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单元作业设计
一、单元信息
基本 信息 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版本 单元名称
化学 九年级 第二学期 人教版 第九单元 溶液
单元组织方式 团 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
课时信息 序号 课时名称 对应教材内容
课时 信息 1 溶液的形成 9.1 溶液的形成
2 溶解度 9.2 溶解度
3 溶液的浓度 9.3 溶液的浓度
4 一定溶质质量 分数的氯化钠 溶液的配制 实验活动 5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 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二、单元分析
(一) 课标要求
认识溶解和结晶的现象。
知道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知道绝大多数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是有限度的。
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含义。
知道溶质质量分数可以表示溶液的浓度。
认识质量分数的含义及其简单计算方法。
了解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方法。
初步感受定量研究的意义;体会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二) 教材分析
溶液对同学们来说并不陌生, 在我们身边到处都有, 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着密切联系。教 材中第二、第六、第八单元的内容中都有溶液的介绍, 它是物质共存的一种状态, 也是中学化 学遇到的一类分散体系。在第十单元常见的酸和碱中, 有关它们之间的反应几乎都是在溶液中 进行的, 要学好这些内容, 就需要系统地了解溶液的有关知识。同时也为高中化学学习胶体及 物质的量浓度等相关知识,打下基础,因而在教材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本单元总共三个课题, 课题之间有着内在联系: 溶液→饱和溶液→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 这样的编排顺序既符合 化学学科的逻辑规律,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教材以溶液、溶解度、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等概念为主线,穿插实验及计算,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 学情分析
知识方面: 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糖水、汽水等, 在化学课上接触过硫酸铜溶液、过氧化氢 溶液等, 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感性认识, 但欠缺对溶液本质特征的了解, 因而无法真正认识到溶 液在科学研究、生命活动、工农业生产中的巨大价值。
能力方面: 通过前面的学习, 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一定宏观辨析、证据推理、实验探究及操 作能力, 对一些化学研究的方法(如对比法、归纳法等) 已有一定的了解, 对于合作学习的方 式也有了一些体验。
三、单元学习作业目标
3
(1)初步从微观角度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的特征、 组成,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 象。
(2)从定量的角度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含义,能举例说明结晶现象。
(3) 通过探究溶解度曲线,学习数据处理的方法、了解不同数据处理方法的作用和意义。
(4) 认识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能配制一定溶质质量 分数的溶液, 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
以“物质的性质与用途”这一大概念为统摄, 按照大概念、学科大概念、次级大概念、核 心概念和事实的顺序整理出本单元作业的知识结构,如图 1 所示。再根据知识结构,整理出 重组单元的课时主题和目标,如图 2 所示。再根据课时目标设计相关作业。
大概念 学科大概念 次级大概念 核心概念 事实
图 1 大概念统领下的单元知识结构
4
单元主题
课时主题
课时目标
5
图 2: 自然单元课时主题和目标
五、课时作业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质、溶剂的概念;了解溶液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 的广泛用途; 通过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的溶解实验, 知道物质在溶解过程中通常伴随着 热量的变化; 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练习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 以及简单实验的设 计。
