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学案
一、字音字形
1.识记生难字
了无(liǎo) 侥幸(jiǎo) 废墟(xū)
拍摄(shè) 嵌入(qiàn) 平庸(yōng) 刻骨铭心(míng)
2.读准多音字
(1)记载:zǎi 其他读音:zài 组词:装载
(2)倒行逆施:dào 其他读音:dǎo 组词:倒闭
(3)分量:fèn 其他读音:fēn 组词:分离
二、重要词语
1.无聊:无事可做,觉得没意思。或言谈、行动等没有意义而使人讨厌。
2.了无:一点也没有。
3.倒行逆施:原指做事违反常理,现多指所作所为违背社会正义和时代进步方向。
4.侥幸:由于偶然的原因而获得成功或免去灾害。
5.废墟: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难后变成的荒凉地方。
6.纯粹:单一,不掺杂质的,或单纯的。
7.刻骨铭心:比喻牢牢记在心上,永远不忘(多用于对别人的感激)。
三、作家介绍
冯骥才,1942年生,当代作家,天津市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联主席。著有长篇小说《义和拳》(与李定兴合写)、《神灯前传》,中篇小说《神鞭》等。部分作品已被译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在国外出版。冯骥才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注意选取新颖的视角,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的描写,开掘生活的底蕴,咀嚼人生的况味。
四、常用修辞——排比
排比是一种修辞手法,特征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构和长度均类似、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它可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排比的种类有:(1)成分排比,即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组成排比,例如:延安的歌声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2)分句排比,即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构成排比,例如:你快乐它就是快乐的一天,你无聊它就是无聊的一天,你匆忙它就是匆忙的一天。
1.“每扯下一页,它新的一页——光亮而开阔的一天便笑嘻嘻地等着我去填满”一句中用“笑嘻嘻地等着”形容新的一天的到来有什么好处?21教育网
点拨:用拟人的手法,赋予新的一天以人的情趣,生动形象,表现了作者对新的一天的喜爱,以及对明天的希望。www-2-1-cnjy-com
2.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日历的意义有哪些。
点拨:日历原是我们生命忠实的记录,我们要用行动去创造记忆,我们要用情感、忠诚、爱心、责任感以及创造性的劳动去书写每一天的日历。21·cn·jy·com
3.文章以“日历”为题,后半部分为什么着重写“记忆”?
点拨:文章由喜欢日历谈起,从日历中感知生命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意义。后半部分侧重对待日历的态度,进一步阐释自己对人生的看法。作者认为我们的日历大多页码是黯淡无光的,但是记忆却能使我们从黯淡无光的生活中摆脱出来,因为记忆排斥平庸,使人变得独特。一个人的记忆是能够留在日历上的,但人不能只是被动地被记忆,还要用行为去创造记忆,认真地书写每一天的日历,使自己的人生(日历)丰富充实。因此,作者在文章的后半部分着重谈记忆。
4.核心图解
1.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刻画 恶运 守侯 了无痕迹
B.侥幸 无聊 消耗 黯淡无光
C.平庸 废墟 分量 刻骨明心
D.嵌入 无奈 考察 道行逆施
2.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空。
(1)随手一翻,光溜溜的纸页花花绿绿______(翻、滑、拂)过手心,散着油墨的芬芳。
(2)几页或十几页过往的日子______(留、放、挂)在那里,黯淡、沉寂和没用。
(3)我们要用情感、忠诚、爱心、责任感,以及创造性的劳动去书写每一天的日历。把这一天深深______(嵌、刻、写)入记忆里。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正像保存葡萄最好的方式是把葡萄变为酒;保存岁月最好的方式是______(尽力、努力、致力)把岁月变为永存的诗篇或画卷。【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判断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每扯下一页,它新的一页——光亮而开阔的一天便笑嘻嘻地等着我去填满。( )
(2)你快乐它就是快乐的一天,你无聊它就是无聊的一天,你匆忙它就是匆忙的一天。( )
(3)历史不是一种空间吗?人的一生不是一个漫长而又巨大的空间吗?一个个明天,不就像是一间间空屋子吗?( )21·世纪*教育网
(4)可是当我把这一叠用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日子扯下来,往往不忍丢掉,而把它们塞在书架的缝隙或夹在画册中间,就像从地上拾起的落叶。它们是我生命的落叶!( )
(5)为什么我喜欢日历?因为日历具有生命感。( )
4.下面是惜时对联中的句子,请你将它们组合成四副对联。
①黑发不知勤学早 ②无情岁月增中减 ③ ( http: / / www.21cnjy.com )白首方悔读书迟 ④茫原荒夜闻鸡舞 ⑤书山勇上捧晨星 ⑥有味诗书苦后甜 ⑦学海勤游穿夜幕 ⑧文山书海囊萤读
课内品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我喜欢用日历,不用月历。为什么?
