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5张PPT)
名篇名句默写
目录
如何解决“选不准句”“写不对字”的难题
1、巧借三方法——让你选准句
2、掌握八策略——让你写对字
3、高考真题练习
4、名校即时练习题
【研透全国卷】
考查的范围以《考试说明》推荐背诵的篇目为主。试题共3小题,往往其中2小题考查高中篇目,1小题考查初中篇目。
考查形式稳中有变,2023年仍然沿用2022年情境式默写的考查方式,注重对名篇全篇的背诵,尤其重视对必背篇目的全面理解和对名句的准确理解之后的识记。这种考查方式与以往的上下句填空式默写方式相比,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理解识记能力,而非单纯识记能力。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 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记载,齐王接受邹忌的意见,广开言路。一开始有很多人进谏,以至“ ”;过了几个月后,则“ ”。
(2)鲍照曾以“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表达内心愤懑,李白《行路难》中的两句诗“ , ”,描写相近动作,抒写近似心情。
(3)花和雪都是古诗词中常见的物象,古代诗人常常以雪喻花,或以花喻雪,比如“ , ”。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甲卷)
门庭若市
时时而间进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诗经·卫风·氓》中男女主人公有过愉悦的住昔,“_________,________”,就是对他们小时候欢乐相处的描写。
(2)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两句都使用了叠字,从听觉、视觉上突出了对景伤怀的感受。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当年刘裕率军北伐时的强大气势。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甲卷)
总角之宴
言笑晏晏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本题默写时要注意以下重点字词:“宴”“晏”“萧萧”“戈”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 分)
(1)《左传·庄公十年》记载,长勺之战结束后,曹刿向鲁庄公解释说,确认齐军不是伪装败退进而决定追击,是因为“ , ”。
(2)《庄子·逍遥游》引用志怪书《齐谐》的内容称,当大鹏迁往南海的时候,“ , ”,乘着六月的大风飞去。
(3)郦道元在《三峡》一文中引用渔歌“ , ”,来印证前文对哀猿长啸的描写。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甲卷)
(吾)视其辙乱
望其旗靡
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巴东三峡巫峽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本题默写时要注意以下重点字词: “辙”“靡”“抟” “鸣”(呜)
评分参考: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
执行细则: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每句中凡书写错字,漏字,多字,皆不给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述而》中孔子指出,即使吃粗劣的食物,枕着胳膊睡觉,也可以乐在其中;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观刈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劳动者珍惜夏日时光,不顾劳累,也忘记了炎热。
(3)《阿房宫赋》中以一连串的排比夸张表现阿房宫的奢华,如写架起房梁的椽子“_______________”,嘈杂的音乐声“_______________”。
2020年全国三卷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力尽不知热
但惜夏日长
多于机上之工女
多于市人之言语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的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维《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写了到达边塞后看到的奇特壮丽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尤未悔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2019年全国一卷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__________,__________”,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2)在《出师表》开头,诸葛亮向后主指出,先帝刘备过早去世,“__________,__________”,正是危急存亡之时。
(3)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__________”,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_____________”。
2016·全国新课标卷Ⅰ
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
今天下三分
益州疲弊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分析近几年名篇名句默写题的命题趋向,情境式默写题越来越受到命题人的青睐,因此应引起广大考生的特别重视,为此,简单归纳此类题型的答题方法和技巧,以帮助考生备战该考点。从高三复习实际来看,考生出现的失误无非就是“选不准句”“写不对字”,针对这一情况,本专题从“巧借三方法——让你选准句”和“掌握八策略——让你写对字”两大方面给予点拨,以确保名篇名句默写题这一“保分题”得满分。
巧借三方法——让你选准句
一、理解文章内容,把握句子意蕴
情境式默写题一般都涉及正确理解文意及句子内涵,因此考生平时积累时要加强理解性记忆,弄清文章内容及句子内涵,切不可死记硬背。
如《劝学》,文章第2~3自然段论述学习的意义,第4自然段论证学习的方法。
【2016·全国新课标卷Ⅰ】
《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_________,________”,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分析:据题意可知横线处应填写蚯蚓用心专一的结果。原文中“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对应“身体柔弱”,所以很自然地推断出所填名句应为:
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
二、紧扣关键词语,选择恰当语句
考生如果能够把握文章内容,就可以扣住关键词语,选择恰当的句子进行填写了。
如:【2016·全国新课标卷Ⅲ】
严格地说,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繁杂,实在难以入耳。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分析:从“声音单调繁杂,实在难以入耳”可联系到描写浔阳地理环境的段落,寻到描写音乐的语句:
岂无山歌与村笛
呕哑嘲哳难为听
三、揣摩提示语言,准确理解情境