作业 1:北京冬奥会为了让运动健儿及时补充能量,准备了各种运动饮料,根据运动时生 理消耗的特点, 把营养素溶解在水中形成溶液, 可以补充运动丢失的营养。下列有关溶液的说 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一定是均一的、稳定的无色液体
B.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C.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溶质只能是固体
D.溶液的体积等于溶质的体积加上溶剂的体积
1.参考答案: B
2.时间要求: 1 分钟。
3.评价设计
错选 A,对溶液的基本特征不清楚;错选 C,不会判断溶液的组成;错选 D,对分子、原 子的基本特征不清楚。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根据冬奥会中运动员饮用的运动饮料是溶液, 测评学生对溶液的特征, 溶液组成的等概念 的理解。
作业 2: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我国著名传染病学专家李兰娟院士建议大家用 75% 的酒精消毒, 效果最好。生活中还常用碘酒给伤口消毒,游泳池里常用硫酸铜杀菌消毒。
(1)由上述资料可知形成溶液的溶质的状态可以是_______________。
(2)在酒精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溶剂是_____________。
(3) 化学反应的反应物一般配成溶液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参考答案:
(1) 固体 液体
(2)酒精 水
(3) 接触面积大,反应速度快 2.时间要求:1-2 分钟。
3.评价设计
(1) 错写成固体,对溶质的状态认识不清。
(2) 易把溶质和溶剂颠倒,认为量多的就是溶剂。
(3) 不清楚溶液的用途,不知道影响反应速度的因素。
题号 前结构 单点结构 多点结构 关联结构 抽象扩展结构
(1) 无意义或空 白答案 知道物质的 三态 知道固体可以做 溶质 知道液体可以 做溶质 能分清溶质的 状态
(2) 无意义或空 白答案 知道溶液的 组成 知道根据溶液的 命名判断溶质、 溶剂 知道名称中没 有读出溶剂, 溶剂是水 能写出陌生溶 液的溶质和溶 剂
(3) 无意义或空 白答案 医药上见过 溶液 从微观角度认识 溶解的过程 知道影响反应 速度的因素 能判断在溶液 中反应速度快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设计疫情期间所用的消毒剂, 让学生认识到化学贴近生活, 服务生活, 在应用中体会溶液 的组成,溶液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
作业 3:武汉疫情期间最辛苦的是医护人员,他们顾大家舍小家,为了感谢他们,热心的 市民为他们准备了自热小火锅, 发热原理是发热包中的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给食物加热。若食 用中不小心把油渍滴到衣服上,可以用洗涤剂或者汽油清洗。
除化学反应能放热,物质溶解在水中也有能量的改变,把 NaOH、NaCl、NH4NO3 固体各 10 g
分别加入盛有 100 mL 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在不同时间测量溶液
的温度,绘制成如图 3 所示图像。
(1) 理论上, 自热小火锅发热包中的生石灰可用______ (填
试剂的化学式)代替。 如果要生产一种“冰袋”用于冷敷,上述
三种物质中最合适的是_________ 。
(2) 生石灰加到水中,溶质是___________,
(
图
3
)写出反应原理 。
(3)用洗涤剂或汽油清洗油渍的原理是否相同, 并说明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参考答案:
(1) NaOH NH4NO3
(2) 氢氧化钙 CaO+H2O==Ca(OH)2
(3) 不相同;洗涤剂清洗油渍是油脂乳化,用汽油清洗油渍是油脂的溶解。
2.时间要求:3 分钟。
3.评价设计
(1) 错写成氯化钠,不会分析图表;错写出氯化钠和硝酸铵。
(2) 错写成氧化钙或碳酸钙,对溶液的组成理解不清;方程式出错,没有熟记氧化钙与 水的反应。
6
(3)错写说明对乳化和溶解分不清。
题号 前结构 单点结构 多点结构 关联结构 抽象扩展结构
(1) 无意义或空白 答案 知道看图 能看懂图中横坐标 纵坐标的数据 能分析出什么 物质放热吸热 能得出加热和降 温用什么物质
(2) 无意义或空白 答案 知道生石 灰是哪种 物质 知道生石灰与水能 反应 知道生石灰与 水反应的生成 氢氧化钙 能正确书写化学 方程式
(3) 无意义或空白 答案 知道溶解 知道乳化 知道溶解和乳 化的区别 会用乳化和溶解 解决问题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设计自热火锅的情境, 引导学生关注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我们身边处处有化学。测评学生 对溶解、乳化认识,了解物质溶解会有能量的变化。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以海水晒盐为例, 初步认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
判断方法和转化方法,了解结晶现象;初步学会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
度曲线图,查阅有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 进行数据处理, 解决
问题; 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
