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学案
一、字音字形
识记生难字
枯藤(téng) 昏鸦(yā) 天涯(yá)
飞鸿(hóng) 嗈嗈(yōng) 孤鹜(wù)
二、重要词语
1.秋思:秋天的思绪。
2.昏鸦:黄昏时回巢的乌鸦。
3.断肠人:文中指流浪天涯极度忧伤的人。
4.天涯:指极远的地方。
5.残霞:晚霞。
6.寒鸦:天寒归林的乌鸦。
7.飞鸿影下:雁影掠过。
8.嗈嗈:鸟类和鸣之声。
9.鹜:野鸭子。
三、作者简介
马致远,号东篱,元大都(今北京)人,元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前期著名的杂剧作家和散曲家,是一位“姓名香贯满梨园”的作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被誉为“元曲四大家”。马致远生活的元朝是蒙古贵族统治中国的时代,民族矛盾十分尖锐,人民受到沉重的压迫,知识分子被降到与娼妓、乞丐相近的地位。一些走上仕途的文人,因受统治者的歧视,思想仍多苦闷。马致远年轻时迷恋功名,曾做过地方小官,五十岁左右脱离官场,过着“酒中仙,尘外客,林中友”的生活,沉溺于山水之间,寄情诗酒。他最著名的剧目是《汉宫秋》;一生写了120多首散曲,其中《天净沙 秋思》堪称“叹世”之作中的代表,被誉为“秋思之祖”。
四、文体知识
元曲分类及小令特点:元曲是继唐诗宋词后兴起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一种新的诗体,包括杂剧和散曲两部分。散曲又分小令和套数。小令在元代又名“叶儿”,每首能独立,相当于一首诗或一阕词;由于它是能歌唱的文字,所以就有不同的曲调;每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曲牌,表示不同的谱式,规定着不同的字数、句数、平仄、韵脚。曲牌表示曲调,另有题目。小令的曲牌常是一个,即一首小令一个曲牌,也有例外。www-2-1-cnjy-com
1.《天净沙 秋思》这首小令的第二句与第一、三句有何不同?对主旨的表达有何作用?
点拨:第一句写秋末之景,干枯的老藤,苍老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树木,乌鸦哀鸣,毫无生气、暮气沉沉,渲染出一种萧瑟荒凉的意境。第三句写古道荒凉,西风骤起,马也因长途跋涉而累瘦了,从侧面反映出游子在旅途中孤苦寂寞的心情。第二句却描绘出一幅温情脉脉、幽雅恬静的画面:“小桥”是沟通障碍的建筑物,在情感上也意味着沟通;“流水”是清澈纯净的,蕴涵着丰富的活力;“人家”是温馨的场所,是产生欢歌笑语的地方。可以说第二句与一、三句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加引发游子的恋家思亲之情。可算是“以乐景写哀情”,“倍增其哀”了!
写景是为后面的人物出场营造 ( http: / / www.21cnjy.com )环境和气氛的。断肠人出现在这些撩人心情的意境中,那乐景也是断肠人的“断肠景”了,如此之景使主旨之意有水到渠成之妙。
2.阅读马致远、白朴、张可久的三首《天净沙》,说说为什么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更能打动人。
点拨:(1)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的情 ( http: / / www.21cnjy.com )绪、情感特点(惆怅、忧愁、悲苦)鲜明,而其他模糊。(2)“断肠人在天涯”是画龙点睛的一笔,这一句使全诗进入了人的心灵,显出情感的深度,其他两首没有这样的主旨升华,基本上或较多停留在视觉图景的表层。(3)马致远写的是羁旅愁思,思乡愁绪往往更能打动人。【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核心图解
1.给下列词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1)枯藤( )____________
(2)西风( )____________
2.《天净沙 秋思》的作者_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是________代著名______作家、______家。他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他的《天净沙 秋思》被誉为“____________”。2-1-c-n-j-y
3.《天净沙 秋思》中点明季节的词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________、________,点明具体时间的词是________,________一词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21*cnjy*com
4.《天净沙 秋思》这首小令押什么韵?韵脚是哪些字?