提示性语言对正确解答情境式默写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示性语言主要包括作者、出处及题干中的叙述性语言等。
1、意象提示
一些情境式默写题列出了所填名句中的重点意象(人、事、物等),考生根据这些意象可准确定位所填名句。
如:《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分析:提示语“朝菌”和“蟪蛄”准确地表明了要填写的名句中也包含这些意象,再结合“小年”,由此可迅速确定所填名句为:
朝菌不知晦朔
蟪蛄不知春秋
2、表现手法提示
部分情境式默写题点明了所填名句运用的表现手法,比如“比喻”“侧面烘托”“正面描写”“反衬”等,我们借助这些手法加以推断联想,就可找到所填名句。
如: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了客人吹洞箫的内容,开始是正面描写,写洞箫的声音呜咽、不绝如缕,接着用侧面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现洞箫声音的悲凉。
分析:情境中“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表明了使用的描写手法,“正面描写”已经确定,所填内容应为侧面描写的,结合课文和“洞箫声音的悲凉”,可推断所填名句为:
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掌握八策略——让你写对字
一、记住生僻难写字
名句名篇中有一些生僻难写的字,平时勤于动笔,强化记忆,考生在考试中才能准确无误地写出来。
例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使至塞上》中描写壮丽奇特的塞外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与成语“方凿圆枘”意思相似,表达“道不同不相为谋”之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贺《雁门太守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直接表明了为国捐躯的崇高精神。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何方圜之能周兮
夫孰异道而相安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二、区分同音异义字
读音相同但意义不同的字在名句名篇中大量存在,这是命题者“设误”的热点,考生平时复习时要特别注意这些同音异义字,有意识地多作分析比较,做到既知其形,又知其义。
例、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琵琶女演奏琵琶过程中,声虽“暂歇”,却产生更好效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桃花源记》中,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3)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对初春直接赞美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三、区分同义异形字
意思相同而字形迥异的字在名句名篇中也屡见不鲜,是考试得分的“盲点”之一,复习时也应引起考生的高度重视。
例、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出师表》中,诸葛亮回顾自己当初临危受任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劝学》中阐明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蜀道难》中用神话传说表现蜀道开辟之难和来历之神奇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
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四、区分形近异义字
形近异义字在名句名篇中比较常见,再加上读音又大多相同或相近,对考生有很大的迷惑性和误导性,因此考生在答题时应予以重视。
例4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登高》中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________________,不知东方之既白。(苏轼《赤壁赋》)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雄姿英发
相与枕藉乎舟中
五、留心语句的顺序
有不少名句的语句顺序即使颠倒,意思也不会发生改变。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一部分考生往往只观其大略,不求甚解,导致把语句的顺序写颠倒,白白丢掉了分数。
例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高低冥迷,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2)月出于东山之上,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不知西东
徘徊于斗牛之间
六、留意具体的语境
名句名篇的背诵与默写,不应死记硬背,而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从而使得我们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
例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刘义隆典故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纷纷暮雪下辕门
渚清沙白鸟飞回
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七、留意句中的通假字
通假字虽和本字的意思一样,但在默写中,考生若把句中的通假字写成本字,也属于误写,是不能得分的。
例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苏轼《赤壁赋》)
(2)《桃花源记》中,表现“村中人”热情待客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举酒属客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君子生非异也
八、注意不遗漏虚词
名句名篇中有大量的虚词,考生稍不注意就很容易漏掉,造成丢分。
例、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表现诗人崇尚高洁、虽死无悔思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对秦国贪婪掠夺而又肆意挥霍财富的行为提出批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在《登高》中感叹自己白发日多、因病戒酒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了战争悲壮、残酷的气氛。
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用“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分别表达了对菊花、牡丹的看法。
(2)《次北固山下》中诗人王湾借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暗示人类的发展变化,表现出诗人豁达的胸怀和积极向上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师说》中,韩愈认为存在“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花之隐逸者也