作业 1:图 4 为温州乐清湾畔的南塘晒盐场,盐民们正在晒盐。
有关夏季晒盐的解释合理的是( )
A.利用昼夜温差使食盐结晶析出
B. 日晒蒸发浓缩海水达到饱和后并进一步蒸发
C. 日晒蒸发,夜晚降温冷却析出食盐晶体 图 4
D.夏天温度高氯化钠溶解度下降析出食盐晶体
1.参考答案: B
2.时间安排: 1 分钟
3.评价设计
错选 A、C、D ,是对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不清楚, 未认识到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的 影响变化较小, 降温很难达到目的。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设计“夏天晒盐”场景意在激起学生探秘兴趣, 认识到化学离不开生活, 体会化学在生活 中的应用。本题测评学生对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以及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变化规律的认识与 理解。
作业 2: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目前, 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主要方法为“盐田法” (又称“太阳能蒸发法”),盐田分为“蒸 发池和结晶池”。该方法需要在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的地区才能使用。
原理:先将海水引入蒸发池,经过日晒蒸发水份到一定程度,再导入结晶池,继续日晒, 海水就会成为食盐的饱和溶液,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
(1) 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 关于氯化钠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B.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氯化钠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D.氯化钠饱和溶液一定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
(2)你认为氯化钠由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一定可行性策略有( )
①加入氯化钠 ②降低温度 ③升高温度 ④加入水 ⑤蒸发水
7
A.①②④ B.①⑤ C.①②⑤ D. ②⑤
(3)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36.0g。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
A.20℃时, 100g 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 36.0g
B.20℃时, 100g 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钠 36.0g
C.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 100 ∶36.0
D.20℃时,将 36.0g 氯化钠溶解于 100g 水中,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4)某同学对“为什么粗盐的提纯不能像硝酸钾提纯那样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已知氯化钠、 硝酸钾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温度/℃ 0 20 30 40 50 60 70
溶解度/g NaCl 35.7 36.0 36.3 36.6 37.0 37.3 37.8
KNO3 13.3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参考答案: (1) B (2) B (3) B
(4) 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小,而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大。 2.时间安排:5 分钟。
3.评价设计:
(1) 错,对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认识有误。
(2)错,未认识到考虑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具体策略时还应考虑物质本身的性
(
质
)。
(3)错,对固体物质溶解度含义的理解不全面。
(4)错,降温结晶法只对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采用。
题号 前结构 单点结构 多点结构 关联结构 抽象拓展结构
(1) 无 意 义 或 空白答案 饱和溶液、 不 饱 和 溶 液,浓溶液 和稀溶液 不同温度下, 同种物质的饱 和溶液不一定 比不饱和溶液 浓 饱和溶液不一定 是浓溶液,如氢 氧化钙溶液就是 稀溶液 浓溶液不一定是饱 和溶液,稀溶液不 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2) 无 意 义 或 空白答案 不饱和溶液 转化为饱和 溶液的方法 饱和溶液与不 饱和溶液的相 互转化方法 从影响物质溶解 性的因素考虑两 者的转化关系 对溶解度受温度影 响变化不大的一类 物质,应考虑温度 因素
