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酸和碱作业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单元酸和碱作业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1-14 11:07: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单元《酸和碱》单元作业
一、单元信息
基本信息 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版本 单元名称
化学 九年级 第二学期 人教版 第十单元 酸和碱
单元组织方式 √ 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
课时信息 序号 课时名称 对应教材内容
1 认识酸和碱 酸、碱指示剂 教材 50-51 页:酸、 碱与指示剂作用
2 常见酸的性质 教材 52-54 页:常见 的酸
3 常见碱的性质 教材 55-56 页:常见 的碱
4 溶液的导电性 酸、碱性质相似 的原因 教材 57 页
5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教材 60-61 页:中和 反应 中和反应在 实际中的应用
6 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 PH 值 测定的意义 教材 61-64 页:溶液 酸碱度
7 酸碱的化学性质 教材 69 页:实验活 动 6
8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教材 70 页:实验活 动 7
二、单元分析
( 一) 课标要求
1.以盐酸、硫酸、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为例,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常见酸、 碱的 主要性质和用途;
2.了解检验溶液酸碱性的基本方法,知道酸碱性对人体健康和农作物生长的影 响;
3.知道物质具有独特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同类物质在性质上具有一定的相似 性。
(二)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化学用语、物质组成与结构、物质分类、物质性质与 变化、溶液、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运用规律等基础知识之后开展的,是对前面几个 单元学习的总结和继续,是全册学习内容的重难点。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也为第 十一单元的学习做了铺垫,使学生对所学的无机物的物质类别有了一个较完整的 认识,利于学生知识网络的构建。
本单元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从生活中常见的酸和碱出发,介绍了几种常见 的酸和碱的性质和用途,并说明酸和碱各有其相似性质的原因;第二部分在酸和
(
大概

) (
学科大概念
) (

液的酸碱性和酸碱度
) (
次级大概

)
碱主要性质及用途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酸碱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 度等。教材比较注意联系学生的实际,注意通过活动与探究、讨论、调查与研究 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训练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充分 体现了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理念。
(三)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常见物质及化合物的知识、化学用语、物质构成微粒和物质分 类之后开始本单元的学习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且本单元教学联系生活实际,教材 安排实验活动较多,学生较感兴趣。但多数学生只是对实验现象感兴趣,对实验 过程、结论缺乏思考和分析,更不会从本质上、从微观层面、微粒的角度认识物 质结构和物质变化,不会总结反应规律。另外学生缺乏合作意识、独立分析和实 验探究的能力,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实验设计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都有 待于培养。
三、单元学习作业目标
(1) 能依据物质的类别列举一些简单的酸和碱;
(2) 能通过实验说明酸和碱的主要性质,并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 能利用常见酸和碱的性质,分析、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现象和事实;
(4) 知道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5) 会用酸碱指示剂、pH 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了解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 作物的影响;
(6) 结合实例体会酸碱的保存和使用与其性质的重要关系,认识合理使用酸碱 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形成合理使用酸碱的意识;
(7) 能运用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与方法,初步预测常见的酸和碱主要性质, 设计实验方案,分析、解释有关的实验现象,进行证据推理,得出合理的结 论。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
以“在分子、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这一大概念为统摄,按照大 概念、学科大概念、次级大概念、核心概念和事实的顺序整理出本单元作业的知 识结构,如图 1 所示。再以单元目标为基点,依据单元教材内容和教学课时划分, 以学情为基础,以课时为单位,分层设计作业,每课时均设计“基础作业”(面 向全体,体现课标,要求学生必做) 和“发展性作业”(体现个性化、探究性、 实践性,要求学生有选择地完成),另外以单元为单位设计出单元质量检测作业, 具体设计体系如图 2 所示。
在分子、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
(
物质的性质与应

