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一、字音字形
1.识记生难字
中庸(yōnɡ) rú(儒)家 彷徨(pánɡ huánɡ)
2.读准多音字
议论:lùn 其他读音:lún 组词:论语
二、重要词语
1.诚意:真心。
2.正心:端正心思。
3.修身: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4.齐家:整治家庭。
5.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6.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7.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三、作者介绍
丁肇中生于1936年,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技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专家,美国科学院院士,实验物理学家。他的研究方向是高能实验粒子。1967年起任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系教授。1976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四、题目解说
“格物”就是推究事物的原理,“致知”就是获得知识,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本文主张要有通过实验获得知识的精神。
1.“格物致知”的含义探究。
点拨:“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古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丁教授引用的“格物致知”,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2.“格物致知”精神的现实意义探究。
点拨: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点是注重基础知识和基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技能教学,缺点是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当前社会中,这个缺点甚至可以说是致命的,它使我们的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因而影响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当然,这个缺点也不是哪一天突然形成的,它有久远的文化背景,并与当前的考试体制有关。要克服这个缺点,任重而道远。这篇文章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的经验教训,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精辟地阐明了中国学生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的问题。高屋建瓴,一针见血,语重心长,对我国学生来说很有教育意义和针对性。
3.核心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