(3) 无 意 义 或 空白答案 溶解度概念 的理解 知道固体溶解 度的四要素 根据溶解度正确 理解溶质、溶剂、 溶液的关系 认识溶解度、饱和 溶液与溶质溶液的 关联
(4) 无 意 义 或 空白答案 粗盐提纯的 方法 认识溶解度受 温 度 影 响 不 同,物质的提 纯方法不同 知道降温结晶与 蒸发结晶的区别 能从影响固体物质 溶解度因素中寻找 提纯物质的方法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宏观辨识微观探析是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 本题通过海水晒盐方法步骤的具体介绍, 引导学生了解食盐的来源并联系所学分析现象背后的 “真理”测评学生对溶液、饱和溶液, 溶
8
解度概念的认识与理解。
作业 3:小宇发现夏季里, 鱼塘经常把水喷向空中以增加水中
的溶氧量。如图 5 所示:对此小宇有以下疑惑,请你帮他解决:
(1)夏季, 水中溶解氧少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水喷向空中”能增加水中溶氧量的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水喷向空中”能增加水中氧气的溶解度吗?说明你
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参考答案:
(1)夏天温度高气体的溶解度小,水中溶解的氧气少。 图 5
(2)增大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增加氧气的溶解速率。
(3)不能,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有关,温度和压强 不变所以溶解度不变。
2.时间要求: 3 分钟
3.评价设计:
题号 前结构 单点结构 多点结构 关联结构 抽象拓展结构
(1) 无意义 或空白 答案 了解气体的 溶解度 知道影响气 体的溶解度 的因素 理解气体的溶解度与 温度的关系 能根据气体的溶解度 与温度的关系, 解释常 见的问题
(2) 和 (3) 无意义 或空白 答案 知道影响气 体溶解度的 因素 了解影响溶 解速率的因 素 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 和压强有关,接触面 积只影响溶解速率 能根据影响气体的溶 解度因素,解释生活中 常见的问题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检测学生对气体溶解度的认识,能根据影响气体的溶解度因素,分析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通过“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硫酸铜溶液”含义的辨析,使学生认识溶质质量分 数的含义, 并能进行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初步学会根据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出某溶液 中溶质、溶剂的质量;初步学会解决溶液的稀释问题。
作业 1:硫酸铜溶液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 是一种很好的杀菌剂和杀虫剂。下面对“5%的 硫酸铜溶液”含义理解错误的是( )
A.100g 水中溶解了 5g 硫酸铜
B.100g 硫酸铜溶液中溶解有 5g 硫酸铜
C.5g 硫酸铜溶解于 95g 水中所得到的溶液
D.该溶液中硫酸铜、 水、溶液的质量比 1:19:20
1.参考答案: A
2.时间要求: 1 分钟。
3.评价设计:
题号 前结构 单点结构 多点结构 关联结构 抽象拓展结构
A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溶质的质量 分数 溶质、溶剂 知道溶液中溶 质与溶剂的质 量关系 能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 确定溶质与溶剂的质量 关系
9
B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溶质的质量 分数 溶液与溶质 知道溶液与溶 剂的质量关系 能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 确定溶液与溶剂的质量 关系
C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溶质的质量 分数 溶质、溶剂 知道溶液中溶 质与溶剂的质 量关系 能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 确定溶质与溶剂的质量 关系
D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溶质的质量 分数 溶液、溶质、 溶剂、溶质的 质量分数 知道溶质、溶 剂、溶液的质量 关系 能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 确定溶质与溶剂、溶液 的质量比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通过对“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硫酸铜溶液”的理解, 测评对溶质、溶剂和溶液各关系的理 解与计算。
作业 2:硫酸铜能抑制细菌和蓝藻生长。游泳池中加入适量硫酸铜是合理的。国家标准规 定泳池里所加的硫酸铜为 0.25~0.5mg/L。
某健身馆的游泳池需要配置 2.5×106kg 质量分数为 0.000025%的硫酸铜溶液, 现用质量分 数为 10%硫酸铜溶液加水稀释,则需要 10%的硫酸铜溶液多少kg?
