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2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字音字形
1.识记生难字
畎亩( ) 傅说( )
胶鬲( ) 空乏( )
拂士( ) 忧患( )
2.找出通假字
(1)曾益其所不能 ______通______,________。
(2)衡于虑 ______通______,________。
(3)法家拂士 ______通______,________。
二、重要词语
1.重点词理解
(1)畎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心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空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恒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生于忧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死于安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词多义辨析
(1)于
(2)而
(3)发
(4)拂
3.词类活用解释
(1)苦其心志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劳其筋骨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饿其体肤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空乏其身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动心忍性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行拂乱其所为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人恒过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入则无法家拂士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今异义区分
(1)举于版筑之间
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2)举于士
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3)舜发于畎亩之中
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4)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5)征于色
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6)而后喻
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三、作家作品
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 ( http: / / www.21cnjy.com )字子舆。他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称暴君为“一夫”,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功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其文令人感到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21cnjy.com
答案:一、字音字形
1.quǎn yuè gé kòng bì huàn
2.(1)曾 增 增加
(2)衡 横 梗塞,不顺
(3)拂 弼 辅佐
二、重要词语
1.(1)田间。
(2)起,被任用。
(3)指主管狱囚的法官。
(4)指做买卖的市井之间。
(5)意志。
(6)使……穷困缺乏。
(7)常会犯错误。恒,常。过,过失。
(8)忧愁患害(能激励人奋发),使人能够生存。
(9)安逸享乐能使人死亡。
2.(1)从 给 在 由于,在
(2)承接连词 并列连词
(3)起,被任用 表现
(4)违背 辅佐
3.(1)苦,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困苦。
(2)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3)饿,使……饥饿。
(4)空乏,使……穷困缺乏。
(5)动,使……震动;忍,使……坚韧。
(6)乱,使……受到阻挠。
(7)过,名词活用作动词,犯错误。
(8)入,动词活用作名词,国内。
(9)出,动词活用作名词,国外。
4.(1)捣土用的杵 建筑;修建
(2)主管狱囚的法官 军人
(3)被任用 送出、交付
(4)被举用选拔 举起
(5)征验,表现 征收;征用
(6)明白,晓喻 说明,告知
1.仔细阅读本文,找出课文中运用排比修辞手法的句子,说说这种修辞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点拨:文中一开头列举六人的事例和“人恒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至“而后喻”都是排比句。这些排比句不仅将事实和道理说得很充分,而且使语句气势磅礴,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2.本文一开头为什么要先列举出古代圣君贤相的事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点拨:文中一开头列举六人的事例,意在以事实来证明人要担负重任,有所作为,必定要先经受一番艰难困苦的磨砺。这些事实直接为中心论点服务。21教育网
3.核心图解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