花之富贵者也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15.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共8分)
(1)宋代爱国名将宗泽因朝廷掣肘,没有机会北渡黄河与金兵作战。相传他在临终之际慨叹壮志未酬,仍在吟咏杜甫《蜀相》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绍兴很多桥的命名都有典故。“题扇桥”相传是王羲之为卖扇老妪题扇的地方,“杏卖桥”则得名于陆游《临安春雨初霁》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人对道德修养的追求可以达到高度审美化的境界。《论语》中“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_________,_________”的场景便是生动的例子。(4)苏洵在《六国论》中将六国灭亡的原因归结为“弊在赂秦”,进而阐释说:“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_________,_________。”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风乎舞雩
咏而归
奉之弥繁
侵之愈急
2023年北京卷
高考真题训练
【2023年新高考全国Ⅰ卷语文】
五、情景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自己编写《史记》“_________”,便遭遇了李陵之祸,因痛惜这部书不能完成,所以“________________”。
——衔接考查
(2)《旧唐书·音乐志》记载竖箜篌“体曲而长,二十有二弦”,而李贺《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说明竖箜篌的弦数还有另一种可能。
——两首诗关联性考查
(3)小刚临摹了一幅诸葛亮的画像,想在上面题两句诗,却一直没想好。汪老师认为不妨直接用古人成句,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很好。
——情境考查,侧重于知识运用
草创未就
就极刑而无愠色
十二门前融冷光
二十三丝动紫皇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2023年新高考全国Ⅱ卷语文真题】
五、情景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记载,李存勖将李克用留给他的三支箭收藏在祖庙中,其后用兵作战,“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装在锦囊中背在身上,奔赴战场。
——衔接考查
(2)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看似闲适恬静,实则透露出诗人由于内心的惆怅而彻夜难眠。
——考查语句理解
(3)小刚在他创作的历史小说《正气歌》中写道:文天祥月下独步于江边,眼前壮阔的景象使他不禁吟诵起前人的写景名句“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情境考查,侧重于知识运用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请其矢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2023年新高考全国乙卷语文真题】
六、情景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琵琶女结束演奏后的动作及神态,同时也引出下文对其身世的叙述。
——考查语句理解
(2)宋代张孝祥以“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描写舟泛水上,境致与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所写的景致非常相似。
——两首诗关联性考查
(3)小刚因病不能参加比赛,汪教练给他发了一条信息。写道:“人生中的机遇绝非只有一次,古诗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对你永远充满信心!”
——情境考查,侧重于知识运用
沉吟放拨插弦中
整顿衣裳起敛容
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2022年新高考I卷】
(三)名篇名句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_ ______,________”两句,以劣马的执着为喻,强调为学必须持之以恒。
——考查语句理解
(2)乐器在古代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诗经·周南·关雎》中写到乐器的句子是“________”和“_________”。
——事物关联性考查
(3)自然界鸟类的啼鸣有时会引发人们的悲思愁绪,这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象考查
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
琴瑟友之
钟鼓乐之
又闻子规啼夜月
愁空山
【2022年新高考II卷】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使用叠字,增添了乡村远景的平静安详之感。
——考查语句理解
(2)杜甫《蜀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自问自答,点明了诸葛武侯祠所在的位置。
——考查语句理解
(3)古代京城百业兴旺,精英荟萃,又被称为“京华”,这一美称,在唐宋诗词里经常出现,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象考查
暧暧远人村
依依城里烟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冠盖满京华
斯人独惟悴
【2022年全国乙卷】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 , ”两句,写琵琶女以娴熟的技艺演奏了当时有名的两首乐曲。
——考查语句理解
(2)李商隐《锦瑟》“ , ”两句中的数目字,引发了后世读者的多种解读。
——考查语句理解
(3)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中“ , ”两句,以花落归根为喻,抒发了诗人虽然辞官,但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情怀。
——考查语句理解
轻拢慢捻抹复挑
初为《霓裳》后《六幺》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2021年新高考I卷】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贾谊在《过秦论》中交代陈涉的身份,说他不过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且是被迁戍边的兵卒。
——考查语句理解
(2)在《游褒禅山记》中,王安石陈述自己的感悟:力量足以达到目的却未达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尽了自己的努力仍未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
——考查语句理解
(3)《楚辞·招隐士》中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经典句子。从此之后,将“王孙”与青草一起吟咏,成了古典诗词中表现隐逸、离别等情感的一个传统,如“__________,__________”。
——意象考查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氓隶之人
于人为可讥
