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作业设计
一、 单元信息
基本信息 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版本 单元名称
化学 九年级 第二 学期 人 教 版 (2012)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单元组织方式 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
课时信息 序号 课时名称 对应教材内容
1 “盐”之有物—— 几种常见的盐 11.1 生活中常见的盐; 11.2 化学肥料;
2 “盐”之有理—— 复分解反应与盐的 化学性质 11.1 生活中常见的盐; 资料卡片:侯德榜与联合制碱法
3 “盐”之凿凿—— 几种离子的检验与 鉴别 11.2 化学肥料——化肥的简易鉴别
4 “盐”值爆表—— 几种离子杂质去除 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粗盐中一些可溶性杂质的去除
二、 单元内容与教材分析
考虑目前安徽省中学化学教材体系、教学实际以及“盐”相关知识在初中化学知能体 系中的重要性和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价值,本作业设计仍将“盐”作为一个单元, 以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 下册)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人民育出版社, 2012 年版) 的教学重整为基础, 并兼顾相关知识的系统性和相关单元的关联性。
本设计将单元重整为四个课时。第 1 课时“‘盐’之有物——几种常见的盐”,认识 和学习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盐(包括一些化肥) ,为后续探究提供经验和素材; 第 2 课时 “‘盐’之有理——复分解反应与盐的化学性质”,运用归纳、分类等方法从组成和构成 角度认识一种物质与一类反应, 这是本单元的核心概念;第 3 课时“ ‘盐’之凿凿——几 种离子的检验与鉴别”,应用复分解反应的规律解决问题, 也是化学思维方法的实际体现; 第 4 课时“‘盐’值爆表——几种离子杂质的去除”,安排“粗盐提纯与精制”的实践与 探究活动。
具体学习内容主要有:
一个概念——复分解反应;
一个性质——盐的化学性质(4 条);
一个实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两个探究——复分解反应条件的探究;化肥的简易鉴别的探究;
两种操作——过滤和蒸发;
四种盐类物质——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 ;
四大化学肥料——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
五种离子:碳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氯离子、氢氧根离子、铵根离子的检验。
1 / 47
(
决
定
) (
决
定
) (
性质
) (
组
成结构
) (
反
映
) (
反
映
) (
社
会
) (
化学
) (
宏
观
) (
微
观
) (
盐
的性质
) (
复
分解反应
) (
物质分类
盐
) (
几
种常见盐
氯化钠
碳酸钙
碳酸钠
碳酸氢钠
) (
几
种化肥
氮
肥
磷
肥
钾肥
复
合肥
) (
几种复分解反应
联
合制碱法
)
本单元安排在化学初中学段的最后, 以“盐的性质和复分解反应”为知识主线, 以“常 见的的盐和化学肥料”为学习素材, 通过系列学习和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深入认识物质的 多样性、物质的变化与转化、化学科学本质以及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提升化学思维 方法, 增强科学探究实践能力, 形成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 对于完善和发展初中生化学核 心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框架分析如下:
应用
环境
符号
复分解反应应用
几个实践活动 粗盐精制 化肥的简易鉴别
2 / 47
(
学
习具体知识
) (
养
成态度责任
) (
发
展实践能力
) (
构建化学观念
)
三、 单元学习目标
根据新课标(2022)要求,单元教学应实现学生核心素养进阶发展。
形成科学思维
本单元教学首先需要达成以下具体知识与技能目标:
1. 了解和表征氯化钠, 碳酸钠, 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组成、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2. 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3. 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学习辩证的认识问题的方法;
4. 掌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5. 掌握碳酸根离子、铵根离子、氯离子、 检验的方法, 初步掌握常见化学肥料的简易鉴别 方法。
6. 学习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本单元教学的根本导向是要发展学生的相关核心素养:
素养发展导向 单元学习目标
形成化学观念 解决实际问题 7. 通过本单元对盐类物质以及与单质、氧化物、酸、碱相互关系的 学习,培养分类观、变化观,理解物质组成、结构与性质、应用 的关系。 8. 通过盐的性质、 复分解反应的探究, 进一步学习从微粒(离子) 的角度认识物质、用化学用语表征化学事物, 提升“宏观-微观 -符号”相结合的素养。 9. 通过对化肥、农药的了解和联合制碱法、粗盐精制等的学习和实 验活动,初步形成利用复分解等化学反应探究物质性质和组成、 解决物质制备和检验等实际问题的思路, 体会化学与技术、工程 及社会、环境的关系。
发展科学思维 强化创新意识 10.通过盐的性质归纳、复分解反应及其他基本反应类型特点的建构 发展模型认知思维。 11.通过复分解反应的应用如离子的检验、鉴别和除杂等发展微观探 析和证据推理的能力。 12.通过盐类物质的探究, 进一步学习从物质变化、能量变化、反应 条件、反应现象、反应类型和元素 (电荷) 守恒等视角认识化学 反应,初步形成认识化学反应的系统思维意识。
经历科学探究 增强实践能力 13.通过进行复分解反应条件的探究、化肥的鉴别、 粗盐的提纯与精 制等实验探究活动, 学习研究物质性质, 探究物质组成和反应规
3 / 47
律,进行物质分离、检验和制备等不同类型化学实验探究活动的 一般思路与基本方法。 14.通过运用本单元知识技能的跨学科运用,完成从甘蔗中提取粗糖 或从草木灰中提取碳酸钾的项目式学习活动、水泥工厂参观或化 肥市场调研等社会调查活动,增强协同创新解决跨学科复杂问题 的能力。
养成科学态度 具有责任担当 15.通过联合制碱法、粗盐的精制、化肥等知识的学习, 认识化学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了解化学科学对社会发 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价值。 16.通过侯德榜的故事、化肥的发明等课外阅读与讨论活动, 感悟 科学家崇尚真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勇于质疑、批判和创 新的精神,学习科学家爱国奉献、勇于担当的精神和团结协 作、攻坚克难的品格。
四、 单元作业目标
单元作业整体目标:
巩固本单元核心知识与技能, 发展化学学习能力, 提升化学核心素养, 培养良好学习 品质,促进学习减负增效。
单元作业目标分情景设计:
应对情境 目标刻画
认识物质组成、性 质及分析相关实际 问题的情境 1. 能从元素组成与离子视角辨识常见的盐、化肥。 2. 能举例说明常见盐类及化肥的组成、性质和用途及其关系。 3. 能用名称 (包括俗名) 和化学式表示常见盐类物质,能分析其中 元素的化合价。 4. 能利用常见酸、碱、盐溶解性的差异进行物质的分离、提纯。 5. 认识多种盐类物质, 感受物质的多样性, 体会物质的性质及应用 与日常生活、科技发展的密切联系, 认识化学科学对解决实际问 题的重要意义。
探索化学变化规律 及解决实际问题的 情境 6. 能依据变化的特征识别复分解反应和其他反应类型。 7. 能依据化学反应原理, 用化学方程式表征常见盐的主要化学反 应, 能结合真实情境中物质转化的数据进行简单计算。 8. 能依据盐的组成及变化特征、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金属活 动性顺序、元素守恒等,预测、判断与分析实际情境中常见盐 类物质的性质和转化。 9. 能利用常见盐的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原理解释和 进行常见的金属提炼、 盐类制备、除杂提纯、离子共存、 离子 检验、化肥区分等,体会化学在解决实际问题及资源利用和生 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价值。
4 / 47
实验探究情境和实 践活动 10.能依据问题的需要, 运用混合物分离、常见物质制备、物质检验 和性质探究等实验探究的一般思路与方法, 设计简单的实验探究 方案,以实现类似于粗盐提纯、烧碱 (或纯碱) 制取、组成确定、 性质探究等活动目的。 11.能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必要的试剂、常见的实验仪器和装置, 运用 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和条件控制的方法, 完成溶解、过滤、蒸发等 操作, 安全、顺利地实施实验探究方案。 12.能对观察、记录的实验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对实验证据 进行分析和推理, 得出合理的结论, 能用规范的语言呈现探究结 果,并与他人交流、讨论。 13.能基于盐类物质及其反应的规律和跨学科知识,运用实验等手 段,完成简单的作品制作、社会调查等跨学科实践活动。 14.能体会实验在化学科学发展、解决与物质转化及应用相关实际问 题中的重要作用, 意识到协同创新对解决跨学科复杂问题的重要 性。
常见的生产生活和 社会情境 15.能将有关盐类的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 主动关注和参与有 关资源保护、资源回收再利用、健康安全、化学品妥善保存与合 理使用等实际问题研讨和行动。 16.能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 安全环保和科学伦理 等角度, 辩证分析与盐类物质相关的简单的社会性科学议题, 尝 试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作出合理的价值判断, 初步形成节能 低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态度和绿色出行的健康生活方式。 17.能结合对盐类物质的认知, 从化学角度认识我国生态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公共卫生等法律法规对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 性。 18.能结合盐的相关知识, 体会化学科学在应对环境污染、资源匮乏、 能源危机、药物短缺等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中作出的创新性的贡 献。
