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导学案-第10课木兰诗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语文(下)导学案-第10课木兰诗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6-18 09:32: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0 木兰诗
一、字音字形
1.识记生难字
机zhù( ) pèi( )头
鞍鞯( ) 胡骑( )
róng( )机 朔气( )
金tuò( ) 红妆( )
著我旧时裳( ) 理云鬓( )
傍地走( )
2.读准多音字
(1)可汗:______ 其他读音:________ 组词:________
(2)燕山:______ 其他读音:________ 组词:________
3.找出通假字
对镜帖花黄 “______”通“______”,________。
二、重要词语
1.重点词语理解
(1)当户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何所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何所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鸣溅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鸣啾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百千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不用尚书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愿驰千里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出郭相扶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词多义辨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
3.词类活用解释
(1)策勋十二转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愿为市鞍马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今异义区分
(1)卷卷有爷名
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2)旦辞爷娘去
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3)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三、作家作品
郭茂倩(生卒年不详),宋代郓州须城(今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东东平)人,著名音乐家。自幼受诗歌熏陶,对诗歌产生浓厚兴趣,熟知音律,才气非凡,以编纂《乐府诗集》扬名后世。《乐府诗集》是《诗经》《楚辞》《文选》《文苑英华》之后的一部重要的文学总集。全书一百卷,收宋以前乐府诗共5 290首。21教育网
答案:一、字音字形
1.杼 辔 ān jiān jì 戎 shuò 柝
zhuāng zhuó bìn bàng
2.(1)hán hàn 汗水
(2)yān yàn 燕子
3.帖 贴 粘贴
二、重要词语
1.(1)对着门织布。
(2)想什么。
(3)思念。
(4)水流声。
(5)马叫的声音。
(6)有余。
(7)不愿做。
(8)骑上。
(9)扶持。
2.(1)集市 买
(2)文告 通“贴”,粘贴
3.(1)名词用作动词,“登记”的意思。
(2)名词用作动词,“买”的意思。
4.(1)指父亲 指爷爷,即父亲的父亲
(2)离开 从一地到另一地
(3)只 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但是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的问话人是谁?
点拨:一说是父母在问,认为只是父亲在问或只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母亲在问的,也属此说。的确,父母如果听到女儿的叹息,一定会发出这样关切的询问。一说是叙事人在问,因为《木兰诗》是口头集体创作的民歌,而民歌是可以配乐歌唱的,歌唱者能以叙事人的身份进行拟问。这两种说法其实并不矛盾。在民间演唱文学中,演唱者往往有叙事人和故事人物的双重身份,叙事人的语言与故事人物的语言有时是相融合一的。因此,这首诗中的“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以及“女亦无所思……从此替爷征”可视为父母与女儿的问答,也可视为叙事人的拟问拟答。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核心图解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