而在己为有悔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2021年新高考II卷】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采用对仗句式,连用两个比喻,表达诗人对官场的厌倦以及对田园的向往。
——考查语句理解
(2)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感慨:当李存勖强盛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等到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他,就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讥笑。
——衔接考查
(3)古代诗人受到《楚辞·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启发,创造出“落木”一词,以指代落叶。该词在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象考查
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其意气之盛
可谓壮哉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2021年全国乙卷】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乐曲演奏过程中的停顿也有情感表达作用。白居易《琵琶行》中对此进行说明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查语句理解
(2)即便“故国不堪回首”,李煜在《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还是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当年在金陵的宫殿,慨叹已物是人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查语句理解
(3)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描写了春日的洞庭湖景色,其中写到花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考查语句理解
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岸芷汀兰
郁郁青青
(三)名句默写(本小题共6分)
1、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自古以来,秋天一直是文人墨客常常吟味不已的季节。借助秋景表达内心悲伤的诗句不胜枚举,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写出了秋天的凄清。
(2)峨眉山位于四川,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李白曾移居四川,很熟悉峨眉山,他的诗文中多有“峨眉”的身影,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不胜枚举。
(3)“杜鹃”,又叫子规,相传为周朝末年蜀王杜宇死后所化。“杜鹃”的意象频繁在古诗词中出现,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即时训练
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
西当太白有鸟道
可以横绝峨眉巅
又闻子规啼夜月
愁空山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静女》中“ , ”两句,写娴静美好的女子从远郊归来赠送“我”初生的茅草,确实美好而且与众不同。
(2)李贺《李凭箜篌引》中“ , ”两句,运用浪漫主义手法,通过想象广寒宫里的场景,描写宁静的仙境,衬托出乐声投射在人们心中的感受。
(3)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中“ , ”两句,表明了王安石不为怨诽之多而改变决心的坚定态度。
自牧归荑
洵美且异
吴质不眠倚桂树
露脚斜飞湿寒兔
至于怨诽之多
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实行仁德,在于自己,不在于别人的句子是: ,
(2)《春江花月夜》中,写游子和思妇通过相互望月来表达思念之情,与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
(3)一个人在辛苦困倦到极点的时候,往往会仰头长叹“天啊!”这种情况在司马迁的《屈原列传》中有形象的描述: , 。
为仁由己
而由人乎哉
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故劳苦倦极
未尝不呼天也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贾谊在《过秦论》中写,天下诸侯率领百万雄师,攻打函谷关,而秦国打开关口迎击诸侯之军,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贺在《李凭箜引》中,以石为之破、天为之惊等神话传说来表现弹奏者的超凡技艺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想要创作一篇历史小说《飞将军李广》,他在前言中想引用一句褒扬李广的古代名句,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国之师
逡巡而不敢进
女娲炼石补天处
石破天惊逗秋雨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君不见沙场争战苦
至今犹忆李将军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
5、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任重道远”,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和“________”。
(2)《大学之道》中,用“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本末始终的道理,进而说明“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的观点。
(3)我们常说要防患于未然,要未雨绸缪,在《<老子>四章》里也表达了同样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茂盛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5)《〈论语〉十二章》中写君子应勤勉做事而谨慎言谈,并向有才有德的人学习以匡正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就有道而正焉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物有本末
事有终始
为之于未有
治之于未乱
仁以为己任
死而后已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9分)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汉族传统的婚礼章程指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六种礼节,即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诗经·卫风·氓》中的与“纳吉”相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
(2)同样是描写长江,苏轼《赤壁赋》“_________”描写了月出之后雾气笼罩江面的静谧景象。
