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导学案-12 心 声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语文(上)导学案-12 心 声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6-17 21:38: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 心 声
一、字音字形
1.识记生难字
呵斥(hē chì)  棱角(lénɡ)   恍惚(huǎnɡ hū)
窸窣(xī sū) 毛毛剌剌(là) 妒忌(dù jì)
祷告(dǎo) 抽yē(噎) 发窘(jiǒnɡ)
琅琅(láng) 嘟nanɡ(囔)
2.读准多音字
(1)勉强:qiǎng  其他读音:qiáng  组词:强壮
其他读音:jiàng 组词:倔强
(2)哄骗:hǒng 其他读音:hōng 组词:哄笑
其他读音:hòng 组词:起哄
二、重要词语
1.呵斥:大声斥责。
2.斩钉截铁: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3.恍惚:形容精神不集中或神志不清。
4.窸窸窣窣:形容细小的声音。
5.琅琅:形容金石相击声、响亮的读书声等。
6.发窘:感到为难。
7.妒忌:嫉恨别人比自己好。
8.从容不迫:非常镇静、不慌不忙的样子。
9.祷告:向神祈求保佑。
10.抽噎:上气不接下气、断断续续地哭。
三、文体知识
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多种多样,有概括介绍,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有形象描绘。常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有外貌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描写。分析人物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注意人物外貌特征的描写。
第二,注意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第三,注意人物的行动描写。人物性格和人物行动是统一的,行动细节的分析常是把握人物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四,注意人物的心理描写。心理描写直接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
1.李京京在回家路上读课文的作用探究。
点拨:作者安排这个情节,一方面是解开上文李 ( http: / / www.21cnjy.com )京京渴望朗读课文的悬念,一方面是为下文李京京朗读课文时涌出眼泪作铺垫。因为通过李京京回忆乡下的爷爷和妮儿,读者才了解李京京的命运和万卡非常相似。他渴望读课文,是他非常想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情;他朗读课文时涌出眼泪,是万卡与他相似的命运使他在感情上产生共鸣,被深深地打动。
2.李京京关注赵小桢等练习的作用探究。
点拨:“这个故事他喜欢极了。那个穷苦的、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怜的小人儿万卡,不知怎么,总是缠在他心上,弄得他一整天都有点儿神情恍惚。”这样的心绪,为渴望表达又被粗鲁地阻止了的李京京关注赵小桢等人练习提供了合理的心理基础。同时作者再次突出表现了他读书愿望的迫切以及对课文情感的准确把握,为下文李京京读书的成功埋下伏笔,也为戏剧性高潮的到来提供了合理性。这一笔不仅丰满了人物形象,还显出情节安排上不蔓不枝的特点。
3.核心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