五、 单元作业整体设计思路
“盐”是初中化学无机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 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与初 中生有着密切的联系。教材在本单元除了盐、化肥的本体知识内容以外, 重点安排复分解 反应、离子的检验与鉴别、混合物的除杂提纯等化学核心知识和化学工艺基础知识, 是化 学初中学段高阶部分,要实现初中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更高进阶,因此, 本单元作业要发挥 更重要的作用。
为落实 “双减” 政策要求, 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提高学习质量, 我们依据《义 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 》进行了本单元作业的整体设计。 着眼义务教育学段学 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围绕“盐”这个单元的学习目标、作业目标进行整体教学设计和 整体作业设计。具体设计思路如下:
1. 依据课程标准, 定位作业功能。聚焦学生发展素养提升,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促进学生从学会到会学、从学深悟透到实践创新、从学用分离到知行合一, 体现作业的巩
5 / 47
固、提升、反馈、激励作用。设计以“常见盐的性质和应用、复分解反应”核心知识为主 体的作业内容, 在核心知识主线的牵引下, 引导学生进一步温故知新、知深、知宽、知联, 夯实、深化和内化学习内容,不断提高从中获得的相应发展素养。
2. 紧扣学习内容, 明确作业目标。基于“学”与“习”不可分离,二者构成一个前后 衔续、相互推动、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完整学习过程, 从而促进知识与见识、认知能力 与非认知能力的和谐生长, 我们整合单元学习内容, 理顺单元知识逻辑, 依据单元学习目 标将作业目标刻画为应对不同情景的可检测、易评判的条目,并在每个具体目标条目间体 现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进阶。
3. 坚持素养导向, 精选作业内容。紧扣“常见盐的性质和应用、复分解反应”核心知 识, 发掘“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 我们选择必要性和典型性作业 内容,以经典习题和近年来各地中考真题中涉及本单元内容的题目为蓝本进行设计改编。 正视学习差异, 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 设计“基础性、应用性、综合性”三层次作业, 使不同层级的素养都得到相应的训练和提升 (见附表 1) 。注意激发学生兴趣,选取紧密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时代背景的素材,以鲜活的情境化作业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吸引力。 注重作业的探究性和合作性, 体现从学习具体知识到建构化学观念再到形成科学思维的过 程,从而实质性发展探究实践能力, 融合养成态度、责任、价值观,落实核心素养的发展。
4. 统筹单元整体, 优化作业形式。“盐”这一单元的内容深度和综合性都比较强, 我 们统筹安排单元作业类型、难度、时间, 注重作业的整体性、结构性、关联性、递进性, 选用恰当的作业形式促进学习目标的完善。 在优化基础性作业的同时,设计学科拓展类、 实验探究类、信息收集整理类、综合学科类等作业,弥补单一课时或单一学科知识量不够、 知识体系不完整等方面的不足, 提高学生思维品质,深化认知提升与视域拓展。综合考虑 使用纸笔作答、调研考察、实践操作、线上表达、个性展示等作业完成方式, 使学生不同 的个性特长都能得到发挥和发展。注重作业的关联性和整体性, 力求课中学习、课后复习、 课外实践浑然一体, 课时作业和单元作业遥相呼应, 并设计跨学科作业, 使不同的学科相 辅相成。
5. 基于校情学情, 多元作业评价。“习”是学生学习快乐感的主要来源, 因为“习” 更具有挑战性, 更需要创造性、凸显主体性、包容多元性。合适的作业形式和评价方式能 提升学生作业的兴趣和动力, 促进作业目标的达成。 为兼顾学校学生群体特点与个体差异, 我们设计可供选择的差异化作业, 增强作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握不同作业类型在功能 和要求方面的差异, 设计科学合理、易于操作的评价方式。对于课时作业、单元检测中以 纸笔作答的题目, 由教师批阅讲评和学生自评,择选优秀推送智慧平台分享展示; 对于活 动性、实践性作业主要由学生自评、交流互评、教师或专家评价、网络展示与评价等,做 到作业设计、提交、评阅、分析、讲评与辅导的多元化。在引导真实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促 进反思,激发化学学习内驱力,培养良好学习品质,促进全体学生个性化发展。
附表 1 :本单元作业设计拟设的作业层级对应的学业素养水平
作业层级 学业素养水平
A 基础性作业 A1 A2 A3
辨识表征 概括关联 理解认同
B 应用性作业 B1 B2 B3
实践应用 推论预测 简单设计
6 / 47
C 综合性作业 C1 C2 C3
复杂推理 综合探究 迁移创新
7 / 47
8 / 47
六、单元课时作业设计
单元课时作业
第 1 课时 “盐”之有物
学 生 信 息
学 校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作 业 信 息
学习内容 九年级下册教科书 P72、73、76 P79-82 作业时间 约15 分钟
作业类型 团课时作业 单元作业 学期作业
作业功能 课前预习 课中练习 团课后练习
作 业 设 计
作业内容 参考答案/时间要求/分析评价/设计意图
基础巩固 1. 下列物质的俗名、化学式及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A.生石灰—— CaCO3 —— 盐 B.纯碱—— Ca(OH)2 ——碱 C.苏打—— NaHCO3 ——酸 D.烧碱—— NaOH ——碱 【参考答案】 D 【时间要求】 1 分钟 【分析评价】 错选其他选项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对物质的俗名混淆不清,以及对酸、 碱、盐的分类仍缺乏清晰的概念,不能正确区分各物质。 【设计意图】对应作业目标1、3,考查学习目标7并促进其达成,要求学生掌握常 见物质的俗名并能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并能明确区分酸、碱、盐。 本题设计定位为 “基础性”题目, 对应层级为A1、A2。 2. 下列关于盐的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氯化钠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 B.碳酸钙可用作补钙剂 C.碳酸氢钠是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一种药剂 D.碳酸钠是重要的建筑材料 【参考答案】 C 【时间要求】 1分钟 【分析评价】错选其他选项主要是没有掌握各种盐的各个用途,对知识的掌握不全 面。 学生初识几种生活中常见的盐,对物质的俗名及对应的化学式无法准确区分, 但是涉及到的应用难度并不大,大部分学生答本道题难度不大,有利于增强学困生 继续答题的自信。 【设计意图】对应作业目标2、5、9,考查学习目标1、7并促进其达成,要求学生 掌握常见盐的用途。 本题设计定位为“基础性”题目, 对应层级为A3。 3. 下列关于化肥与农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化铵可与碱性草木灰混合使用,提高肥效 B.磷酸二氢铵、硫酸钾和尿素依次属于复合肥料、钾肥、氮肥 C.农药本身有毒性,应该禁止使用 D.硝酸铵受潮结块后,要用锤子砸碎后使用 【参考答案】 B 【时间要求】 1分钟 【分析评价】氯化铵属于铵态氮肥,不可与碱性草木灰混合使用,防止降低肥效; 农药本身有毒性,应该适量、合理使用;硝酸铵受潮结块后,要用木棒轻轻敲打, 不能用锤子砸碎,否则可能发生危险。 【设计意图】对应作业目标2、5、15、18,考查学习目标1、2、3、9并促进其达 成。本题设计定位为“基础性”题目,对应层级为A2、A3。 能力提升 4. 下列各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选项要求相符合的是( ) A B C D A.一定质量的大理石中加入稀盐酸 B.将金属铜加入硝酸银溶液中 C.T℃时,往饱和NaCl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 D.向Na2CO3溶液中加入CaCl2溶液 【参考答案】 A 【时间要求】 1.5分钟 【分析评价】 一定质量的大理石中加入稀盐酸,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随着 反应的进行,气体质量逐渐增加,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铜与硝酸银溶液反 应生成硝酸铜溶液和银,化学方程式是Cu+2AgNO3═Cu(NO3)2+2Ag,每64份质量的铜 可置换出216份质量的银,溶液的质量会减少,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但不能 减少至0;T℃时,往饱和NaCl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氯化钠不能继续溶解,溶质质 量分数不变;向Na2CO3溶液中加入CaCl2溶液,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 和氯化钠,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碱性逐渐减弱,pH逐渐减小,至完全反应,溶 液显中性。只有充分认识相关变化的实质及其中量的变化规律,才能排除错项。但 本题的正确选项并不太难选出。 【设计意图】 对应作业目标7、8、12,考查学习目标10、12并促进其达成。本题设 计定位为“应用性”题目,对应层级为B1、B2。 5. 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有关问题。 石灰岩中悄悄发生的化学变化 石灰石是地壳中最常见的岩石之一,在石灰岩地区,地下水中溶有较多的二氧
9 / 47
