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期末复习模拟练习 2024.1.8
一、单选题
1.安培分子环流假说解释了磁现象的电本质,按照安培假设,地球的磁场也是由绕过地心的轴的环形电
流引起的,则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安培假设中环流方向的是( )
A. B. C. D.
2.某同学搬运如图所示的磁电式电流表时,发现表针晃动剧烈且不易停止。按照老师建议,该同学在两
接线柱间接一根导线后再次搬运,发现表针晃动明显减弱且能很快停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未接导线时,表针晃动过程中表内线圈不产生感应电动势
B.未接导线时,表针晃动剧烈是因为表内线圈受到安培力的作用
C.接上导线后,表针晃动过程中表内线圈不产生感应电动势
D.接上导线后,表针晃动减弱是因为表内线圈受到安培力的作用
3.倾角为 α、质量为 M 的斜面体上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质量为 m 的木块可以在斜面体上匀速下滑,现用
大小为 F 的力沿斜面向下作用于木块,使木块加速下滑,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mgcosα
B.木块对斜面体的压力大小是 mgsinα
C.桌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大小是 Fcosα
D.桌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大小是(M+m)g
4.关于图中四个演示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将平行板电容器左侧极板向左平移,验电器张角减小
B.乙图中阴极射线向下偏转,说明 U 形磁铁靠近镜头一端为 N 极
C.丙图中随着入射角增加,反射光线越来越弱,折射光线越来越强
D.丁图中静电平衡后,用手触碰导体 A 端,A 端不带电,B 端带正电
1
{#{QQABKYQAggCgABJAARhCAQH4CgEQkBGCAKoGhFAMIAIAQBFABCA=}#}
5.某交流发电机产生交变电流的装置如左图所示,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与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t=0 时,线圈平面处于中性面位置,磁通量变化率最大
B.线圈通过中性面时,交变电流不改变方向。
C.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e=100sin50t(V)
D.如果仅使线圈的转速加倍,则电动势的最大值和周期分别变为 200V、0.02s
6.消除噪声污染是当前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课题。如图所示的消声器可以用来削弱高速气流产生的噪
声。波长分别为 0.6m 和 1.0m 的两列声波沿水平管道自左向右传播,在声波到达 A 处时,分成两列波,这
两列波在 B 处相遇时,消声器对这两列波都达到了良好的消声效果。消声器消除噪声的工作原理及 A、B
两点间弯管与直管中声波的路程差至少为( )
A.波的衍射 1.5m B.波的衍射 3m
C.波的干涉 1.5m D.波的干涉 0.9m
7.如图所示的天平可用来测定磁感应强度 B。天平的右臂下面挂有一个电阻为 R 的矩形线圈,线圈宽为
L,共 N 匝,线圈的下部悬在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当线圈中通有电流 I 时,在天平左、右两
边加上质量各为m1、m2 的砝码,天平平衡。当电流反向(大小不变)时,右边再加上质量为 m 的砝码
后,天平重新平衡。若在此时剪断细线,矩形线圈将由静止下落,经一段时间,线圈的上边离开磁感应强
度为 B 的匀强磁场前瞬间的速度为 v,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m1 m )g A.B 大小为 2
NIL
mg
B.B 大小为
2NIL
C.剪断细线后,线圈上边刚离开磁场前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E BLv
2
BLv
D.线圈离开磁场前瞬间,感应电流的电功率P
R
8.如图所示,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质量为 m 的带电小球,以初速度v从 M 点竖直向上运动,通过
N 点时,速度大小为 2v,方向斜向下,且与电场方向的夹角为 45°(图中未画出),则小球从 M 运动到 N
的过程( )
1 2 1 2
