
(3)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 NH3 和H2S 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则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17:34=1:2; 等质量的NH3 和H2S 中氢原子的个数比为× 3: × 2 = 3:1;将19gMgCl2 粉末溶于水配制成1L
溶液, c(Cl- )= × 2 = 0.4mol / L。
20.(10 分)(广东省深圳中学 2022-2023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其中圆圈“ 〇” 内物质是化合物,方框“□”内的物质是单质, A 为医学上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 G 为淡黄色固体, C 在
通常状况下为无色液体。
(1)C 的化学式为 。
(2)反应①②③④中 (填序号)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3)检验 H 中阳离子的常用方法: ,现象: 。
(4)书写方程式:
①A 与少量澄清石灰水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②由 D 转化为 H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5)若工业制得的 D 中混有少量 A,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提纯 D 的方法: 。
【答案】(除标明外, 每空 1 分)
(1)H2O
(2)②③
(3)焰色试验 火焰呈现黄色
(4) 2 HCO3 (-)+Ca2++2OH-=CaCO3 ↓+ CO3 (2)- +2H2O(2 分) Na2CO3+Ca(OH)2=CaCO3 ↓+2NaOH(2 分)
(5)2NaHCO3 Δ Na2CO3+H2O+CO2↑(2 分)
【分析】化合物 G 为淡黄色固体, 化合物 C 在通常状况下为无色液体, 二者反应生成单质 E 与化合物 H,
则 G 是 Na2O2、 C 是 H2O、 H 为 NaOH、 E 是 O2, 由反应②可知金属单质 F 为 Na, 根据反应④可知 D 中含 有 Na 元素, A 是医疗上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 加热分解生成水、 B 及含 Na 元素化合物 D, 可推知 A
是 NaHCO3、 B 为 CO2、 D 为 Na2CO3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与水,符合转化关系。
【解析】(1) 由分析可知, C 的化学式为 H2O,故答案为: H2O;
(2) ①是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 ②是 Na 与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 ③是过氧化 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与氧气, ④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其中②③属于氧化还原
反应, 故答案为: ②③;
(3) H 为 NaOH, 检验 H 中阳离子的常用方法:焰色试验,现象: 火焰呈现黄色, 故答案为:焰色试验;
火焰呈现黄色;
(4) ①A 是 NaHCO3 ,与少量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钠和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2 HCO3 (-)+Ca2++2OH-=CaCO3 ↓+CO3 (2)- +2H2O,故答案为: 2 HCO3 (-)+Ca2++2OH-=CaCO3 ↓+CO3 (2)- +2H2O;
②由 D 转化为 H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Na2CO3+Ca(OH)2=CaCO3 ↓+2NaOH,故答案为:
Na2CO3+Ca(OH)2=CaCO3 ↓+2NaOH;
(5)若固体 D(碳酸钠)中混有少量的 A(碳酸氢钠), 由于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 可
以用加热方法除去混有的碳酸氢钠, 反应方程式为 2NaHCO3 Na2CO3+H2O+CO2 ↑,故答案为:
2NaHCO3 Na2CO3+H2O+CO2 ↑。
21.(12 分)(陕西省咸阳市 2022-2023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 氯气和漂白粉是现代工业和生活中常用的杀
菌消毒剂, 以下为制备两种消毒剂的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沿用舍勒的方法制取Cl2 时选用图中装置 (填“A”或“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装置 B 中管 f 的作用是 。
(2)实验室制取干燥、纯净的Cl2 ,所需图装置的接口连接顺序为: 发生装置→ (填字母)。
(3)反应停止后, 实验小组检验烧瓶中还有MnO2 和盐酸。小组同学探究不继续产生Cl2 的原因。查阅资料表
明,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会影响氧化剂、还原剂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
【提出猜想】
猜想 1: c (H+ )降低, 氧化剂 (填化学式)氧化性减弱。
猜想 2: 减弱。
猜想 3: c (Mn2+ )增大, 氧化剂氧化性减弱。