)
常见的酸和碱
(

和碱的作

、 中和反

原理及其


) (
几种常见的酸、常

酸碱的构成、性

、用途、保存、

取、使用安全
) (
核心概

) (
盐酸、硫酸是


的酸,它们在

溶液中都能解

出氢离子和酸

离子,浓盐酸

有挥发性、浓

酸具有强腐蚀

和吸水性,盐

、硫酸可用于

铁锈,需密封

存,都有腐蚀
性,
应密封保存。
) (

酸可以和氢

化钠等碱发
生中和反应,中

反应实质是

中的氢离子

碱中的氢氧

离子结合生

水分子的过
程。知道可用氢

化铝治疗胃

过多等中和
反应的应用

) (
事实
) (

一课时
) (

质 的 性 质 与 应 用
) (

二课时
) (

三课时
) (

四课时
) (

五课时
) (

六课时
)
(

液酸碱性的检

方法、酸碱性

人体健康和农

物生产的影响
可用指示剂和
pH


检 验 溶 液 的 酸 碱

,通过指示剂颜色

化和
pH
值判断氢

化钠溶液、盐酸溶

和氯化钠溶液。知

人体
pH
值变化会

响人体健康及酸雨

影响农作物生长,

土壤、水体,及生

环境和生态系统都

产生不利影响。

见酸碱指示剂

其变色规律、酸

度及酸碱度的
表示和测定方


色石蕊溶液遇


溶液变红、遇
氢氧化钠溶液

蓝,能推测出使石
蕊变红的溶液



,使石蕊变蓝


液显碱性,使
酚酞不变色的

液可能显酸性








pH
试纸测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酸碱度。
)
单元主题 课时主题
课时目标
知道酸和碱溶液能和酸碱指示剂反应,能自制酸碱指示 剂,并会用酸碱指示剂反应的规律来简单的判断酸碱溶 液。
熟悉常见的酸--盐酸和硫酸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硫 酸的稀释方法。并能够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事物,能 通过表面现象挖掘事物的本质。
知道常见的几种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的主要性 质和用途,认识碱的腐蚀性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认识物质的用途和性质之间的关系,初步形成科学的物 质观和合理利用物质的意识。
掌握酸和碱的化学性质,加深对酸和碱及其主要性质的 认识,并能够通过实验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并学会 推理分析,提高归纳总结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力。
(

步认识酸碱中和反应;会区分化学反应;认识中和反

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
(


溶液的酸碱性与
pH
的关系;认识了解溶液的酸碱性
对于生活、生产以及人类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
(

过归纳梳理加深对酸和碱化学性质的认识,体验实验

究过程,学会实验操作方法,学会利用酸碱性质解释
生活现象。
) (
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测定溶液的酸碱性及用
pH
试纸


