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教学质量监测(期末)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宁省沈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教学质量监测(期末)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1-14 11:11:49

文档简介

2024 年沈阳市高中一年级教学质量监测 生 物 学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 1 至 9 页,第Ⅱ
卷第 9 至 10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指 定区域。
2. 选择题选出答案后, 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 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在本试卷上无效。其他试题用黑色水性笔在
答题卡指定位置书写作答, 在本试卷上作答, 答案无效。
3. 考试结束后,考生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 7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自然界从生物个体到生物圈, 可以看作各个层次的生命系统。下列属于同一生命系统 结构层次的是
A. 新冠病毒和大肠杆菌 B. 茎和神经系统
C. 长颈鹿和天竺葵 D. 肺和植物保护组织
2. 大熊猫和冷箭竹形态迥异, 但它们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下列事实或证据不 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 冷箭竹叶肉细胞的离体叶绿体在一定条件下能释放氧气
B. 冷箭竹叶的表皮细胞主要起保护作用
C. 大熊猫依靠血液中的红细胞运输氧气
D. 大熊猫心脏的搏动依靠心肌细胞的收缩和舒张
3. 自今年 9 月份以来, 全国各地出现较多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 见的传染病, 其病原体是一种被称为肺炎支原体的单细胞生物(结构模式图如下)。据
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支原体与病毒都具有核糖体
B. 支原体和发菜都属于原核生物
C. 支原体的 DNA 与动物细胞的 DNA 存在的形式相同
D. 抑制细胞壁形成的药物可以治疗支原体肺炎
高一生物学 第 1 页(共 10 页)
4. 下列与细胞学说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通过对动植物体的解剖和显微观察获得证据, 通过不完全归纳形成学说 B. “新细胞由老细胞分裂产生 ”这一结论为生物进化论的确立埋下伏笔
C. 细胞学说提出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构成的
D. 细胞学说不仅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 还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5. 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组成地壳和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中, C 的含量都最多
B. 植物缺 Mg 会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 但不影响暗反应
C. Zn 参与人体中 200 多种酶的组成, 说明 Zn 是人体内的大量元素 D. 在细胞中, C、 H、 O、 N 元素含量很高与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有关
6. 水和无机盐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同一株植物中, 老叶细胞比幼叶细胞的自由水含量高
B. 将作物秸秆充分晒干后, 其体内剩余的物质主要是无机盐
C. 在冬季来临前, 北方冬小麦细胞中自由水的比例逐渐上升
D. 生理盐水作为药物溶剂能保证人体细胞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7. 关于哺乳动物体内脂质与糖类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也是构成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
B. 脂肪、 淀粉、 糖原都只含 C、 H、 O 元素, 且都是人体细胞内的储能物质 C. 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在人体中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D. 脂肪一般只在糖类代谢发生障碍时才会分解供能, 且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
8. 吗啡是一种生物碱, 对人体有镇痛作用, 经常使用吗啡会使病人上瘾。 近年来, 科研 人员发现了比吗啡更具镇痛作用又不会使病人上瘾的物质, 其分子结构简式如下图所 示。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该化合物为五肽化合物
B. 组成该化合物的氨基酸共有 4 种 R 基
C. 该化合物中的氮元素主要存在于氨基中
D. 该化合物与双缩脲试剂反应会出现紫色
9.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下列有关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含有氨基和羧基的化合物, 都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B. 肉类煮熟后蛋白质空间结构未改变, 不会影响其生物活性
C. 某些蛋白质可作为信息分子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 如胰岛素
D. 某有机化合物具有催化功能, 可以推断此物质一定为蛋白质
高一生物学 第 2 页(共 10 页)
10. 生物学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方法的运用。 下列探究、 实践中所运用的科学方法正确的是 A. 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模型——提出假说