1.参考答案: 解:需要 10%的硫酸铜溶液质量是x 。
2.5×106kg×0.000025% = 10% x
2.5 × 106kg×0.000025%
x =
10%
x = 6.25kg
答:需要 10%的硫酸铜溶液质量是6.25kg。
2.时间要求: 4 分钟
3.评价设计:
前结构 单点结构 多点结构 关联结构 抽象拓展结构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溶液的稀 释 溶液、溶质 质量分数 理解稀释前后溶液中 溶质的质量不变 能依据稀释前后溶液 中 溶质的质量不变进行有 关计算。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检测学生能否根据化学反应,分析溶液的变化,并求出相关溶液的质量。
作业 3:180g 某硫酸恰好与 20g 氧化铜完全起反应。 反应方程式为
CuO + H2SO4 = CuSO4 + H2O。试回答:
(1)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 (用化学式表示)。
(2)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1.参考答案:
(1) CuSO4 ;
(2)解:设反应后生成硫酸铜的质量是 x。 CuO + H2SO4 = CuSO4 + H2O
80 160
20g x
10
答: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20%。
2.时间要求: 4 分钟
3.评价设计:
题号 前结构 单点结构 多点结构 关联结构 抽象拓展结构
(2)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溶液中的溶质 的质量分数 溶液的组成、化 学反应、质量守 恒定律 化学 变化中 物质溶质的 转化 能依据化学反应正 确分析出溶液中溶 质,计算出溶质质 量分数。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检测学生能否根据化学反应,分析溶液的变化,并进行有关溶液的计算。 第四课时
课时目标: 以硫酸铜溶液为例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加深对溶质质量分 数概念的理解;初步学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量筒。
作业 1:小宇需配制 100g 质量分数为 8%的硫酸
铜溶液,步骤如图 6,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 配制时应称量无水硫酸铜固体的质量为8.0g
B.实验操作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C.配制过程中若俯视量筒会导致结果偏小
D.若所有操作都正确, 完全溶解后有液滴溅出,
11
溶质的质量分数仍为 8%
1.参考答案: C
2.时间安排:1 分钟。
3.评价设计
A.错,不会灵活运用溶质质量分数进行计算。
B.错,不了解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步骤。 C.错,不会正确分析量筒的不合理使用带来的误差。 D.错,是对溶液的基本特征认识不清。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测评学生对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步骤的了解, 验过程中的误差分析。
图 6
以及天平、量筒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实
作业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宇的爸爸承包了一家室外游泳馆, 需要消毒。学过溶液后, 小宇想模拟配制消毒液,他 先配制了 20%的硫酸铜溶液 100g。爸爸说: “咱家的泳馆一般用 10%硫酸铜溶液,倒入水中搅 拌几下,静置一夜稀释即可。 ”怎样把 20%的硫酸铜溶液稀释成 10%硫酸铜溶液呢
请你和小宇一起完成稀释过程。
(1)__________:将 100g20%的硫酸铜溶液稀释为 10%的溶液, 需加水的质量_________;水 的体积_________。 (水的密度近似 1g/cm3)
(2)________:用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倒入盛有 10%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
(3)________:用玻璃棒搅拌,使混合均匀。
(4)装瓶贴标签:将配制好的溶液倾倒入试剂瓶中, 贴标签。
(5)若小宇量水时仰视了,会使配制的溶液__________ (填“偏大”或“偏小”)。 1.参考答案:
(1)计算;100g;100ml (2)量取(3)混匀(5)偏小
2.时间要求: 5 分钟。
3.评价设计
题号 前结构 单点结构 多点结构 关联结构 抽象拓展结构
(1) 无 意 义 或 空 白 答案 溶液稀释计 算 认识稀释前后 溶质质量不变 认识溶质质量 分数与溶质、溶 剂的关系 溶质质量分数含义的 理解及质量体积密度 之间的联系
(2)和 (3) 无 意 义 或 空 白 答案 知道一定质 量分数溶液 配制的步骤 量筒、玻璃棒的 正确使用; 初步学会配制 一定溶质质量 分数的溶液 能 根据 需要 选 择 仪 器、药品