溶液的酸碱度。通过实验理论联系实际,体验实验探究

乐趣,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
单元主题
物 质 的 性 质 与 应 用
课时主题 课时目标
第七课时
第八课时
五、课时作业
第 1 课时 认识酸和碱 酸、碱指示剂
课时目标:知道酸和碱溶液能和酸碱指示剂反应,能自制酸碱指示剂,并会用酸 碱指示剂反应的规律来简单的判断酸碱溶液。
作业 1 (基础性作业) :
“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的颜色 是 ( )
A、红色 B、紫色 C、蓝色 D、无色
1.参考答案:A
2.时间要求:半分钟
3.评价设计
错选 B、C、D 对雪碧的酸碱性不会判断、不知道石蕊的变色规律。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利用身边常见的物质考查学生对雪碧酸碱性的识别及石蕊的变色规律的掌握情 况。
作业 2 (发展性作业) :
某学将一朵紫色牵牛花泡在石灰水里,牵牛花很快就变成了蓝色,将牵牛花泡在 稀盐酸中,牵牛花又变成了红色,请你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回答:
(1) 牵牛花的枝叶能不能用作指示剂?_____________ (填“能”或“不能”); (2) 将牵牛花泡在家庭厨房中的某种调味品中,牵牛花变成了红色。该调味品 可能是 __________;
(3) 某溶液滴入无色酚酞试剂后颜色不变,向该溶液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后溶 液的颜色将_____。
1.参考答案:(1) 能 (2) 食醋 (答案合理均可) (3) 不变或变红 2.时间要求:2 分钟
3.评价设计
(1) 错填“不能”对酸碱指示剂的概念和作用理解不清。
前结构 单点结构 多点结构 关联结构 抽象拓展结构
(2) 无 意 义 或 空 白 答案 由 牵 牛 花 变 红 推 测 盐 酸 能 使 牵 牛 花 变 色 推 测 出 其 他 酸 性 物 质 也 能 使 牵 牛 花 变 红 知道生活中的 酸性物质都能 使牵牛花变红 知道生活中常 见物质的酸碱 性
(3) 无 意 义 或 空 白 答案 知 道 某 种 指 示 剂 的 变色规律 从 指 示 剂 的 颜 色 变 化分析 从 指 示 剂 遇 酸、碱性溶液 的不同颜色变 化分析 能根据溶液的 酸碱性推测加 指示剂的颜色 变化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设计牵牛花的变色情境,考查学生对常见的指示剂及其变色规律的掌握情况,同 时考查学生利用证据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业 3 (课外趣味作业):
将两朵红花 (或紫花) 分别插入白醋的稀溶液和家用发酵粉的稀溶液中,注意每 天观察鲜花的颜色并更换溶液。做好记录:
花的颜色 (稀白醋溶液中) 花的颜色 (稀发酵粉溶液中)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
我的发现:红花 (或紫花) 遇酸性溶液变____色,遇碱性溶液变____色,所以该
小花中的色素________ (填“能”或“不能”) 做酸碱指示剂。
1. 参考答案:开放性题目,答案据实填写
2. 评价设计
完成情况 自评 互评 教师评价
能认真观察、记录详实
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3.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通过课外趣味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感受探究乐趣的同时认识科学成果的 来之不易,同时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第 2 课时 常见酸的性质
课时目标:熟悉常见的酸--盐酸和硫酸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硫酸的稀释方法。 并能够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事物,能通过表面现象挖掘事物的本质。
作业 1 (基础性作业):
盐酸和硫酸是实验室里经常用到的酸,下列有关盐酸和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打开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在瓶口都有白雾
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具有吸水性,可以用作干燥剂
C、浓盐酸、浓硫酸都具有腐蚀性,使用时应注意安全。
D、在稀盐酸、稀硫酸中滴加酚酞溶液,都变成红色
参考答案:C
时间要求:1 分钟
评价设计
错选 A、B 对浓硫酸、浓盐酸的物理性质不清;错选 D 对酚酞的变色规律不清楚。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通过文字描述测评学生对盐酸、硫酸的性质的掌握情况。
作业 2 (发展性作业):
小明看见爸爸常常用稀盐酸给铁制器皿除锈,他想亲自试一试。于是,他找来一 根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稀盐酸中,然后,美滋滋地去睡觉了……可是,当他醒
来之后,发现铁钉不见了,你知道为什么吗?请用两个化学方程式解释发生这种 现象的原因: 、 。
1.参考答案:Fe2O3+6HCl == 2FeCl3 + 3H2O Fe + 2HCl == FeCl2 +H2t
2.时间要求:2 分钟
3.评价设计
前结构 单点结构 多点结构 关联结构 抽象拓展结构
作业 2 无 意 义 或 空 白 答案 能 书 写 简 单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能 书 写 熟 悉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知道某种物质 的化学性质并 能写出对应的 化学方程式 能利用物质性 质和现象推测 有关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通过情境创设意在考察学生对酸的化学性质的掌握,同时,培养学生利用实验现 象进行证据推理得出结论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学习化学的乐趣。
作业 3 (提高型作业) (可选做):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一个不与盐酸反应的小球放入盛有盐 酸的烧杯中,小球悬浮于液面,位置如图所示。将从废电池外壳收集来的锌片放 入烧杯中。该学生看到的现象是 (1) 。当烧杯中的盐酸完全反应 后,此时小球所处位置与原来相比 (2) (填“不变”“上浮”或“下沉”)。 其 依 据 是 ( 3 ) 。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4) 。
1. 参考答案:
(1) 产生气泡,锌片逐渐溶解,小球移动 (2) 上浮
(3) 锌与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锌,导致溶液的密度增大, 由于小球浮力不变, 溶液密度变大,导致小球排开水的体积变小,所以上浮。
(4) Zn+ 2HCl== ZnCl2 + H2t 2.时间要求:5 分钟 3.评价设计
前结构 单点结构 多点结构 关联结构 抽象拓展结构
(1) 无意义或空白 答案 知道反应 原理 知道反应原 理并能分析 出部分反应 现象 知道反应原理 并能正确分析 出全部反应现 象 能根据反应原 理描述相关反 应的现象,具 有解决一类问 题的方法和思 路。