化碳气体,石灰岩在地下水的不断侵蚀下逐渐溶解,经过漫长的过程形成溶洞。坚 硬的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水不会使它溶解,但溶有较多二氧化碳的水可以和 它慢慢发生化学反应,把它转化为可以溶解的碳酸氢钙[Ca(HCO3)2],溶解在地下水 中。溶解有较多碳酸氢钙的地下水,在一定条件下会逐渐分解,把“吃掉”的石灰 岩重新“吐”出来,形成碳酸钙沉积下来,形成了钟乳石。检验碳酸钙的方法很简 单,碳酸钙会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我们日常烧水的水壶中经常会结接 一些水垢,主要成分也是碳酸钙,倒入食醋进去就可以除水垢,利用也是一样的原 理。 钟乳石非常漂亮,可以用来做人造假山,雕刻大尊工艺品等。可是钟乳石的形 成周期非常长,需要上万年才能形成。溶洞景观一旦破坏,想要恢复几乎是不可能 的,需要政府加强立法,保护钟乳石资源。 (1)在石灰岩地区,地下水的pH______7 (填: “>”、 “<”或 “=”)。 (2)写出碳酸钙转化为碳酸氢钙的化学方程式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以向地下水的水样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其为硬水 还是软水。 (4)下列有关钟乳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填字母序号)。 A.形成周期很长 B.能和食醋反应 C.资源丰富,可以任意开采 【参考答案】 (1) < (2) CaCO3+H2O+CO2= Ca(HCO3)2 (3)肥皂水 (4) AB 【时间要求】3分钟 【分析评价】 (1)在石灰岩地区,地下水中溶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气体,地下水的pH<7。 (2)碳酸 钙和溶有较多二氧化碳的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反应方程式为 CaCO3+H2O+CO2= Ca(HCO3)2 。 (3)可用肥皂水检验其为硬水还是软水。 (4)钟乳石的 形成周期非常长,需要上万年才能形成;碳酸钙会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 碳,可以和食醋反应;钟乳石形成周期非常长,并一旦破坏,想要恢复是不可能 的,不可以任意开采。 【设计意图】 对应作业目标5、8、10、14、16、17,考查学习目标1、7、12、13并 促进其达成。本题设计定位为“基础性”题目,对应层级为A1、A2、A3。 6.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一直以来,传统工艺不断改进。现阶段,利用方 解石(主要成分为 CaCO3 还含有少量 MgO、Fe2O3 、SiO2 等杂质)造纸已较为普 遍,它取代传统的植物纤维造纸,全程无需用水, 原料造价仅为传统造纸的 1/3。(已知: SiO2 、聚乙烯塑料、 粘合剂均难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分析 生产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0 / 47
(1)将方解石粉碎成纳米级超细粉末的目的是 。 (2)混合器内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 (3)利用方解石作原料生产纸张的优点是 。 (4)从绿色环保的角度分析,对使用的原料需要改进的地方是___________。 (5)成品纸张在保存过程中避免与酸接触,若遇到稀盐酸,则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 (写一个)。 【参考答案】 (1)提高纸张质量/平整度(合理即可) (2)搅拌(3)成本低/节省木材 (4)使用可降解塑料/使用无毒无害的粘合剂 (5)Fe2O3+6HCl=2FeCl3+3H2O/MgO+2HCl=MgCl2+H2O/CaCO3+2HCl=CaCl2+H2O+ CO2 ↑(合理即可) 【时间要求】 3.5分钟 【分析评价】 (1)在方解石粉、聚乙烯塑料粉粘合挤压造纸时,如果将方解石粉碎成纳米级超细 粉末, 是为了提高纸张的质量和平整度;(2)搅拌可使混合器内原材料混合均 匀,效果较好;(3)方解石造纸取代了植物纤维造纸,不需要用水,成本降低, 节省木材,节约水资源等;(4)聚乙烯塑料不易降解,易产生污染,应该用可降 解塑料代替,同时也应使用无毒无害的粘合剂;(5)方解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 钙,还含少量氧化镁、氧化铁、二氧化硅等杂质,二氧化硅、聚乙烯塑料、粘合剂 均不和盐酸反应,所以成品纸张遇到稀盐酸,碳酸钙、氧化镁、氧化铁会和盐酸反 应。 【设计意图】 对应作业目标7、8、9、10、13、15、17、18,考查学习目标9、13、 15并促进其达成。本题设计定位为“应用性”题目,对应层级为B1、B3。 实验探究 7. 李明在实验室发现一瓶盛有无色溶液的试剂瓶,其标签破损,从残余部分只能看出 溶质质量分数为20%,具体是什么物质无法辨认.老师告诉他,这瓶溶液可能是氢 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或是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 (1)李明查阅氢氧化钙在常温下的溶解度为0.18g后,认为该溶液不可能是氢氧化 钙溶液,理由是 。 (2)李明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 溶液,试液变红色,该溶液不可能 是 (填写化学式),理由是 。 (3)为了确定该溶液的成分,李明同学继续进行下列实验,请你一起参与,并填 写下列实验报告。 [设计实验方案]方案甲:选择氯化钙溶液来确定该溶液的成份;方案乙:选择稀盐 酸来确定该溶液的成份。 [进行实验]你愿意选择方案 (选填“甲”或“乙”)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1 / 47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 中, 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有关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反思] (4)有同学认为还可以用一种常见的碱溶液来确定,那么它是 溶液,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李明经过反思,向同学们提出如下建议,你认为合理的是 (填字 母)。 A.倾倒液体时应注意保护标签不被腐蚀 B.要有严谨的科学实验的态度 C.无法辨认的药品,直接倒掉,无需保留 【参考答案】 (1) 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常温下不可能得到20%的氢氧化钙溶液 (2)无色酚酞 NaCl 氯化钠溶液呈中性 (3)乙 滴加稀盐酸 产生气泡 Na2CO3+ 2HCl= 2NaCl+ H2O + CO2 ↑ (4)氢氧化钙 Na2CO3 + Ca(OH)2 = CaCO3 ↓+2NaOH (5) AB 【时间要求】 6分钟 【分析评价】部分同学不知道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从而导致第二小题的答案写错, 由于第二题判断错误又会直接影响后面几题的判断,还有部分学生方程式不会写 从而出错,最后一小题有些同学认为只有一个选项正确从而导致漏选。 【设计意图】 考查学生对溶液的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 酸碱性的掌握情况及应 用,同时考查学生对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对应作业目标 1、4、 6、8、9、10、11、12、15,考查学习目标 5、7、11、12、13、16 并促进其达成。 本题设计定位为“综合性”题目, 对应层级为B2、B3、C1、C2。 拓展延伸 课外阅读:“化肥的诞生 ” https://baijiahao./s id=1695923131553416142&wfr=spider&for=pc 【设计意图】 对应作业目标5、9、16、17、18,促进学习目标9、12、15、16达 成。本题设计定位为“基础性”题目,对应层级为A3。 跨学科作业 【作业内容】 (分组合作完成): 查阅资料,研究化肥的发明、生产、施用历史及对人类发展的意义和对环境的 作用,了解新型化肥的发展方向。 【时间要求】 约一个小时,在双休日完成。 【评价设计】
12 / 47
小组项目负责人上台演说。要求讲述清楚,观点明确;史料详实,脉络清晰。 分享研究心得。 老师点评,由学生互评,推选出优胜小组、特色小组和努力小组。 【设计意图】 利用本单元“盐 化肥”的相关化学、生物学知识,结合化学史、农业发展史 的历史学知识,引导学生学习查阅资料、梳理史实、表述观点,培养跨学科综合学 习和研究的能力。提升尊重史实、立足现实,追求创新,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 的情感和使命。提供舞台,让学生展示和发展个性特长。 对应作业目标12、13、14,综合考查学习目标5、6、11并促进其达成,同时培 养合作意识和能力以及表达展示的综合能力。本题设计定位为“创新性”题目。
13 / 47
评 价 反 馈
学生评价 时 间 15 分钟以内 15—20 分钟 20 分钟以上
过 程 独立完成 同伴互助 请教师长
反 思 我的收获或疑问: 我还想探究的问题:
教师评价 分 析 本次作业你已达标的点: 本次作业你表现较好的地方: 还需加强和提高的点:
辅 导 与 建 议
作业订正
14 / 47
“‘盐 ’之有物”课时作业属性表
序 号 类 型 对应单元作业目 标 对应学业素养水平 难度 来源 完成时间 约17分钟
A B C
1 选择题 1、3 A1、A2 较易 改编 1
2 选择题 2、5、9 A3 较易 改编 1
3 选择题 2、5、15、18 A2、A3 较易 改编 1
4 选择题 7、8、12 B1、 B2 中等 改编 1.5
5 科普阅读 5、8、10、14、 16、17 A1、 A2、A3 较易 改编 3.5
6 应用题 7、8、9、10、 13、15、17、18 B1、B3 中等 改编 3
7 探究题 1、4、6、8、9、 10、11、12、15 B2、B3 C1、C2 较难 改编 6
8 课外阅读 5、9、16、17、 18 A3 较易 原创
跨学科活动 1、2、5、12、 15、16、17、18 A1、A3 B2 C2、C3 原创
15 / 47
单元课时作业 第2课时 “盐”之有理
学 生 信 息
学 校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作 业 信 息
学习内容 九年级下册教科书P74-77 作业时间 约15分钟
作业类型 团课时作业 单元作业 学期作业
作业功能 课前预习 课中练习 团课后练习
作 业 设 计
作业内容 参考答案/时间要求/分析评价/设计意图
基础巩固 1. 关于复分解反应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 反应物为酸和碱 B. 伴随有明显现象 C. 元素化合价不变 D. 生成物为盐和水 【参考答案】 C 【时间要求】 1分钟 【分析评价】学生错选主要是因为对复分解反应的概念、特征及条件掌握不到位。 【设计意图】 考查学生对复分解反应的概念、特征及条件的掌握,对应作业目标 6、8,考查学习目标4、8、10、11并促进其达成。本题设计定位为“基础性”题 目, 对应层级为A1、A2。 2 . 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原理,解决实验问题,是化学独特的学科思想。下图所示,当把 胶头滴管内液体全部滴入试管中时,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验证分子运动 B.处理酸性废水 C.证明反应发生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参考答案】A 【时间要求】 1分钟 【分析评价】 浓氨水易挥发,滴入试管后后沾有酚酞溶液的纸条会变红,说明分子在不 断运动,A正确;加入过量氢氧化钾溶液,会使酸性废水变为碱性,对环境造成影响,B错 误;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不能和氯化亚铁溶液反应,C错误;硝酸钾和硝酸银不能发 生化学反应,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错误。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及酸、碱、盐之间的相关反应的掌 握情况,对应作业目标2、5、6、7、8、9、11、12,考查学习目标4、7、10、12并 促进其达成。本题设计定位为“基础性”题目,对应层级为B1、B2。