A.重力势能减少 mv B.重力势能增加 mv
2 2
1 1
mv2 mv2C.电势能增加 D.电势能减少
2 2
2
{#{QQABKYQAggCgABJAARhCAQH4CgEQkBGCAKoGhFAMIAIAQBFABCA=}#}
9.为了测量储罐中不导电液体的高度,有人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将与储罐外壳绝缘的两块平行金属板
构成的电容 C 置于储罐中,电容 C 可通过单刀双掷开关 S 与电感 L 或电源相连。当开关从 a 拨到 b 时,由
电感 L 与电容 C 构成的回路中产生振荡电流。现知道平行板电容器极板面积一定、两极板间距离一定的条
件下,当两极板间充入电介质时,电容增大。在该LC 振荡电路中,某一时刻的磁场方向、电场方向如图
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电容器正在充电
B.振荡电流正在减小
C.当储罐内的液面高度降低时,LC 回路振荡电流的频率升高
D.当开关从 a 拨到 b 时开始计时,经过时间 t,电感 L 上的电流第一次达到最大,
则该LC 回路中的振荡周期为 2t
10.在 A、B 两点放置电荷量分别为 q1和 q2的点电荷,其形成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C 为 A、B 连线
的中点,D 是 AB 连线的中垂线上的另一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q1 q2
B.C 点的电势高于 D 点的电势
C.若将一正电荷从 C 点移到无穷远点,电场力做负功
D.若将另一负电荷从 C 点移到 D 点,电荷电势能减小
11.如图所示,甲、乙是两个完全相同的闭合导线线框,a、b 是边界范围、磁感应强度大小和方向都相同
的两个匀强磁场区域,只是 a 区域到地面的高度比 b 高一些。甲、乙线框分别从磁场区域的正上方距地面
相同高度处同时由静止释放,穿过磁场后落到地面。下落过程中线框平面始终保持与磁场方向垂直。以下
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框同时落地
B.乙框比甲框先落地
C.落地时甲乙两框速度相同
D.穿过磁场的过程中甲线框中通过的电荷量小于乙线框
二、实验题
12.某同学想要描绘标有“3.8V,0.3A”字样的小灯泡 L 的伏安特性曲线,要求实验尽量准确。可供选择的
器材除小灯泡、开关、导线外,还有:
A.电压表 V1,量程 0~5V,内阻约 5kΩ
B.电压表 V2,量程 0~15V,内阻约 15kΩ
3
{#{QQABKYQAggCgABJAARhCAQH4CgEQkBGCAKoGhFAMIAIAQBFABCA=}#}
C.电流表 A1,量程 0~500mA,内阻约 0.5Ω
D.电流表 A2,量程 0~100mA,内阻约 4Ω
E.滑动变阻器 R1,最大阻值 10Ω,额定电流 2.0A
F.滑动变阻器 R2,最大阻值 1000Ω,额定电流 1.0A
G.直流电源 E,电动势约 6V,内阻可忽略不计
(1)上述器材中,电压表应选 ,电流表应选 ,滑动变阻器应选 (填写各器材前面的序号)。
(2)该同学正确选择仪器后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为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并使误差尽量小,实验前
请你检查该电路,指出电路在接线上存在的两项问题:
① ;② 。
(3)该同学校正电路后,经过正确的实验操作和数据记录,描绘出了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乙所
示,由此推断小灯泡的电阻值随工作电压的增大而 (选填“不变”“增大”或“减小”)。
(4)该同学完成实验后又进行了以下探究:把一只这样的小灯泡直接接在电动势为 4V、内阻为 8Ω的电
源上组成闭合回路。请你根据上述信息估算此时小灯泡的功率约为 W(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三、解答题
13.如图所示,坐标原点 O 处的波源 t=0 时刻开始沿 y 轴方向做简谐运动,形成沿 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
波。t=0.3 s 时刻,波传到 x=3 m 的 P 点。求:
①波的传播速度;
②再经过多长时间,位于 x=8 m 处的 Q 点到达波谷。
4
{#{QQABKYQAggCgABJAARhCAQH4CgEQkBGCAKoGhFAMIAIAQBFABCA=}#}
14.如图所示,水族馆训练员在训练海豚时,将一发光小球高举在水面上方的 A 位置,海豚的眼睛在 B 位
2
置,A 位置和 B 位置的水平距离为 d,A 位置离水面的高度为 d。训练员将小球向左水平抛出,入水点在
3
B 位置的正上方,入水前瞬间速度方向与水面夹角为 θ。小球在 A 位置发出的一束光线经水面折射后到达
