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6.2地质灾害(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6.2地质灾害(共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1-14 08:48: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二节 地质灾害
第六章 自然灾害
【课标要求】
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课标解读】
1. 利用地图,指出常见地质灾害的发生规律与分布地区。
2. 运用实例或材料,说明地震、滑坡和泥石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 结合实例,认识自然灾害的关联性。
地震
01
北京时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什么是地震?
为什么甘肃积石山会发生地震?
地震会带来哪些危害?
1.定义及成因
定义:地面震动的现象所造成的灾害叫地震灾害。
成因:岩层积累起来的地应力超过极限时,便会突然断裂或错位,使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称为地震。
地震的发生机制
地应力
引起
岩石倾斜或弯曲
地应力
超限
岩石断裂、错位
能量急
剧释放
地震波
传播
地面震动
2.地震构造
震源:地震能量释放的发源地
震中:地面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称为震中。
震源深度: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深度。
等震线: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
震中距: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称为震中距。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描述震源和震中之间的空间关系。
震中是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是地面距震源最近、受地震影响最强烈的地方。
描述等震线和震中之间的空间关系。
通常,距离震中近,破坏大,等震线上的烈度值高;距离震中远,破坏小,等震线上的烈度值低。
探究活动
根据震源和震中的关系说明甘肃积石山地震会什么会产生严重的危害?
积石山地震的震源深度比较浅,震中距离人口相对稠密的地区较近。
3.衡量指标
震级:反映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它是用“级”来表示的,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约30倍。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地震烈度:某一地区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一次地震有多个烈度。
震级好像不同瓦数的电灯泡,瓦数越高,亮度越大
烈度好像屋子受灯泡照亮的程度,对同一个灯泡来说,距离越近,亮度越大,距离越远,亮度越小
震级
烈度
截至19日13时,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6.2级地震已造成甘肃113人遇难,536人受伤,房屋损毁155393间;造成与积石山县相邻的青海省海东市三个县受灾,13人遇难、182人受伤,20人失联,部分水、电、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受损。
积石山震区位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界的位置,地处山区,震源浅,破坏严重,易造成崩塌和山体滑坡。
地震影响到了相邻的青海民和县,金田村177名村民的房屋被地底下涌出的淤泥摧毁,13人失联。
总结地震的危害有哪些?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4.危害
直接影响
①财产损失(房屋倒塌,破坏道路、管道、通信等基础设施)
②人员伤亡
间接影响
②诱发火灾、海啸、有毒气体泄漏等灾害
③破坏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
④损害灾区人们的心理健康(滞后、隐蔽)
①地震引发的灾害链条,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5.分布
①全球分布特点
环太平洋地震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全球火山地震分布图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全球六大板块分布图
全球火山地震分布图
世界地震带与六大板块的空间位置联系?
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极不稳定,是地震易发地区。
中国地震震中分布图
(公元前2300年-公元2000年)
台湾
西藏
新疆
青海
云南
四川
为什么甘肃积石山会发生地震?
甘肃地震位于中国南北地震带北部,靠近青藏高原东北缘。受亚欧板块与印度板块的长期挤压作用,该地区构造活动强烈。
地跨世界两大地震带
范围广、频度高、强度大
是地震灾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②中国地震分布
积石山震区位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界的位置,地处山区,震源浅,破坏严重,易造成崩塌和山体滑坡。此次积石山6.2级地震在祁家沟上游触发的滑坡、边坡滑动和坡面泥流,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强震后易引发的次生灾害
什么是滑坡?
泥流和泥石流是一样的吗?
滑坡和泥石流
02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2019年贵州水城“7·23”特大山体滑坡现场
2010年甘肃舟曲“8·7”特大泥石流现场
滑坡和泥石流是如何发生的呢?二者有什么异同呢?
滑坡和泥石流对人类活动有什么影响呢?
1.滑坡
概念:山体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形成条件:
①岩体比较破碎
②地势起伏较大
③植被覆盖差的山区
“滑”和“坡”分别指的是什么?
诱发因素:降水、河流冲刷、融雪、地震、工程建设等
2.泥石流
概念:山区沟谷中,由暴雨或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形成条件:
①地势陡峻
②丰富的松散物质
③短时间内的大量水流
“泥”、“石”和“流”分别指的是什么?
滑坡 泥石流
共同点 地形:山地丘陵地区 物质:松散的岩体或土体 不同点 形成的地形部位 滑坡——山地斜坡上 泥石流——山区沟谷中
触发因素 滑坡多样 泥石流必须有水
滑坡和泥石流异同点
4.在中国的分布
分布广泛,发生频繁
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
四川
云南
贵州
西藏

西


读图思考:滑坡泥石流多发区的原因。
山区面积广
降水较多
地形条件:山区面积广,地势起伏大
气候条件: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多暴雨,且降水变率大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活动探究
认识自然灾害的关联性
自然灾害种类较多,许多自然灾害之间具有内在关联性。认识自然灾害的关联性,有助于理解自然灾害的广泛性和复杂性。
1.一种自然灾害可能直接引发多种灾害。参考旱灾直接引发的灾害示意,列出地震直接引发的多种灾害。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滑坡
海啸
崩塌
泥石流
火灾
水灾
课堂小结
地质灾害
地震
滑坡、泥石流
发生规律
分布地区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