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导学案-第8课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语文(下)导学案-第8课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6-18 09:29: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8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一、字音字形
1.识记生难字
逼xiá( ) 险jùn( )
丛山dié( )岭 qí qū( )
zhuó( )流滚滚 一xiè( )万里
阻yì( )
2.读准多音字
(1)艰难:______ 其他读音:________ 组词:________
(2)曲调:______ 其他读音:________ 组词:________
二、重要词语
1.崎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雄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山势)高而险,或(形势)危险严峻。
4.________:也是像这样。
5.一泻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家作品
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 ( http: / / www.21cnjy.com )北乐亭人。1918年与陈独秀创办《每周评论》,并参与《新青年》的编辑工作,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传播,宣传反帝爱国思想,成为五四运动的领袖之一。1920年3月,在北京成立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1927年4月28日,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杀害于北京。李大钊不仅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是一位学者和诗人。他的诗文被鲁迅誉为“革命史上的丰碑”,著作有《守常文集》《李大钊选集》《李大钊诗选注》。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答案:一、字音字形
1.狭 峻 叠 崎岖 浊 泻 抑
2.(1)nán nàn 灾难
(2)diào tiáo 调整
二、重要词语
1.形容山路不平。也比喻处境艰难。
2.强健有力。
3.险峻
4.亦复如是
5.形容江河水流迅速。
1.细读课文,思考本文的论题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论点的,又是怎样论证的。
点拨:本文的论题是“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论点是“艰难的历史道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
作者在第一段提出观点并展示历史观,为下文论 ( http: / / www.21cnjy.com )证打下理论基础。第二、三两段以人类历史发展规律说明为何要有“雄健精神”。第四段说明中华民族所在的处境必须要有“雄健精神”。第五段说明什么是“雄健精神”,并拿出此精神,冲破艰难险阻。
2.文章第二、三两段都说到两种境界,其重点分别在哪一方面?第三段同第二段相比,语意的重点又有什么不同?21教育网
点拨:第二段的重点是逼狭险峻的境界,第三段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重点是崎岖的境界。第三段同第二段相比,语意的重点推进了一步。第二段说两种境界,第三段则说明两种境界有两种乐趣。走到崎岖的境界,置身奇绝壮绝的境界,有冒险的奇趣美趣。21cnjy.com
3.核心图解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