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导学案-18 杨修之死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语文(上)导学案-18 杨修之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6-17 21:43: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8 杨修之死
一、字音字形
1.识记生难字
屯兵(tún)   庖官(páo)    夏侯惇(dūn)
禀请(bǐng) 主簿(bù) 辕门(yuán)
食讫(qì) 佯惊问(yáng) 谮(zèn)
麾军(huī) 叱退(chì)
2.读准多音字
(1)绰号:chuò  其他读音:chāo  组词:绰刀
(2)哀号:háo 其他读音:hào 组词:号码
二、重要词语
1.庖官:本文指厨师。
2.禀请:禀告,请示。
3.班师:出征的军队回朝。
4.恃才放旷:依仗(自己的)才能而对自己的行为不加约束。
5.讫:完毕。
6.佯:假装。
7.径:直接。
8.谮:诬陷,中伤。
9.惑乱:使迷惑混乱。
10.麾:指挥。
11.绰:抓取。
三、作家作品
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字贯中,山西太原人,一说钱塘(今浙江杭州)或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集中表现了统治集团之间政治和军事斗争。小说塑造了诸葛亮、刘备、曹操、孙权、关羽、张飞等一系列著名艺术形象,其中的“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草船借箭”“华容道”“长坂坡”等故事,至今为广大群众所津津乐道。
四、背景在线
课文选自小说第七十二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 ( http: / / www.21cnjy.com )阿瞒兵退斜谷”的后半部分。曹阿瞒即课文中的曹操。“杨修之死”的故事,发生在曹操、刘备争夺汉中期间。曹操率大军攻蜀,兵败,蜀兵渡汉水,曹操退守阳平关。再战,再败,只得兵退斜谷。曹操屯兵日久,是进是退,犹豫不决。看透了曹操心意的行军主簿杨修,擅自命令军士准备撤退,曹操借惑乱军心之罪杀了杨修。
1.曹杨之间的矛盾故事记叙顺序探究。
点拨:按曹操对杨修的忌恨程度为序。即曹操“ ( http: / / www.21cnjy.com )心甚忌之”—“心恶之”—“愈恶之”—“愈恶之”—“大怒”—“有杀修之心”,可以说是层层加深,最后导致杀死了杨修。这就是杨修之死的全过程。
2.曹操战败厚葬杨修与题目关系的探究。
点拨:意在证明杨修死前的分析和预见是非常正确的,活曹操输给了死杨修,目的在于揭露曹操杀杨修是忌才,“惑乱军心”只是借口而已。
3.核心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