B 位置,折射光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也为 θ。
4
已知水的折射率n ,求:
3
(1)tanθ的值;
(2)B 位置到水面的距离 H。
15.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光滑水平台面 M 距地面高 h=0.80m,平台右端紧接长度 L=5.4m 的水平传送带
NP,A、B 两滑块的质量分别为 mA=4kg、mB=2kg,滑块之间压着一条轻弹簧(不与两滑块栓接)并用一根细
线锁定,两者一起在平台上以速度 v=1m/s 向右匀速运动;突然,滑块间的细线瞬间断裂,两滑块与弹簧
脱离,之后 A 继续向右运动,并在静止的传送带上滑行了 1.8m,已知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μ=0.25,g=10m/s2,求:
(1)细线断裂瞬间 A 物体的速度和弹簧释放的弹性势能 EP;
(2)若在滑块 A 冲到传送带时传送带立即以速度 v1=1m/s 逆时针匀速运动,求滑块 A 与传送带系统因摩擦产
生的热量 Q;
(3)若在滑块 A 冲到传送带时传送带立即以速度 v2=6.5m/s 顺时针匀速运动,试讨论滑块 A 运动至 P 点时做
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 x (传送带两端的轮子半径足够小)
5
{#{QQABKYQAggCgABJAARhCAQH4CgEQkBGCAKoGhFAMIAIAQBFABCA=}#}
Bqd
16.粒子源 S 能够在纸面内连续不断同时向各个方向均匀发射电荷量为 q,质量为 m,速率都为v 的
m
正粒子。粒子收集板 MN 足够长,水平置于粒子源的正下方,收集板与一灵敏理想电流表 G 相连接在大地
上,收集板与粒子源的间距为 d。整个空间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粒子源
每秒内可以发射 N 个粒子,不计粒子的重力及各个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求解以下问题:
(1)能打在收集板上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短时间 tmin;
(2)收集板上能接收到粒子区域的长度 L;
(3)通过电流表的电流大小 I;
(4)请你重新设计一种面积最小的磁场区域(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不变),使所有粒子都能打在收集板上,
且打在收集板上时粒子的速度方向都垂直于收集板,在答卷纸上画出你所设计的磁场区域和方向。
6
{#{QQABKYQAggCgABJAARhCAQH4CgEQkBGCAKoGhFAMIAIAQBFABCA=}#}高三物理期末复习模拟练习 2024.1.8
一、单选题
1. 安培分子环流假说解释了磁现象的电本质, 按照安培假设, 地球的磁场也是由绕过地心的轴的环形电
流引起的, 则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安培假设中环流方向的是( )
(
C
.
) (
D
.
)A. B .
2. 某同学搬运如图所示的磁电式电流表时,发现表针晃动剧烈且不易停止。按照老师建议, 该同学在两
接线柱间接一根导线后再次搬运,发现表针晃动明显减弱且能很快停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未接导线时, 表针晃动过程中表内线圈不产生感应电动势
B. 未接导线时, 表针晃动剧烈是因为表内线圈受到安培力的作用
C. 接上导线后, 表针晃动过程中表内线圈不产生感应电动势
D. 接上导线后, 表针晃动减弱是因为表内线圈受到安培力的作用
3. 倾角为 “、质量为 M 的斜面体上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质量为 m 的木块可以在斜面体上匀速下滑,现用
大小为 F 的力沿斜面向下作用于木块,使木块加速下滑,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mgcos“
B. 木块对斜面体的压力大小是 mgsin“
C. 桌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大小是 Fcos“
D. 桌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大小是(M+m) g
4. 关于图中四个演示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将平行板电容器左侧极板向左平移,验电器张角减小
B. 乙图中阴极射线向下偏转,说明 U 形磁铁靠近镜头一端为 N 极