(3)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见到了徐公,先是仔细观察,感觉自己没有徐公美,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终认定自己确实不如徐公美。
(4)《出师表》中,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左传·庄公十年》记载,长勺之战结束后,曹刿向鲁庄公解释说,确认齐军不是伪装败退进而决定追击,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尔卜尔筮
体无咎言
白露横江
窥镜而自视
又弗如远甚
陟罚臧否
不宜异同
(吾)视其辙乱
望其旗靡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红楼梦》中,用“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描写权贵之家的豪富奢侈之气。《阿房宫赋》中也有与之相近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
(2)《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认为,国君决心改变士大夫们养成的种种陋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招致众人的强烈反对。
(3)电视剧中主人公与挚友离散多年,在久别重逢的一刻却只有深情的凝望。小刚被这一场景深深打动,不禁想到了古诗词中也有诸多描写无言、无声却情韵悠长的情景的诗(词)句,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
而某不量敌之众寡
欲出力助上以抗之
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
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用“蚓”和“蟹”作对比,虽“_______________,筋骨之强”,却能“_________,下饮黄泉”,原因在于其“用心一也”。
(2)读史以明鉴,对于秦国灭亡的教训,杜牧、贾谊都认为应“施仁”。杜牧《阿房宫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_,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说明秦若施仁爱民则可传万世;而贾谊在《过秦论》中指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古诗文中,有许多关于飞鸟的意象,作者借它传情达意,读来意趣横生。诸如:《蜀道难》“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中,它善于高飞却难以逾越蜀山,侧面烘托蜀道高险难行;《蜀相》“_______________”一句中,它叫声美好却无人赏识,暗含作者怀才不遇的深深悲愤。
蚓无爪牙之利
上食埃土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隔叶黄鹂空好音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归园田居》中,诗人用笼中鸟儿依恋山林、池中鱼儿向往深渊来表达归隐田园的愿望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长江的澄澈和沿途山峰的峻伟峭拔。
(3)小刚演讲时要表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以史为鉴”的观点,他准备引用古代诗文中的名句,你可以建议他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
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千里澄江似练
翠峰如簇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三)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战争形态多种多样,战场形势瞬息万变,需要侦察兵深入敌后观察敌情来推动作战决策,需要战地记者到现场传回信息来看透“战争迷雾”,决不能只在战场外坐而论道、信口雌黄,否则就是《石钟山记》所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了。
(2)《红楼梦》的护身符歌谣里有“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在《阿房宫赋》里表明阿房宫规模庞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历史悠久的八百里洞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古人常常在诗词中描绘洞庭湖的美景,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不目见耳闻
而臆断其有无
覆压三百余里
隔离天日
玉鉴琼田三万顷
着我扁舟一叶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石钟山记》记载,苏轼与其长子暮夜泛舟至绝壁下,看到了阴森恐怖的大石侧立,听到了磔磔鸟鸣,内心惊恐欲还之时却听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通感的艺术手法正面写乐声,时而众弦齐鸣如玉碎山崩,时而一弦独奏如凤凰鸣叫,时而幽怨,时而轻快。
(3)“鸥”在古人笔下常常被视为隐士的伴侣,借以表达闲适或隐逸之情。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声发于水上
噌吰如钟鼓不绝
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
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小题共1小题,6分)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柳永《望海潮》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现出了不同季节西湖的美景。
②《蜀相》中表达作者强烈痛惜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赤壁赋》中侧面表现箫声悲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3.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洵《六国论》开篇简明扼要地指出六国失败的原因是“__________”,贾谊《过秦论》结尾段总结出秦最终颠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适《燕歌行(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军队击金敲鼓向边关行进的状态。
(3)意象叠加是将有相同本质涵义的意象巧妙地叠合在一起,比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种手法在古诗词中常被用到,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弊在赂秦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摐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姚鼐的《登泰山记》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太阳红如朱砂,下面又有红光承托的壮丽景色。
(2)李白《蜀道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杜鹃的夜间悲鸣渲染蜀道荒凉悲凄的气氛。