16 / 47
(
是
) 能力提升 3. 下列各组物质能发生反应且溶液质量不变的是 ( ) A. 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 B. 硝酸钾溶液和食盐水 C. 小苏打和稀盐酸 D. 锌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参考答案】 A 【时间要求】 2分钟 【分析评价】 部分学生只关注题目的能发生反应或者是溶液质量不变其中的一个条 件,未注意到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导致错选其他选项。 【设计意图】 考查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及单 质、酸、碱、盐的相互关系,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能力,对应作业目标 8、9、10,考查 学习目标 4、8、10、11、12并促进其达成。本题设计定位为“综合性”题目,对应层级 为B1。 4 . 抗日战争期间,我国著名制碱专家侯德榜打破西方国家对制碱技术的垄断,创立“侯氏制 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其生产原理示意图如下: (1) 海水“晒盐”是通过 方法获取食盐的。 (2) ①制碱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产物中可作氮肥的 。 ②产物中 NaHCO3 比NH4Cl先结晶析出。请结合生产原理及右图解释其原因: 。 【参考答案】(1) 蒸发结晶 (2)①CO2 NH4C1 ②同温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氯化铵小,且反应时生成碳酸氢钠的质量比氯化铵大 【时间要求】 3分钟 【分析评价】(1) 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海水“晒盐”是通过蒸发结晶的方 法获取食盐的; (2)
17 / 47
①二氧化碳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可以循环利用; NH4C1含有氮元素,可作氮肥;② 产物中 NaHCO3 比NH4Cl先结晶析出,其原因是同温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氯化铵小,且反 应时生成碳酸氢钠的质量比氯化铵大。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是否能对不同物质的结晶方法做出正确选择以及对流程图的 正确分析,同时考查学生对氮肥的掌握情况和对溶解度曲线的分析推断能力,对应 作业目标1、4、9、11,考查学习目标2、9、13、15、16并促进其达成。本题设计 定位为“应用性”题目,对应层级为B1、B2。 实验探究 5 .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探究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原理,请你一起完成实验探 究。 实验一:在5mL稀盐酸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边滴边振荡,直至滴完5mL碳酸钠溶 液。 现象:开始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无气泡产生。写出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 。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2滴酚酞溶液,溶液 变红,则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 。 实验二:在5mL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滴完5mL稀盐酸。 现象:整个实验过程无气泡产生。 提出问题:用量相同的两种反应物,滴加顺序不同,现象为什么不一样呢 查阅资料: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 1.盐酸过量时,反应生成NaCl、CO2和H2O; 2.盐酸不足时,产物是NaCl和NaHCO3。 假设猜想:实验二结束后,试管中溶液的溶质有哪些 猜想1:NaCl、Na2CO3和NaHCO3 猜想2: 猜想3:NaCl 猜想4:NaCl和HCl 小明认为猜想3和4明显不合理,理由是 。 实验探究:实验二结束后,将试管中溶液分成三等份,分别做下列三个实验。
序号 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1 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 溶液中含 (写离
18 / 47
稀硝酸,沉淀不消失 子符号)
实验2 加入 溶液,无沉淀产生 猜想1不成立
实验3 加入 ,有 产生 猜想2成立
交流反思:用量相同的两种反应物,滴加顺序不同,现象和产物可能都不一样。 【参考答案】 实验一:Na2CO3+2HCl2NaCl+H2O+CO2 ↑ Na2CO3 、NaCl NaCl、NaHCO3 整个实验过程无气泡产生 Cl- 氯化钡(合理即可) 稀盐酸 气泡 【时间要求】 5分钟 【分析评价】 大部分学生的前两个空都会写,但是从后面的猜想开始就会觉得难度较 大,猜想一旦错,会影响后面的答题,本题对学生的探究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要求较 高,整道题能全部正确作答的学生只占少数。 【设计意图】 强化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结合,通过盐的性质归纳培养证据推理与模 型认知能力,对应作业目标 1、5、8、9、10、11、12、16,考查学习目标 1、4、5、 7、8、9、10、11、12、13、16 并促进其达成。本题设计定义为“综合应用性”题目, 对应层级为C2、C3。 6 . 国家标准规定工业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98.0%为合格品。为测定某工业纯碱是否为合 格品,兴趣小组成员分别进行了下图的实验。(杂质不参与反应,过滤后滤渣损失忽略不 计)
(1) 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 (2) 实验中加入过量CaCl2 溶液的目的是 。 (3) 通过计算判断该工业纯碱是否为合格品。(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4) 实验过程中个别同学出现了以下问题。 ①过滤时得到的滤液浑浊,原因可能是 ; (任写一种) ②过滤所得的滤渣未经洗涤直接干燥,这一操作会导致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 果 。(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参考答案】(1) 搅拌 (2) 使样品中碳酸钠完全反应 (3) 解:设10.8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CaCl2+ Na2CO3 =CaCO3 ↓+ 2NaCl
106 x = x=10.6g 100 10.0g
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 100% = 98. 1% > 98.0%,则该工业纯碱为合格品。 答:该工业纯碱为合格品。
19 / 47
(4) ①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等) ②偏大 【时间要求】 6分钟 【分析评价】 (1) 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 (2) 加入过量 CaCl2 溶液,可以使样品 中碳酸钠完全反应。 (4) ①过滤时得到的滤液浑浊,可能是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 边缘等;②过滤所得的滤渣未经洗涤直接干燥,滤渣中会含氯化钙,使滤渣质量偏大,该 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也偏大。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粗盐的提纯中各步骤的细节掌握情况和误差分析能力,对 应作业目标4、5、7、8、9、10、11、15,考查学习目标6、9、11、13、15并促进其达 成, 本题设计定义为“综合应用性”题目,对应层级为B1、C3。 拓展延伸 7 . 课外阅读:“联合制碱法” https://baike./item/%E8%81%94%E5%90%88%E6%B3%95%E5%88%B6%E7%A2%B1/681 1780 fromtitle=%E8%81%94%E5%90%88%E5%88%B6%E7%A2%B1%E6%B3%95&fromid=10370731&f r=aladdin 【设计意图】 对应作业目标10、13、14、18,促进学习目标9、15、16达成。本题 设计定位为“应用性”题目,对应层级为A3、B1。
20 / 47
评 价 反 馈
学生评价 时 间 15 分钟以内 15—20 分钟 20 分钟以上
过 程 独立完成 同伴互助 请教师长
反 思 我的收获或疑问: 我还想探究的问题:
教师评价 分 析 本次作业你已达标的点: 本次作业你表现较好的地方: 还需加强和提高的点:
辅 导 与 建 议
作业订正
21 / 47
“‘盐’之有理”课时作业属性表
序 号 题 型 对应单元作业目标 对应学业素养水平 难度 来源 完成时间 约17分钟
A B C
1 选择题 6、8 A1、A2 较易 改编 1
2 选择题 2、5、6、7、8、 9、11、12 B1、B2 中等 改编 1
3 选择题 8、9、10 B1 中等 改编 2
4 阅读理解 1、4、9、11 B1、B2 中等 改编 2
5 探究题 1、5、8、9、10、 11、12、16 C2、C3 较难 改编 5
6 计算题 4、5、7、8、9、 10、11、15 B1 C3 中等 改编 6
7 课外阅读 10、13、14、17、 18 B1 编选
22 / 47
单元课时作业 第 3 课时 “盐”之凿凿
学 生 信 息
学 校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作 业 信 息
学习内容 九年级下册教科书 P74 和 P82 到 84 作业时间 约18分钟
作业类型 团课时作业 单元作业 学期作业
作业功能 课前预习 课中练习 团课后练习
作 业 设 计
作业内容 参考答案/时间要求/分析评价/设计意图