B. 探究光合作用中氧气来源—— 建构模型
C. 细胞膜结构模型的探索过程—— 同位素标记(示踪) 法
D.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11. 人体的瘦素是由脂肪组织分泌的一类蛋白质激素, 它通过与细胞膜上受体蛋白结合, 来调节靶细胞的能量消耗, 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A.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B. 进行能量转化的功能
C. 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的功能 D.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功能
12. 细胞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之一。 下列叙述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 叶绿体的双层膜结构有利于色素对光能的捕获和转化
B. 细胞内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附着位点, 利于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 C. 线粒体外膜的蛋白质种类和含量较内膜多, 有利于有氧呼吸的进行 D. 根尖分生区细胞含有大液泡, 有利于根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13. 某研究小组从小鼠细胞中分离出了的三种细胞器, 并测定其中三种有机物的含量如下 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具有双层膜结构, 是有氧呼吸的唯一场所
B. 乙具有单层膜结构, 一定与分泌蛋白的加工和分泌有关
C. 丙不具有膜结构, 其中的核酸为 DNA 分子
D. 该小组可采取差速离心法分离不同大小的细胞器
14. 下图所示为科学家进行的伞藻的嫁接和核移植实验。 你认为该图最能说明
高一生物学 第 3 页(共 10 页)
A. 细胞质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
C. 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
B. 细胞质是细胞遗传的控制中心 D. 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的控制中心
15. 下图中甲曲线表示某种酶在最适温度、 最适 PH 下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 浓度之间的关系, 乙、 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该酶活性受温度、 pH 影响的变化趋势 。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若在 B 点开始温度升高 5℃ , 则反应速率会增大
B. 若在 C 点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少量同种酶, 反应速率会增大
C. 图中 D 点酶活性低的原因是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
D. 图中 G 点的酶活性可恢复, I 点的酶活性不可恢复
16. ATP 的结构示意图如下, 其中①③表示化学基团, ②④⑤表示化学键。 下列相关叙述 正确的是
A . ①为腺苷, 即 ATP 结构简式中的 A
B . ②④⑤都是不稳定的化学键
C. 细胞内许多吸能反应与③的脱离相联系
D. 若④断裂, 可得到 DNA 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17. 细胞中的物质甲与物质乙的相互转化如下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物质甲的作用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B. 人体剧烈运动时细胞内物质乙的含量会大量上升
C. 动植物细胞内能量 a 的来源不同, 能量 b 的来源相同
D. 物质甲、 乙的相互转化在不同生物中相同体现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高一生物学 第 4 页(共 10 页)
18. 下图所示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③是储存遗传物质的场所, 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B. 衰老细胞的细胞核中, 结构④变得松散、 染色加深
C . ②与细胞膜、 细胞器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生物膜系统
D.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中, 物质通过结构⑤时需要消耗 ATP
19. 我国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积累了丰富的生产、 生活经验, 并在实践中应用。 下列措施不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是
措施 主要原理
A 正其行, 通其风 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B 及时松土 减少根细胞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
C 带土移栽花草 保护根毛和幼根, 提高成活率
D 及时晾晒收获的小麦 降低呼吸作用, 延长贮藏时间
20. 成年人体内约有 1014 亿个细胞, 这些细胞大约有 200 多种不同的类型, 根据分化程度 的不同, 又可分为 600 多种, 但是它们都有相同的基本结构。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人体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都基本相同, 这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
B. 不同种类的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情况相同
