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导学案-7 傅雷家书两则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语文(上)导学案-7 傅雷家书两则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6-17 21:29: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 傅雷家书两则
一、字音字形
1.识记生难字
庸lù(碌)   廓然(kuò)   tuí(颓)废
灰烬(jìn) 涕泗(tì sì) 谀词(yú)
扶yè(掖) 相契(qì) 枘凿(ruì)
羲皇(xī)
2.读准多音字
(1)蛮横:hèng   其他读音:héng   组词:横梁
(2)创伤:chuānɡ 其他读音:chuànɡ 组词:创造
(3)气冲斗牛:dǒu 其他读音:dòu 组词:斗争
二、重要词语
1.大惊小怪:形容对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事情过分吃惊、奇怪。
2.发泄:尽量散发出来(多指情绪、欲望)。
3.庸碌:平庸,没有作为。
4.廓然无累:内心空阔平静,没有牵累。
5.颓废:意志消沉,精神委靡。
6.重蹈覆辙:再走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失败的教训,重犯过去的错误。
7.刻骨铭心:形容留下的印象极为深刻,永远忘不了。
8.凭吊:指对着遗迹、坟墓等怀念前人或往事。
9.涕泗横流:鼻涕眼泪溢出,形容非常激动、兴奋。
10.谀词:奉承的言语。
11.自知之明:指正确地认识自己的能力。
12.扶掖:扶持,提携。
13.赤子:初生的婴儿;对故土怀有纯真感情的人。
14.相契:心意相合。
15.气吞斗牛:形容气势或气魄很大。斗牛,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和牛宿,泛指天空。
16.枘凿:“方枘圆凿”的略语。方榫头,圆榫眼,二者合不到一起,比喻两不相容。
17.垂手:表示无所事事,无为。
三、作家介绍
傅雷(1908—1966),翻译家、文艺 ( http: / / www.21cnjy.com )评论家。傅雷翻译的作品共30余部,主要为法国文学作品。其中有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邦斯舅舅》等15部;罗曼·罗兰的4部,即《约翰·克利斯朵夫》及三名人传《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傅雷家书》是1954年到1966年期间,傅雷及其夫人朱梅馥写给儿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
四、文体知识
什么叫做书信?有事相告,却因地域之隔不得面 ( http: / / www.21cnjy.com )述,或因其他缘由不宜面述,而以书面文字相寄,这种有特定受读对象,一般用散文形式写作,并遵从一定格式的文字,我们把它叫做信。中国的古人对书信有很多不同的称谓,形成了关于书信的不少异名,如“书”、“简”、“札”、“启”、“笺”、“帖”(或作“贴”)、“表”、“疏”、“函”、“上书”、“奏议”、“封事”、“尺牍”、“尺素”、“尺翰”等。
1.两封家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什么异同?
点拨:这两封家书,分别写于儿子消沉苦闷和欣 ( http: / / www.21cnjy.com )喜成功的时候,从两个方面表达了傅雷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以两种不同的风格展现出傅雷对儿子的舐犊情深,以及对音乐艺术的真切感受。第一封家书,写于儿子精神消沉时,劝慰他如何面对感情的创伤,学会泰然处之;第二封信,写于儿子取得巨大成功、被鲜花与掌声簇拥的时候,激励他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至境。前者如和风细雨,款款相慰;后者则满怀欣喜,激情洋溢。前者偏重理性,后者充满感情。但融会、贯穿于两封信中的主旋律,都是要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无论遭遇了怎样的跌宕起伏、矛盾孤独,都要保持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对生活的赤子之心。
2.联系两封信的内容,应怎样完整而深刻地理解文中“坚强”一词的内涵?
点拨:坚强有两个方面的表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是“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学习上的——打击”“即使孤独也不怕”,并且“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对于感情的创伤,要“当做心灵的灰烬看”。二是“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永远保持“对艺术的谦卑”。这两方面结合起来,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胜不骄,败不馁”,就是宠辱不惊,得失泰然。但“坚强”的最高境界,还在于葆有一颗“赤子之心”。赤子能够保持心灵的纯洁,能够无惧孤独,这是人性中最可贵的“坚强”。
3.核心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