基础巩固 1. 将珍珠放入稀盐酸中,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珍珠中可能含有 ( ) A. 氢氧根离子 B. 碳酸根离子 C. 硝酸根离子 D.硫酸根离子 【参考答案】 B 【时间要求】 1分钟 【分析评价】 学生对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个知识点掌握很熟悉,通过 质量守恒定律即能推测出珍珠中含有碳元素,从而很快选出正确答案,但是对碳酸根能 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了解得并不深刻,可以起到强化作用。 【设计意图】考查碳酸盐的性质掌握情况, 对应作业目标 9、10,考查学习目标 11并 促进其达成。本题设计定位为“基础性”题目,对应层级为A1、A2。 2. 食盐、食醋、纯碱均是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物质,利用这些物质,能够完成的实验是 ( ) ①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氯离子 ②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③鉴别食盐和纯碱 ④检验鸡蛋壳中是否含有碳酸钙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②③④ 【参考答案】 D 【时间要求】 2分钟 【分析评价】 学生对厨房中的这些物质并不陌生,更愿意想办法去解决问题,部分 学生对食醋具有酸的通性并不了解会导致选错答案。 【设计意图】 考查盐的化学性质及对某些离子的检验、鉴别和除杂的能力,同时将 化学的学习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对应作业目标 1、5、9,考查学习目 标 7、8、10并促进其达成。本题设计定位为“应用性”题目,对应层级为A3、B1。 3. 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 Fe3+ 、Ag+ 、Cl- 、NO B. H+ 、NH 、NO 、CO C. K+ 、Ca2+ 、CO OH- D. Na+ 、Ba2+ 、Cl- 、NO
23 / 47
【参考答案】 D 【时间要求】 1分钟 【分析评价】 部分学生对物质的溶解性表中的几大沉淀不能熟记于心,影响做题速 度,还有部分学生不知道离子共存除了生成沉淀之外还有生成气体、水等情况。 【设计意图】 考查学生以复分解反应的本质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共存的能力,从而培 养“宏观-微观-符号”相结合的素养,对应作业目标 9,考查学习目标 11、13并促进其达 成。本题设计定位为“基础性”题目,对应层级为A1、A2、A3。 能力提升 4. 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 ) A. MgSO4 、NaOH、NaCl、BaCl2 B. NaNO3 、KNO3 、FeCl3 、NaOH C. Na2CO3 、HCl、CaCl2 、KNO3 D. BaCl2 、Na2CO3 、Na2SO4 、KNO3 【参考答案】 C 【时间要求】 2分钟 【分析评价】 大部分学生由于对溶解性表中的常见几大沉淀不熟悉,仅仅通过物质 之间的相互反应呈现不同的现象来鉴别,不知从何下手,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很难做出 正确判断。 【设计意图】 考查学生能否通过酸、碱、盐的相互关系及两两反应后的各现象的判断从 而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能力,对应作业目标 1、10、11,考查学习目标 8、10、 11并促进其达成。本题设计定位为“综合性”题目,对应层级为B1、B3、C1。 5. 硫酸氢钠(NaHSO4 ) 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小明预测其化学性质并设计实验验证。下列 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依据Ba2+与SO42﹣反应生成BaSO4沉淀,预测NaHSO4能与含Ba2+的盐反应 B.向NaHSO4溶液中滴入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NaHSO4能与含Ba2+的盐反 应 C.向少量NaOH溶液中滴入NaHSO4溶液,通过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验证NaHSO4与碱反应 的预测是否正确 D.向NaHSO4溶液中滴入Na2CO3溶液,有气泡产生,证明NaHSO4溶液呈酸性 【参考答案】 C 【时间要求】 1分钟 【分析评价】 部分学生能记得酸碱中和反应的本质,但是忘记了可溶性的酸碱反应无 现象,要借助指示剂。 【设计意图】 考查学生对对初中八大沉淀的记忆,以及无现象酸碱中和反应的表征, 以及溶液酸碱性的检验,从而培养“宏观-微观-符号”相结合的素养,对应作业目标 9, 考查学习目标7、 11、13并促进其达成。本题设计定位为“应用性”题目,对应层级为 C1、C2。
24 / 47
(
1
:
NH
4
NO
3
2
:(NH
4
)
2
SO
4
3:NH
4
HCO
3
4:
NH
4
Cl
)6.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选 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A 除去硫酸钾溶液中的氯化钾 加入适量硝酸银溶液,过滤 B 证明铝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铜 将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C 鉴别稀盐酸和氢氧化钾溶液 分别滴加酚酞溶液 D 鉴别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铵固 体 分别加入适量蒸馏水溶解
【参考答案】 A 【时间要求】 1分钟 【分析评价】 部分学生除杂时会引入其他杂质离子,导致错误, 还有部分学生记不住 初中八大沉淀,不知道如何除去相应的杂质离子。 【设计意图】 考查学生利用复分解反应的本质进行除杂,发展学生微观探析和证据推 理的能力,对应作业目标 9、10,考查学习目标 11、13并促进其达成。本题设计定位为 “基础性”题目,对应层级为A3、B1、B3。 (
7
.
)实验探究 某农场有一袋标签已破损的铵态氮肥,破损标签内容如图所示,同学们对这袋氮肥 的成分进行探究并验证其还有肥效,设计了如下实验活动。 活动一:探究氮肥的成分。 [猜想与假设] (
猜
想
猜
想
猜
想
猜
想
) 经分析,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2不合理,理由是 。 [实验探究]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观察到无气泡产生,则该氮肥的成分一定不 是 (填化学式)。 为了确定该氮肥究竟是剩余两种中的哪一种,写出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 。
25 / 47
活动二:验证氮肥还有肥效。 [实验操作]如图所示,向盛有氮肥样品的锥形瓶 中注入 NaOH 浓溶液。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该氮肥还有肥效。 【参考答案】 [猜想与假设]每个硫酸铵“分子”中含有 2 个铵根离子,而标签所示的铵 态氮肥的每个“分子”中含有 1 个铵根离子;[实验探究](1)NH4HCO3 (2)取适量样品于试管 中,加入适量水溶解,滴加硝酸银溶液,如果无明显现象,样品是硝酸铵, 如果产生 白色沉淀,样品是氯化铵;[实验现象]气球膨胀,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时间要求】 5分钟。 【分析评价】部分学生知道实验的设计思路, 但是实验操作写起来可能比较困难, 缺乏一定的语言表达和细节把控能力,少数学生不知道如何区分硝酸铵和氯化铵。 【设计意图】 考查学生对化肥的鉴别的探究,强化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结合,培 养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力,对应作业目标 1、2、9、10、17,考查学习目标 9、15 并促 进其达成。本题设计定位为“应用性、创新性”题目,对应层级为C1、C2、C3。 8. 果蔬洗盐既能去除水果和蔬菜表面的农药,又能杀菌、去小虫,近几年比较流行。 某品牌果蔬洗盐常温下为白色固体,小敏取用时不小心将其洒落在天然气的火焰 上,发现火焰呈黄色,这引起了小敏探究其成分的兴趣。 [查阅资料] 1.钠及其化合物灼烧时火焰呈黄色。 2.农药大多数呈酸性。 [提出猜想] 猜想一:碳酸钠 猜想二:碳酸氢钠 猜想三: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小敏做出以上猜想的依据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碳酸钠和水。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分析与结论①取一定量果蔬洗盐加热 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将 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足量 澄清石灰水中有气体生成,澄清石 灰水中产生白色沉淀生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品牌果蔬洗盐中含有 _______________②将①加热后残留固体全 部溶于水,加入足量氯化 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③分别测量①和②产生沉 淀质量①中产生沉淀2.5g, ②中产生沉淀质量 _________该品牌果蔬洗盐中含有碳酸 钠
[进行实验]
26 / 47
[继续探究] 小敏想到妈妈以前常用食盐水洗水果,猜想该品牌果蔬洗盐中还可能含有氯化钠。 她向其水溶液中加入 至溶液呈酸性,再加入 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 淀生成,证明有氯化钠。 [拓展延伸] 该品牌果蔬洗盐不可直接食用,使用后,要用清水冲洗。 【参考答案】 [提出猜想]果蔬洗盐燃烧的颜色为黄色; [进行实验] ①2NaHCO3Na2CO3+CO2 ↑+H2O ;碳酸氢钠; ③大于2.5g; [继续探究]稀硝酸 ;硝酸银。 【时间要求】 5分钟。 【分析评价】 部分学生能根据查阅资料的内容, 理解实验的思路和意图,写出实 验现象和方程式,但是有关定量计算的方面可能略显薄弱, 少数学生不理解资料 的意思,不知如何区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设计意图】 考查学生对物质鉴别知识的掌握情况,强化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结 合,培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力,对应作业目标 1、5、7、9、15,考查学习目标 7、 8、10、11 并促进其达成。本题设计定位为“应用性、创新性”题目,对应层级为B1、 B2、C3。
27 / 47
评 价 反 馈
学生评价 时 间 15 分钟以内 15—20 分钟 20 分钟以上
过 程 独立完成 同伴互助 请教师长
反 思 我的收获或疑问: 我还想探究的问题:
教师评价 分 析 本次作业你已达标的点: 本次作业你表现较好的地方: 还需加强和提高的点:
辅 导 与 建 议
作业订正
28 / 47
“‘盐’之凿凿”课时作业属性表
序 号 题型 对应单元作业目标 对应学习学业素养水平 难度 来源 完成时间 约19分钟
A B C
1 选择题 9、10 A1 、 A2 较易 改编 1