厚厚一本日历是整整一年的日子。每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一页,它新的一页——光亮而开阔的一天便笑嘻嘻地等着我去填满。我喜欢日历每一页后边的“明天”的未知,还隐含着一种希望。“明天”乃是人生中最富__A__(极能吸引人的力量)的字眼儿。生命的定义就是拥有明天。它不像“未来”那么过于遥远与空洞。它就守候在门外。走出了今天便进入了全新的明天。白天和黑夜的界线是灯光;明天与今天的界线还是灯光。每一个明天都是从灯光熄灭时开始的。那么明天会怎样呢?当然,多半还要看你自己的。你快乐它就是快乐的一天,你无聊它就是无聊的一天,你匆忙它就是匆忙的一天。如果你静下心来就会发现,你不能改变昨天,但你可以决定明天。有时看起来你很被动,你被生活所选择,其实你也在选择生活,是不是?
每年元月元日,我都把一本新日历挂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墙上。随手一翻,光溜溜的纸页花花绿绿滑过手心,散着油墨的芬芳。这一__甲__(chà nà)我心头十分快活。我居然有这么大把大把的日子!我可以做多少事情!前边的日子就像一个个空间,生机勃勃,宽阔无边,迎面而来。我发现时间也是一种空间。历史不是一种空间吗?人的一生不是一个__B__(延续、延伸得很长)而又巨大的空间吗?一个个明天,不就像是一间间空屋子吗?那就要看你把什么东西搬进来。可是,时间的空间是无形的,__乙__(chù mō)不到的。凡是使用过的日子,立即就会消失,抓也抓不住,而且了无痕迹。也许正是这样,我们便会感受到岁月的匆匆与__C__(虚幻渺茫)。 21*cnjy*com
时针是从来不会__D__(指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倒行逆施的只有人类自己的社会与历史。于是,光阴岁月,就像一阵阵呼呼的风或是__丙__(shǎn shǎn shuò shuò)的流光。它最终留给你的只有无奈而频生的白发和消耗中日见衰弱的身躯。为此,你每扯去一页用过的日历时,是不是觉得有点像扯掉一个生命的页码?2·1·c·n·j·y
我不能天天都从容地扯下一页 ( http: / / www.21cnjy.com )。特别是__丁__(máng lù)起来,或者从什么地方开会、活动、考察、访问归来,看见几页或十几页过往的日子挂在那里,黯淡、沉寂和没用,被时间掀过的日历好似废纸。可是当我把这一叠用过的日子扯下来,往往不忍丢掉,而把它们塞在书架的缝隙或夹在画册中间,就像从地上拾起的落叶。它们是我生命的落叶!
5.根据选文中的注音,在甲、乙、丙、丁四处写出正确的汉字。
甲:__________ 乙:__________
丙:__________ 丁:__________
6.在A、B、C、D四处,结合语境,根据后面括号里的解释写出恰当的词语。
A.__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_ D.__________
7.用你自己的话,说说选文第二段画线的两个句子的含意。
①你快乐它就是快乐的一天,你无聊它就是无聊的一天,你匆忙它就是匆忙的一天。
②有时看起来你很被动,你被生活所选择,其实你也在选择生活。
8.说说选文第四段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3题。
月 台
是起点也是终点,是开始也是结束,是欢聚也是离散,是出发也是归宿。
从来没有一个地方,能汇集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许人流;从来没有一个地方,能拥有如许悲欢离合。从清晨到白昼,从黄昏到夜晚,从黑夜到黎明,数不清的脚印,带着来自各地的泥土,重重叠叠,密密麻麻踩上去。有红色的土来自山间,有褐色的土来自田野,有黑色的土来自城市,有白色的土来自海滨。聚拢又散失,堆积又泻落,没有一粒种子能在这里生根,如同没有一双脚步会在这里驻留;缘由——这只是流动的浮土,这仅是过往的月台。
月台展延在任何一个城与城交接的地点,守 ( http: / / www.21cnjy.com )望在任何一个城镇的边缘。它只是默默地伫立,纷扰不停的是人们,为生活、为名利、为野心、为梦想……来来去去,忙忙碌碌。这是个制造离散的时代,列车频频靠站又开走,卸下一批乘客到月台,又从月台上载走了另一批。来的脚步掩盖了去的脚印,去的脚步也覆盖了来的脚印。(a)的脚步播撒着欢聚的愉悦,(b)的脚步载负着如许离愁,(c)的脚步踱向预定的目标,(d)的脚步显示心情的迫切,迟缓的脚步缠绕于厌倦,悠闲的脚步只为一次探访,也有犹豫的脚步,属于那迷失了自己的旅客。
多少次,我也曾被卸在月台,多少次,我也 ( http: / / www.21cnjy.com )曾从月台离去,我不知道自己的脚步又显出什么?近年来,别离总多于团聚,失望总多于获得。寂寞、惆怅,和一份深沉的苍凉,常是我密切的旅伴。离去不是离去,心仍萦系于亲情;归来不是归来,浮土又焉能扎根?