C. 一般来说, 人体分化的细胞将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 直到死亡
D. 人体中细胞种类的多样化不利于提高人体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21. 下列有关细胞全能性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细胞分化程度越高, 表现出来的全能性就越强
B. 紫色糯性玉米种子发育成植株, 说明种子具有全能性
C. 将胡萝卜的韧皮部细胞培养成胡萝卜植株说明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D. 我国克隆猴“ 中中 ”和“华华 ”的诞生可以说明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22. 下图表示多细胞生物由受精卵发育为完整个体的过程, 其中 a、 b、 c、 d 表示相关生 理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a 过程只有细胞数量变化, 无体积变化
B. c 过程细胞内色素逐渐积累利于物质的交流和传递
C. d 过程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D. 细胞只有经历了 a →b →c 过程才会走向死亡
高一生物学 第 5 页(共 10 页)
23. 下图表示某动物细胞通过自噬作用清除衰老线粒体的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自噬前体和溶酶体分别来源于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B. 自噬体的形成需借助于膜的流动性并消耗能量
C. 细胞降解衰老线粒体的水解酶在溶酶体中合成
D. 细胞的这种自噬作用有利于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
24. 下图是人体细胞中某种小分子有机物的结构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b 是人体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B. d 的种类与 a、 c 的种类有关
C. 在人体细胞中 d 有 2 种, c 有 5 种
D. 由许多 d 连接而成的多聚体是生物大分子
25. 下列实验中涉及的实验操作与对应的实验目的不相符的是
选项 实验 操作 目的
A 脂肪的鉴定 对材料染色后加入体积分数为 50%的酒精 洗去浮色
B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 和失水 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蔗糖溶液,在 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引流,这 样重复几次 使洋葱鳞片叶表皮细 胞浸润在蔗糖溶液中
C 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 作用强度的影响 依次确定 3 只盛有圆形小叶片的 小烧杯与光源的距离 调节温度
D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 影响 将每组实验的底物与相关酶先分 别置于相同温度下 一 定时间后再 混合 避免酶催化反应已经 发生, 影响实验结果
高一生物学 第 6 页(共 10 页)
二、 综合题:(本题共 2 大题, 10 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 2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 细胞呼吸可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下图为生物体内细胞呼吸过程的图解(其中
数字代表生理过程, 字母代表物质),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26. 为检测图中 b 物质的产生, 可用的试剂是
A. 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或双缩脲试剂
B. 澄清的石灰水或斐林试剂
C. 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或澄清的石灰水
D. 澄清的石灰水或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
27. 储存苹果时, 可产生[H]的生理过程过程有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②③
28. 在酵母菌体内, ②过程发生的场所是
A.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
B. 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
C.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内膜
D. 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
29. 某超市有一批过保质期的酸奶出现胀袋现象。 酸奶中可能含有的微生物有乳酸菌、 酵
母菌等。 据此分析胀袋现象的原因是
A. 是乳酸菌进行①④过程造成的
B. 如果有酒味, 可能是乳酸菌进行①③过程造成的
C. 是酵母菌进行①④过程造成的
D. 如果有酒味, 可能是酵母菌进行①③过程造成的
30. 细胞呼吸能为生物体提供能量。 下列相关叙述, 正确的是
A . ①过程释放少量能量, ②、 ③、 ④过程释放大量能量
B . ①、 ②过程释放的能量多数用来合成 ATP
C. 慢跑时, 人体所需能量主要来源于①②过程
D. 葡萄糖分子中的能量通过①③或①④过程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高一生物学 第 7 页(共 10 页)
(二)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洋葱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五位同学在剪取
根尖后进行了如下操作:
学生 操作步骤
解离 漂洗 染色 制片 观察
甲 - + + + +
乙 + - + + +
丙 + + - + +
丁 + + + + +
戊 + + + + +
注:“+ ”表示实施该步操作,“- ”表示缺少该步操作
31. 甲同学观察到的结果为
A. 染色体均未着色, 无法看清 B. 细胞重叠, 无法看清
C. 染色体着色很浅, 模糊不清 D. 细胞破碎, 模糊不清