2 选择题 1、5、9 A3 B1 较易 改编 1
3 选择题 9 A1、 A2、A3 B2 较易 改编 1
4 选择题 1、10、11 B1 、 B3 C1 较难 改编 2
5 选择题 9 C1、C2 中等 改编 2
6 选择题 9、10 A3 B1、B3 中等 改编 2
7 探究题 1、2、9、10、17 C1、 C2、C3 较难 改编 5
8 探究题 1、5、7、9、15 B1、B2 C3 较难 改编 5
29 / 47
单元课时作业 第4课时 “盐”值爆表
学 生 信 息
学 校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作 业 信 息
学习内容 第4课时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课本 P87--88 作业时间 约15分钟
作业类型 团课时作业 单元作业 学期作业
作业功能 课前预习 课中练习 团课后练习
作 业 设 计
作业内容 参考答案/时间要求/分析评价/设计意图
基础巩固 1. 下列关于海洋开发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海水“晒盐”是利用降温结晶法从海水中得到食盐 B.海底的可燃冰大量燃烧后,不会造成温室效应 C.海洋是个巨大的水资源库,如何获取廉价的淡水对缓解淡水危机意义重大 D.可以从海水中直接提取纯碱 【参考答案】 C 【时间要求】 1 分钟 【分析评价】 A 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影响不大,故采用蒸发结晶。其他选项正确。 选错答案是没有掌握结晶的方法。 【设计意图】 对应作业目标9、10、11,考查学习目标8、13并促进其达成,考查学 生能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安全环保和科学伦理等角度,辩证分 析与盐类物质相关的简单的社会性科学议题。本题设计定位为“基础性”题目。 对应 层级为A2、A3。 2. 粗盐中含有少量可溶性杂质与泥沙,有关粗盐提纯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步骤为溶解、蒸发 B.加热时需蒸发皿、石棉网、酒精灯、铁架台 C.有大量固体析出时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 D.得到纯净的氯化钠 【参考答案】 C 【时间要求】 1 分钟 【分析评价】A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 B加热蒸发皿不需要石棉网; D结晶后的固体 中还含有可溶性的杂质 【设计意图】 对应作业目标11,考查学习目标13并促进其达成,要求学生掌握粗盐 提纯的步骤,学会利用重点知识解决问题。 本题设计定位为“基础性”题目。 对应层 级为A2、A3。
30 / 47
能力提升 3. 在进行实验操作常用到下列基本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操作①和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相同的 B.①④⑤组合可以完成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 C.在进行操作⑤时,将水全部蒸发后停止加热 D.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时,在操作③时,若俯视读数,会使所配制溶液的 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参考答案】 B 【时间要求】 2 分钟 【分析评价】 A①和⑤中玻璃棒的作用分别是加速溶解和防止液滴飞溅; C当出现大 部分晶体时,停止加热; D俯视时水的体积偏少,所配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大。 【设计意图】 对应作业目标5、11,考查学习目标6、15并促进其达成,考查学生的 实验操作能力,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本题设计定位为“综合性”题目。对应层级为 A3、B1。 4. 分离、检验、鉴别、除杂是最基本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 是 选 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A分离CaO和CaCO3的固体混合物加适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固体并烘干B检验Na2CO3溶液中混有的Na2SO4取样,滴加BaCl2溶液,观察现象C鉴别NH4Cl和NH4NO3固体取样,加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D除去KCl中混有的少量MnO2加足量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参考答案】 B 【时间要求】 3 分钟 【分析评价】 在CaO和CaCO3 的固体混合物中加适量水溶解,由于CaCO3难溶于水, CaO 可以与水反应生成Ca(OH)2 ,过滤可以得到CaCO3 固体,无法得到CaO固体,故不能通 过加适量水溶解的方法分离CaO和CaCO3 的固体混合物; BaCl2与Na2SO4反应生成BaSO4 白色沉淀, BaCl2与Na2CO3反应生成BaCO3 白色沉淀,取样,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 淀生成,无法检验Na2CO3溶液中混有的Na2SO4 ;NH4Cl和NH4NO3 固体加熟石灰混合研 磨,都会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无法鉴别;除去KCl中混有的少量MnO2 ,KCl易溶 于水而MnO2难溶,故可加足量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得到KCl晶体,符合除杂原 则。 【设计意图】 对应作业目标4、6,考查学习目标10、13并促进其达成,考查学生的
31 / 47
实验操作能力,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本题设计定位为“综合性”题目。对应层级为 B2、B13 5. 粗盐中含有泥沙及少量可溶性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为获得精盐进行如下实 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根据NaCl的溶解度,可计算出溶解10g粗盐所需水的最少质量 B.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的目的是除尽CaCl2 C.只调换“过量的NaOH溶液”与“过量的BaCl2溶液”的顺序,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D.若称得精盐的质量为7.8g,则该粗盐样品中氯化钠的纯度是78% 【参考答案】 B 【时间要求】 3 分钟 【分析评价】 B 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的目的是除尽CaCl2和BaCl2 。其他选项均正确。 【设计意图】 对应作业目标9、12,考查学习目标9、11并促进其达成,要求学生熟 悉工艺流程中粗盐的提纯,掌握根据流程解决问题。 本题设计定位为“综合性”题 目。 对应层级为B1、C1。 实验探究 6. 碳酸氢铵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肥料。工业生产碳酸氢铵的一种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合成”步骤中发生的反应为N2+3H22NH3。 (1)碳酸氢铵属于化肥中的 肥。 (2)“造气”步骤中为加快反应速率,可采取的具体措施有 (写一条即 可)。 (3)“碳酸化”步骤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该步骤在较低温度下进行的原因是 。 (4)“碳酸化”步骤的作用是制取碳酸氢铵并 。 (5)“循环”的目的是 。 【参考答案】 (1)氮 (2)将煤粉碎(或升高温度或加入催化剂)(3) NH3+CO2+H2O═ NH4HCO3 防止碳酸氢铵分解,减少氨水的挥发 (4)吸收二氧化碳,分离出氮气和氢
32 / 47
气 (5)提高氮气、氢气的利用率,节约资源。 【时间要求】约 5 分钟 【分析评价】 (1) 掌握常见的基本操作和试剂的检验方法。 【设计意图】 对应作业目标6、9、10,考查学习目标9、10并促进其达成,考查学生 综运用知识能力,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本题设计定位为“综合性”题目。 对应 层级为B1、C1。 7. 碳酸亚铁(FeCO3 ) 可作补血剂,利用某硫酸厂产生的烧渣(主要含Fe2O3、FeO,还有一 定量的SiO2 )制备FeCO3 的流程如图: 查阅资料: Fe+Fe2 (SO4 )3 =3FeSO4 ,SiO2不溶于水,也不和稀硫酸反应。 (1) 加入过量稀硫酸的目的是______。 (2)操作②后需要进行的操作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_。 (3)写出操作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 (填基本反应类型) 。 【参考答案】 (1)将Fe2O3、FeO全部转化为易溶于水的硫酸盐 (2)漏斗 (3)FeSO4+Na2CO3=FeCO3 ↓+Na2SO4 复分解反应 【时间要求】 3分钟 【分析评价】 不少学生可能知道第一小题的目的但是不知道怎么表述导致没有答对,大 部分学生能轻松正确作答第 2 小题缺少的仪器,第三小题中出现了不熟悉的碳酸亚铁沉 淀,有些学生不敢下手去写化学方程式, 另外化学方程式中的生成物硫酸钠的化学式容 易写错。 【设计意图】 以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反应为载体,以工艺流程题的形式,考查学生综 合分析反应后溶液的成分及化学用语的正确书写的能力,对应作业目标 4、5、6、8、9、 10、11、14、15、17、18,考查学习目标 6、9、11、13、15 并促进其达成。本题设计定 义为“应用性”题目。对应层级为C1、C2。 拓展延伸 实践性作业 (任选一题) (1)用甘蔗提取蔗糖 【作业内容】 参考“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在家庭完成自制红糖实验活动。 建议选用材料;甘蔗、纱布、玻璃杯、竹筷子、铁锅、菜刀、榨汁机、燃气 灶… 要取得家长同意,并在其监护下进行。
33 / 47
将实验过程录制成视频并剪辑好提交。 【时间要求】约20分钟 【评价设计】 老师批阅后推送至作业展示平台,由学生再互评,统计点赞星数目。学生互评+ 教师评价,评选优胜作品、特色作品若干。 【设计意图】 巩固过滤、蒸发等实验操作,联系实际应用,体会化学技能的妙用和实验成功 的乐趣,提升化学学习兴趣。 对应作业目标15、16,考查学习目标4并促进其达成。 本题设计定位为“操作性、综合性、实践应用性”题目。 (2)用草木灰浸取碳酸钾 【作业内容】 参考“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在家庭完成从草木灰中提取碳酸钾 (粗制)实验活动。 建议选用材料;新烧(或未经雨淋)草木灰、纱布、玻璃杯、竹筷子、铁锅、 燃气灶、… 要取得家长同意,并在其监护下进行。 将实验过程录制成视频并剪辑好提交。将自制的产品写好标签带到实验室供兴 趣小组进行进一步检验和探究。 【时间要求】约20分钟 【评价设计】 老师批阅后推送至作业展示平台,由学生再互评,统计点赞星数目,再由兴趣 小组对实物进行观测检验给奖励分。学生互评+教师评价,评选优胜作品、特色作品 若干。 【设计意图】 巩固溶解、过滤、蒸发等实验操作,联系实际应用,体会化学技能的妙用和实 验成功的乐趣,提升化学学习兴趣。 对应作业目标15、16,考查学习目标4并促进其 达成。本题设计定位为“操作性、综合性、实践应用性”题目。