(2) 无意义或空白 答案 知道溶液 成分发生 变化 知道溶液成 分变化会影 响溶液密度 知道将溶液密 度变化与物理 学的浮力公式 相联系得出答 案 能准确将多个 学科的知识进 行融合解决实 际问题。
(3) 无意义或空白 答案 知道部分 原因 基本知道原 因 知道原因并能 准确进行描述 能用所学知识 用语言进行准 确全面的解释
(4) 无意义或空白 答案 知道反应 原理 知道反应原 理并能书写 部分物质化 学式 知道反应原理 并能准确写出 反应方程式 能结合实际写 出所有常见反 应的化学方程 式
4.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通过情境设置,将酸与金属的反应及反应后溶液成分的变化与物理学中的浮力知 识进行融合,考查学生对酸的化学性质的掌握的同时,考查学生的科学分析及对 综合知识的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 3 课时 常见碱的性质
课时目标 :知道常见的几种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认识碱的腐蚀性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认识物质的用途和性质之间的关系, 初步形成科学的物质观和合理利用物质的意识。
作业 1 (基础性作业) :
(1) 氢氧化钠,化学式_________,俗名叫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它 具有强烈的________。如果不慎沾到皮肤上,要用__________________冲洗,再 涂上_______________。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是因为它不仅能吸收 ,而 且还能跟 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 。 (2) 氢氧化钙,化学式________,俗名叫_______、_______,它的水溶液俗 称 . 氢 氧 化 钙 可 由 与 反 应 得 到 , 其 方 程 式 为 。
1.参考答案:
(1) NaOH 火碱 烧碱 苛性钠 腐蚀性 大量的清水 硼酸溶液 空气中的水分 二氧化碳 2NaOH + CO2== Na2CO3 +H2O
(2) Ca(OH)2 熟石灰 消石灰 石灰水 生石灰 水 CaO + H2O == Ca(OH)2 2.时间要求:3 分钟
3.评价设计
前结构 单点结构 多点结构 关联结构 抽象拓展结构
作业 1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知道物质的 化学组成 知 道 物 质 的 化 学 组 成 及 基本性质 能从物质性质 角度分析物质 的用途、实验 安全应急处理 方法 知道物质的组 成、性质、用 途、制取、安 全使用等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性质的掌握情况。一般情况下学生都 能轻而易举的做到,利于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自信心。
作业 2 (发展性作业) :
如图所示装置:实验前 U 型管两端液面相平,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试管中,恢复 到室温后,U 型管中的液面左高右低。据此, 甲同学得出“CO2 与 NaOH 发生了化 学反应”的结论。
(1) U 型管中液面高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 。
(2) 乙同学认为, 甲同学得出结论的证据不充足,理由是________。 1.参考答案:
(1) 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试管内气体减少,压强变小,产生压强差。 2NaOH + CO2 == Na2CO3 +H2O
(2) 氢氧化钠溶液中有水,二氧化碳溶于水并与水反应,也会使气体减少,压 强变小。
2.时间要求:4 分钟
3.评价设计
前结构 单点结构 多点结构 关联结构 抽象拓展结构
(1) 无 意 义 或 空 白 答案 知 道 发 生 的 具 体 反 应 知 道 反 应 导 致 气 压 变化 知道 U 形管液 面高度变化的 原因 能正确解释 U 形管液面变化 的原因
(1) 无 意 义 或 空 白 答案 知 道 反 应 原理 知 道 反 应 原 理 并 能 书 写 熟 悉 物 质的 的 化学式 知道反应原理 并能书写所有 物质的化学式 知道反应原理 并能正确书写 化学方程式
(2) 无 意 义 或 空 白 答案 知 道 物 质 的 个 别 性 质 知 道 物 质 的 部 分 性 质 知道物质的多 种性质 运用物质的性 质解决问题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利用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使试管内外产生压强差原理。 意在考察学生对此知识点的掌握及运用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 力。
作业 3 (提高型作业) (选做题):
要使作业 2 中 U 型管中液面左低右高,可以将胶头滴管和试管中的药品分别换 成 、 。(请写出 2 组液面变化原理不同的物质)
1. 参考答案:氧化钙和水、氢氧化钠固体和水 (或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2. 时间要求:2 分钟
3. 评价设计
前结构 单点结构 多点结构 关联结构 抽象拓展结构
作业 3 无 意 义 或 空 白 答案 知 道 气 压 变 化 导 致 高度变化 知 道 导 致 气 压 变 化 的 个 别因 素 知道导致气压 变化的多种因 素 归纳导致气压 变化的各种因 素的本质
4.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在本课时作业 2 的基础上,本题更近一步,深入分析产生一类现象的可能因素, 进而进行方法归纳,形成解决一类问题的具体的思路和方法。
第 4 课时 溶液的导电性 酸、碱性质相似的原因
课时目标:掌握酸和碱的化学性质,加深对酸和碱及其主要性质的认识,并能够 通过实验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并学会推理分析,提高归纳总结及解决问题的 能力。
作业 1 (基础性作业):
掌握物质的分类是学好化学的基础,指出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 ( )
A、NaCl B、KOH C、MgO D、Cu
1.参考答案:B
2.时间要求:半分钟
3.评价设计
错选 A、C、D 对碱的构成不清楚。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从物质分类角度考查学生对碱的构成的认识。
作业 2 (发展性作业):
生活中常见的柠檬汁、番茄汁、酸奶等物质的水溶液都有一定的酸性,这是由于 它们( )
A、溶于水时生成了盐酸 B、水溶液中含有酸分子
B、组成中含有氢元素 D、溶于水时,在水中电离产生了氢离子
1.参考答案:D
2.时间要求:半分钟
3.评价设计
错选 A、B、C 对酸性溶液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不清楚。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考查学生对溶液的导电性及不同的酸溶液电离时都能产生相同的氢离子的认识, 通过对比归纳,认识物质性质与其组成之间的关系,形成一定的化学学习的思想 方法。
作业 3 (实践性作业):
