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八章 走近国家
第一节 日本
基础过关全练
知识点1 东亚岛国
【新独家原创】【区域认知】东北亚是一个地理概念,即亚洲东北部地区,为东亚所属的二级区域。结合下图完成1—2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所属国家为最大发展中国家的是(G7208001)( )
A.甲 B.乙 C.丙 D.丁
2.日本(G7208001)( )
A.位于亚洲东部,日本海西北部
B.地跨北温带和北寒带
C.海岸线曲折,多天然良港
D.面积最大的岛屿是九州岛
知识点2 多山的地形
3.(2023河南南阳淅川期中)日本的河流短小湍急,是由于(G7208002)
( )
A.东西距离狭窄,以高原和山地为主
B.东西距离狭窄,以山地和丘陵为主
C.南北距离狭长,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D.南北距离狭长,以丘陵和盆地为主
4.【新独家原创】日本火山、地震活动频繁,是由于日本(G7208002)
( )
A.位于欧亚板块内部
B.位于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C.位于太平洋板块内部
D.位于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上
知识点3 深受海洋影响的气候
读新潟、东京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及日本地形图,完成5—7题。
5.东京为(G7208002)(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6.新潟降水多的季节(G7208002)( )
A.为夏季,此时盛行西南季风
B.为冬季,此时盛行东北季风
C.为夏季,此时盛行东南季风
D.为冬季,此时盛行西北季风
7.与北京相比,东京的气候海洋性显著,主要是因为日本的(G7208002)
( )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地势 D.工业发达
知识点4 高度发达的经济
8.日本经济高度发达,但对外依赖严重,其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发展迅速,原料、燃料需求量大
B.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窄
C.矿产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
D.地处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新特色·常考地图】日本工业发达,良港众多,但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日本对外贸易主要面向美国、中国及欧洲各国。经过多年发展,沿海工业高度集中。如图示意日本主要工业区分布,据此完成9—11题。
9.(2023江西中考)日本工业区主要分布在( )
A.北海道岛 B.本州岛
C.四国岛 D.九州岛
10.(2023江西中考)日本工业沿海布局的有利条件有 ( )
A.土地价格低
B.矿产资源丰富
C.劳动力廉价
D.优良港口众多
11.(2023江西中考)日本工业高度集中,产生的问题有( )
A.环境污染加剧
B.原料消耗减少
C.产品质量下降
D.优化产业结构
12.【新独家原创】《日本经济新闻》2023年5月22日刊登题为《为应对粮食危机做好准备》的文章。关于日本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耕地面积广阔,使用大型农业机具
B.人口众多,农业劳动力充足
C.科技含量高,农业生产水平高
D.人均水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
13.【新独家原创】读日本工业产品的输出及主要工业原料的来源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G7208004)
(1)日本的对外贸易主要面向哪些国家和地区
(2)近几年日本工业逐步向海外迁移,比如汽车厂迁移到中国,轮胎制造厂迁移到东南亚。日本的传统工业为什么向东南亚和中国东部沿海地区转移
知识点5 东西方融合的文化
“和食”即日本料理,其原料以海藻类植物和鱼虾为主,是日本民众十分喜爱的传统美食。如今,因生活节奏加快,欧美快餐已替代了部分日本传统美食。据此完成14—15题。
14.(2020四川绵阳中考)“和食”能够反映出日本国土(G7208003)( )
A.深居内陆 B.濒临海洋
C.多火山地震 D.南北狭长
15.(2020四川绵阳中考)“和食”与“洋”快餐并存,反映出日本(G7208007)( )
A.东西方文化兼容 B.民众思想保守
C.传统文化已消失 D.排斥外来文化
知识点6 人口与主要城市
16.日本居民绝大部分( )
A.属于白色人种 B.是大和族
C.通用英语 D.信奉基督教
17.有关日本城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东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B.筑波是新兴的科学城
C.京都和奈良是著名古都和文化旅游城市
D.横滨是世界特大城市之一
能力提升全练
18.【新特色·多彩文化】(2023黑龙江牡丹江中考,13,★☆☆)日本人的饮食有着浓烈“海的味道”,形成了独特的“鱼文化”,其主要原因是( )
A.受季风气候影响,资源匮乏
B.受西方饮食结构的影响
C.日本地域狭小,耕地面积小
D.日本是岛国,沿海渔业资源丰富
读日本简图,完成19—20题。
19.(2022山东济宁中考,13,★☆☆)由图中信息可知,日本发展对外贸易的有利条件是( )
A.工业生产能力强
B.船舶制造业发达
C.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D.海外侨民众多
20.(2022山东济宁中考,14,★☆☆)影响日本樱花开放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G7208002)( )
A.气温 B.降水
C.地形 D.海陆分布
21.【新特色·区域对比】(2023四川宜宾中考,21,★☆☆)区域对比是地理学习的重要方法。读日本和马达加斯加主要岛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读地理位置:两国均位于 半球,都位于大洋的 岸。(G7208001)
(2)识自然环境:两国地势起伏都较 ;日本气候受 影响,南北差异明显,马达加斯加气候受地形影响,主要表现为 差异。(G7208002)
(3)鉴经济发展:日本的城市主要分布于 (沿海/内陆),按经济发展水平,属于 国家,其资源贫乏,可依托便利的 (交通运输方式)从马达加斯加进口 (初级农矿产品/工业制成品)。(G7208004)
(4)谋人地协调: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为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经济落后的岛屿国家过度掠夺自然,如滥伐森林、开垦草原和过度放牧等,导致生态问题突出。面对这种状况,你认为该类国家可持续发展可以采取哪些合理措施。(答出两点即可)
素养探究全练
22.【综合思维】【新考向·时事热点】(2023福建泉州石狮期末)如图示意日本简图和当地特色民居,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探寻核电大国】