C. 丙图中随着入射角增加,反射光线越来越弱,折射光线越来越强
D. 丁图中静电平衡后, 用手触碰导体 A 端, A 端不带电, B 端带正电
1
5. 某交流发电机产生交变电流的装置如左图所示, 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与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 t=0 时,线圈平面处于中性面位置,磁通量变化率最大
B. 线圈通过中性面时,交变电流不改变方向。
C. 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e=100sin50t(V)
D. 如果仅使线圈的转速加倍, 则电动势的最大值和周期分别变为 200V、 0.02s
6. 消除噪声污染是当前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课题。如图所示的消声器可以用来削弱高速气流产生的噪
声。波长分别为 0.6m 和 1.0m 的两列声波沿水平管道自左向右传播, 在声波到达 A 处时, 分成两列波, 这
两列波在 B 处相遇时,消声器对这两列波都达到了良好的消声效果。消声器消除噪声的工作原理及 A、 B
2
两点间弯管与直管中声波的路程差至少为(
A. 波的衍射 1.5m
C. 波的干涉 1.5m
)
B. 波的衍射 3m
D. 波的干涉 0.9m
7. 如图所示的天平可用来测定磁感应强度 B。天平的右臂下面挂有一个电阻为 R 的矩形线圈,线圈宽为 L,共 N 匝, 线圈的下部悬在匀强磁场中, 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当线圈中通有电流 I 时, 在天平左、右两
边加上质量各为m1、 m2 的砝码,天平平衡。当电流反向(大小不变)时,右边再加上质量为 m 的砝码
后,天平重新平衡。若在此时剪断细线, 矩形线圈将由静止下落, 经一段时间,线圈的上边离开磁感应强
度为 B 的匀强磁场前瞬间的速度为 v,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大小为 (m1NIL (- m)2 )g
(
.
2
NIL
)B B 大小为 mg
C. 剪断细线后, 线圈上边刚离开磁场前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E = BLv
D. 线圈离开磁场前瞬间,感应电流的电功率 P = (BLv)2
R
8. 如图所示, 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 质量为 m 的带电小球,以初速度v 从 M 点竖直向上运动, 通过
N 点时,速度大小为 2v, 方向斜向下,且与电场方向的夹角为 45°(图中未画出), 则小球从 M 运动到 N
的过程( )
A. 重力势能减少 mv2 B. 重力势能增加 mv2
C. 电势能增加 mv2 D. 电势能减少 mv2
9. 为了测量储罐中不导电液体的高度,有人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将与储罐外壳绝缘的两块平行金属板 构成的电容 C 置于储罐中,电容 C 可通过单刀双掷开关 S 与电感 L 或电源相连。当开关从 a 拨到 b 时,由 电感 L 与电容 C 构成的回路中产生振荡电流。现知道平行板电容器极板面积一定、两极板间距离一定的条 件下, 当两极板间充入电介质时,电容增大。在该 LC 振荡电路中,某一时刻的磁场方向、电场方向如图
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此时电容器正在充电
B. 振荡电流正在减小
C. 当储罐内的液面高度降低时, LC 回路振荡电流的频率升高
D. 当开关从 a 拨到 b 时开始计时,经过时间 t,电感 L 上的电流第一次达到最大,
则该 LC 回路中的振荡周期为 2t
10. 在 A、 B 两点放置电荷量分别为+q1 和 q2 的点电荷,其形成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 C 为 A、 B 连线
的中点, D 是 AB 连线的中垂线上的另一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q1 < q2
B. C 点的电势高于 D 点的电势
C. 若将一正电荷从 C 点移到无穷远点, 电场力做负功
D. 若将另一负电荷从 C 点移到 D 点,电荷电势能减小
11. 如图所示,甲、乙是两个完全相同的闭合导线线框, a、 b 是边界范围、磁感应强度大小和方向都相同 的两个匀强磁场区域,只是 a 区域到地面的高度比 b 高一些。甲、乙线框分别从磁场区域的正上方距地面 相同高度处同时由静止释放,穿过磁场后落到地面。下落过程中线框平面始终保持与磁场方向垂直。以下
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框同时落地