航天员舱外服内含有与氢氧化钠性质相似的氢氧化锂 (LiOH),请写出氢氧化锂 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参考答案:2LiOH + CO2 == Li2CO3 + H2O
2.时间要求:3 分钟
3.评价设计
前结构 单点结构 多点结构 关联结构 抽象拓展结构
作业 3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知 道 氢 氧 化 钠 的 个 别性质 知道氢氧 化钠的 多 种性质 知道氢氧化钠的 多种性质并能书 写相关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 能由个别推测 一类物质的性 质及相关的反 应方程式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利用情境让学生认识同类物质在性质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迁 移应用能力。
第 5 课时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课时目标:初步认识酸碱中和反应;会区分化学反应;认识中和反应在生活中的 应用及其重要性。
作业 1 (基础性作业) :
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
A.2KC1O32KCl+3O2 ↑
B.Fe+CuSO4=FeSO4+Cu
C.S+O2SO2
D.NaOH+HCl=NaCl+H2O
1.参考答案:D
2.时间要求:半分钟。
3.评价设计
错选 A 分不清分解反应;错选 B 分不清置换反应:错选 C 分不清化合反应 4.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设计不同的化学反应,评价学生对化学反应类型的认识和区别能力。 作业 2 (发展性作业) :
皮蛋在腌制时所用到的原料之一是氢氧化钙 (熟石灰) ,故皮蛋在食用时
往往有一股涩味,有经验的人常在蘸皮蛋的佐料中加 (厨房调料名称)
来去除这股涩味。
1.参考答案:食醋
2.时间要求:1 分钟。
3.评价设计
前结构 单点结构 多点结构 关联结构 抽象拓展结构
作业 2 无 意 义 或 空 白 答案 知 道 氢 氧 化 钙 的 性 质 知 道 中 和 反应原理 知道中和反应 的应用 能利用中和反 应原理解决实 际问题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将生活常识和化学知识相联系,认识中和反应在生活中用途很多,让学生体会化 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业 3 (实践性作业) :
胃酸的主要成分是 ,Al(OH)3 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写出Al(OH)3
治疗胃酸过多症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 参考答案:盐酸 Al(OH)3+6HCl=AlCl3+3H2O
2.时间要求:3 分钟。
3.评价设计
前结构 单点结构 多点结构 关联结构 抽象拓展结构
空 1 无 意 义 或 空 白 答案 知 道 某 一 种酸 知 道 几 种 不同的酸 知道胃酸的成 分 知道其他常见 的酸在生产生 活中的存在
空 2 无 意 义 或 空 白 答案 能 区 分 酸 和碱 知 道 酸 和 碱 能 发 生 反应 能写出具体的 酸碱反应的方 程式 能利用中和反 应原理写出其 他酸和碱发生 的反应的方程 式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通过情境创设,考查学生利用中和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
第 6 课时 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 pH 值测定的意义
课时目标:知道溶液的酸碱性与pH 的关系;认识了解溶液的酸碱性对于生活、 生产以及人类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作业 1 (基础性作业) :
一些食物的近似 pH 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 柠檬汁 2.2 2.4 B. 苹果汁 2.9~3.3
C. 番茄汁 4.0~4.4 D. 鸡蛋清 7.6~8.0
1.参考答案:A
2.时间要求:1 分钟。
3.评价设计
错选 B,C,D,说明学生对 PH 大小和溶液酸碱性强弱之间的关系分不清。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物质,考查学生对溶液酸碱性和酸碱度关系的掌握情况。 作业 2 (发展性作业) :
洗手液是生活中常见的手部清洁剂。洗手液的主要成分有表面活性剂、抑菌剂、 清香剂、防腐剂及其他助剂。洗手液的 pH 是国家标准中的一项重要理化指标, 在最新修订的国家标准中明确指出洗手液在 25℃ 时 pH 范围为 4~10。 常见品
牌洗手液 pH:
对于不同年龄层次、性别的消费群体:由于人的皮肤表面 pH 因年龄、性别 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洗手液 pH 分布范围较广,根据皮肤的酸碱选用相应的洗手 液,以免对皮肤造成刺激和伤害。例如,女性皮肤的 pH 明显高于男性,据此女 性可选用 pH 稍高的洗手液。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的缓冲能力下降,皮肤生理
屏障作用不断降低,皮肤表面的 pH 逐渐近中性,因此,建议年长者选用偏中性 的洗手液;而成年人皮肤表面缓冲力较强,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酸性或碱性稍 强的产品。
对于不同肤质的消费群体:不同pH 的洗手液功效有一定差异,pH 较低的洗 手液消毒抑菌功能相对强,pH 较高的洗手液则去污能力较强。建议油性皮肤的 人可选购略显碱性的洗手液,而干性皮肤的人则使用偏中性、低刺激的。
建议厂家在使用说明中标出产品的 pH 作为参考, 以便消费者能够合理选 购。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 洗手液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国家标准中明确指出洗手液在 25℃时,只能是酸性
B.在 15~55℃时,随温度的升高这几种洗手液 pH 逐渐变小 C.从科学角度看,女性和男性应该使用不同的洗手液
D. 洗手液的pH 越低越好
(3) 为了预防新冠肺炎,请你从表格中选择消毒抑菌功能最好的一款洗手
液 (写出名称) 。
1.参考答案: (1) 混合物 (2) C (3)滴露
2.时间要求:4 分钟。
3.评价设计
(1) 填错,对纯净物和混合物概念不清,处理信息能力较弱。
(2) 错选 A 对信息“ pH 范围为 4~10”没有理解到位; 错选 B 读取表格信息能力较弱;
错选 D 忽略强碱对皮肤的腐蚀作用,没有认识到洗手液不是 PH 越低越好。
(3) 不会答或答错,不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酸碱性。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通过情境创设,考查学生阅读能力及利用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 7 课时 酸碱的化学性质
课时目标:通过归纳梳理加深对酸和碱化学性质的认识,体验实验探究过程,学 会实验操作方法,学会利用酸碱性质解释生活现象。
作业 1 (基础性作业) :
