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大丰市新丰中学人民版历史选修四教案:41 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一)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大丰市新丰中学人民版历史选修四教案:41 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6-18 11:03: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四 “亚洲觉醒”的先驱
一 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孙中山探索革命真理、创建中国同盟会和提出三民主义学说的基本史实,体会孙中山追求救国之路的艰辛历程及其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2、了解孙中山在缔造中华民国、推翻清王朝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过程中历史功绩,探讨孙中山在推动20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组织学生观看孙中山等历史影片,并运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历史情境,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能够在此基础上对历史人物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应积极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坚强的意志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树立为民族的复兴而矢志努力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孙中山联合其他革命团体组建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
孙中山领导推翻清王朝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史实。
教学难点
理解孙中山领导推翻清王朝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20世纪中国社会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教学过程
一、追寻救国之路
1、从“医人”到“救国”
(1)求学生涯:孙中山,名文,号逸仙,1866年11月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翠享村的一个普通农家。童年时期的孙中山先在本村读私熟,1879年,他随母亲来到檀香山,在兄长孙眉的资助下,入基督教圣公会主办的一所学校求学。孙中山在这所学校学习了三年,学习的课程包括西方政治学说、自然科学、《圣经》、英语等。1883年,孙中山返抵香港,先后就读于香港中央学院、南华医学堂和香港西医学院,并受洗礼入基督教。
(2)医人医国:1892年,孙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山以西医学院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并获得行医执照,曾先后在澳门、广州行医。海外求学的经历,对孙中山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怀着探求救国出路的理想,借行医以入世,并希望通过改良的方法,“拯救祖国,拯救同类”。
2、从“改良”到“革命”
(1)上书李鸿章:1894年6月, ( http: / / www.21cnjy.com )孙中山北上天津,上书当时掌握清朝军政及外交实权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提出革新政治的主张。他在上书中指出:“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但孙中山的上书遭到了正忙于应付中日战争危机的李鸿章的冷遇,上书如沉石大海。
(2)走上革命路: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清政府腐朽无能,畏惧退让,清军一败再败。孙中山认识到“和平方法无可复施“。他放弃了对清政府的幻想,转而真诚上革命的道路。”
(3)创建兴中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1894年11月,孙中山再赴檀香山,他联络当地华侨,向他们宣传用革命的手段拯救中国的思想,在他的努力下,中国资产阶级的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诞生了。孙中山以满腔的爱国之情,痛陈中华民族所面临的危机,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响亮口号,并在入会誓词中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主张。从此,孙中山以其非凡的胆略和愈挫愈奋的精神,开始了他的早期革命活动,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4)筹划广州起义:兴中会成立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孙中山积极发展组织,建立香港兴中会,筹划在广州发动反清武装起义。1895年10月,由于计划泄露,清朝军队预先戒备,起义还没有发动就遭失败。这次起义表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主阶级革命者已同清王朝彻底决裂,以武装起义迈出了中国民主革命的第一步。
3、从国内到国外
(1)亡命国外:广州起义失 ( http: / / www.21cnjy.com )败后,孙中山遭到清王朝通缉,亡命日本。后来他到美国、英国等地考察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状况,并在华桥中积极宣传革命,发展组织,准备进行长期艰苦的斗争。
(2)伦敦蒙难:孙中山在海外的活动也受到清政府的密切关注,清朝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电令中国驻外使馆跟踪和协助缉拿孙中山。1896年10月,孙中山在英中伦敦被清朝驻英使馆诱捕,囚禁于使馆内,准备秘密解送回国。后来通过驻英使馆中的英籍雇员暗中传递消息,孙中山的英中老师康德黎等人展开积极援救。在英国外交部的干涉下,清朝驻英使馆被迫释放了孙中山。此事经英国报界广泛报道后,孙中山名闻世界,成为中国当时最有名望的革命党人。
二、组建革命大同盟
1、筹建革命大同盟
(1)在欧美:孙中山在伦敦 ( http: / / www.21cnjy.com )蒙难脱险后,增强了革命信心,更加积极地层开反对清王朝的斗争。同时,对美、英等国社会状况的考察和潜心研究,也使他改造中国的思想趋于系统。他为此而积极奔走,寻求和争取支持其反清事业的合作力量。
(2)在日本:1897年10月,孙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山以日本为筹划革命的基地,他广泛接触日本各界人士,宣传其革命主张,同时经过积极努力,联络中国国内会党,筹划在广东发动武装起义。经过多方准备,1900年10月,广东惠州义军举兵反清,后因粮饷不继,起义失败。
