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素养综合检测 (含解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5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素养综合检测 (含解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6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1-14 13:05: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了解地区
第七章 了解地区
第五节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测试时间:15分钟
一、选择题
 【区域认知】如图为南极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2022江苏常州中考)图中A表示的大洲是( )
A.亚洲  B.非洲  C.大洋洲  D.南美洲
2.(2022江苏常州中考)图中属于印度洋的海域是( )
A.C B.D C.E D.F
3.(2022江苏常州中考)南极大陆( )
A.跨越所有纬度 B.平均海拔最高
C.全部位于南寒带 D.位于东半球的面积比西半球略小
【新考向·家国情怀】2022年10月26日,中国第39次南极考察队搭乘“雪龙2”号船从上海出发执行南极科考任务,围绕南大洋重点海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反馈等重大科学问题,开展了调查研究工作。根据材料,完成4—5题。
4.(2023湖南怀化中考)“雪龙2”号在航行过程中,科考人员目睹了这样一个场景:突然之间,冰川在他们眼前瞬间崩塌,轰然跌落入海,激起巨大的浪花!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海陆变迁 B. 全球变暖
C. 水土流失 D. 臭氧层空洞的影响
5.(2023湖南怀化中考)我国科考人员在南极考察期间,最不可能遇到的困难是( )
A. 暴雨 B. 暴雪 C. 暴风 D. 干燥
通过温室栽培,南极科考队员吃上了亲手栽种的新鲜蔬菜。下图示意南极智慧温室大棚。读图,完成6—7题。
6.(2023湖南长沙中考)南极智慧温室大棚有效改善了当地蔬菜种植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
A.热量不足 B.降水不足 C.地形崎岖 D.光照不足
7.(2023湖南长沙中考)南极智慧温室大棚底部架空,其目的是( )
A.防暴雨洪水进入 B.防大风积雪掩埋
C.防紫外线辐射 D.放置生产农具
【新考向·家国情怀】2014年,我国南极泰山站正式投入使用,因其红色的碟形高架设计被称为“中国红灯笼”。2019年,泰山站二期雪下建筑顺利完工,雪下建筑采用集装箱模块组合形式,主体埋于深雪之下。 下图为泰山站一期和二期建筑景观图。读图,完成8—9题。
8.(2023河南中考)泰山站二期雪下建筑的施工时间最可能是( )
A.12、1、2月 B.3、4、5月
C.6、7、8月 D.9、10、11月
9.(2023河南中考)与一期建筑相比,二期雪下建筑( )
A.保温性强 B.外形美观
C.易于采光 D.视野开阔
昆仑站位于南极内陆冰穹A(南极内陆冰盖海拔最高的地区),有利于测量全球陆地极端最低气温。此处空气稀薄,大气中水汽含量极低,有地球上最优异的天文研究的珍稀资源。下图为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示意。据此完成10—12题。
10.(2023山东济南中考)昆仑站海拔为4 087米,4 087米表示的是( )
A.高出南极点的垂直距离 B.高出南极半岛的垂直距离
C.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D.高出陆地最低点的垂直距离
11.(2023山东济南中考)昆仑站成为夏季科考站(只能在南半球夏季进行科考)的根本原因是( )
①纬度高 ②气候干燥 ③海拔高 ④风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2.(2023山东济南中考)相对于其他科考站,昆仑站独特的科学考察价值体现在( )
①钻取冰芯获得南极过去的地理信息 ②测量全球陆地极端最低气温
③建设中国南极天文台 ④测量南极大陆岩石上的冰层厚度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冰上丝绸之路”,是指穿越北极圈,连接北美、亚洲和欧洲三大经济中心的海运航道。下图为“冰上丝绸之路”示意图。读图,完成13—15题。
13.(2023广东汕尾期末)冰上丝绸之路繁忙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4.(2023广东汕尾期末)冰上丝绸之路经过的甲处为( )
A.白令海峡 B.巴拿马运河 C.苏伊士运河 D.乌拉尔山脉
15.(2023广东汕尾期末)冰上丝绸之路通航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有( )
①生态环境改善,人口数量即将增多 ②扩大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
③促进北极科考和旅游业发展 ④加大北美、亚洲和欧洲的文化交流和合作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是一个保存着全世界近23亿颗农作物种子样本的贮藏库,建在斯瓦尔巴群岛冻土地带的岩石山洞中,是确保全球粮食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读斯瓦尔巴群岛种子库位置示意图(图1)及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2)、种子库景观图(图3),完成16—18题。
图1 图2 图3
16.(2023广东深圳龙岗期末)全球种子库位于( )
A.太平洋沿岸 B.北极圈以北
C.低纬度地区 D.南半球
17.(2023广东深圳龙岗期末)斯瓦尔巴群岛成为种子库选址的优势条件有( )
①气候寒冷,种子不易萌发 ②位置偏僻,人类活动影响小
③植被密集,种子来源充足 ④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8.(2023广东深圳龙岗期末)该种子库为100米长的隧道入口加装防水设备,最有可能是为了应对( )
A.极端天气时的降水渗入 B.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冻土融化的雪水渗入
C.空气中的水汽渗入 D.地下水蒸发时的渗入
二、综合题
19.【人地协调观】(2023河南三门峡灵宝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南极部分地区的雪变成了绿色和红色!科学家分析这与当地绿藻和红藻在偏暖气候情况下大量繁殖密切相关,并称该现象可能导致极地冰雪消融失控。
材料二 中国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材料三 图1为“碳达峰”示意图,图2为“碳中和”示意图,图3为南极地区及相关资料图。
图1 图2
图3
(1)图3中a、b代表地球自转的方向,正确的是_________,长城站是中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它位于南极点的__________方向。
(2)极地地区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中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科学考察站一般都选择在______(填“2月”或“8月”),此时南极洲大部分地区出现_________(填“极昼”或“极夜”)现象。
(3)每年都有一些人前往南极探险旅行,请你在下图中为他们选择一件南极旅行的必要装备,并结合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说出这件装备的作用。
太阳镜 雨伞 保湿霜
(4)图中的动物是有南极“绅士”之称的__________。
(5)南极洲是冰雪的世界。请分析材料一中“该现象可能导致极地冰雪消融失控”的原因。
(6)为实现“碳中和”,作为中学生,我们该怎么做?
