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选择题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选择题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54.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1-14 21:11: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选择题专题训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的质量很小,我们无法称出它的质量
B.空气虽然很轻,但它还是有质量的
C.向两个相同的空袋子中分别打入50筒和100筒空气,它们的质量是一样的
2.云多而密,看不到太阳,此时在天气日历中应该记录为(  )。
A.晴 B.多云 C.阴
3.下列现象中属于蒸发的是(  )。
A.冰棍上冒“白烟”
B.衣服晾干
C.初春,湖面的冰变薄
4.要想除去水中没有溶解的沙子,应该用(  )的方法。
A.降温 B.过滤 C.煮沸
5.如图,是操场上红旗在飘动,此时吹的应该是(  )。
A.东风 B.南风 C.西风
6.化学家发现空气中含有多种气体成分,这些气体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7.下面关于露和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露和霜都是白色的
B.露多形成于冬天的夜晚
C.形成霜时的天气比形成露的天气冷
8.钻木取火的方法是利用了(  )的原理。
A.热胀冷缩 B.摩擦生热 C.聚热
9.把一个套了气球的空瓶子放入热水中,气球会鼓起来,这是因为(  )。
A.瓶子的体积变大了
B.瓶内的空气受热膨胀了
C.水中的空气进入到气球中
10.通常情况下,我们在给液体加热时,液体量应该是试管体积的(  )。
A.约三分之一 B.约三分之二 C.约二分之一
11.我们把天空当成一个圆面,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圆面内,图表示(  )天气。
A.晴天 B.多云 C.阴天
12.下列描述天气的是(  )。
A.浙江省四季分明 B.成都明天有大雾 C.昆明四季如春
13.下列工具中.用来测量风向的仪器是(  )。
A. B. C.
14.以下情况发生时,风最大的是(  )
A.风旗下垂在旗杆附近
B.风折断公路边大树枝
C.柳条轻轻摇摆
15.一般情况下,在义乌如果下午2时测得气温为6℃,那么下午4时的气温(  )。
A.高于6℃ B.低于6℃ C.不变
16.乐小新往100毫升水中测入42克食盐,重复搅拌后,杯底还有一些食盘没有溶解。这是因为(  )
A.食盐颗粒太大
B.搅拌的不够
C.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有限
17.下列现象属于蒸发的是(  )。
A.锅盖上的小水珠.
B.洒在地上的水少了
C.早晨叶子上的小水珠
18.我们在研究小苏打和食盐哪种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更强时,我们发现(  )。
A.食盐溶解的更多
B.同样放一勺,食盐溶解得快
C.以上两种情况都有
19.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我们周围很多地方都有空气
B.水中也有空气,所以鱼能生存
C.冬天头蒙在被窝里睡觉会感觉空气很清新
20.下列属于蒸发现象的是(  )
A.冰棒周围冒“白气”
B.清晨树叶上的露珠
C.湿衣服晾干了
21.用电吹风往塑料袋内吹热风,过一会儿,塑料袋会(  )。
A.只是鼓起 B.只是上升 C.鼓起并上升
22.一同学在做加热水的实验时,当水沸腾后继续给水进行加热,温度会(  )
A.继续上升
B.保持不变
C.继续上升一段时间后保持不变
23.把纸团粘在塑料杯底部,再把杯竖直倒扣在水槽中,杯子中的纸团(  )。
A.会湿 B.不会湿 C.会掉下来
24.酒精灯的火焰中,温度最高的是(  )。
A.外焰 B.内焰 C.焰心
25.研究食盐在热水和冷水中的溶解快慢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食盐的量一定要相同,热水和冷水的量没关系
B.食盐的量以及热水和冷水的量都要相同,而且最好食盐同时放入两杯水中,便于比较
C.热水和冷水的量要一样,食盐量的多少没关系
26.10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  )的食盐。
A.20克 B.36克 C.100克
27.从开始加热烧杯中的水,一直到水沸腾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面上冒的“白气”是水蒸气
B.水中出现气泡
C.水温逐渐升高,且上升的速度越来越快
28.玻璃瓶中有一瓶空气,现在抽出半瓶空气后,瓶中剩余空气将(  )。
A.占据整个玻璃瓶
B.占据半瓶的空间
C.占据半瓶更小的空间
29.下列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
B.用嘴吹灭火焰
C.用灯帽盖灭火焰
30.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  )
A.凝结 B.融化 C.蒸发
31.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是可以改变的,因为(  )。
A.空气看不见 B.空气抓不住 C.空气很容易被压缩
32.在装有空气的袋子上扎一个小孔,让空气吹在脸上,会感觉有气流,这说明空气(  )。
A.无色 B.会流动 C.没有气味
33.下列有关测量水温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34.昆明地处云贵高原中部,三面环山,常年日照时间长,每年的平均气温都在15℃左右,没有酷暑和寒冬,有着“春城”的雅称,下列关于昆明天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一年四季中昆明的天气都是一样的