(5) 无意义 仰视量筒时 读数偏小 了解俯视、仰视 量筒读数偏大 偏小问题 量筒 的正确使 用方法 常见仪器的正确使用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认识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 知道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本题通过一定溶质质量分 数溶液的配制,初步练习、 实践溶液的配制,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六、单元质量检测作业
(一) 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内容
作业 1:[我来当老师]检测一下自己的复习效果吧,请评价一下这位同学的答案是否正确, 正确的打“ √ ”,错误的打“ ×”。
(1)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 )
(2)澄清石灰水中的溶质是生石灰,溶剂是水。 ( )
(3) 98%浓硫酸中溶质是水、溶剂是硫酸。 ( )
(4)汽油洗涤油污属于乳化现象。 ( )
(5) 喝可乐后会打嗝,是因为二氧化碳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 )
(6) 有晶体析出的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 )
1.参考答案:⑴ √ ;⑵ × ;⑶ × ;⑷ × ;⑸ √ ;⑹ √ 。
2.时间安排: 2 分钟。
3.评价设计
⑴ 对 ;⑵ 错, 不知道石灰水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钙 ;⑶错, 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 如果 其中有一种是水,水是溶剂 ;⑷错,汽油洗涤油污属于溶解现象,洗涤剂洗涤油污属于乳化 现象;⑸ 对 ;⑹ 对。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本题主要通过具体的事例, 测评学生对溶液的基本特征和组成、乳化现象、饱和溶液以及 影响气体溶解度因素的了解程度,培养学生的宏观辨识能力。
作业 2:如图 7 所示:
(1)t3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
12
(
图
7
)(2)若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提纯甲。
(3)t2 ℃时,将 15 g 甲物质加入 50 g 水中, 充分溶解,得
到的是______ (填“饱和”或 “不饱和”)溶液。
1.参考答案:
(1) 甲=乙>丙
(2) 降温结晶 (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3)饱和 2.时间要求:2-3 分钟。
3.评价设计
(1) 顺序排错,不会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溶解度的大小。
(2)错写成蒸发结晶,不会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结晶的方法。
(3)错填成不饱和,不会分析溶解度曲线含义,判断溶液的状态。
题号 前结构 单点结构 多点结构 关联结构 抽象扩展结构
(1) 无意义或空白 答案 知道是溶解 度曲线 知道横坐标的 含义 知道纵坐标的 含义 能比较出相同温度下不 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2) 无意义或空白 答案 知道溶解度 曲线的含义 知 道 结 晶 的 方 法 知道结晶是分 离混合物的方 法 能根据溶解度曲线选择 合适的结晶方法
(3) 无意义或空白 答案 知道溶解度 曲线 会分析溶解度 曲线, 知道溶解 度表示的含义 知道饱和溶液 中溶质与溶剂 成正比 能根据溶解度推算出某 溶质在一定量的水达饱 和状态,溶解溶质的质 量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通过对溶解度曲线探究,考查学生对溶解度曲线含义的理解,以及学生的定量分析能力、
13
数据处理能力。
作业 3:已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一木块漂浮 于 30℃含有硝酸钾晶体的饱和溶液中,如图8 所示。
(1) 当温度改变时(不考虑由此引起的木块和溶液体积的变化), 发现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大了,由此推测出温度的变化是 __________________,同时可观察到烧杯底部的硝酸钾晶体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在不用外力和另加溶液的情况下使木块上浮,你准备 采取的具体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
1.参考答案:
(1) 降温
(2)增多
图 8
(3) 升温(或加入氯化钠固体或易溶于水的固体,合理即可) 2.时间要求:1-2 分钟。
3.评价设计
(1) 错写成升温, 对小木块排开水的体积变大的原因不清楚, 浮力与密度的关系不清楚; 错写减少,没有理解溶解度跟温度变化的规律。
(3) 错写成加硝酸钾, 没有考虑清楚上述已经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不能再溶解硝酸钾。
题号 前结构 单点结构 多点结构 关联结构 抽象扩展结构
