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导学案+课后练习+同步练习:29 湖心亭看雪(3份)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语文(上)导学案+课后练习+同步练习:29 湖心亭看雪(3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6-17 17:45:34

文档简介

29 湖心亭看雪
一、字音字形
1.识记生难字
更定(ɡēnɡ)  崇祯(zhēn)
毳衣(cuì) 雾凇沆砀(hàng dàng)
一芥(jiè) 铺毡(zhān)
喃喃(nán) 强饮(qiǎnɡ)
2.找出通假字
余挐一小舟
挐通桡,解释:撑船。
二、重要词语
1.重点词语理解
(1)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2)一白:全白。
(3)焉得:哪能。
(4)强:尽力。
(5)及:到。
(6)相公:旧时对士人的尊称。
2.一词多义辨析
(1)白
(2)更
(3)是
(4)大
3.词类活用解释
客此
解释:名词活用为动词,客居。
4.古今异义区分
(1)拉余同饮
古义:我。今义:剩下。
(2)强饮三大白
古义:酒杯。今义:跟黑色相对的颜色,白色。
三、作家介绍
张岱,明末清初文学家。生于官宦世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一生落拓不羁,淡泊功名。著作甚多,小品散文写得特别好,题材广泛,风景名胜、世情风习、戏曲技艺,乃至古董玩具等,无所不记。《湖心亭看雪》一文既反映了社会现实的某些侧面,又寄寓了他的故国之思。文笔秀逸,造语新奇,形象生动。
四、写作手法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作为一种写作手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方法。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白描用于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白描用于写事,也只要几笔就可使事态毕现,生动形象。文中的白描抓住了景物的突出特征来写,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表现出悠远脱俗的情味。
1.作为一篇游记,作者是怎样处理写景、叙事、抒情的关系的?
点拨:叙事是行文的线索。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者开头用俭省的笔墨交代了看雪的时间、目的地、天气状况,中间交代了游踪“到亭上”“及下船”,并且记叙了湖心亭巧遇一事。但是叙事中处处有情。比如“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天地间呈现出肃杀、冷寂的气氛,作者偏偏此时去赏雪,可见他此时的心态及与众不同的情趣。再如“独往湖心亭看雪”“舟中人两三粒”,看似矛盾,实则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文人雅士式的孤傲。又如湖心亭巧遇一事,虽是叙事,但重在抒情,有独自赏雪的落寞,有意外相遇的惊喜,有分别的伤感,也有天涯巧遇知音的愉悦。景中有情,情景交融。作者抓住了夜色中雪景的特点,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正是茫茫雪景中的亮点,这正透露出作者游湖观雪的雅趣,显得悠远脱俗,卓然独立。
2.文章的标题是“湖心亭看雪”,文章后半部分近一半笔墨写人,对此你有何看法?
点拨:文章的标题是“湖心亭看雪”,人们很容 ( http: / / www.21cnjy.com )易产生一种定式思维:看雪就是写雪景。但这篇文章却用了近一半的篇幅来写人,写奇遇,写饮酒,抒感慨,丰富了文章内涵。绘景写人,相映成趣,西湖的雪景因为有了人的活动而更具魅力。写景的同时也写观赏景物的人及其感受,是张岱文章的特点。
3.核心图解29 湖心亭看雪练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是日更(  )定
(2)拥cuì(  )衣炉火
(3)雾凇hàng(  )砀
(4)强(  )饮三大白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强饮三大白(     )
(2)余挐一小舟(     )
(3)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
(4)及下船(     )
3.下列句子中的“一”字意思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惟长堤一痕 B.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C.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D.余挐一小舟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3)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5.用原文填空。
(1)由柳宗元的诗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能想到课文中的语句:_______。
(2)文中具体描写雪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写出了雪后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雪”是娱情之物,请再举出古诗文中几个写“雪”的句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7~11题。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 http: / / www.21cnjy.com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7.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是日更定矣(     )
(2)与余舟一芥(     )
(3)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
(4)是金陵人,客此(     )
8.下列句子的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湖中/人鸟声/俱绝   B.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C.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D.余挐/一小舟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10.下列对相关课文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中“绝”字妙在从听觉写出大雪后一片寂静,人、鸟都不敢外出,写出了大雪后的森然寒意,连空气也仿佛冻结了
B.“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与《江雪》一诗“独钓寒江雪”中的“独”字表达的诗人情怀是一致的
C.作者写作此文时,已经是清朝初年,但作者仍然沿用明朝“崇祯”年号,含蓄地表达了他对故国的怀念
D.文章写景句语言自然质朴,不事雕琢,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了清新淡雅的雪后场景,表现了作者超凡脱俗的闲情雅致
11.用舟子的话收束全文,有何用意?