B.同一时刻昆明每个地方的天气都是一样的
C.一年四季中昆明的天气情况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35.夏天,天气炎热,植物容易发蔫,主要跟(  )有关
A.阳光 B.水分 C.空气
36.熄灭酒精灯时,应该(  )。
A.用嘴吹灭 B.用灯帽盖灭 C.用水浇灭
37.一只密封的杯子中盛着水,水面上浮着一块冰, 等冰融化后(  )
A.杯中水位会下降 B.杯中的水会上升 C.杯中水位不变
38.下列关于风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风是一种自然现象
B.风是由于空气流动形成的
C.风只会从高处吹向低处
39.水无常形,变化万千。下列自然现象在形成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A.初春,河流中冰雪消融
B.仲夏,草叶间露珠晶莹
C.深秋,枝头上挂满白霜
40.下列不能使水蒸发速度加快的是(  )
A.用风吹 B.给水加热. C.使空气湿润
4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能占据空间,空气也能占据空间
B.水能流动,空气也能流动
C.空气是静止的,不能流动
42.用打气筒可以往皮球里打入10筒、20筒或更多的空气,这是利用了空气(  )的特性。
A.很轻 B.占据空间 C.可以压缩
43.燃烧一张纸和撕碎一张纸作比较(  )
A.前者产生了新物质,后者没有产生了新物质
B.前者发生了物理变化,后者发生了化学变化
C.都产生了新物质
44.下列物品中 ,不能用于大致测量一袋空气的质量的是(  )
A.回形针 B.绿豆 C.西瓜
45.可以用 的方法把浓盐水中的盐析出来。
A.搅拌 B.碾压 C.加热
46.在疫情期间,我们每天都要测量体温。正常情况下我们的体温是(  )。
A.20℃-21℃ B.36℃-37℃ C.40℃-41℃
47.在“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实验中,食盐溶解的速度(  )。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没有变化
48.使用水温计时,正确的做法是:(  )
A.将水温计放在烧杯中 B.水温计不能碰试管的底和壁
C.液泡放在水面上
49.下面物体中,(  )是利用压缩空气有弹性的性质制成的。
A.沙发 B.轮胎 C.橡皮筋
50.做“造霜”实验时,加入冰和盐是为了使温度降到(  )。
A.0℃ B.0℃以上 C.0℃以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分析】空气的质量很小,可以借助于其它物体来称出空气的质量。
2.【答案】C
【解析】【分析】天空中阳光明媚,只有少量的云记录为晴;天空中云比较多,有时可以看到太阳,记录为多云﹔云多而密,看不到太阳,记录为阴,故C正确,AB错误。
3.【答案】B
【解析】【分析】A.冰棍上冒“白烟”,白烟是水蒸气凝结形成的小水珠;
B.衣服晾干属于水分蒸发;
C.初春,湖面的冰变薄,属于冰融化了。
4.【答案】B
【解析】【分析】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水中的不溶物,用蒸发的方法分离水中的溶解物。根据混合物分离方法的认识,沙子在水中不溶解,可以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
5.【答案】C
【解析】【分析】风向指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6.【答案】B
【解析】【分析】考查空气的成分, 空气的成分 :氮约占78%,氧约占21%,稀有气体约占0.939%(氦、氖、氩、氪、氙、氡),二氧化碳约占0.031%,还有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0.03%。
7.【答案】C
【解析】【分析】在温度逐渐下降(仍高于0℃)时,接近地面的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凝结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体表面上,形成小水滴,这就是露,多在春夏的早上。当夜晚的气温急剧降低到0℃以下,接近地表的水蒸气会在物体表面凝结成冰晶,这就是霜,所以形成霜时的天气比形成露的天气冷。
8.【答案】B
【解析】【分析】 钻木取火是根据摩擦生热的原理产生的。木原料的本身较为粗糙,在摩擦时,摩擦力较大会产生热量,加之木材本身就是易燃物,所以就会生出火来。
9.【答案】B
【解析】【解答】把一个套了气球的空瓶子放入热水中,气球会鼓起来,这是因为瓶内的空气受热膨胀了。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由于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在受热后体积会变大,受冷后体积会缩小的现象。
10.【答案】A
【解析】【分析】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1/3,否则加热沸腾时容易溅出伤人。
11.【答案】B
【解析】【分析】人们根据云量的多少区分晴天、多云、阴天。我们把天空当成一个圆面,平均分成四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面内,如果云量不超过圆面的四分之一,就是晴天;如果云量多于四分之一,不超过四分之三,就是多云;如果云量超过四分之三或覆盖了整个圆面,就是阴天。
12.【答案】B