(1)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知道溶解度的 影响因素 知道二力平 衡,知道浮 力的计算公 式 知道排开液体 的体积变大, 密 度就变小 能推出密度变小是因 为固体溶解的少了, 所 以温度减低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知道饱和与不 饱和溶液的概 念 知道结晶的 方法 知道温度影响 溶解度 知道温度降低, 硝酸钾 的溶解度降低, 有晶体 析出
(2)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知 道 二 力 平 衡,知道浮力 的计算公式 知道温度影 响溶解度 知道密度变大 的方法 能写出温度升高硝酸 钾溶解度变大, 晶体继 续溶解,密度变大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从具体的物质着手, 利用学科交叉, 让学生把物理与化学知识结合起来, 再根据温度对溶 解度的影响,改变密度,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应用。
作业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硫酸铜晶体是蓝色透明的斜方晶体, 像一颗蓝宝石。它易溶于水, 水溶液呈蓝色。 某化学 兴趣小组的同学想亲自动手制取硫酸铜晶体。
【查阅资料】:硫酸铜晶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9 所示:
图 9
【实验器材】:烧杯、表面皿、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漏斗、量筒、玻璃棒、镊子、 细线、硫酸铜晶体、温度计。
【设计步骤】:
(1)制作晶核
在烧杯中加入约 100mL30℃的热水, 用天平称取 32.5g 的硫酸铜晶体,放入烧杯中用玻璃 棒不断搅拌,硫酸铜晶体全部溶解。 将一根细线的一端浸入硫酸铜晶体的溶液中,另一端留在 烧杯外,用硬纸片盖住烧杯,静置。自然降温到 20℃发现烧杯底部和细线上有许多硫酸铜的 小晶体。
(2)制作完整些的小块晶体
14
把步骤⑴中的硫酸铜溶液过滤; 选取细线上一颗晶形比较完整的晶体, 悬在过滤后饱和的 硫酸铜溶液中,并用硬纸片盖住烧杯口,静置数日晶体会逐渐变大。
思考: 步骤⑴中, 溶解硫酸铜晶体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30℃的溶液是硫酸 铜的_______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降温至 20℃时,析出晶体质量为_______g (不考虑水分的蒸发)。实验中小晶体逐渐长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参考答案:
(2) 加快溶解速率;不饱和; 0.5;
因为饱和硫酸铜溶液中的水分不断蒸发,硫酸铜晶体不断析出。
2.时间要求: 4 分钟。
3.评价设计:
玻璃棒的作用能回答正确; 溶液状态答错, 不知道根据溶解度判断溶液状态;错, 不知道 根据溶解度如何计算析出晶体的质量;能回答正确。
题号 前结构 单点结构 多点结构 关联结构 抽象拓展结构
(2)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玻璃棒的 用途 溶解时玻璃棒的 作用 溶解时玻璃棒 的作用 不同操作中玻璃棒的 作用
无意义 答案 溶液状态 根据溶解度曲线 查溶解度、溶液 状态 能根据溶解度 判断溶液状态 能根本溶解度和溶 质、溶剂的质量判断 溶液状态
无意义 答案 结晶 溶解度曲线、溶 液状态、结晶 根据物质溶解 度变化判断析 出晶体的质量 根据溶解度,溶质、 溶剂的质量判断析出 晶体的质量
无意义 答案 降温结晶 溶解度曲线、 降温结晶 根据情景判断 结晶方法 根据具体的情景分析 用那种结晶方法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通过硫酸铜晶体的制取,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测评学生对饱和溶液、不饱和溶 液和降温结晶的理解。
作业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同学们发现公园里的树木出现问题时, 园林工人会给树木打吊水, 也就是树木所需要的营 养液,硝酸铵就是配制营养液的成分之一,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硝酸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进行了如下探究。
【初识硝酸铵】
硝酸铵为无色晶体, 微溶于乙醇, 易溶于水,溶解时降温明显。硝酸铵与碱反应有氨气生 成。 硝酸铵可用作炸药、肥料,易被花卉吸收,为速效中性肥料。
(1)硝酸铵溶液中,溶质__________,溶剂__________。
(2)硝酸铵的化学性质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条即可) 【再识硝酸铵】
已知硝酸铵的溶解度如图所示: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119 190 286 421 630 1024
(3)根据上表可知,硝酸铵的溶解性___________。
15
(4) 在 20℃要使一杯接近饱和的硝酸铵变成饱和溶液,可以用_________方法。
(5) 如图 10 所示:分液漏斗中放的是水, 向烧瓶瓶中加入某固体, 滴入 水,气球会变瘪,固体可能是___________;如果气球膨胀,加入的固体物质 可能是_____________。
【继续探究】
(6) 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班级里养的绿植叶片发黄了, 想要自制硝酸铵 营养液,他们准备用硝酸铵固体配制 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的硝酸铵溶液。
