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课本,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概况,掌握《临时约法》的性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2、梳理建国后国内社会背景,从政治、经济的角度总结人民政权巩固的具体措施,分析其影响;
3、总结新中国外交方针的变化,原因以及所带来的影响;
4、掌握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从政治、经济角度总结变化以及意义。
过渡时期(1949--1956年)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
“文革” (1966--1976)
两年徘徊(1976—1978年)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8--至今)
国民经济恢复(1950-1952)
一化三改造(1953-1956)
学习目标一:通过阅读课本,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概况,掌握《临时约法》的性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任务1:阅读课本159-160页内容,梳理中国人民共和国筹备的概况
1、召开政协(时间、内容、参会人员)
2、通过《共同纲领》(内容、性质)
3、《论人民民主专政》
任务2:为什么说《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从与会人员上来讲、从职能上来讲、从内容上来讲
任务3:阅读课本,划出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和意义
毛主席走到麦克风跟前,庄严而兴奋地宣布: “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
--1949年10月2日《人民日报》头版
学习目标二:梳理建国后国内社会背景,从军事、政治、经济的角度总结人民政权巩固的具体措施,分析其影响
任务1:阅读课本,找出新中国成立后当时国内外背景
就旧中国一般的土地状况来说,大体是这样的: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约70-80%的土地,他们借此残酷的剥削农民。而占乡村人口90%以上的贫农、雇农、中农和其他人,却总共只占有约20-30%的土地,他们终年劳动,不得温饱。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任务2:从军事、经济的角度总结人民政权巩固的具体措施,分析其影响
军事上:
1、追歼残敌,剿匪镇反
2、抗美援朝(1950.10-1953.7)
经济上:
1、土地改革(1950-1952)
2、稳定物价(“银元之战”“米棉之战”)
新中国刚成立时,有些人怀着不同的心情。公开宣称:中国共产党人进得了城市,却管不了城市。他们打天下能得90分,而治理经济却要得0分。1949年4月—1950年2月,上海物价上涨20倍,不到一年里全国发生四次物价上涨。
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彭德怀《关于中国人民志愿者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1953.9.12)
1952年,东北“战利品”归还中国;
1953年,归还中东铁路联合所有权;
1954年,累计派遣约40万苏联专家,
援建156个生产企业;
1955年,放弃新疆企业 “联合股份”
1957年,同意援助中国开发核技术;
1958年,赠送中国一个重水反应堆。
——据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整理
外交政策 内容 意义
“一边倒” 即新中国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 在保障革命成果、保卫和平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另起炉灶” 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对于驻在旧中国的各国使节,只当作普通侨民对待,不作为外交代表对待,以便在新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是不急于取得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承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必须取消,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必须实现 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奠定了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
学习目标三:总结新中国外交方针的变化,以及所带来的影响
任务1:梳理新中国外交关系中所提出的观点和意义
学习目标三:总结新中国外交方针的变化,以及所带来的影响
任务1:梳理新中国外交关系中所提出的方针和意义
任务2:分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所提出的意义
任务3:求同存异,分别指的是什么?
任务4:思考以下问题:
(1)中国当时为什么要采取“一边倒”?而不走“中间路线”?
(2)既要“独立自主”又“一边倒”岂不矛盾?
(3)为什么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英国伯默斯顿
学习目标四:从政治、经济总结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内容以及意义
任务1:总结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内容及意义
学习目标四:从政治、经济总结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内容以及意义
任务1:总结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内容及结果
任务2:为什么优先发展重工业?
1、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弱
2、增强综合国力,尤其是增强国防实力的需要
3、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
4、重工业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任务3:为什么重心在东北?
统购统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