【解析】【分析】天气是指某一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而天气现象则是指发生在大气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即某瞬时内大气中各种气象要素(如气温、气压、湿度、闪电、风、云、雾、雨、雪、霜、雷、雹、霾等)空间分布的综合表现。
13.【答案】B
【解析】【分析】 风速计是测量风向的仪器;雨量筒是测量降水量的仪器;气温计是测量气温的仪器。
14.【答案】B
【解析】【分析】零级烟柱直冲天, 一级轻烟随风偏。 二级轻风吹脸面, 三级叶动红旗展。 四级枝摇飞纸片, 五级带叶小树摇。 六级举伞步行艰, 七级迎风走不便。 八级风吹树枝断, 九级屋顶飞瓦片。 十级拔树又倒屋, 十一二级陆少见。选项B风力最大。
15.【答案】B
【解析】【分析】一天的气温测量中,下午2时的温度最高,其他时间的温度要低于这个温度。
16.【答案】C
【解析】【分析】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许多物质能够溶解在水中,但是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量是有限的。乐小新往100毫升水中测入42克食盐,重复搅拌后,杯底还有一些食盘没有溶解,这是因为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有限。
17.【答案】B
【解析】【分析】蒸发是液体变成气体,水会变少。
18.【答案】C
【解析】【解答】我们在研究小苏打和食盐哪种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更强时,食盐溶解的更多,同样放一勺,食盐溶解得快,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如10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36克食盐。大约溶解10克小苏打。
19.【答案】C
【解析】【解答】A.空气弥漫在 我们的周围,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水中也有空气,所以鱼能生存,鱼正是靠着水中空气中的氧气生存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冬天头蒙在被窝里睡觉会感觉空气很清新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头蒙在被窝里睡觉时,被窝里的二氧化碳浓度会逐渐增加,空气会变得不新鲜。
20.【答案】C
【解析】【分析】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叫蒸发。湿衣服变干是水蒸发的现象;冰棒周围冒“白气” 、清晨树叶上的露珠是水蒸气凝结成水的过程。
21.【答案】C
【解析】【分析】电吹风往塑料袋内吹热风,袋子内的空气受热,空气体积会发生膨胀,会带动塑料袋鼓起并上升。所以此题选C。
22.【答案】B
【解析】【分析】沸腾是水受热到达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水沸腾时,水中有大量气泡,水面不断翻滚,水面之上有大量水蒸气。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保持不变。故选B。
23.【答案】B
【解析】【分析】把纸团粘在塑料杯底部,把杯竖直倒扣在水槽中,杯子中的纸团不会湿;因为空气占据着杯子底部的空间,空气出不来,水也进不去,所以杯子中的纸团不会湿,故B正确,AC错误。
24.【答案】A
【解析】【解答】酒精灯的火焰中,外焰是温度最高的。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在实验室中,使用酒精灯加热的操作都是使用外焰进行加热。
25.【答案】B
【解析】【解答】A、食盐的量一定要相同,热水和冷水的量也一定要相同,不符合题意。
B、食盐的量以及热水和冷水的量都要相同,而且最好食盐同时放入两杯水中,便于比较,符合题意。
C、热水和冷水的量要一样,食盐量的也要相同,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研究食盐在热水和冷水中的溶解快慢时,应该采用控制变量法,保持食盐的量以及热水和冷水的量都要相同,而且最好食盐同时放入两杯水中,便于比较。
26.【答案】B
【解析】【解答】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如10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36克食盐。大约溶解10克小苏打。
【分析】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是不同的。
27.【答案】B
【解析】【分析】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水沸腾后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28.【答案】A
【解析】【分析】气体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所以玻璃瓶中有一瓶空气,现在抽出半瓶空气后,瓶中剩余空气将占据整个玻璃瓶。
29.【答案】C
【解析】【分析】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盖灭,盖灭时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
30.【答案】B
【解析】【分析】冰在0摄氏度以上时由固态融化成液态的水。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水蒸发变成水蒸气。
31.【答案】C
【解析】【解答】空气很容易被压缩。
【分析】空气具有可压缩性。
32.【答案】B
【解析】【分析】再装有空气的袋子上扎一个小孔,让空气吹在脸上会感觉有气流,这说明空气会流动,也非常容易泄露,不选B。
33.【答案】A