5.根据要求默写诗句。
(1)与《天净沙 秋思》整首小令所营造气氛不一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白朴的《天净沙》着意渲染的是秋日黄昏的冷寂,给阴冷的静态画面带来活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来源:21cnj*y.co*m】
课内品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越调]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6.《天净沙 秋思》是散曲中的小令,其宫调为________,“天净沙”是________,“秋思”是________。【出处:21教育名师】
7.《天净沙 秋思》中与“夕阳”相呼应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与“天涯”相呼应的是“________”,最能触发旅人(游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________”,体现全文主旨的“思”字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版权所有:21教育】
8.《天净沙 秋思》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游子怀思图,请你从整个构图上进行赏析。
9.《天净沙 秋思》是如何运用对比映衬手法的?
【类文阅读】
(一)(2010·四川泸州中考)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第10~11题。
春光好
(宋)欧阳炯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注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21教育网
注:雪坞:背阳处尚未消融的雪坡。
10.词人笔下的初春有什么特点?作者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11.“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中“迸”“偎”两字极妙,请任选其一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12~13题。
秋夜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12.诗的首句写出了秋夜的什么特点?
13.诗中“漫漫轻云露月光”表达了怎样的心境?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交流】
14.有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天净沙 秋思》,请以“我仿佛看到了……”为开头,说说这首小令在你头脑中再现的画面。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体验中考】
15.(2010·贵州铜仁中考)阅读下面一首词,按要求答题。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 ( http: / / www.21cnjy.com )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一个“____”字,概括了塞外景色的总体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概括描写了边地荒凉冷落的景色。21cnjy.com
(2)请对“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 答案:(1)kū 枯老的藤蔓。 (2)xī 萧瑟悲凉的秋风。
2. 答案:马致远 元 杂剧 散曲 关汉卿 郑光祖
白朴 秋思之祖
3. 答案:枯藤 西风 夕阳 断肠人
4. 答案:押“a”韵;韵脚分别是“鸦”“家”“马”“下”“涯”。
5. 答案:(1)小桥流水人家 (2)一点飞鸿影下
6. 答案:越调 曲牌名 题目
7. 答案:昏鸦 古道 人家 断肠人在天涯
8. 解析:要从有哪些事物构成图画,主体是什么,背景是什么等来考虑。
参考答案:从整个构图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9. 参考答案:藤、树、 ( http: / / www.21cnjy.com )桥、人家、古道是静景,鸦、水、风、马、夕阳是动景,动静结合,相互辉映。落日余晖的明亮,深秋晚景的暗淡,色调一明一暗,相辅相成。昏鸦归巢衬托了游子归宿无处,小桥流水人家的天伦之乐衬托了羁旅生活的艰难凄苦,感情上也成鲜明对照。21·cn·jy·com
10. 参考答案:阳光(或天气)温暖,花儿芬芳,万物充满勃勃生机。表达了诗人对春天自然万物的热爱和欣喜之情。www.21-cn-jy.com
11. 答案示例:“迸”字突出了笋急于破土而出的冲劲和强劲的生命力。“偎”字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花的娇美。2·1·c·n·j·y
12. 解析:从诗中词语“夜何长”“漫漫”“通夕响”可知。
参考答案:写出了秋夜的漫长。
13. 解析:从诗句所创设情境及长夜漫漫,月光清冷,虫响通宵,担心亲人可归纳。
参考答案:凄清孤寂的心境。寂寞悠思的思想感情。
14. 解析:做这类题,要深入词句,围绕小令表现的意境展开想象。
答案示例:(1)我仿佛看到了条条枯藤缠 ( http: / / www.21cnjy.com )绕着棵棵秃树,凋零了的黄叶在萧萧的秋风中瑟瑟地颤抖,黄昏的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一片悲凉的秋景。(2)我仿佛看到了一座小桥,桥下有潺潺的流水,不远处还有升起袅袅炊烟的农家小院,那里有安居乐业的人们。(3)我仿佛看到了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艰辛的游子骑着瘦瘦的老马,在夕阳西沉的余晖中,向远方踽踽而行。21·世纪*教育网
15. 参考答案:(1)异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2)揭示了词人和征夫们的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