【实验过程】向反应后剩余物质中加入以下物质, 请补充表格:
序号 实验操作 有、无氯气 结论
1 加入浓硫酸, c (H+ )= amol L 1 , c (SO4 (2) )= b mol L 1 有氯气 猜想 1 正确
2 加入氯化钠固体,使 c (Cl- )= c mol L 1 有氯气 猜想 2 正确
3 加入浓硫酸和MnSO4 固体, 使① , (SO4 (2)- )= b mol L 1 ② 猜想 3 正确
(
无氯气
)
【实验拓展】经过探究, 小组同学认为硫酸、 NaCl 固体和MnO2 混合加热也可制取Cl2。请配平该反应的方
程式:
__ NaCl + __ H2SO4 (浓) + __ MnO2 __ Na2SO4 + __ MnSO4 + __ Cl2 ↑+__ H2O
【答案】(除标明外, 每空 1 分)
(1) B MnO2 +4H+ +2Cl Δ Mn2+ +Cl2 ↑ +2H2O (2 分) 平衡气压, 便于液体顺利滴下
(2)c→d→b→a→e(2 分)
(3) MnO2 c (Cl- )降低, 还原剂还原性 c (H+ )=a mol L-1
2NaCl+2H2SO4 (浓)+MnO2 Δ Na2SO4 +MnSO4 +Cl2 ↑ +2H2O (2 分)
【分析】MnO2 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 反应后在还有 MnO2 和盐酸剩余的情况下探究不继续产生氯气的原
因,根据资料猜想三种可能,用控制变量法进行验证:
【解析】(1) 舍勒用软锰矿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氯气, 反应需要加热, 所以选择装置 B。发生反应的
离子方程式为MnO2 +4H+ +2Cl Δ Mn2+ +Cl2 ↑ +2H2O ;图 1 装置 B 中管 f 可以平衡压强, 保证浓盐酸顺利滴
下,同时还可以起到防止盐酸挥发的作用;
(2)用浓盐酸和 MnO2 制取氯气,由于盐酸挥发, 所以在氯气中混有 HCl, 同时还有水蒸气,先通过饱和 食盐水除去氯化氢, 再通过浓硫酸除去水蒸气,然后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则装置的连接顺序为:发生装
置→c→d→b→a→e;
(3)实验小组用 MnO2 和浓盐酸制氯气,反应停止后, 检验烧瓶中还有 MnO2 和盐酸。小组同学探究不继 续产生氯气的原因。根据查到的资料, 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会影响氧化剂、还原剂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 提出三种猜想: 猜想 1: c(H+)降低, 氧化剂 MnO2 的氧化性减弱。猜想 2: c(Cl-)降低, 还原剂还原性减弱。 猜想 3: c(Mn2+)增大,氧化剂氧化性减弱。针对猜想 1,向反应后剩余物质中加入浓硫酸,使 c(H+)增大, 产生了氯气, 猜想 1 正确。针对猜想 2, 向反应后剩余物质中加入氯化钠固体, 使 c(Cl)增大, 产生了氯气,
猜想 2 正确。针对猜想 3,增大 Mn2+浓度, 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 可向反应后剩余物质中加入 MnSO4 固体,
增大了 Mn2+ 的浓度, 同时还要加入 NaCl 固体,使 c (SO4 (2)- )=bmol/L, c (Cl- )=cmol/L, 或同时加入 MnCl2 和
MnSO4 ,使 c (SO4 (2)- )=bmol/L, c (Cl- )=cmol/L ,或同时加入 MnSO4 和浓硫酸,使 c (SO4 (2)- )=bmol/L,
c (H+ )=amol/L ,由于增大了 Mn2+ 的浓度,使氧化剂的氧化性减弱,结果没有氯气生成,证明猜想 3 正确。 硫酸、NaCl 固体和 MnO2, 混合加热制取氯气的反应中, Cl 的化合价从- 1 价升高到 0 价, MnO2 中 Mn 的化 合价从+4 价降低到 MnSO4 中的+2 价,根据电子守恒, NaCl 和 MnO2 的系数比为 2: 1, 再根据质量守恒,
生成物还有水, 配平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SO4 (浓)+MnO2 Δ Na2SO4 +MnSO4 +Cl2 ↑ +2H2O;
22.(8 分)(北京市房山区 2022-2023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 铁泥(主要成分为 Fe2 O3 含少量FeO、 Fe 及杂质;
杂质与酸不反应,且难溶于水)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废料,为了减少污染并变废为宝, 工程师设计了如下两种 不同的工艺(部分步骤已略去),用于生产铁红或七水合硫酸亚铁(FeSO4 7H2O)。
(1)过程Ⅰ中
①分离出杂质的操作是 。
② Fe2 O3 与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制备铁红
①过程Ⅱ加入H2O2 的目的是 。
②过程Ⅲ中,加入氨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
③过程Ⅳ得到铁红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制备FeSO4 7H2O
①过程Ⅴ中, 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加入铁屑的主要目的是 。
②过程Ⅰ中加入 800mL2mol L 1 硫酸至固体不再溶解, 则经过程Ⅴ反应后所得溶液中 Fe2+ 的物质的量最多为
mol。
【答案】(除标明外, 每空 1 分)
(1)过滤 Fe2O3+6H+=2Fe3++3H2O
(2)将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 产生红褐色沉淀 2Fe(OH)3=Fe2O3+3H2O
