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二
杭州新世纪外国语学校 郑方明
一 教材分析
“语文园地一”中,已引导学生发现了“加一加”、“换一换”的识字方法。这次的“我的发现”下半部分就是“加一加”的方法,估计学生会很快发现。因此,学习时,可先把“直”和“扁”两组词先出现,再出现“漂、飘”、“完、园”两组,为学生发现“减一减”的方法设下铺垫。
一字多义的练习,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有点难。只要学生能知道字词在不同地方的大概意思就行了,不必要求他们说出词语解释。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和学习实际理解“张”字的意思。如“张爷爷”的“张”是人的姓;“张贴”、“东张西望”、“张开嘴巴”可以用演示的方法让学生理解;“一张画”可以用实物讲解;“开张”可以放在句子中理解:某某饭店今天开张了。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张”字的不同意思进行扩词练习。
“日积月累”包含“我会读”、“读读背背”两部分。“我会读”目的是在积累20个词语的同时巩固生字,有些词语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口头造句练习,如“照顾、精彩、奇妙”。“读读背背”要求读背一首小诗《鞋》,教师可作适当范读或领读,然后放手让学生自读、背诵。
“口语交际”的内容是小朋友经常碰到的:想做,但大人不让做。一般情况下,孩子们就算了,慢慢地会养成不爱劳动的习惯,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因此在教学时,老师要引起重视。要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帮助大人做事是好孩子应该做的。
“识字加油站”,是让学生展示自己从电视上认识的汉字,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自主识字的好习惯。要重视过程。应在教学前一段时间就布置给学生,让他们注意从电视节目中认字,并随时做好记录、整理一下,准备展示。展示交流时,要采取多种形式,尽量让所有同学都有机会展示,并从别人的展示里学到不认识的汉字。
学习重点:发现识字方法,积累词语与美文。难点:理解《鞋》。
二 预设目标:
1.仔细观察,发现汉字规律,小结识字的方法。
2.知道同一个汉字会有不同的意思。
3.积累词语,背诵《鞋》。
4.借助讨论,大方地向同学表达自己的看法;学习认真地听取同学的发言。树立从小帮助家长做家务的思想。
三 教学时间
2课时
四 媒体准备
1.教学课件。 ( ywyde.pps )
2.课前准备:学生把电视时认识的字请家长帮助记下来。
五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展示台
1.小朋友在看电视的时候,电视中哪些地方会出现生字?
2.你在看电视时,认识了哪些字?你能把你认识的字读给
大家听吗?(实物投影仪,展示生字,请两三位同学来读。)这
些字你是怎样学会的呢? 把好的学习方法展示给其他同学
3.刚才在听同学们读的时候,你记住了哪个字?
4.小结:你真能干!其实在任何时候,只要我们做个识字的
有心人,你就会积少成多,认识很多汉字。 引导学生做识字的人心人。
5.你能把你看电视时学会的字,读给你的同学听吗?你可要
仔细听哟,一会儿你要告诉大家,你刚才在听的时候又认识了哪些
字。看谁最能干。 创造环境,让学生展示自我,并学会认真仔细地听取同学的发言。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
6.把你做的识字卡贴在学习园地让更多的小朋友来认识你
收集的生字,好吗? 形成识字氛围。
(二)学习“我的发现”。
1.你们真是识字能手。下面我们再来认识一组生字。这组
生不字,电脑里只出现10秒钟,就会隐去的,你可要看仔细。 限时训练学生注意力。
电脑出示:
植(植树) 篇(一篇小说)直 扁 值(值日生) 遍(满山遍野) ( 1.pps )
直 扁
值(值日生) 遍(满山遍野)
刚才你记住了哪几个生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你发现了
什么?
小组交流,集体汇报,总结识字方法。
电脑再现上面内容,再加上识字方法:
植(植树) 篇(一篇小说)
直 扁
值(值日生) 遍(满山遍野)
“加一加”
2.我们再来发现一种识字方法。时间还是10秒钟。有信心
吗?
电脑出示:
漂 完 票(火车票) 元(元旦) 飘 园 ( 2.pps )
票(火车票) 元(元旦)
飘 园
你发现了什么?