B. 乙框比甲框先落地
C. 落地时甲乙两框速度相同
D. 穿过磁场的过程中甲线框中通过的电荷量小于乙线框
二、实验题
12. 某同学想要描绘标有“3.8V, 0.3A”字样的小灯泡 L 的伏安特性曲线,要求实验尽量准确。可供选择的
器材除小灯泡、开关、导线外, 还有:
A. 电压表 V1, 量程 0~5V, 内阻约 5kΩ
B. 电压表 V2 ,量程 0~15V,内阻约 15kΩ
3
C. 电流表 A1 ,量程 0~500mA,内阻约 0.5Ω
D. 电流表 A2, 量程 0~100mA,内阻约 4Ω
E. 滑动变阻器 R1 ,最大阻值 10Ω, 额定电流 2.0A
F. 滑动变阻器 R2, 最大阻值 1000Ω,额定电流 1.0A
G. 直流电源 E, 电动势约 6V, 内阻可忽略不计
(1) 上述器材中, 电压表应选 ,电流表应选 ,滑动变阻器应选 (填写各器材前面的序号)。 (2) 该同学正确选择仪器后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为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并使误差尽量小, 实验前
请你检查该电路,指出电路在接线上存在的两项问题:
① ; ② 。
(3) 该同学校正电路后, 经过正确的实验操作和数据记录,描绘出了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乙所
示,由此推断小灯泡的电阻值随工作电压的增大而 (选填“不变”“增大”或“减小”)。
(4) 该同学完成实验后又进行了以下探究:把一只这样的小灯泡直接接在电动势为 4V、内阻为 8Ω 的电
源上组成闭合回路。请你根据上述信息估算此时小灯泡的功率约为 W(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三、解答题
13. 如图所示, 坐标原点 O 处的波源 t =0 时刻开始沿 y 轴方向做简谐运动, 形成沿 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
波。 t =0.3 s 时刻, 波传到 x =3 m 的 P 点。求:
①波的传播速度;
②再经过多长时间, 位于 x =8 m 处的 Q 点到达波谷。
4
14. 如图所示, 水族馆训练员在训练海豚时, 将一发光小球高举在水面上方的 A 位置, 海豚的眼睛在 B 位 置, A 位置和 B 位置的水平距离为 d, A 位置离水面的高度为d。训练员将小球向左水平抛出, 入水点在 B 位置的正上方, 入水前瞬间速度方向与水面夹角为 θ。小球在 A 位置发出的一束光线经水面折射后到达
B 位置, 折射光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也为 θ。
已知水的折射率n = ,求:
(1) tanθ 的值;
(2) B 位置到水面的距离 H。
15. 如图所示, 足够长的光滑水平台面 M 距地面高 h=0.80m,平台右端紧接长度 L=5.4m 的水平传送带
NP, A、 B 两滑块的质量分别为 mA=4kg、 mB=2kg, 滑块之间压着一条轻弹簧(不与两滑块栓接)并用一根细
线锁定,两者一起在平台上以速度 v=1m/s 向右匀速运动; 突然,滑块间的细线瞬间断裂,两滑块与弹簧
脱离, 之后 A 继续向右运动,并在静止的传送带上滑行了 1.8m,已知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μ=0.25, g=10m/s2 ,求:
(1)细线断裂瞬间 A 物体的速度和弹簧释放的弹性势能 EP;
(2)若在滑块 A 冲到传送带时传送带立即以速度 v1=1m/s 逆时针匀速运动,求滑块 A 与传送带系统因摩擦产
生的热量 Q;
(3)若在滑块 A 冲到传送带时传送带立即以速度 v2=6.5m/s 顺时针匀速运动,试讨论滑块 A 运动至 P 点时做
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 x (传送带两端的轮子半径足够小)
5
6
(
Bqd
m
)16. 粒子源 S 能够在纸面内连续不断同时向各个方向均匀发射电荷量为 q, 质量为 m,速率都为v =
的
正粒子。粒子收集板 MN 足够长,水平置于粒子源的正下方, 收集板与一灵敏理想电流表 G 相连接在大地 上,收集板与粒子源的间距为 d。整个空间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 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粒子源
每秒内可以发射 N 个粒子,不计粒子的重力及各个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求解以下问题:
(1) 能打在收集板上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短时间 tmin;