(3)电影《长安三万里》是从唐朝边塞诗人高适的视角展开的,高适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也是一名浴血沙场的战士,《燕歌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既表明他对战争的血腥有着清醒的认知,又充分讴歌了志士为保卫家国而献身的精神。
(1)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2)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3)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正赤如丹
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又闻子规啼夜月
愁空山
相看白刃血纷纷
死节从来岂顾勋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面对雄浑阔大的洞庭湖,杜甫不禁“___________”,滴滴泪水都是沥血大爱;张孝祥泛舟洞庭湖,尽管头发稀疏衣着单薄,却依然“______________”,表现出他心志的坚定。
(2)“不绝如缕”形容情势危急,刘克庄《贺新郎》中“___________”句也以比喻国家的衰微不堪;“暴虎冯河”指无所凭借,有勇无谋,而荀子在《劝学》中认为君子之所以高于众人,是因为“____________”。
(3)国庆假期,小刚与友人同游山野,晚上散步于松间月下,听泉水叮咚,此情此景让小刚不禁想起前人的写景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凭轩涕泗流
稳泛沧浪空阔
国脉微如缕
善假于物也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一个英明的君王应戒骄戒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用“海纳百川”的道理来告诫唐太宗不要骄傲自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劝学》中,荀子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喻,引出后天学习、反省可以改变人的天性的论断。
(3)人物的身份可以用各种方式来体现,如古诗词中常用衣服颜色或材质来表明人物身份,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惧满溢
则思江海下百川
故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
遍身罗绮者
不是养蚕人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小题共1 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论语〉十二章》中, “ , ”最能体现孔子的 道德价值观,表达了 孔子对真理的不懈追求以及敬畏之情。
(2)在“诗词背诵”竞赛中,小明抽到的是“杜鹃”这一关键词,他脱口背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 ? ”以及李商隐的《锦瑟》中的“ , ”四句诗。
朝闻道
夕死可矣
其间旦暮闻何物
杜鹃啼血猿哀鸣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8、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期中考试之后,小刚想选一句名言作为座右铭勉励自己保持初心,他想起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里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中“_________,__________”隐喻词人的人生追求和对内心明洁人生信条的秉持。
(3)“骐骥”是千里马的别称,也是在古诗文中经常出现的意象,如“_________,________”。
有善始者实繁
能克终者盖寡
孤光自照
肝肺皆冰雪
骐骥一跃
不能十步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眼前秋景和长年漂泊、年老多病的处境联系在一起,表达了浓重的悲凉之感,典型地体现了其沉郁顿挫的诗风。
(2)姚鼐《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摹色彩,把日出时太阳跃动而雄浑的形象表现得气势磅礴。
(3)黄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深深地刻进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如唐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正赤如丹
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6分。每空1分,错字、多字、少字该句不得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2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短歌行》中“ , ”使用周公的典故表达自己的求贤若渴。
(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 , ”表达出对权贵的极度蔑视。
(3)《答司马谏议书》中,表明王安石不因为怨诽之多而改变决心的坚定态度的句子是“ , ”。
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度义而后动
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2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司马迁的《屈原列传》中,“ , ”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对《离骚》进行评价,认为其能够借平常浅近的事物来阐发博大深远的意蕴。
(2)在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中,“ , ”两句运用叠词,描绘出一幅迷蒙隐约的美丽画卷,极具生活气息。
(3)在贾谊的《过秦论》中,“ , ”形象地描写了秦始皇得到天下后,派遣得力可靠的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举类迩而见义远
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2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杜甫的《登岳阳楼》中,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琵琶行》中,作者使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描写琵琶女一曲终了,人们久久沉浸在美妙的乐曲声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重大灾情爆发之后,无数“逆行者”用大爱撑起生命的重担,为全社会树立起一座座道德精神的丰碑。我们可以用《屈原列传》中“________________”一句来赞美他们可比日月的精神。新时代的青年担负着国家社会兴盛的重责,应当学习榜样的精神,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______________”,学习读书人的志向与性格。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士不可以不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