34 / 47
评 价 反 馈
学生评价 时 间 15 分钟以内 15—20 分钟 20 分钟以上
过 程 独立完成 同伴互助 请教师长
反 思 我的收获或疑问: 我还想探究的问题:
教师评价 分 析 本次作业你已达标的点: 本次作业你表现较好的地方: 还需加强和提高的点:
辅 导 与 建 议
作业订正
35 / 47
“‘盐’值爆表”课时作业属性表
序 号 题型 对应单元作业目标 对应学 难度 来源 完成时间 约20分钟
A B C
1 选择题 9、10 A1 较 易 改 编 1
2 选择题 11 B1 较 易 改 编 1
3 选择题 5、11 B1 中 等 改 编 2
4 选择题 4、6 B2 中等 改编 3
5 选择题 9、 12 C1 中等 改编 3
6 探究题 项目式探究 6、9、10 C1 较难 改编 5
7 探究题 流程探究 8、13、15 C2 中等 改编 3
实践性作业 4、5、10、11、12、 14 A2、A3 B1、B3 C3 原创
36 / 47
七、单元检测作业设计
单元质量检测作业 盐
学 生 信 息
学 校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作 业 信 息
学习内容 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单元复习 作业时间 约25分钟
作业类型 课时作业 团单元作业 学期作业
作业功能 课前预习 课中练习 团课后练习
作 业 设 计
作业内容 参考答案/时间要求/分析评价/设计意图
1. 科学合理施用化肥, 是提高耕地质量的主要措施。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 )
A. KNO3 B. CO(NH2)2 C. NaHCO3 D. Ca3 (PO4)2 【参考答案】 A 【时间要求】 0.5分钟 【分析评价】 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抽象扩展结构 作业1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认识常见的 化肥认识化肥的 种类能通过元素区 分不同的化肥理解复合肥的含 义并能正确辨别
【设计意图】本题主要通过对化肥种类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合理辨别 复合肥。防止学生陷入“复合肥是不是两种化合肥的混合物”的误区。 2. 某同学做了以下探究实验,其中能发生化学反应而无明显现象的是( ) A. 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加碳酸钾溶液 B. 向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C.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 D. 将熟石灰与氯化铵混合研磨
37 / 47
【参考答案】 C 【时间要求】 1分钟 【分析评价】 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抽象扩展结构 作业2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认识常见的 物质掌握一些常 见沉淀判断物质间能 否反应能通过化学方程 式描述实验现象
【设计意图】本题通过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判断,培养学生学会从化学方程式推 测出物质间相互反应的实验现象。 3. 下列四组物质的溶液,用一种试剂仅通过一次反应就能将它们鉴别的是( ) A. HCl、NaOH、Na2CO3 B. NaCl、Na2CO3 、NaNO3 C. NaCl、BaCl2 、K2CO3 D. NaOH、BaCl2 、Ba(NO3)2 【参考答案】 C 【时间要求】 2分钟 【分析评价】 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抽象扩展结构 作业3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掌握常见物 质的性质判断物质间能 否反应通 过 检 验 物 质,学会选取 加入的试剂深度融合复分 解反应和物质 鉴别的题型
【设计意图】本题主要以“酸碱盐之间的相互转化”为蓝本,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 识点的能力。 4. 在pH=12的无色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Fe3+ 、Na+ 、Cl- 、SO42- B. K+ 、CO32- 、Cl- 、Na+ C. Ba2+ 、Cl- 、SO42- 、OH- D. Mg2+ 、SO42- 、H+ 、Cl- 【参考答案】 B 【时间要求】 1分钟 【分析评价】 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抽象扩展结构 作业4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认识常见的 离子掌握离子不 共存的实质判断离子间 能否反应学会识别“隐 含条件”,并 结合其条件进 一步解答
【设计意图】本题通过围绕复分解反应本质,培养学生学会利用“隐含条件”的能 力。通过对“离子----物质----离子反应”逐步学习的过程, 体现大单元教学目标的
38 / 47
意义。 5. 在化工生产中通过除杂得到较纯净的产品。以下除杂的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 物质杂质实验设计AN2O2通过灼热的足量铜网,充分反应BCO2CO点燃C硝酸H2SO4加入适量 BaCl2 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DMgCl2NaCl溶于水,加入稍过量的 NaOH 溶液
【参考答案】 A 【时间要求】 1分钟。 【分析评价】 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抽象扩展结构 作业5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掌握常见物 质的性质了解除杂的 原则通过实验结 论,判断其设 计的科学性强调实验设 计的严谨
【设计意图】本题通过表格的形式, 清晰的展示了被提纯的物质、杂质, 培养学生通 过实验设计,判断实验合理性的能力。 6. 已知①中盛有一定量的 Na2CO3 溶液,根据图示实验过程,下列说法错误是( ) A. 烧杯②中溶液呈红色 B. 若步骤 b中恰好完全反应,则静置后③中上层清液仍为红色 C. 取B项所述静置后③中上层清液加入过量稀盐酸,无气泡生成 D. 烧杯④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有: Na+ 、Ca2+ 、H+ 、Cl- 、CO32- 【参考答案】 D 【时间要求】 1.5分钟 【分析评价】
前结构 单点结构 多点结构 关联结构 抽象扩展结构
作业6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学会观察实验 通 过 实 验 步 骤,判断现象 通过复分解反 应 发 生 的 条 件,判断能否 让 学 生 学 会 “身临其境” 的解题技巧
39 / 47
反应
【设计意图】本题通过图像的形式, 引导学生一步步“做实验”,使学生在掌握知识 点的同时,还能体会学习化学的兴趣。 7.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 小敏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图案。图中A~G 均为初中 化学常见物质, “—”表示相互能反应, “→”表示转化关系(所涉及反应均为初中常见 的化学反应) 。A、B、C、D、E 分别属于酸、碱、盐、氧化物、单质中的一种,其中A 是 具有吸附性的黑色固体,C、E 在农业上常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1) A 的化学式为 。 (2) D 属于题中所述物质类别中的 。 (3) B→C 的化学方程式为 。 (4) F 和G 对应的物质可能是 。(填序号,双选) ①水和氧气 ②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③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参考答案】(1) C (2)酸 (3) CuO+ H2SO4==CuSO4+ H2O (4) ①② 【时间要求】2.5分钟 【分析评价】(1) A 是具有吸附性的黑色固体,则A为碳,化学式为C。 (2) C、E可用于配 制波尔多液,应该是氢氧化钙、硫酸铜;由题目可知,A 为碳,C、E 为 Ca(OH)2、CuSO4 中 一种;A、B、C、D、E 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则 B、E 为氧化物与酸中一种,D 能与氧 化物、碱或盐中两类物质反应,则 D 为酸, B 为氧化铜,C 为硫酸铜,E 为氢氧化钙 。 (3) B→C 的化学方程式为CuO+ H2SO4==CuSO4+ H2O。 (4) 氢氧化钙能生成 F ,且 F 与 G 能相 互转化,则可以是水和氧气或者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设计意图】考查酸、碱、盐、氧化物、单质的性质及相互关系的掌握情况和化学用语运用 技能,培养模型抽象和模型解读能力。 8. “鱼浮灵”是常用的化学增氧剂,主要成分是过氧碳酸钠(2Na2CO3 3H2O2 ),溶于水 能迅速增加水体溶氧量,提高鱼苗及活鱼运输成活率。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鱼浮 灵”开展项目式探究。 [查阅资料] 1.过氧碳酸钠具有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的双重性质, 其水溶液中含有Na+ 、OH- 、CO32-、 H2O2。 2.Na+不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 3.相同温度下, pH相同的溶液, OH- 的浓度也相同。 任务一:过氧碳酸钠的化学性质
40 / 47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解释(用化学方程式表 示)
1.取样, 加水溶解, 滴加 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2.取样, 加水溶解, 加入 二氧化锰粉末
任务二: “鱼浮灵”增氧原理 [提出问题] 过氧碳酸钠溶液中的哪种微粒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 [猜想假设] 猜想一: CO32- 猜想二: OH- 猜想三: [实验过程] 相同温度下,进行H2O2溶液,以及H2O2溶液中分别加Na2CO3 、NaOH的实验, 测定相同时间内溶液的pH、溶解氧含量(mg/L),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1234试剂H2O2H2O2+Na2CO3H2O2+NaOHH2O2+NaOHpH6.018.148.149.26溶解氧6.449.119.1110.97
