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导学案+课后练习+同步练习:30 诗四首(3份)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语文(上)导学案+课后练习+同步练习:30 诗四首(3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6-17 17:46:45

文档简介

课后训练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晨兴理荒秽(kuì) 带 ( http: / / www.21cnjy.com )月荷(hè)锄归xiāo)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yàn)然sài) 徙(xǐ)倚湖山欲暮时 征蓬(pēnɡ)出汉塞 帘旌(jīnɡ)不动夕阳迟
2.按课文填出上句或下句。
(1)衣沾不足惜,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都护在燕然。
(3)山随平野尽,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课文原句填空。
(1)《使至塞上》中描写了奇丽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2)《渡荆门送别》中含蓄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归园田居(其三)》中表示要按自己的意愿生活,保持自我节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4.把下列相应的内容用线连接起来。
《归园田居(其三)》   唐   李白
《使至塞上》      宋 王维
《渡荆门送别》   唐 陶渊明
《登岳阳楼(其一)》 晋 陈与义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6题。
春 日
(宋)晃冲之
阴阴①溪曲绿交加,
小雨翻萍上浅沙。
鹅鸭不知春去尽,
争随流水趁②桃花。
【注释】 ①阴阴:草木阴阴。②趁:追逐。
5.这首诗通过描绘____________、细雨翻萍、________的春日景象,构成了一幅优美而完整的画面。
6.三、四句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综合运用
7.探究以下两则材料,写出你的结论。
材料一:韩国江原道江陵市5月26日至30日举行端午2009年端午餐。江陵端午祭2005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世界无形文化遗产。
材料二:5月28日,来自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内外的11支龙舟队在汨罗江举行直道竞速赛。全国人大代表纪宝成指出,端午节不仅要有粽子、有赛龙舟,也应该有大众的祭祀方式,还可以考虑每年开展一次学术讨论会,让屈原精神得到进一步弘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 提示:A项“秽”应读“hu씓yān”“pénɡ”
2.(1)但使愿无违
(2)萧关逢候骑
(3)江入大荒流
3.(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3)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4.《归园田居(其三)》——晋——陶渊明
《使至塞上》——唐——王维
《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登岳阳楼(其一)》——宋——陈与义
5.小溪阴阴 鹅鸭戏水(意思对即可)
提示:摘出诗句中的描写对象并加以提炼,要注意和题干中给出的“细雨翻萍”的概括方式大体一致(如四字短语)。
6.通过描写小溪中鹅鸭逐春的情景,流露了作者爱春(或惜春)之情。(意思相近即可)
提示:本题虽问的是最后两句的思想感情,但需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整体把握诗作基调的基础上来体会。全诗描写了春天生机勃勃、清新美好的景象,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之情。“不知春去尽”体现了诗人对春天将逝的惋惜。
7.保护端午文化,弘扬屈原精神。(符合要求即可)
提示:解答此题,要仔细阅读材料,找出两则材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共同话题以及相同内容,然后加以概括。第一则“江陵端午祭2005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世界无形文化遗产”这一举措是对端午文化的保护,第二则开展多种多样的纪念活动,其目的就是为了“屈原精神得到进一步弘扬”,抓住这些关键语句加以概括、提炼即可。30 诗四首
一、字音字形
荒秽(huì)   荷锄归(hè)  候骑(jì)
燕然(Yān) 帘旌(jīng) 横分地(héng)
徙倚(xǐ yǐ) 草木长(zhǎnɡ)
二、重要词语
1.荷锄:扛着锄头。
2.草木长:草木丛生。
3.属国:典属国的简称。汉代称负责外交事务的官员为典属国,这里诗人用来指自己使者的身份。
4.来从:来作的意思。
5.大荒:广阔无际的原野。
6.怜:爱。
7.帘旌:酒店或茶馆的招子。
8.夕阳迟:夕阳缓慢地下沉。
9.横分:瓜分。
10.徙倚:徘徊。
11.凭危:指登楼。
三、作家介绍
王维,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唐代山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田园派的代表。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高,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国继屈原之后又一位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人称“诗仙”。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韵律和谐多变。其诗追求理想,向往光明;抨击时弊,揭露奸佞;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内容十分广阔。
陈与义,宋代诗人,字去非,号简斋,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
四、文体知识
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的蕃夷部落不断入侵 ( http: / / www.21cnjy.com ),唐朝政府不得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土的意图。开元、天宝年间,有许多诗人进入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谋、记室。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王维的《使至塞上》就是其中著名的一首。
1.《归园田居》(其三)第五句中“道”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诗人的归途,紧承上句中的“归”字。归途,也就是来时的路,为什么开头不提,到这里才说它狭而多草木?作者有什么特殊用意?