下列关于硫酸的性质描述中,不属于酸的通性的是 ( )
A、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与 NaOH 发生中和反应
C、浓硫酸滴到白纸上使纸变黑 D、与镁反应放出氢气
1.参考答案:C
2.时间要求:1 分钟
3.评价设计
错选 A、B、D 对酸的通性掌握不清,分不清酸的通性与个性。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通过语言描述,考查学生对酸的五点共同的化学性质的掌握情况,间接的也考查 了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情况。
作业 2 (基础性作业) :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是两种常见的碱。
(1) 它们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其原因是溶液中含有
(2) 可做某些气体干燥剂的是
(3) 用氢氧化钙溶液检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参考答案:(1) OH- (2) 固体氢氧化钠 (3) Ca (OH) 2 + CO2 ==CaCO3 ↓ + H2O 2.时间要求:3 分钟
3.评价设计
前结构 单点结构 多点结构 关联结构 抽象拓展结构
(1) 无 意 义 或 空 白答案 知 道 某 些 物 质 的 性 质 知 道 某 些 物 质 共 同 的性质 知道物质性质 相似的原因与 物质组成和结 构有关 会从物质组成 和结构上归纳 物质性质相似 的原因
(2) 无 意 义 或 空 白答案 知 道 物 质 的 某 个 性 质 知 道 物 质 的 某 些 性 质 知道多种物质 的性质 知道物质的性 质与用途的关 系
(3) 无 意 义 或 空 白答案 知 道 反 应 原理 知 道 反 应 原 理 并 能 书 写 熟 悉 物 质的 的 化学式 知道反应原理 并能书写所有 物质的化学式 知道反应原理 并能正确书写 化学方程式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与作业 1 相互照应,通过碱的性质的考查,意在引导学生从物质类别的角度认识 不同类别物质的共性与个性。
作业 3 (发展性作业):
某化学实验小组欲探究盐酸、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取 8 支试管分别用 A ﹣ H 遍 号后,做如下实验:
(1) 实验中观察到有气泡出现的试管是 ,有沉淀生成的试管是 ;
(2)写出实验中无明显现象产生的试管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1.参考答案:
(1) B、D G
(2) Ca(OH)2 + 2HCl == CaCl2 + 2H2O
2.时间要求:4 分钟
3.评价设计
前结构 单点结构 多点结构 关联结构 抽象拓展结构
(1) 无 意 义 或 空 白答案 知 道 某 个 反 应 的 现 象 知 道 多 个 反 应 的 现 象 知道所有反应 的现象并能进 行区分 能利用反应原 理推测反应现 象
(2) 无 意 义 或 空 白答案 知 道 符 合 题 意 的 反 应原理 知 道 反 应 原 理 并 能 书 写 熟 悉 物 质的 的 化学式 知道反应原理 并能书写所有 物质的化学式 知道反应原理 并能正确书写 化学方程式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通过实验意在考察学生对酸碱的化学性质的掌握,以及利用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并通过实验探究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第 8 课时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课时目标: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测定溶液的酸碱性及用pH 试纸测定溶液的酸 碱度。通过实验理论联系实际,体验实验探究的乐趣,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兴 趣。
作业 1 (基础作业) :
某同学用月季花自制酸碱指示剂,并用于检验白醋的酸碱性,部分操作如下,其 中错误的是 ( )
参考答案:D
时间要求:1 分钟 评价设计 错选 A 对研钵的使用掌握不清;错选 B 对溶解操作掌握不清;错选 C 对液体药品 的取用掌握不清。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通过酸碱指示剂的制作过程,考查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掌握情况。 作业 2 (发展性作业) : 教材中学生实验溶液酸碱性的检验中,下列实验仪器或药品不会用到的是( ) A、集气瓶 B、玻璃棒 C、土壤样品 D、石蕊溶液
参考答案:A
时间要求:1 分钟 评价设计 错选 B、C、D 对用指示剂和用pH 试纸检验溶液酸碱性的实验操作不熟。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利用问题情境,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业 3 (发展性作业) :
小红通过查阅资料得知,红色、蓝色、紫色的花里含的色素叫做花青素,花青素 遇酸性溶液就变红,遇碱性溶液就变蓝。于是他做了如下家庭实验:把一朵紫色 喇叭花泡在柠檬汁里,喇叭花很快就变成了红色。他又将另一朵紫色喇叭花浸泡 在家庭生活产生的溶液中,喇叭花由紫色变成了蓝色色。请你根据以上实验现象 回答:
(1) 柠檬汁的 pH 7 (填“>”“<”或“=”) ;测定溶液 pH 最简单的 方法是使用 。
(2) 小红选用的家庭生活中的溶液可能是 (举一例) 。
(3) 喇叭花汁液的性质与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 (举一例) 性质相似。 1.参考答案:(1) < pH 试纸 (2) 肥皂水 (答案合理即可) (3) 石蕊 2.时间要求:3 分钟
3.评价设计
前结构 单点结构 多点结构 关联结构 抽象拓展结构
空 1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通过阅读读 取个别有用 信息 通 过 阅 读 读 取 多 个 有用信息 能对有用信息进行 分析,得出结论 具备对文字信 息进行处理和 加工的能力
空 2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知道溶液的 酸碱度 知 道 酸 碱 度 及 酸 碱 度 的 表 示 方法 知道溶液酸碱度的 测定方法 知道 pH 试纸 是测定溶液酸 碱度的最常用 方法并会正确 使用 pH 试纸 测 pH 值
空 3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知道家庭中 个别溶液的 酸碱性 知 道 家 庭 中 部 分 溶 液 的 酸 碱 性 能结合信息分析所 测溶液的酸碱性 能结合信息通 过分析举出多 个例子
空 4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知道个别指 示剂的变色 规律 知 道 常 见 指 示 剂 的 变色规律 能将变色情况与常 见指示剂的变色进 行类比得出结论 认识许多植物 的花瓣和果实 都具有指示剂 的供能,可替 代检验溶液的 酸碱性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利用题目信息考查溶液酸碱性和pH、指示剂之间的关系,训练学生处理文字信 息及逻辑推理的能力。
六、单元质量检测作业