[实验结论]对比实验数据,证明猜想_______正确。 [反思交流]设计实验2、3的目的是 。 【参考答案】 任务一: CaCl2 [BaCl2 、Ba (NO3 ) 2 或Ca (NO3 ) 2] Na2CO3+CaCl2=CaCO3 ↓+2NaCl (答案合理即可) 产生大量气泡 2H2O22H2O+O2 ↑ 任务二: OH-和CO32- ; 二 ; 对比 【时间要求】 5分钟 【分析评价】 [任务一]由题目信息可知, 过氧碳酸钠具有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的双重 性质,溶液中有CO32- ,所以可滴加CaCl2溶液,产生碳酸钙沉淀,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CaCl2=CaCO3 ↓+2NaCl (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快速产生氧气,所以加入二氧化锰后的现 象是产生大量气泡, 2H2O22H2O+O2 ↑ [任务二]对比表格中数据可知,溶解氧含量取决于pH,pH越大,溶解氧含量越大; 2、3组实验对比可以看出,溶液的pH相同, OH-浓度就相同,溶解氧含量就相同, 与CO32-无关,所以可以看出, OH-对过氧化氢溶液有催化作用,猜想二正确。 [反思交流]设计实验2和3的目的是对比。
前结构 单点结构 多点结构 关联结构 抽象扩展结构
作业9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认识复分 解反应 判断复分 解反应能 否发生, 了解催化 从离子角度 分析问题 从离子角度分 析复分解反应 和催化作用
41 / 47
剂
【设计意图】 本题在新的题目情境下, 深入考查复分解反应和催化剂,本题对学生的分析问题的 能力要求较高,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探究能力。 9. 碳酸氢钠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盐,化学小组对其进行了探究。 (1) NaHCO3可称为钠盐或碳酸氢盐,它是由Na+和________________ (填离子符号) 构成 , 医疗上 能用于 治疗 胃酸 (含有盐酸 ) 过 多症 ,反应 的化 学方程 式 为 。 _______________ _ [提出问题]实验室中如何制取少量 NaHCO3? [查阅资料]
(
材料一:候氏制碱的原理:
) (
;
)NaCl+NH3 +CO2 +H2 O= NaHCO3 +NH4 Cl 2 NaHCO3 Na2 CO3 + CO2 个+H2 O 。 材料二:研究发现, NaHCO3溶于水时吸收热量, Na2CO3溶于水时放出热量。 [实验制备]根据候氏制碱原理设计如下图左所示装置制取 NaHCO3。 反应结束后,将试管中的混合物过滤,洗涤,低温烘干得白色固体。 (2)烧杯中冰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3)能进一步确认该白色固体是NaHCO3 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 (须用到的仪 器和药品:试管、温度计、水)。 (4) 上图右中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在60℃后无数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性质探究] 常温下,取一定量的 NaHCO3溶液于烧杯中,插入pH传感器,向烧杯中持续滴加 C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当溶液的pH变为6.68时开始有无色气体产生。反应过程 中溶液的pH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 [查阅资料] 材料三: NaHCO3溶于水后,少量的HCO3-能同时发生如 下变化: 变化①:HCO3- +H2 O H2 CO3 +OH- ; 变化②:HCO3- CO32- +H+ 。 材料四:溶液的酸碱性与溶液中H+和OH-数目的相对大小有关。 常温下,当单位体积溶液中OH- 的数目大于H+ 的数目时,溶液的pH>7,反之pH<7;
42 / 47
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的H数目越大溶液的pH越小。 [交流反思] (5) NaHCO3溶液显________________ (填“酸”“碱”或“中”) 性结合材料三、 四从微观角度说明原因: 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本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 (填字母)。 a.pH<6.68时生成的无色气体为CO2 b.从0-30s,单位体积溶液中H+数目不断增大 c.不能用CaCl2溶液鉴别Na2CO3和 NaHCO3溶液 【参考答案】 (1) HCO3- HCl+NaHCO3 = NaCl +CO2 个 +H2 O (2)降低 NaHCO3 的溶解度以利于其结晶析出 (3)取白色固体于试管中, 加适量水溶解, 用温度计测量所得溶液温度, 若低于室温 则该白色固体为 NaHCO3 (4) 60℃时溶液中的 NaHcO3受热分解 (5)碱 NaHCO3溶于水后, 发生变化①的HCO3-数目比发生变化②的多,导致单位 体积溶液中OH- 的数目比H+ 的数目多 (6) c 【时间要求】 6分钟 【分析评价】 ( 1 ) NaHCO3 由 HCO3- 和 Na+ 组 成 , 与 盐 酸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是 HCl+NaHCO3 = NaCl +CO2 个 +H2 O 。冰水能升高氨气和二氧化碳的溶解度,降低 NaHCO3 的 溶解度易于结晶析出, 以利于反应进行。 (3) 取白色固体于试管中, 加适量水溶解, 用温度计测量所得溶液温度, 若低于室温则该白色固体为 NaHCO3 。 (4) 60℃时溶液 中的全部的NaHCO3均受热分解。(5)据图可知,在只有碳酸氢钠的溶液中溶液为碱 性,是因为 NaHCO3溶于水后,发生变化①的HCO3-数目比发生变化②的多,导致单位 体积溶液中OH- ,溶液中OH-的量大于H+的量, 所以为碱性。 (6)当pH<6.68时溶液为 酸性,碳酸氢根不能产生碳酸钡沉淀,只有碳酸在酸性条件下分解产生NaHCO3 +HCl=NaCl + H2O + CO2 ↑ 所以产生的气体为CO2 ;a正确; 0-30s pH不断下降,所以溶 液中H+ 的浓度不断上升,b正确; CaCl2溶液可以鉴别Na2CO3和 NaHCO3溶液,前者产生 沉淀,后者会电解产生H离子,实验无明显现象。 【设计意图】综合考查实验探究情景和实践活动中的综合探究能力, 培养及时学习知 识、主动获取信息、科学处理和分析数据、调控探究行为(思维) 以解决问题的素养。 10. 我国北方地区烧开水的水壶里很容易产生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 镁。为了测定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将25g水垢加入到足量质量分数为8%的盐 酸中,产生CO2气体的情况如图所示。 (1)反应结束后,产生CO2气体的质量为 g。
(2)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气体质量/g 6.6
43 / 47 0
时间/s
【参考答案】 (1)6.6 (2) 解:设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x CaCO3 + 2HCl==CaCl2 + H2O + CO2 ↑ 100 44 25x 6.6g 100 25x 44 6.6g X=60% 答: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60%。 【时间要求】 5分钟 【分析评价】 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抽象扩展结构 作业10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了解利用化 学方程式的 计算的解题 思路认识复分解 反应理解复分解反 应并会进行数 据分析在图像表征和数 据分析下对复分 解反应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 本题通过对碳酸盐和盐酸的反应,考查学生对复分解反应的判断,在本题题目情境 下, 要求学生会进行图像分析, 在获取相关数据的基础上, 考查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本题对图表分析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跨学科实践 【作业内容】 (分组合作,每一组选其中一个小题完成): (1) 参观调研海螺水泥白马山水泥厂的石灰石利用的过程和状况, 写一份调研 报告,并配附调研过程性资料。 (2) 调查本地市场上的化肥种类,了解他们的营养元素含量和价格,计算、比 较它们的其经济效能。写出一份调研报告,并配附调研过程性资料。 【时间要求】 利用双休日中的半天时间。 【评价设计】 要求目的明确、格式合理、过程清楚、结论明确、思想独特、呈现美观。 小组项目负责人提交调研报告。老师批阅后推送至作业展示平台, 由学生再互评, 统 计点赞星数目。学生互评+教师评价,评选优胜小组、特色小组和努力小组。 【设计意图】 对应作业目标12、13、14、15、16、17、18,综合考查学习目标9、13、14、15、16 并促进其达成, 同时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生产、社会中的化学现象的意识; 提升他们 资源、环境的意识; 提高科学研究实际综合能力, 提升小组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提升
44 / 47
学化学,用化学的成就感,提升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本题设计定位为“应用性”题目。
45 / 47
评 价 反 馈
学生评价 时 间 15 分钟以内 15—20 分钟 20 分钟以上
过 程 独立完成 同伴互助 请教师长
反 思 我的收获或疑问: 我还想探究的问题:
教师评价 分 析 本次作业你已达标的点: 本次作业你表现较好的地方: 还需加强和提高的点:
辅 导 与 建 议
作业订正
46 / 47
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属性表
序 号 类型 对应单元作业目标 对应学业素养水平 难度 来源 完成时间 约 25分钟
A B C
1 选择题 12 A1 较易 改编 0.5
2 选择题 7 B1 较易 改编 1
3 选择题 7、11 B2 中等 改编 2
4 选择题 7、10 B1 中等 改编 1
5 选择题 10 B2 中等 改编 1
6 选择题 4、5、7 B2 中等 改编 1.5
7 填空题 7、11 C2 较难 2.5
8 实验题 项目式学习 7、9、10、11、 14、16 C2 中等 改编 5
9 探究题 4、5、7、12、15、 17、18 C1 中等 选编 6
10 计算题: 利用化学方 程式的计算 4、7 C1 中等 改编 4
跨学科实践 1、2、12、13、 14、15、16、17、 18 A3 B1、B3 C2、C3 编创
47 /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