(3)革命大同盟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必要性:戊戌维新变法失败,八国联军侵华,清王朝完全蜕变为“洋人的朝廷”,社会各界要求变革以挽救国家危亡的呼声日益高涨,人心思变。随着新型知识分子队伍的不断壮大和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在中国南方形成了一股强劲的革命潮流。一些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如华兴会、光复会等在国内相继建立起来,资产阶级革命派已经成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孙中山认为,革命的客观条件日趋成熟,但原先成立的革命小团体无力领导全国的反清革命,因此必须建立统一的革命大同盟。
(4)达成共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1905年6月,他从欧洲到达日本东京,先后与华兴会会长黄兴及光复会、科学补习所的成员会晤,讨论筹建革命大同盟的问题,他提出“革命之宗旨,不专在排满,当废除专制,创造共和,并行不悖”。孙中山的主张得到了大家的赞同。
2、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和三民主义的提出
(1)同盟会的成立“在孙中山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积极推动下,1905年8月,孙中山同黄兴、宋教仁等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成员七十多人,在日本东京召开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大会通过了同盟会章程,推举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同盟会以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并决定创办《民报》为同盟会的机关报。孙中山还率领大家举行了同盟会宣誓加盟仪式。中国同盟会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三民主义的提出:1905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11月,《民报》创刊。孙中山在为《民报》撰写的“发刊词”中,第一次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确立了民族独立、民权自由和民生幸福的三民主义奋斗目标,并提出用革命的手段去实现它。三民主义的提出,表达了中国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民生富裕的愿望,是一个比较完整的中国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纲领。三民主义的提出,有力地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在一个时期内成为革命党人战斗的口号和团结的旗帜。
(3)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和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主义的提出,使资产阶级革命派以新的面貌和姿态进行活动,有力地促成了全国革命高潮的到来。在不到一年的时间中、同盟会除东京本部外,又在国内设立了上海、重庆、香港、烟台、汉口等五个国内支部和南洋、欧洲、美洲、檀香山四个国外支部。
三、缔造民国
(1)取道欧美回国
武昌起义爆发时,孙中山远在美国。当他在报纸上得知“武昌为革命军占领”的消息后,惊喜万分。随后,他先后前往华盛顿、伦敦、巴黎、会晤美、英、法等国政要,力图从外交方面寻求得到各国政府对国内反清革命的支持,但却受到冷遇。
2、筹建中华民国
归国后,孙中山与黄、宋教、胡汉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等同盟会成员讨论新政府问题,孙中山力主实行总统制。孙中山主张:临时政府应选举大总统而非大元帅;对于汉口代表会议曾许愿袁世凯如能反正就举他为临时大总统一事,明确表示只要袁世凯真能拥护共和,就让位与他;建议民国纪元改用阳历,与世界各国一致。
3、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1年底,孙中山当选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宣誓职仪式上宣誓就职,庄严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发表《中华民国大总统孙中山文宣言书》,表示“将尽扫专制之流毒,确定共和,以达革命之宗旨,完国民之志愿”;对内争取实现民族、领土、军政、内治、财政的统一,对外洗雪清政府的辱中举措等。会议选举了临时副总统,成立了临时参议院,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国第一个以选举形式产生的民主共和国政府宣告组成。
4、孙中山为创立民主共和的贡献
(1)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仪被迫下诏退位。从此,延续了两百多年的清王朝寿终正寝,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这是20世纪中国社会的第一次历史巨变。
(2)创建民国是中国历史上开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辟地和伟大事业。孙中山以革命家的理想和实践精神,为新生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注入活力。在他就任临时大总统的短短三个多月中,颁布了三十多项有利于促进民主政治、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改革文化教育的法令。其中,他亲自制定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并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公布。
5、《临时约法》
(1)重要内容:①“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人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有请愿、选举和被选举等权利。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参院具有议决法律、预算决算、税法、币制等广泛权力;内阁向国会负责;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的法官组成,拥有独立审叛权。
(2)《临时约法》用法律的形式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并确保建立衽议会民主和责任内阁制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广泛传播并深入人心,有力地促进了民族的觉醒和民主精神的高涨。中国进步的闸门被打开了,求新求变的历史朝流推动着中国社会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