( 一) 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内容
作业 1:若将潮湿的空气依次通过烧碱溶液、浓硫酸和红热的铜网,最后剩余的 气体主要是 (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1.参考答案:B
2.时间要求:1 分钟
3.评价设计
错选 A、C、D 对常见酸碱的性质掌握不清。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把已学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考察学生们对已学的知识点的 掌握情况和迁移应用能力。
作业 2: 人体健康与pH
我们的生命活动与体液的酸碱度 (即pH) 息息相关。医学研究表明,人体内环 境的酸碱度应该是在 7.35 到 7.45 之间。人体耐酸能力高于耐碱能力,如经常用 弱碱性洗衣粉、洗衣液洗衣服,不带手套,手就会变得粗糙,皮革工人经常接触 碱液也有类似情况,但皮肤角质层遇酸就好一些。可是,眼角膜和呼吸道粘膜对 酸类却十分敏感,酸雨或酸雾对这些器官有明显刺激作用,导致红眼病和支气管 炎,咳嗽不止,尚可诱发肺病,这是酸雨对人体健康的直接影响。另一方面,农 田土壤酸化,使本来固定在土壤矿化物中的有害重金属如汞、镉、铅等再次溶出, 继而通过粮食、蔬菜吸收和富集,人类摄取后中毒得病,这是酸雨对人体健康的 间接影响。请根据短文内容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要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和物质代谢,我们的体液应呈 (选填“弱酸性” “弱碱性”或“中性”)
(2) 土壤酸化使土壤矿化物中的有害重金属再次溶出,通过食物链富集,最终 影响人类生命健康。我们可以通过是哪些方式改良酸性土壤?
(3) 酸雨的 PH 值 ,为减轻酸雨的危害,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1.参考答案:
(1) 弱碱性 (2) 向酸性土壤中撒入适量的熟石灰 (其他答案合理均可)
(3) <5.6 减少煤等含硫燃料的燃烧 (或使用清洁能源等其他合理答案) 2.时间要求:4 分钟
3.评价设计
(1) 错选对溶液的 pH 值大小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不清楚。
前结构 单点结构 多点结构 关联结构 抽象拓展结构
(2) 无意义 或空白 答案 知道用碱 性物质可 以 改 良 酸 性土壤 知道某个 碱性物质 可以改良 酸性土壤 知道某些相似的碱 性可以改良酸性土 壤 知道改良酸性 土壤的物质应 满足的各种条 件
(3) 空 1 无意义 或空白 答案 知道酸雨 一 定 显 酸 性 知道酸雨 的的 pH 一 定<7 知道酸 雨是 pH< 5.6 的雨水。 能正确认识酸 雨与酸性雨水 的关系。
(3) 空 2 无意义 或空白 答案 知道酸雨 形成与大 气 中 二 氧 化硫等物 质有关 知道含硫 等物质燃 烧会释放 出二氧化 硫 能准确分析酸雨的 成因,并提出防治 措施。 知道酸雨的形 成原因,并能 列举出一系列 可行的防治办 法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通过人体健康与 pH 值得介绍,引导学生认识化学与健康及社会生活的关系。考 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同时测评学生处理文字信息的能力。
作业 3:熟练掌握酸碱盐的定义和酸酸盐的化学性质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点,在 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实验时,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 图 (1) 所示:
图 (1)
(1)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该实验操作是将_______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3) 当加入溶液的体积为CmL 时,所得溶液中的阴离子为______ (用离子符号
表示)。
1.参考答案:
(1) HCl+NaOH==NaCl+H2O
(2) 氢氧化钠溶液
(3) Cl- 、OH- 2.时间要求:3 分钟 3.评价设计
前结构 单点结构 多点结构 关联结构 抽象拓展结构
(1) 无 意 义 或 空 白 答案 知道反应 原理 知 道 反 应 原 理 并 能 书 写 个 别 物 质 的 化学式 知道反应原理并 能书写及多个物 质的化学式 知道反应原理 并能正确书写 化学方程式
(2) 无 意 义 或 空 白 答案 识别图像 少量信息 读 懂 部 分 图 像 从反应进行程度 角度分析 从本质分析问 题,读懂图像
(3) 无 意 义 或 空 白 答案 知道个别 溶液中的 存在粒子 知 道 部 分 溶 液 中 的 存 在 粒子 知道所有溶液的 粒子存在情况 能结合反应进 行的程度分析 溶液的成分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考查对中和反应及反应过程中pH 值变化的理解,考查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 作业 4:兰兰在家里发现了一包过期的海苔,包装袋内有一个小纸袋,上面写着 “石灰干燥剂”(主要成分为CaO),海苔过期了,石灰干燥剂有没有变质呢?于 是兰兰拿着这包干燥剂找到化学老师一起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石灰干燥剂没有变质;
猜想二:石灰干燥剂部分变质;
猜想三:石灰干燥剂完全变质。
[进行实验]兰兰分别取该石灰干燥剂进行如下表实验,并记录:
实验目的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验证有无 CaCO3 猜想一不成立
实验二: 无明显放热现象 猜想三成立
[异常现象]
兰兰整理实验,清洗仪器时,突然发现实验二中的烧杯壁明显发热。
[分析释疑]
实 验 二 的 结 论 不 准 确 , 请 用化 学 方 程 式 解 释 烧 杯 壁 明 显 发 热 的 原 因: 。
[反思评价]
本着安全的原则,食品包装带内的干燥剂应如何处理 。 [拓展延伸]
为确定这包干燥剂的组成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钙,有同学说只要向实验二中的烧杯 中的上层清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就可以了 。你认为该同学的方法可行吗? (说出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 , 。
1. 参考答案:
[进行实验] 有气泡产生 验证有无CaO
[分析释疑]CaO + H2O == Ca(OH)2
[反思评价]不能随意丢弃 (不能让婴幼儿接触等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拓展延伸]不可行,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无法确定原干燥剂中是否有 氢氧化钙。
2. 时间要求:6 分钟
3. 评价设计
前结构 单点结构 多点结构 关联结构 抽象拓展结构
[进行实验] 无 意 义 或 空 白 答案 只 知 道 某 个 独 立 反 应的现象, 不 会 从 实 验目的、实 验 结 论 和 反 应 现 象 的 关 系 入 手 分 析 问 理 解 实 验 设 计 的 部 分 意 图 与 思路 基本理解实验 设计的意图与 思路 能设计出其他 解决问题的方 法

