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精卫填海》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3《精卫填海》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14 11:56: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年级上册第13课《精卫填海》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神话故事,单元阅读要素一是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二是感受神话故事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这就要求学生在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感受神话的神奇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精卫填海》是本单元第二篇精读课文,是一篇文言文,课文用了35个字把精卫填海的起因、经过写得非常清楚,塑造了一个勇敢坚韧的精卫鸟形象。四年级的学生已有学习文言文的经验,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引导学生结合注释、工具书读通课文、读懂内容、感受神奇、积累语言。同时,引导学生借助图画边读边
想象,从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方面创讲故事,进一步体会神话故事的神奇。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帝、曰”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少”,会写“衔”等5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述精卫填海的故事。
4.感受精卫的精神,感受神话故事的魅力。
三、教学重点
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述精卫填海的故事。
教学难点
感受精卫的精神,感受神话故事的魅力。
五、教学过程
任务一 初读课文,读懂内容
(一)猜词导入、质疑课题
1.出示园地中词句段运用中的词语,一边读,一边想,这些词语让你想到了哪些人物或故事
2.这次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二)朗读古文
1.教师范读、领读、开小火车读,师正音。
相机指导,“溺”“堙”。
2.读准长句的节奏。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教师领读指导。齐读课文。去标点,竖着读。
3.指导书写“衔”。
(1)课件展示:“衔”字的变形过程。
“衔”指的是为了控制马匹的行进速度横在马嘴里,两端系着缰绳的小铜棒。引申指用嘴含着或叼着,所以外面用“行”字,里面是表示金属的金字旁。
(2)要想把这个字写正确写美观,要注意些什么
4.齐读课文。
任务二 梳理脉络,感悟形象
(一)表格支架,梳理脉络
1.要想读懂古文,就要先理解字词的意思。有没有哪个字词你不理解的。
(1)同桌互说意思。
借助注释,联系生活识记,联系上下文等等,同学们用这些方法跟同桌说说这篇文章的意思。
表格梳理。
精卫为什么填海,怎样填海的,四人小组探究学习,试着用文中的句子,完成表格的填写。
精卫填海
为什么填海 怎样填海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缺少结尾。
(二)体会神话故事的神奇
1.这篇课文神奇的地方还在哪里 和同桌交流一下,汇报你的想法。
2.如果你是这只精卫鸟,如此小的嘴巴衔着木石,从西山飞到东海,你有什么感觉,常衔又会有什么感觉
3.想象精卫填海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危险。播放视频。
4.创设情境,有感情地朗读。
当四周电闪雷鸣,狂风呼啸,精卫
四周寒风刺骨,鹅毛般的大雪飘落在精卫身上,精卫
当东海知道了精卫要填平他,东海不屑地说“小小精卫,你还想填平我,做梦去吧。”精卫
5.齐读课文并试着背诵全文。
6.学生讨论将故事讲生动的方法。(课件出示标准)
7.四人小组讨论,推选一名同学讲好故事。
远古时期人们认为神话是真实而圣神的,一定要在严肃的仪式上郑重的讲出来。你们要注意态度庄重,语言要得体。
任务三 拓展思考,感悟主旨
1.多么神奇的故事呀,精卫填海的故事没有结尾,因为精卫的精神一直在延续着。这是你还知道哪些人物身上也有精卫的精神
2.在这种精神之下,我们中国人创造出一个个奇迹。观看视频。今天的人,上古的神,一脉相承。坚持不懈的精神让我们和自然融合在了一起。
3.在 2022 年北京冬奥会组委会发行了一批神话系列纪念徽章,为什么要用这些神话故事呢 面对天崩地陷、河水泛滥,远古时期的人们太渺小了,但即使当时没有能力改造自然,远古时期的人们却能通过一个个神话故事去寄托他们的愿望,那就是
面对困难,哪怕是天塌下来,我们也不逃避,因为我们中华民族从来都是自强不息,奋勇向前。而这正是神话背后的力量。
课后老师推荐大家去阅读《少年读山海经》《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和《古希腊神话故事》,为班级读书活动“神话故事会”做准备。
六、板书设计
13精卫填海
起因:游、溺 坚持不懈
经过:衔、堙 永不言败
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