答案全解全析
1. 答案 D 图中A表示的是南美洲,该大洲距离南极洲最近。 
2. 答案 C 结合图示,A是南美洲,D是大西洋,B是非洲,E是印度洋,C是大洋洲,F是太平洋,印度洋位于非洲的东侧。 
3. 答案 B 南极大陆跨越所有的经度;南极大陆平均海拔最高;绝大部分位于南寒带;位于东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西半球。
4. 答案 B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
5. 答案 A 极地地区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我国科考人员在南极考察期间,最不可能遇到暴雨。
6. 答案 A 南极地区纬度高,酷寒,当地蔬菜种植的主要不利条件是热量不足。
7. 答案 B 南极地区多狂风,多积雪,南极智慧温室大棚底部架空可防大风积雪掩埋。
8. 答案 A 12、1、2月是南极地区的暖季、极昼期,利于施工。
9. 答案 A 南极地区常年被积雪覆盖,雪有保温作用。泰山站二期雪下建筑主体埋于深雪之下,保温性强。
10. 答案 C 海拔指某一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昆仑站海拔为4 087米,4 087米表示的是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11. 答案 B 我国南极科考站中,昆仑站纬度最高,海拔最高,气温最低,只能在南半球夏季进行科考。
12. 答案 C 根据题干可知,昆仑站位于南极内陆冰穹A(南极内陆冰盖海拔最高的地区),有利于测量全球陆地极端最低气温。此处空气稀薄,大气中水汽含量极低,有地球上最优异的天文研究的珍稀资源,可以在此地建设中国南极天文台。
13. 答案 B 每年北半球夏季,气温高,北极冰川融化量大,较低纬度的海区可以通航,形成穿越北极圈,连接北美、亚洲和欧洲三大经济中心的“冰上丝绸之路”,大大缩短了航行距离和时间,是航运最繁忙的季节。
14. 答案 A 冰上丝绸之路经过的甲处为白令海峡,沟通了太平洋和北冰洋,是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
15. 答案 D 冰上丝绸之路通航会一定程度破坏沿线的生态环境,对人口数量影响不大。
16. 答案 B 由图可知,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位于北极圈以北;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位于北冰洋沿岸,高纬度地区,属于北半球。
17. 答案 A 干燥、低温是保存种子最适宜的环境条件,斯瓦尔巴群岛成为种子库选址的优势条件有:该地属于极地气候,终年寒冷干燥,冻土层厚,种子不易萌发,该地位置偏僻,受人类活动影响小。极地植被稀疏,当地种子来源不足,库中种子源自全球。
18. 答案 B 由图可知,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为100米长的隧道入口加装防水设备,最有可能是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冻土融化的雪水渗入。
19. 答案 (1)a 正北 (2)2月 极昼
(3)太阳镜;戴太阳镜可以减少眼睛遭受南极冰雪强烈反射太阳光的伤害。
保湿霜;南极地区气候干燥、烈风酷寒,需要保湿霜保护皮肤。
(4)企鹅
(5)全球气候变暖使藻类大量繁殖,覆盖冰雪,减弱反射,使局部气温升高,加剧冰雪融化。
(6)绿色出行;践行光盘行动;使用节能电器;不浪费纸张;等。
解析 (1)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图3中a代表地球自转方向。南极点是地球上的最南端,长城站位于南极点的正北方。(2)中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科学考完站一般都选择在2月,此时为南极洲的暖季,大部分地区出现极昼现象中。(3)南极独特的自然环境是大风、酷寒和干燥,因此到南极旅行,需要充分考虑南极酷寒、大风多、干燥、紫外线辐射强的特点,准备相应的装备。太阳镜可以抵挡紫外线,保护眼睛;用保湿霜可以防止皮肤干裂受伤;南极地区不降雨,没必要携带雨伞。(4)图3中的动物是有南极“绅士”之称的企鹅,为适应当地严酷的气候,它们有厚厚的皮毛和脂肪。(5)南极洲是冰雪世界,“极地冰雪可能消融失控”的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使藻类大量繁殖,覆盖冰雪,减弱反射,使局部气温升高,加剧冰雪融化。(6)为实现“碳中和”,作为中学生,我们要做到绿色出行,不用一次性筷子,节约用纸,多乘坐公交车,等。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