[分析释疑] 无 意 义 或 空 白 答案 书 写 个 别 物 质 的 化 学式 能 书 写 几 个化学式 能写出正确答 案 能据此反应放 热的特点进行 知识迁移
[反思评价] 无 意 义 或 空 白 答案 能 认 识 到 干 燥 剂 使 用要注意, 但 对 其 原 因 理 解 不 透 能 认 识 到 应 如 何 正 确 处 理 , 但 语 言 表 达 不 够 准 确 能写出某个合 理答案 能说出很多个 合理答案
[拓展延伸] 无 意 义 或 空 白 答案 只 知 道 氢 氧 化 钙 溶 液 呈 碱 性 及 氧 化 钙 与 水 反 应 能 生 成 氢 氧 化 钙 两 个 独 立 的 知识点 理 解 其 中 的 原因 , 但 不 会 用 自 己 的 语 言 准 确 表 示出来 能正确书写出 答案 能正确写出答 案且能准确分 析把握氧化钙 的 变 质 的 原 因、变质程度 以及对应化学 成分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通过实验探究考查学生对氧化钙、氢氧化钙的性质的掌握情况;利用所学知识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安全意思的养成等。
(二) 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属性表
序号 类型 对应单元作业 目标 对应学 难度 来源 完成时间
了 解 理 解 应 用
1 选择题 (1) (3) √ 较易 改编 14 分钟
2 科普阅读题 (5) (6) √ √ 较易 原创
3 填空题 (2) (3) (4) √ √ 中等 改编
4 实验探究题 (2) (3) (7) √ √ 较难 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