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童话世界 讲演“改变”故事——统编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学习任务群架构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走进童话世界 讲演“改变”故事——统编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学习任务群架构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14 14:04: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走进童话世界 讲演“改变”故事
——统编二下第七单元学习任务群架构教学设计
缤纷的童话世界,是儿童们成长的乐园。童话是小朋友们特别喜欢的一种文学体裁,他们都爱读童话故事,喜欢和老师交流阅读到有意思的地方,更喜欢向伙伴、家人、老师讲童话故事。
统编教材二下第七单元就特别安排了童话故事单元。
这些童话故事以三见长,这三在第一个故事里有三个以上的小动物质疑大象的耳朵;第二个故事里蜘蛛开店做了三次改变,每一次改变的形式反复出现;第三个故事里面也有三,这个三是三个情节按顺序出现;第四个故事小动物们超过3次向青蛙提出改造意见,让泥塘变得很美好。这样一波三折、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就是童话故事的魅力所在,而反复的结构又特别适合我们的小朋友们记住故事,来讲故事。这就是我上完这个单元的讲故事的感受。
那如何让小朋友们对故事感兴趣,讲好故事,这对于小朋友们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我们一起来走进这个单元的学习任务任务群的设计,一起和小朋友们读故事、借助支架来讲讲讲演演故事。
一、统整单元内容
(一)教材解读
本单元围绕“改变”这一人文主题,编排了引人入胜的的四篇童话故事,每个小动物们都是在向往着美好中“改变”着;每个故事都是那么的趣味横生,意味深长。
四篇课文、语文园地包括的六个板块及“我爱阅读”、写话练习涉及的知识多层面、多维度的内容编排都指向了“变化”这一主题。
(二)语文要素:
阅读教材发现“借助提示讲故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从一年级开始就已经做了有意的安排“借助图片阅读课文”,纵观二年级上册的各个单元的文本的课后习题我们会发现出现了多次不同形式的借助提示讲故事。
本册教材中泡泡语及课后习题又出现形式多样的讲故事的要求。
我们会发现二年级下册教材中的课后习题中设置的借助提示讲故事立足全文捕捉关键信息,借助新支架(示意图)再到多种支架的综合运用。有思维的延伸训练和自我表达的参与,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立体递进。
四篇课文的课后习题以不同的形式向我们展示了落实语文的要素“借助提示讲故事”的支架及训练的侧重点,辅助学生讲故事,既习得讲故事的方法又提升了“讲故事”的能力。
四篇课文都是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再进行讲故事的训练,目的是通过朗读让学生立足全文提取信息,在知道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借助提示支架进行讲故事。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本册教材安排如此多的借助“多种提示”讲故事,旨在引导学生梳理故事内容,理清故事的顺序,搭建讲故事的支架,比较完整的有序的讲述故事内容。
二、任务群架构定位
(一)依据课标及教材定位
2022版新课程标准中的发展型任务群包含三种形式。本单元的四篇文章根据解读的角度不同匹配不同的主题情境,除了“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基础任务群外,以上三种任务群都是可以设计的。如主题情境是“小动物故事创编评比会” 可确立本学习本单元任务群为“文学阅读和创意性表达。”。如果我们的主题情境是感受“变与不变”就可以确立本单元任务群为“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和创意性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这三种任务群到底选择哪一个任务群更为恰当呢?任务群间是相互交融在一起的,没有严格的界限和区分,就看老师心中的目标是否清晰,针对教材解读的不同,只有谁最合适,是学生学习活动需要的就是合理的。
语文课程标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第一学段(1-2)学习内容第四点“学习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短文,将读到、听到、看到的故事讲给他人听。本单元教材的基本要求和目标就是讲好故事。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学习任务群的三个层面确立本单元学习任务群为“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二)单元任务目标:
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目标:
1.认识67个生字,读准5个多音字。
2.会写34个字,能正确书写笔画容易写错的字,以及结构易错的字,并能结合语境和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推测字的读音和意思,并查字典验证关注独体变成偏旁后,某些笔画的大小、形态,以及笔顺有所变化,能正确书写。
3.积累默写38个词语,一部分再日常生活中运用。
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目标:
1. 阅读童话故事,能从人物语言、行为和想法的变化中初步体会到“改变”带来的不同结果,产生自己的推断和想法。
2. 通过捕捉相关信息,找关键句、借助图片和示意图,完整有序地讲述或分角色表演故事。
拓展型学习任务群目标:
推荐阅读《寻泽记》,画画心情词语,生动讲述。
(三)任务群搭建
我们来看“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要点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搭建。统整单元内容及教材编排,依托单元目标,单元任务群架构如下:
三、学习活动例举
(一)从学生学习的难点处下功夫
大家观看学习任务群搭建表中每一个子任务下的活动内容,会一目了然,这里就不在赘述了。针对于每一个子任务的第三个活动来做一个详细的说明。第三个活动都是借助不同的提示来讲故事,比如《蜘蛛开店》的这个示意图,一个课题三条线六个词语,就一定会讲故事了吗?其实不是的,这只是一个大的笼统的框架而已,学生不并能讲出故事来。所以我们要在难点处下功夫,继续给学生搭支架,把示意图教学化处理。
需要立足全文,进一步完善示意图,学讲故事。
先来四人一小组,合作学习。
1.每人读一个自然段。(捕捉信息)
2.读完用一两个词语说说这一段蜘蛛做了一件什么事?(提取关键动词)
3.根据词语试着讲一讲。(连词成句连贯讲)
明确蜘蛛每一次开店都是按照“买什么——为什么卖——怎么做——谁来了——结果怎么样”(反复的结构)的顺序发生的。
学讲蜘蛛卖口罩——先读文,然后找出了蜘蛛干什么的动作,形成了如上的示意图,接着小组合作讲连贯。再两人同桌学着讲“卖围巾”。同样是先读文,然后找动词,最后合作试讲故事。第三次就自己一人独立讲“卖袜子”,最后形成了这样的示意图,学生讲起故事来就更有抓手了,能完整有序的讲清楚故事了。引导学生想象蜘蛛每一次都改变卖的东西,仅仅是都是跟顾客有关吗?其实不是的,如果一直卖口罩,河马的嘴最大,可是长颈鹿、蜈蚣的嘴越来越小了,帮助学生打开思路,蜘蛛找找自己的原因。蜘蛛也可以改变商品的售价,改变工作方式等等。
《大象的耳朵》立足全文,读好问句,发现大象的两次改变。
《小毛虫》立足全文,把文章分成三块即小毛虫——茧——蝴蝶,借助“读一读记一记”中的词语和小毛虫的富有哲理的话来按顺序讲清楚故事。
《青蛙卖泥塘》发现小动物们提意见的话术及青蛙的做法,探寻表演的妙招。
(二)任务五.“选拔班级故事大王,讲演动物故事比赛”学习活动流程设计。
故事大王评选标准:
评选出故事大王参学校的故事大王争霸赛。实现了教学评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