人生旅程中有无数的月台,生命旅途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无数的驿站。所有台和站,只是供中途小憩,只是供转车再出发。别长期滞留,滞留不是宁静,将使灵魂腐蚀;别长期停顿,停顿不是安定,将使生命委靡。2-1-c-n-j-y
是起点,但愿不是终点;是开始,但愿不是结束;是出发,归宿尚待寻求;是离散,欢聚当可期待。
携着轻便的行李——装满信心和小小的愿望,我随时准备踏上人生的月台,只等待时间的列车来到,出发再出发!【来源:21cnj*y.co*m】
9.依次填入a、b、c、d处最适当的一组词是( )。
A.沉重 轻快 匆忙 从容
B.从容 轻快 沉重 匆忙
C.轻快 沉重 从容 匆忙
D.匆忙 从容 轻快 沉重
10.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选取月台中最常见的脚印和脚步予以铺陈,显现人世间的众生相,抒发自己的情思。
B.“是欢聚也是离散,是出发也是归宿”,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中这类由反义词构成的句子,表面看似矛盾,实际上却反映了同一事物在不同关系上的对立,给人以哲理的启迪。
C.“离去不是离去,心仍萦系于亲情;归来不是归来,浮土又焉能扎根?”这是写作者多次往返于大陆、台湾之间的感受,抒发了浓烈的乡情亲情。【出处:21教育名师】
D.文章根据描写对象的不同可分两层。第一层描写现实生活中的月台昼夜忙碌的情景,第二层叙写人生月台的寂寞、惆怅和苍凉。【版权所有:21教育】
11.从本文第三段看,月台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12.对月台,作者开篇说“是起点也是终点,是开始也是结束”,为什么在篇末却说“是起点,但愿不是终点;是开始,但愿不是结束”?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3.“人生的月台”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交流】
14.仿照下面画波浪线句子的形式,在横线上补写一个句子。
如果说生命是一本书,那么时间则是一支 ( http: / / www.21cnjy.com )笔,书写着人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说生命是一条河,那么时间则是涌动的波涛,推动着人生。www.21-cn-jy.com
【体验中考】
15.(2011·湖北恩施中考)在建始 ( http: / / www.21cnjy.com )县大沙河老渡口,有一位为来往行人义务摆渡的老人,他的名字叫万其珍。不管刮风下雨,只要有人需要,他就会出现在渡口。民国初年,万家祖上逃荒至此,被村民接纳。为报村民接纳和帮助之恩,万家祖郑重承诺,要为村民义务摆渡。为践行这个承诺,祖孙三代在这个渡口坚守了百年之久,从未收过一分钱。坚守风雨渡,义举感乡民。万家坚守的既是河水的渡口,也是人心的渡口。21*cnjy*com
假如记者采访你,如何看待万家祖孙三代百年接力为村民义务摆渡这件事,你怎么回答?
参考答案: 1. 解析:A项中的“守侯”应为“守候”,C项中的“刻骨明心”应为“刻骨铭心”,D项中的“道行逆施”应为“倒行逆施”。
答案:B
2. 答案:(1)滑 (2)挂 (3)嵌 (4)致力
3. 答案:(1)拟人 (2)排比 (3)反问、比喻 (4)比喻 (5)设问
4. 答案:①③ ④⑧ ⑤⑦ ②⑥
5. 答案:甲:刹那 乙:触摸 丙:闪闪烁烁 丁:忙碌
6. 答案:A.魅力 B.漫长 C.虚无 D.逆转
7. 参考答案:①时间由自己支配,你赋予时间什么性质,它就是什么性质。②人无法选择自己的生活境遇,但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态度。21cnjy.com
8. 参考答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使语意表达得更通俗,更生动,更形象。
9. 答案:C
10解析:D项,“叙写人生月台的寂寞、惆怅和苍凉”错。
答案:D
. 11. 解析:可以根据语段的中心句“月台展延在任何一个城与城交接的地点……”概括。
参考答案:展延在城与城交接的地点,是列车过往的中转站
12. 解析:应明确文章开头和结尾“月台”有不同含义。
参考答案:开篇评说现实生活中月台的功能,篇末评说“人生的月台”的功能。
13. 解析:根据“月台”本身的特点,结合人生理解其含义。
参考答案:人生事业的中转站,人生新的追求的起点
14. 答案示例:如果说生命是一座花圃 那么时间则是一朵鲜花 点缀着人生
15. 答案示例:坚守承诺是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报恩,万家祖孙三代百年接力为村民义务摆渡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把这种坚守承诺、无私奉献的精神发扬光大。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