32. 丁同学在进行上述操作后直接在高倍镜下观察, 长时间未找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 请
帮助其正确使用显微镜
①转动细准焦螺旋 ②移动载玻片
③转动转换器 ④低倍镜下找到物像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①④ C . ④②③① D . ④①②③
33. 戊同学清楚地观察到了有丝分裂的图像, 其中观察到的一个视野如图所示, 假设图中
标出的细胞处于一个细胞周期中, 其分裂顺序依次是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① C . ③①②④ D . ④①②③
34. 与上题观察到的有丝分裂图像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 ①中着丝粒排列在细胞板上
B . ②中两组中心粒周围发出大量星射线
C . ③中染色体与核 DNA 的数目之比为 1:2
D . ④由于着丝粒分裂, 导致核 DNA 数目加倍
高一生物学 第 8 页(共 10 页)
35. 5 位同学共同研讨画出洋葱(2N= 16) 进行有丝分裂细胞的细胞周期中核 DNA 和染色 体的数目变化曲线如下,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实线和虚线分别代表核 DNA 和染色体数目变化
B. 图中的 b →g 对应的时期代表一个细胞周期
C. 图中 d →e 的变化是 DNA 复制的结果
D. 图中曲线变化能体现出有丝分裂的意义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30 分)
三、 非选择题 (本题共 2 大题, 共 30 分)
36.(18 分) 叶绿素在光合作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叶绿素 a 的作用更加明显。 某科研小组以某种多细胞绿藻为材料, 研究环境因素对其叶绿素 a 含量和光合速率的 影响。 实验结果如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可用 提取光合色素, 用 防止色素被破坏, 用 分离色素。 请写出分离结果
(按照溶解度从大到小进行排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叶绿素 a 主要吸收 光, 它的含量直接影响 的速率, 该过程 将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转化为 中的化学能, 在相关酶的催 化下, 接受这些化学能, 并被还原。
(3) 由甲图各组数据分析可知, 组叶绿素 a 的含量较高(从光照强度的角 度分析), 以更好地适应所处的光照环境。 由乙图各组数据分析可知, 在 条件下温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更显著。
(4) 图乙中该绿藻放氧速率比其光合作用产生 O2 的速率 , 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若该绿藻在 30℃、 低光强条件下细胞呼吸的耗氧速率为 30μmol·g- 1 ·h- 1, 则 在此条件下其实际光合作用消耗 CO2 的速率为 μmol·g- 1 ·h- 1。
高一生物学 第 9 页(共 10 页)
37.(12 分) 胁迫是指一种显著偏离生物适宜生活需求的环境条件。 生长于盐碱地中的植 物常面临渗透胁迫、 盐胁迫、 碱胁迫等威胁。 碱蓬草学名翅碱蓬, 是形成辽宁盘锦红 海滩的主要植物, 它的根细胞可通过调节相关物质运输来抵抗胁迫, 相关生理过程示 意图如下。 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 图中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有 。
(2) 水进出细胞的原理是 , 对植物细胞而言, 我们所说的水进出细胞, 主
要是指水经过 进出 (填结构)。 在盐碱地中, 翅碱蓬通过将无 机盐离子运输进入细胞来 (填“增大 ”或“减小 ”)细胞液的渗透压, 从而有利于细胞吸水。
(3)翅碱蓬根细胞细胞质基质中 Na+过度积累会阻碍其生长。 在盐胁迫下, SOS1 被磷 酸化, Na+借助 H+ 电化学梯度可运出细胞, 结合图中信息,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 是
A. SOS1 能同时转运 Na+和 H+, 故其不具有特异性
B. H+通过 SOS1 进入细胞质属于主动运输
C. 同种离子在同一细胞中的转运蛋白相同
D. Na+可借助 H+ 电化学梯度转运到细胞外或液泡里来缓解盐胁迫
(4) 由图可知, 翅碱蓬根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 pH 为 7.5, 而细胞膜外和液泡膜内的 pH 均为 5.5, 据图分析这种差异的原因。
高一生物学 第 10 页(共 10 页)2024年沈阳市高中一年级教学质量监测
生物学参考答案及评分参考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5 CABCD 6---10 DBCCD 11----15DBDDB 16----20 CDCBC21---25CCCDC
二、综合题:(本题共2大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6----30 CABDC
31-35BCBCD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2大题,共30分)
36.(18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
(1)无水乙醇
碳酸钙
层析液
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叶绿素b(名称、顺序均正确得2分,其他不得分)
(2)红光和蓝紫光
光反应
ATP、NADPH(2分,每答出一个得1分)
C3(或三碳化合物)
(3)低光强
高光强(2分)
(4)小
绿藻放氧速率等于光反应产生0,的速率减去细胞呼吸消耗0的速率(2分)
(5)110(2分)
37.(12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
(1)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胞吐(4分,每答出一个得1分,答错一个扣1分)
(2)渗透作用
原生质层
液泡增大
(3)D(2分)
(4)这种差异主要是依靠细胞质基质中的H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转运到细胞外或液泡里来维
持(2分,其他合理答案也可给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