铀是核电站发电的主要原料。日本长期位居世界第一大铀矿进口国。
(1)日本的核电站主要分布在 (沿海/内陆)地区。
(2)结合材料,日本建设核电站的不利条件是 。
(3)福岛核电站位于日本四大岛中的 岛。日本政府于2023年8月将福岛核电站的核污染水排入海洋,遭到多方反对。日本将核污染水排放入海,带来的危害有
。
【解码特色民居】
(4)【人地协调观】“合掌造”是日本西部的传统民居,屋顶呈“人”字形,如同双手合十,因此得名。同学们绘制了思维导图,请你补充完整。(G7208003)
① ②
③ ④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全练
1.D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甲位于俄罗斯,乙位于朝鲜,丙位于韩国,丁位于中国台湾省。
2.C 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全部位于北温带;面积最大的岛屿是本州岛。
3.B 日本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地面起伏较大,并且东西距离狭窄,河流短小湍急。
4.B 日本位于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日本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5.C 东京最冷月均温高于0℃,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6.D 新潟冬季降水多,此时盛行冬季风(西北季风)。新潟处于冬季风的山地迎风坡,形成地形雨,多暴雪。
7.A 日本四面环海,是一个岛国,这样的海陆位置使其气候深受海洋影响。
8.C 日本国土面积狭小,自然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主要依赖国际市场。
9.B 读图可知,日本的工业区主要分布在本州岛。
10.D 日本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工业布局在沿海地区有利于工业原料、燃料的进口和工业制成品的出口。
11.A 日本工业高度集中,有利于资源调配,提高产品的质量,有效利用基础设施,减少生产成本,提高利润,但高度集中的工业会加剧环境污染等问题。
12.C 日本耕地面积狭小,使用小型农业机具;农业劳动力不足;日本海洋渔业发达,但人均水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的是挪威。
13.答案 (1)美国、中国及欧洲各国。
(2)向东南亚:靠近原料产地,劳动力丰富且价格低。向中国:靠近消费市场,降低运输成本。
解析 (1)读图可知,日本的对外贸易主要面向美国、中国及欧洲各国。(2)日本的传统工业向东南亚转移,便于利用当地的原料和劳动力;向中国东部沿海地区转移可以靠近当地的消费市场,降低运输成本。
14.B 日本是东亚岛国,海岸线漫长而曲折,同时受洋流的影响,渔业资源丰富,故“和食”原料以海藻类植物和鱼虾为主。
15.A 日本文化具有浓厚的大和民族传统色彩,古代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东方传统文化特色浓郁;近现代,又受到欧美科技和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广泛影响,是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典型。
16.B 日本居民绝大部分是大和族,属于黄色人种,通用日语,多信奉神道教和佛教。
17.D 本题考查日本的城市特点。东京是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世界特大城市之一。
能力提升全练
18.D 物产影响人们的饮食习惯。日本是岛国,沿海渔业资源丰富,故日本人的饮食有着浓烈“海的味道”,形成了独特的“鱼文化”。
19.C 日本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便于进口原料、燃料,出口工业产品,发展对外贸易。
20.A 每年春天气温升高到一定程度,樱花就会开花,日本群岛南北跨纬度较大,南部纬度低,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春天升温早;北部纬度高,获得的太阳辐射少,春天升温迟。气温的差异造成日本樱花开放时间的差异。
21.答案 (1)东 西
(2)大 纬度(位置) 东西
(3)沿海 发达 海洋(水路)运输 初级农矿产品
(4)控制人口增长,保护环境,科学放牧,发展多元化经济,等。
解析 (1)读图可知,两国都位于地处20°W以东、160°E以西的东半球,日本位于赤道以北的北半球,马达加斯加位于赤道以南的南半球。日本位于太平洋西岸,马达加斯加位于印度洋西岸。(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国地形均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起伏大;日本领土南北狭长,跨纬度广,受纬度位置的影响,南北差异明显,北部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南部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是热带雨林气候,西侧是热带草原气候,东侧处在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西侧是背风坡,又靠近非洲大陆,受大陆影响,降水少,因此受地形因素的影响,表现为东西差异。(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的城市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沿海地区地势低平,海陆交通便利,经济发达,按经济发展水平,属于发达国家。其资源贫乏,可依托便利的海洋运输,从马达加斯加进口初级农矿产品,马达加斯按经济发展水平,属于发展中国家。(4)根据题意,从存在的问题入手去分析相应的措施。首先要控制人口增长,其次是保护自然环境,发展多元化经济,培养科技人才,提高民众文化素质,科技兴农,等。
素养探究全练
22.答案 (1)沿海 (2)(铀矿)资源缺乏
(3)本州 海洋生态环境系统将会受到破坏;海洋生物将会受到污染;人类食用污染的海产品,将会产生各种疾病;影响渔业发展;等
(4)森林 地震 西北 大
解析 (1)读图可知,日本的核电站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2)读材料可知,日本长期位居世界第一大铀矿进口国。那么日本建设核电站的不利条件是铀矿资源缺乏,需要大量进口。(3)读图可知,福岛核电站位于日本四大岛中的本州岛。日本将核污染水排放入海,带来的危害有海水污染,生态破坏,增加人们患病风险,等。(4)各地的民居有着不同的建筑风格,但都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日本多山地丘陵,森林资源丰富,日本合掌造多采用木质结构;日本位于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多地震,日本合掌造使用轻质材料,三角形的建筑结构搭建,房屋不易倒塌;日本西部冬季位于西北季风的迎风坡,降雪多,日本合掌造屋顶坡度大,有利于排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