(2) 收集板上能接收到粒子区域的长度 L;
(3) 通过电流表的电流大小 I;
(4) 请你重新设计一种面积最小的磁场区域(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不变),使所有粒子都能打在收集板上,
且打在收集板上时粒子的速度方向都垂直于收集板,在答卷纸上画出你所设计的磁场区域和方向。高三物理期末考试模拟参考答案 2024.1.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C D D B D C B A C B B
12. A C E 电流表没有采用外接法 滑动变阻器没有采用分压式接法 增大 (每空 2 分)
0.50(0.48~0.53)(3 分)
13 ①10m/s;②0.4(2+n)s (n=0,1,2,…)
x 3
【详解】①由题知,波的传播速度v m s 10m s
t 0.3
4
②周期T s 0.4s
v 10
如图所示 O 处的波源此时处于波谷,由 xOQ 8m 2 ,可知再过两个周期 Q 点第一次到达波谷,设再经
过时间 t ,位于 x=8m 处的 Q 点到达波谷,则 t 0.8 nT 0.4 2 n (n=0,1,2,…)
4 4d
14.(1) tan ;(2)H
3 27
(1)由平抛运动的规律可知d v0t
2 1
d gt2
3 2
gt
tan
v0
4
解得 tan
3
4
(2)因 tan 可知 53 ,从 A 点射到水面的光线的入射角为 α,折射角为90 37 ,则由折射定
3
律可知
sin
n
sin37
解得 53
2
由几何关系可知H tan37 d tan53 d
3
4d
解得H
27
15.(1) vA=3m/s, Ep=24J (2)Q 32J (3), x 2.4m ;
【详解】(1)设 A、B 与弹簧分离瞬间的速度分别为 vA、vB,取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A mB v mAvA mBvB
{#{QQABKYQAggCgABJAARhCAQH4CgEQkBGCAKoGhFAMIAIAQBFABCA=}#}
1
A 向 N 运动的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 mAgs 0 m
2
AvA
2
1 1 1
细线断裂瞬间弹簧释放的弹性势能为: Ep m
2
AvA m v
2 m m v2B B A B
2 2 2
解得:vA=3m/s,vB=-3m/s,Ep=24J
(2)滑块 A 在皮带上向右减速到 0 后向左加速到与传送带共速,之后随传送带向左离开,设相对滑动时间为
△t
m g
滑块 A 加速度大小为: a
A g 2.5m / s2
mA
由运动学公式得: v1 vA a t
vA v1
xA t
2
x带 ( v1) t
滑块与传送带间的相对滑动路程为: s1 xA x带
在相对滑动过程中产生的摩擦热:Q mAgs1
由以上各式得:Q 32J
(3)设 A 平抛初速度为 v2,平抛时间为 t,则:
x v2t
1
h gt2
2
得 t=0.4s
若传送带 A 顺时针运动的速度达到某一临界值 vm,滑块 A 将向右一直加速,直到平抛时初速度恰为 vm,
1 2 1 2
则 mAgL mAvm mAvA
2 2
解得 vm=6m/s
若传送带顺时针运动的速度 v2=6.5m/s,则 A 在传送带上向右一直加速运动,平抛初速度等于 vm=6m/s,水
平射程 x vmt 2.4m.
{#{QQABKYQAggCgABJAARhCAQH4CgEQkBGCAKoGhFAMIAIAQBFABCA=}#}
m
16.(1) ;(2) 1 3 d ;(3)0.5Nq;(4)见解析
3qB
v2 mv
(1)根据qvB m 得 r d
r qB
如图
当粒子与收集板相遇位置在粒子源正下方 A 点时,弦长最短,圆心角为最小为60 ,时间最短,即
60 1 2 m m
tmin T
360 6 qB 3qB
(2)粒子与收集板相遇的最左端 B 和最右端 C 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收集板上能接收到粒子区域的长
度为
L d 3d 1 3 d
(3)由图可知,粒子源所发射的粒子中,有一半的粒子到达收集板,则单位时间内收集板收集的粒子电
荷量,即电流表示数为
I 0.5Nq
(4)粒子源左右两侧的粒子不可能都逆时针转动且垂直到达收集板,所以两侧需要存在不同方向的匀强
磁场。使粒子垂直到达收集板的条件是:粒子射出磁场时的方向与收集板垂直,出射点的集合为半径为 d
的圆形,故磁场区域为半径为 d 的圆形区域,即粒子源两侧磁场面积均为 d2 ,且方向分别垂直纸面向里
和垂直纸面向右。如图所示
{#{QQABKYQAggCgABJAARhCAQH4CgEQkBGCAKoGhFAMIAIAQBFAB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