①实验中需要哪些玻璃仪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图 10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称取硝酸铵 1g,量取水 100 mL
B.用来配制溶液的烧杯需先用蒸馏水润洗
C.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使配得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D.称量时硝酸铵固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左盘
【拓展探究】
(7)将硝酸铵与熟石灰混合拌匀, 会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产生, 降低肥效, 同时生成了 硝酸钙和水。请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施硝酸铵等铵态化肥时,一定不能与________________混合。
1、参考答案
(1)硝酸铵; 水
(2)硝酸铵能与碱反应
(3)易溶于水
(4)加入硝酸铵或降温
(5) 硝酸铵;氢氧化钠(或生石灰)
(6) ①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②C
(7) 2NH4NO3 + Ca(OH)2 == Ca (NO3 ) 2 + 2NH3 ↑ + 2H2O
(8)碱性物质
2、时间安排: 10 分钟
3、评价设计
(1)错,对原子团化合价、化学式的书写记忆有误。
(2)错,对化学性质的概念理解不清。
(3)错,对易溶可溶等溶解度的相对大小认识不清。
(4)错,对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了解不够。
(5)错,对物质溶于水时的吸热、放热现象认识不清。
(6)错,对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所需的仪器及步骤不清楚。
(7)错,易出现化学式不会写,生成物是气体忘了标,还有未配平等错误,对化学式、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存在误区。
(8)错,对于用途是由性质决定的理解不够。
题号 前结构 单点结构 多点结构 关联结构 抽象拓展结构
(1)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知道正确书写化 学式的方法 能正确书写带 有原子团的化 学式 能依据元素 符号、化合价 书写化学式 学会书写单质、 化合物的化学 式
(2) 无意义 答案 对化学性质概念 的理解 知道化学性质 与化学变化的 关系 能区分物理 性质、化学性 质的 能从根本上区 分物理性质、化 学性质
16
(3) 无意义 答案 知道易溶物质的 范围: 20℃时溶 解度超过 10g 的 知道易溶、可 溶、微溶的划 分界限 了解溶解度 的相对大小 的划分范围 能根据溶解度 表或曲线, 判断 物质的溶解性
(4)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知道不饱和溶液 转为饱和溶液的 方法 知道饱和与不 饱和溶液的相 互转化方法 理解饱和与 不饱和溶液 的含义 能够初步区分 饱和与不饱和 溶液
(5)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了解溶于水时吸 热、放热的物质 知道物质溶于 水时的吸热、 放热现象 知道有些物 质发生反应 时也伴随着 热量变化 知道特定条件 下, 溶解时的吸 热放热现象与 压强的关系
(6) 无意义 答案 知道配制溶液所 需的玻璃仪器以 及仪器的正确使 用方法 知道量筒、天 平的正确使用 及错误使用的 后果 知道量筒内 液体俯视、仰 视读数时, 对 测定结果的 影响 知道配制中质 量分数偏大偏 小的原因
(8)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知道硝酸铵与碱 反应放出氨气 知道铵盐都能 与碱反应 铵盐作为化 肥与碱混合 会降低肥效 铵盐作为肥料 不能与碱混用 的原因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由园林绿化所需营养液硝酸铵的介绍, 结合化学所学物质性质用途的介绍, 考察学生对硝 酸铵这种物质以及相关物质的性质、用途。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归纳、整合能力, 培养学生 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情感,进一步认识到学好化学的重要性。
17
作业 6:社会实践活动
【提出问题】
小雨同学到舅妈家做客,发现鱼缸里的水有些浑浊且有少许异味。小雨跟舅妈聊起这事, 舅妈说: “我们正准备换水呢?正愁不知道怎样给鱼缸消毒。听说有种叫高锰酸钾的物质消毒 效果较好?也不知道怎么处理,干脆你帮帮我们吧。”小雨答应了下来。请你帮她完成报告。
一、 查阅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实施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效果】小宇经过一番努力, 终于完成了。舅妈直夸他聪明能干。看着鱼儿在洁净无异味 的鱼缸中快乐的嬉戏,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