【类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2~15题。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意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 ( http: / / www.21cnjy.com )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12.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梅花为寒所勒(被) B.皆在朝日始出(开始)
C.止午、未、申三时(通“只”) D.安可为俗士道哉(怎么)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
(2)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
14.分别找出能概括选文主要内容的句子和描写月景的句子。
15.本文最后一句话中“此乐”是什么意思?“俗士”是什么人?作者为什么用这句话结尾?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6~18题。
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也,博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才气。人问以会稽山川之状,恺之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若云兴霞蔚。”恺之每食甘蔗,恒自梢至根。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
尤善丹青①,图写特妙,谢安深重之,以为有苍生以来未之有也。每图起人形,妙绝于时。尝图裴楷象,颊上加三毛,观者觉神明殊胜。
尤信小术②,以为求之必得。人尝以一柳叶绐③之,曰:“此蝉所翳叶也,取以自蔽,人不见己。”恺之喜,引叶自蔽,信其不见己也,甚以珍之。
故俗传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选自《晋书·文苑》,有删改)
注:①丹青:指绘画。②小术:小技巧,小法术。③绐:欺骗。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若云兴霞蔚(      )
(2)恒自梢至根(      )
(3)尤善丹青(      )
(4)故俗传恺之有三绝(      )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每图起人形,妙绝于时。
(2)以为求之必得。
18.根据文章内容,用文中词语填空。
谢安对顾恺之非常器重,是因为顾恺之的“□□”;顾恺之竟然相信一片柳叶能遮蔽自己,并非常珍视它,足以显示他的“□□”。
【表达交流】
19.“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 ( http: / / www.21cnjy.com )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句采用白描手法,描绘西湖雪景,其中“痕”“点”“芥”“粒”四个量词用得巧妙,妙在何处?现代汉语中使用量词增强语言表现力的例子有很多,请举一例。
【体验中考】
20.(2011·湖北荆州中考)江山多胜迹, ( http: / / www.21cnjy.com )风骚贯古今。下面是某班级在以“我在长江边长大”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中搜集的经典诗文,请你补充完整。
长江浩浩西来,汇细流,纳巨 ( http: / / www.21cnjy.com )川,逶迤万里。生生不息的长江水孕育了多姿多彩的古典文化。出峡口,有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____①____;渡荆门,有诗仙吟诵:山随平野尽,____②____。过洞庭湖,范仲淹把酒临风: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③____;登岳阳楼,陈与义凭危徘徊:登临吴蜀横分地,____④____。宣州饯别,李太白幽愤而作:抽刀断水水更流,____⑤____;扬州酬酢,刘禹锡慨然自勉: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⑥____。赤壁咏史,杜牧以史鉴今: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⑦____;京口怀古,辛弃疾思接千载: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____⑧____。江流奔涌,你究竟能承载多少不一样的人世悲歌?逝者如斯,唯一不变的是忧国忧民的文人情怀!
参考答案
1. 答案:(1)gēng (2)毳 (3)沆 (4)qiǎng
2. 参考答案:(1)尽力 (2)通“桡”,撑 (3)哪里 (4)到
3. 答案:C
4. 参考答案:(1)这一天,初更以后,我撑了一条小船,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去湖心亭看雪。
(2)冰花一片弥漫,天空、浓云、远山、湖水,上下全都白茫茫。
(3)不要说相公您痴迷,还有像您一样痴迷的人!
5. 答案:(1)湖中人鸟声俱绝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6. 答案示例:“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7. 参考答案:(1)这 (2)小草 (3)酒杯 (4)客居
8. 答案:D
9. 参考答案:(1)连续下了三天的大雪,西湖中人、鸟的声音都没有了。
(2)湖中怎么可能还有这种人!