点拨:到这里才说它狭而多草木是为了引出夕 ( http: / / www.21cnjy.com )露沾衣一句,表明诗人在草木中穿行,致使衣服为夕露所湿。这样着意写夕露沾衣是借夕露沾衣作烘托,抒写诗人归田的愿望。诗人写劳动生活,也是为了表明他终生归隐的意愿,尽管劳动了一整天,却不以此为苦;及至在归途中夕露沾衣,巧妙地利用这个细节表述了他的意愿。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自然朴实的风格。
2.对《渡荆门送别》一诗,清人沈德潜认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二字可删”。请结合有关诗句谈谈你的认识。
点拨:我不同意这种说法。诗中说:“仍怜故乡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万里送行舟。”这分明有送别之意,长江水自蜀东流而下,所以诗人称它为“故乡水”。诗人初次离开故乡,确实有些依依不舍,但他不说破,反而从对方写起,说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送“我”这个远别故乡的人到楚地。这正符合李白诗的特点,富于想象,有浪漫主义色彩。
3.核心图解30 诗四首练习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晨兴理荒秽(suì) 带月荷锄归(hè)
B.道狭草木长(cháng) 都护在燕然(Yān)
C.萧关逢候骑(jì) 帘旌不动夕阳迟(jīn)
D.登临吴蜀横分地(héng) 徙倚湖山欲暮时(xǐ)
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1)江入大荒流(     )
(2)长河落日圆(     )
(3)仍怜故乡水(     )
(4)帘旌不动夕阳迟(     )
(5)带月荷锄归(     )
(6)徙倚湖山欲暮时(     )
3.给下列诗句划分朗读停顿。
(1)晨 兴 理 荒 秽,带 月 荷 锄 归。
(2)白 头 吊 古 风 霜 里,老 木 沧 波 无 限 悲。
4.下面对诗的内容、写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与义的《登岳阳楼》(其一)背景是靖康之变,诗人凭栏吊古,抒家国之恨和身世之愁,诗歌气象开阔,苍凉悲壮
B.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从表面上看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实际上传达出诗人归隐田园的心愿,也流露出诗人淳朴率真的生活情态
C.李白的《渡荆门送别》写景部分,诗人坐在船上沿途观赏,一路看来,眼前的景物逐渐变化,这是“移步换景”的写法
D.王维的《使至塞上》以简练的笔墨写了出使边塞的经历,诗中所写景物,既有远景又有近景,远景广阔而雄伟,近景明朗而秀丽
5.根据提示填写诗句。
(1)《归园田居》(其三)中表现诗人要按 ( http: / / www.21cnjy.com )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己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至塞上》中描写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渡荆门送别》中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4)《登岳阳楼》(其一)中表达漂泊不定的生涯、离乡背井的感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6.填空。
(1)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是唐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田园诗人________,字______。《使至塞上》描绘了________风光,反映了战地生活,是千古传诵的名篇。
(2)李白,唐代诗人,字太白,号______,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________诗人。人称“__________”。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7~8题。
渡荆门送别
李 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7.请写出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
8.“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一联,历来被人们称道。请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9~10题。
登岳阳楼(其一)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9.这首七言律诗借景抒情,把自然之景、________和________融于一体。
10.对这首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点明登临位置,从“帘旌”到“夕阳”,写景由远及近
B.颔联思昔抚今,忆“吴蜀”融入厚重历史感,说“徙倚”渗透个人怅惘情
C.颈联“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跨度上道出了亡国之臣的无尽忧愤
D.尾联“风霜”语意双关,“沧波”情景交融,于无限悲凉中收束全篇
【类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1~12题。
汉江临泛
王 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11.中间四句描绘出了怎样的景色?