(3) 2Fe3++Fe=3Fe2+ 1.6(2 分)
【分析】根据题干工艺流程图可知, 过程 I 发生的反应有: Fe2O3+6H+=2Fe3++3H2O、 FeO+2H+=Fe2++H2O、
Fe+2H+=Fe2++H2 ↑,过滤除去不与酸反应且不溶性杂质, 得到溶液,进行过程 II 时发生的反应为:
2Fe2++2H++H2O2=2Fe3++2H2O,溶液中的 Fe2+全部转化为了 Fe3+, 过程 III 即向 Fe3+ 的溶液中加入氨水,故 产生红褐色沉淀 Fe(OH)3,反应原理为:Fe3++3NH3 H2O=Fe(OH)3 ↓+3NH4+,过滤后洗涤得到纯净的 Fe(OH)3, 经过一系列转化得到铁红, 过程 V 中加入 Fe, 发生的反应为: 2Fe3++Fe=3Fe2+, 经过过程 V 后溶液中的溶
质只有 FeSO4 一种,根据质量守恒即可进行计算, 据此分析解题。
【解析】(1) ①由分析可知,分离出杂质的操作是过滤, 故答案为:过滤;
②Fe2O3 与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Fe2O3+6H+=2Fe3++3H2O,故答案为: Fe2O3+6H+=2Fe3++3H2O;
(2) ①过程 I 中生成二价铁,加入过氧化氢可以将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
②过程Ⅲ中发生的反应为: Fe3++3NH3 H2O=Fe(OH)3 ↓+3 NH4 (+),故加入氨水后, 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产生红
褐色沉淀, 故答案为:产生红褐色沉淀;
③过程Ⅲ生成的氢氧化铁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铁红,方程式为: 2Fe(OH)3=Fe2O3+3H2O;
(3) ①由分析可知, 过程 V 中的溶液中含有 Fe3+, 加入铁屑的主要目的是将 Fe3+转化为 Fe2+, 发生的离子
方程式为: 2Fe3++Fe=3Fe2+;
②过程 I 中加入 800mL 2mol·L- 1 硫酸至固体不再溶解, 则经过程 V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只含有 FeSO4 一种溶
质,根据质量守恒可知,n(Fe2+)=n(SO4 (2)- )=n(H2SO4)= 0.8L×2mol·L- 1=1.6mol,故 Fe2+ 的物质的量最多为 1.6mol。
23.(8 分)(安徽省黄山市 2022-2023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 下表是部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图, 表中每一个
序号代表一种元素。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1)以上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符号是 。
(2)元素④、 ⑤所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较大的是 (用化学符号表示)。
(3)以上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 酸性最强的酸是 (填化学式)。
(4)A、 B 均为以上某两种元素组成的含四个原子核的分子, A 中有 10 个电子, B 中有 18 个电子, 则 A 的电
子式 , B 的分子式 。
(5)由①、 ③、 ⑧三种元素以原子个数比4 :1:1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 。 (6)元素⑤、 ⑥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之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答案】(除标明外, 每空 1 分)
(1)Na
(2)O2-
(3)HClO4
H
(4) H ∶N∶ H2O2
H
(5)离子键和共价键
(6)Al(OH)3+OH-= [Al(OH)4 ] (2 分)
【分析】由所给部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图知, ①为 H, ②为 C, ③为 N, ④为 O, ⑤为 Na, ⑥为 Al, ⑦为
S, ⑧为 Cl。
【解析】(1)金属性是指失电子能力,以上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是 Na;
(2)元素④、⑤所形成的简单离子分别为 O2-、Na+, 二者核外电子数相同均为 10, 核电荷数大的半径较小,
故半径较大的是 O2-;
(3)以上元素中 Cl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HClO4 的酸性最强;
H
(4) A 是含 10 个电子的四原子分子,则 A 为 NH3, A 的电子式为: H ∶; B 是含 18 个电子的四原子分
H
子,则 B 为 H2O2;
(5)由①、 ③、 ⑧三种元素以原子个数比4 :1:1形成的化合物为 NH4Cl, 其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两种化
学键;
(6)元素⑤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 NaOH,元素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 Al(OH)3, 二者之间反
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l(OH)3+OH-= [Al(OH)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