再现上面课件,相机出现:
漂 完
票(火车票) 元(元旦)
飘 园
“减一减”
让学生体验成功。
3.中国的汉字真是有意思。加一加变成了另一个字,减一减也
会变成另一个字。 激发热爱汉字之情。
4.用这个办法,我们一会儿请记住了生字。不信,你读读看,
这些生字你早就会读了。 感受识字方法。
认读生字卡片。口头扩词。
(三)学习“读读想想”。
1. 中国的汉字还有一个秘密,你们看:
出示:
张贴 一张画 东张西望 开张 张爷爷 张开嘴巴 ( 3.pps )
开张 张爷爷 张开嘴巴
这个秘密是什么呢?你大声读一读,再做一做动作就会发现。 要让学生发现规律,适当地引导也十分重要。
交流后,再来全班同学做动作读。
小结:原来,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地方表示的意思也不一样啊。
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四个一小组,用“打”各组一个词,再连
起来读一读,你们发现了什么? 适当拓展,加深印象。
第二课时
(一)学习“日积月累”
1. 电脑出示“我会读”内容。
父母 子女 眼睛 医生 太阳 喜爱 照顾 改变 离开 摆动 精彩 奇妙 认真 欢乐 生气 事情 变化 另外 刚刚 完全 ( 4.pps )
喜爱 照顾 改变 离开 摆动
精彩 奇妙 认真 欢乐 生气
事情 变化 另外 刚刚 完全
读读看,需要帮助的小朋友该怎么呢? 指导学习方法。
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
跟电脑比赛。
电脑逐个出示词语,同学们或齐读,或开火车。
2.你们读得真好。老师奖励小朋友看一会儿碟片。
电脑出示各式各样的鞋子图:大人的,小孩的,古代的,现代的,中国的,外国的…… ( 5.pps )
的,中国的,外国的…… 为引出下文服务。
3.有一篇文章的题目就叫《鞋》。
老师背诵全文。
你打开课文也来读读。
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当学生提出问题时,相机出示课件:
A
(许多鞋子依偎在墙角图)大大小小的鞋, 像是一家人, 依偎在一起, ( 6.pps )
大大小小的鞋,
像是一家人,
依偎在一起,
说着一天的见闻。 ( 6.pps )
现在老师来当爸爸的鞋,你来当谁的鞋?让我们依偎在一起。
“今天,主人穿着我去……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通过表演,练习说话明白词语的意思。
B
(许多鞋子依偎在墙角图) 大大小小的鞋
就像大大小小的船,
回到安静的港湾,
享受家的温暖。
(船停在港湾)
看着图,读一读,你读懂了什么? 用图来帮助学生理解。
理解了之后,我们读起来一定很好听。
自由准备,指名读,同学评议。同学评议。
自由背诵小诗《鞋》。
全班配乐背诵。
4.口语交际:我该怎么办
(1) 你们在校读书很能干,在家里也一定是爸爸妈妈的好帮
手。你帮助爸爸妈妈做过家务吗?你帮助做了什么呢?
(2)有一个孩子也跟我们一样,很想帮爸爸妈妈做事。可是,
他的爸爸妈妈总说他做不好,不让他做。你们说,他该怎么办?谁
来帮他出出主意?
出示课件:(小朋友苦恼图) ( 7.pps ) 使小朋友有说话的凭借。
讨论交流:这位小朋友非常需要大家的帮助,你们愿不愿意帮他
想想办法?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课件:
△爸爸妈妈为什么不让小明做家务?
△怎样才能劝说小明的妈妈,让他做家务呢?
△我们能做那些家务事?
☆小组内表演:
小组内的几个同学分别扮演妈妈、孩子、同学等角色,表演
劝说的过程。说服“妈妈”后,请“妈妈”谈谈,为什么接受了
“孩子”的要求。 满足孩子喜欢表演的愿望。创设说话的情境。
☆上台表演:
小组自告奋勇上台表演。
评一评:哪位同学劝说的办法最好?
(3)经你们这么一劝说,这位小朋友的爸爸妈妈一定会让他学
着做家务事了。
(4)你能把自己最成功的一次做家务的过程说给同学听听吗?
小组交流。
(5)总结
通过这一节课,大家有什么想说?(学生交流)
爸爸妈妈爱我们,我们也要孝敬爸爸妈妈,以后,让我们大家
都来做爸爸妈妈的好帮手!(共7张PPT)
加一加
减一减
我会读)父母子女眼睛医生太阳
喜爱照顾改变离开摆动
精彩奇妙认真欢乐生气
事情变化另外刚刚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