【解析】【分析】考查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温度计不能碰到杯壁或者杯底,读数时需要平视温度计。
34.【答案】C
【解析】【分析】 天气是指影响人类活动瞬间气象特点的综合状况,即一个地方在某一段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及风等情况,一年四季中昆明的天气情况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C是正确的选项;A错误,一年四季中昆明的天气不都是一样的;B错误,同一时刻昆明每个地方的天气也不都是一样的。
故选:C。
35.【答案】B
【解析】【分析】夏天,天气炎热,植物容易发蔫,主要跟水分有关。面对夏季高温炎热的天气,首先我们可以改善植物的生长条件来实现防暑降温。减少植物光照时间,减少水分蒸发。
故选:B。
36.【答案】B
【解析】【分析】使用酒精灯要注意:①保持酒精灯直立,避免酒精酒出来。②不能直接向燃烧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否则可能会造成火灾。③不能用一个酒精灯点燃另一个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④酒精灯不能用嘴吹灭,要用灯帽盖灭。⑤若酒精灯被碰倒,在桌面燃烧起来,要用湿抹布盖灭,不能浇水。
根据使用酒精灯的方法,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两次,严禁用嘴吹灭。用水浇灭的方法也不对。
37.【答案】C
【解析】【分析】 冰融化后,质量不变,即浮力不变,那么排开的水的体积也不会变,故而水面不会有任何变化。
38.【答案】C
【解析】【分析】风是由于两地的冷热温度不同,从而使两地的空气压力产生了差异,导致空气产生流动,从而形成风。
根据对风的形成的认识,空气受热后上升,周围冷空气过来补充,就形成了风,风是一种自然现象,风是由于空气流动形成的,空气流动越快风越大,风既会从高处吹向低处,也会从低处吹向高处。
39.【答案】A
【解析】【分析】A、冰雪消融由固态变为液态,这个过程中吸收热量,符合题意;
B、露珠是水的凝结现象,是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的现象,这个过程释放热量,不符合题意;
C、霜是水的固态形式,是水蒸气遇冷0℃以下形成的小冰晶,这个过程释放热量,不符合题意。故选A。
40.【答案】C
【解析】【分析】加快水的蒸发可以加温或者加强空气流动,增大表面积。
41.【答案】C
【解析】【分析】空气是不断流动的,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
42.【答案】C
【解析】【分析】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由于空气可以被压缩,所以用打气筒可以往皮球里打入10筒、20筒或更多的空气。
43.【答案】A
【解析】【分析】物理变化,指物质的状态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一般说来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却没有改变。例如:位置、体积、形状、温度、压强的变化,以及气态、液态、固态间相互转化等,都是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在生产和生活中普遍存在。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如铁的生锈、节日的焰火、酸碱中和,镁条的燃烧等等。宏观上可以看到各种化学变化都产生了新物质,这是化学变化的特征。总结: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即为化学变化。燃烧一张纸会产生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撕碎一张纸没有产生新物质,发生了物理变化。
故答案为:A。
44.【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空气有重量的识记。用于大致测量一袋空气的质量的是回形针、绿豆,西瓜不能用于大致测量一袋空气的质量。
45.【答案】C
【解析】【解答】要想使浓盐水的盐析出来需要使用加热蒸发的方法。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盐水是盐和水的混合物,将水蒸发后剩余的物质就是盐。
46.【答案】B
【解析】【分析】 正常情况下我们的体温是 37 ℃ 左右,所以本题B选项正确。
47.【答案】A
【解析】【分析】食盐不断溶解,溶液浓度增大,食盐溶解速度会逐渐变慢。
48.【答案】B
【解析】【分析】水温计的正确使用办法,用水温计测量水温时不能碰到试管,不然测量数据不准确,读数时要平视水温计。
49.【答案】B
【解析】【解答】A、沙发是利用海绵的弹性,不符合题意。
B、轮胎里面充的是压缩空气,利用压缩空气有弹性的性质制成的。符合题意。
C、橡皮筋是利用橡胶有弹性,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空气占据空间体积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即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的空气压缩空气具有弹性,有弹力。
50.【答案】C
【解析】【分析】 把冰块和食盐混在一起,冰块本身总会化一点点。溶化需要周围的热量,所以周围冷下来了。溶化了的冰块变成了水,食盐又被溶化在水中。食盐的溶化也需要吸收周围的热量。如此重复冰块溶化和食盐溶化的过程,每次变化,周围都失掉了热量。就这样,周围的温度能下降到0℃以下,甚至能下降到零下20℃左右。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