12.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3~14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3.诗中“太清”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14.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八月湖水平”写出了洞庭湖的水面平静
B.“波撼岳阳城”描写了岳阳城摇摇欲坠的景象
C.后两联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愿望
D.全诗委婉表达了作者希望一展才华的政治抱负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5~16题。
冰壶洞
胡应麟
一线悬崖鸟道通,石床钟乳斗玲珑。
飞流万尺无人到,谁宿庐山此洞中。
15.“石床钟乳斗玲珑”中的“斗”字用得很有意思,说说你的理解。
16.诗歌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表达交流】
17.古人写诗,常常是“吟安一个字,捻断数 ( http: / / www.21cnjy.com )茎须”,追求语言的精练与概括。近年来,“年度汉字”的评选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2008年当选的年度汉字是“雷”,2009年“被”字的拥护者颇多。2010年12月28日,“海峡两岸年度汉字评选”中,“涨”字以91 758票当选。《旺报》社长黄清龙认为,除物价、房价上涨等意指之外,“涨”字还反映了两岸的合作交流声势、经济发展形势看涨。请根据你对时事的了解,为2011年的中国遴选一个“年度汉字”,并简要说明理由。
年度汉字:_________________ 遴选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验中考】
18.(2010·江苏连云港中考)阅读下面的诗(词)句,回答问题。
①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②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③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1)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月亮是极具文化内涵的典型意象。请分别说出以上诗(词)句中,作者借“月亮”表达的思想感情。
(2)请任选一句分析其表达技巧。
参考答案
1. 答案:D
2. 参考答案:(1)广阔无际的原野 (2)黄河 (3)爱 (4)缓慢 (5)扛着 (6)徘徊
3. 参考答案:(1)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2)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4. 答案:D
5. 答案:(1)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4)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6. 答案:(1)王维 摩诘 边塞 (2)青莲居士 浪漫主义 诗仙
7. 参考答案: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8. 答案示例:(1)绘意境:苍莽起伏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山峦随着平原旷野的延伸,渐渐消失得无影无踪,一泻千里的长江水奔赴茫茫无际的辽阔平原。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2)赏字词:“随”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空间感和流动感;“入”渲染出江水奔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3)品技巧: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抒发了作者初出荆门时喜悦、激动的心情,更是诗人开阔胸怀、蓬勃朝气的形象写照。
9. 答案:家国之恨 身世之悲
10. 答案:A
11. 参考答案:前两句描绘出了水天一色、广阔渺远的山水远景,后两句描绘出了水势浩大、波澜起伏的眼前景象。
12. 参考答案:表达了诗人追求美好境界、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13. 答案:天空
14. 答案:D
15. 参考答案: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写出了钟乳的精巧美丽。
16. 参考答案:对冰壶洞瀑布磅礴气势的赞美和无人赏识的感慨。
17. 答案示例:和 创造和谐社会是当今社会的主旋律。
18. 参考答案:(1)李白诗借月 ( http: / / www.21cnjy.com )亮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关切之情;李煜词借月亮表达了离愁;王建诗借月亮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怀念之情。(2)示例:李白诗用拟人手法,把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的知心人;李煜词用比喻手法,以“钩”喻月之形,营造了凄清冷寂的氛围;王建诗用夸张手法,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