10. 答案:B
11. 参考答案:“莫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舟子说作者“痴”,体现了俗人之见。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引用舟子的话包含了对“痴”字的称赏,同时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心中的淡淡愁绪。
12. 答案:B
13. 参考答案:(1)我当时被桃花之美迷恋,竟然不忍心离开。
(2)绿柳如烟,桃花似雾,一片浓艳,长达二十多里。
14. 参考答案:概括选文内容的句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描写月景的句子:“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15. 参考答案:“此乐”指游湖赏景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乐趣。“俗士”暗指忙于功名利禄而没有雅兴的人。作者用这句话结尾,是为了抒写自己游湖赏景的乐趣和体会,表达自己寄情山水,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感情。
16. 参考答案:(1)好像 (2)常常 (3)擅长 (4)流传、传说
17. 参考答案:(1)(顾恺之)每每画起人像,在当时都是极好的。(2)(顾恺之)认为追求它一定会得到。
18. 答案:画绝 痴绝
19. 参考答案:(1)作者借四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量词,传达出了长堤、湖心亭、小舟和人的渺小,使人的渺小与茫茫、空阔的宇宙形成对比,烘托出水天之间一片白茫茫的景色。(2)示例:一弯新月,一叶扁舟,一轮圆月,一眼泉水,一抹彩霞,一束阳光……
20. 答案:①猿鸣三声泪沾裳 ②江入大荒流 ③后天下之乐而乐 ④徙倚湖山欲暮时 ⑤举杯销愁愁更愁 ⑥病树前头万木春 ⑦铜雀春深锁二乔
⑧不尽长江滚滚流课后训练
一、基础知识
1.给加点字注音。
(1)是日更定(  ) (2)拥毳衣炉火(  )
(3)雾凇(  )   (4)喃喃(     )
2.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
A.惟长堤一痕
B.一童子烧酒
C.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D.余挐一小舟
3.翻译下列句子。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7题。
西湖(二)
袁宏道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①。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②。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③,尤④为奇观。
石篑⑤数为余言,傅金吾⑥园中梅,张功甫⑦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⑧,弥漫二十馀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 ( http: / / www.21cnjy.com )染翠⑨之工,山岚设色⑩之妙,皆在朝日始出, 夕舂 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注:①为春,为月:是春天,是月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②夕岚:傍晚的山光。 ③相次开发:一个接一个地开放。 ④尤:特别。 ⑤石篑:一个人的号。 ⑥傅金吾:任金吾官的傅某。 ⑦张功甫:人名。 ⑧绿烟红雾:指绿柳红桃,叶茂花盛,颜色浓艳。 ⑨湖光染翠:湖水成为绿色。 ⑩设色:用颜色描绘。 夕舂:夕阳。
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梅花为寒所勒 (    )
(2)竟不忍去   (    )
5.解释下列句子的大意。
安可为俗士道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7.找出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运用
8.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汉语方言有些已趋于萎缩和衰亡。为了抢救和保护各地的方言,2008年10月,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启动。对此举措,同学们有着自己的看法。甲同学说:“我觉得我家乡的方言是世界上最动听的语言。有效保护,将使她永远年轻。”乙同学说:“应当大力推广普通话,‘抢救方言’没必要。”丙同学说:“都什么时代了,还讲方言?太土气了!”
(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以上材料的主要信息。
(2)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你觉得“方言”应该保护,还是应该摒弃呢?请发表你的看法,并说说理由。
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 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gēnɡ (2 ( http: / / www.21cnjy.com ))cuì (3)sōnɡ (4)nán 2.C 提示:A、B、D三项都是数词“一”的意思,C项是副词“全”的意思。
3.(1)在湖中怎么还会遇到(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
(2)我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
4.(1)抑制 (2)离开
提示:在理解句子大意的基础上推断出词语的含义。
5.怎么能够对那些忙于功名利禄的人讲述呢?
提示:结合上文和文言积累来体会这句话的大意。
6.C 提示:A项第一个“为”意思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是”,第二个“为”可解释为“被”,表示被动;B项第一个“观”意思是“景观”,第二个“观”意思是“观赏”;C项两个“尤”都是“尤其”“特别”的意思;D项第一个“发”意思是“出发”,第二个“发”是“开放”的意思。故选C。
7.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提示:总领全文的句子一般应该在开头。
8.(1)是否要保护方言,同学们看法不一。
(2)示例一:应该保护方言。因为方言不仅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多彩的地域文化。
示例二:应该保护方言。因为保护方言就是保护语言的多样性。
示例三:应该摒弃方言。因为方言的使用会影响普通话的推广。
示例四:应该摒弃方言。因为摒弃方言可以消除语言隔阂,更好地促进各地区的交流。
提示:(1)题抓住主要内容和关键语句加以提炼即可,语言要简明。
(2)题需要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说明理由。不论选择哪一种观点,能够自圆其说,理由充分就可以。但要注意围绕观点阐述理由,语言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