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圣雄”甘地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甘地倡导和领导大规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主要史实,认识甘地及其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印度民族解放事业中的作用
2、通过甘地在争取印度独立和消弭印度教派纷争的努力中,认识甘地成为“圣雄”的主要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运用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根据“成长---思想---实践---评价”的线索,搜集相关材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客观评价历史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善于学习杰出人物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
1、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
2、甘地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教学难点
评价甘地
教学过程
一、穿士布衣的“苦行僧”
1、良好的教育
甘地,原名默罕达斯·卡拉姆昌德· ( http: / / www.21cnjy.com )甘地,1869年10月2日出生于印度西部卡提亚华半岛的波尔班达大邦。他的父亲曾担任土邦的高级官吏。甘地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从小就熟读印度教经典,把“逢恶报以善,用德报以怨”作为自己的处世格言。1888年,甘地留学英国,学习法律,1891年返回印度,先后在孟买、拉奇科特担任律师。
2、南非生活
(1)1893年,甘地应聘到南非处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一起债务纠纷,开始了他的新生活。在南非的22年中,甘地把印度教毗温奴(即印度教中唯一至尊的上帝)派的仁爱、素食、不杀生主张同《圣经》、《古兰经》中的仁爱思想结合起来,并受索罗、托尔斯泰、鲁斯金著作的影响,逐渐形成了“非暴力主义”的思想,提出了“非暴力抵抗”的主张。
(2)甘地认为,暴力孕育暴力,“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报复原则,只能导致人类丧失理智。他主张以仁慈改造人类,并创造了非暴力抵抗的斗争形式,称“萨特亚格拉哈”(意为坚持真理)。他积极投身于当地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中,领导近十万在南非的印度人,迫使南非政府废除歧视印度人的法律。1909年,他出版了《印度自治》一书,阐述了争取印度自由的思想。
3、苦行游说
1915年,甘地回印度。他决定走遍 ( http: / / www.21cnjy.com )印度的穷乡僻壤,以深入了解久别的祖国。当时的印度,无数的公侯王国与土邦并存,五花八门的宗教与迷信并存,庞杂的教派与种姓等级制度并存,宗教冲突此起彼伏。为了使各派和睦相处,甘地花费了巨大的精力。他曾在7周内,光着脚丫,行程185公里,走访47个村庄,挨家挨户地访问,安抚人心。在苦行游说过程中,他还非常注意改变农村落后的陈规陋习,劝说乡民们改掉不良的卫生习惯,保持个人卫生。
4、土布运动
甘地认为,印度人民贫困的根源首先地于农村织布机的衰落,因为英国殖民者用机器生产取代了传统的印度手工织布,致使印度人民陷于失业、贫困之中。他觉得恢复传统的手工织布劳动才是振兴广大农村的关键。为此,他倡导了土布运动。他自己首先身体力行,每天抽出半个小时用来纺线,从不间断。自此以后,他坚持身穿传统的土布衣服——“拖地”,再未更改过。他赴伦敦步入白金汉宫与英王交谈时也是如此装束,以致被英国首相丘吉尔称为“半裸体的游方僧”。为了印度的独立和民族的进步,甘地身穿“拖地”,周游各地,宣传非暴力抵抗的思想,进一步提高了他在国内的政治威望和影响。
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背景:一战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间,英国殖民者把印度当成了为战争提供人力和物力的主要供应基地。一战结束后,英国实行软硬兼施的殖民政策:一方面拉拢印度地主资产阶级上层分子,许诺让印度逐渐自治;另一方面又在1919年3月公布《罗拉特法》,公开维持战争时期的高压政策,激起印度人民的强烈抗议。4月13日,英国殖民者在阿姆利则城悍然向参加抗议集会的群众开枪射击,制造了阿姆利则惨案,激起印度反帝运动的进一步高涨。阿姆利则惨案也促使甘地对英国的态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2)1919年11月,甘地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德里主持召开的全印基拉法特会议上,第一次提出了不与英国合作的“不合作”主张,号召开展不合作运动,并呼吁国大党响应。1920年9月国大党加尔各答特别会议和12月的那浦尔年会,正式通过了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及甘地起草的党纲,使非暴力不合作成为国党的指导思想,争取“印度自治”成为国党的现实斗争目标。国大党也因此由一个少数上层分子主要依靠宪政手段从事活动的团体,变成一个有广泛群众基础、依靠群众进行全面反帝斗争的现代资产阶级政党。甘地在国大党内的领导地位也因此确立,成为国大党的“灵魂”。会议还决定分三步发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首先,所有印度人放弃各种英国人授予的官衔、爵位和荣誉;其次,拒绝为英国在印度的殖民当局工作,以手工纺纱抵制洋布;最后一步,拒绝纳税。
(3)在甘地的发动和领导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迅速席卷印度次大陆,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完全陷入瘫痪。殖民当局逮捕了国大党的许多领导人和数万名支持者,甘地不顾英国人的镇压,继续奔走各地,倡导抵制英货。
(4)1922年2月4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联合省的乔里乔拉村农民同镇压群众的警察发生冲突,放火烧死了21名警察。甘地认为这是自己“最惨痛的耻辱”,绝食五天,下令终止这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不久,甘地本人被捕入狱,两年后因病提前荻释。出狱后甘地立即发动了“土布运动”。他号召全印度拒绝用洋布,以抵制英国盘剥。
2、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1930年的“食盐进军”中达到高潮。这一年,英国殖民当局制定和颁布食盐专营法,垄断食盐生产,任意抬高盐税和盐价。甘地号召印度人民用海水煮盐,自制食盐,以此抵制当局的食盐专营法。此时已是60岁出头的甘地身体力行。从3月12日开始,他和78名弟子为反对英国的食盐专卖法,步行24天,行程241英里,来到丹地海滨,在那里支锅点火,煮水熬盐。这次食盐长征揭开了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序幕,沿海各地纷纷响应甘地的号召,自制食盐。与此同时,全国各在都开展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者的斗争,罢工、罢课、游行示威、请愿运动一浪高过一浪。英国殖民当局十分惊恐,他们逮捕了甘地和国大党其他领导人,并下令取缔国大党。不久,各地爆发武装起义,有的地方宣布独立,建立自治政权,印度的民族独立运动已经脱离“非暴力”的轨道,走向暴力革命。
(2)英国殖民当局被迫改变策略,193 ( http: / / www.21cnjy.com )1年1月,释放了甘地,撤销了取缔国大党的禁令。随后,与甘地达成协议:甘地改变不合作态度,停止不合作运动,而当局则释放政治犯,允许沿海人民煮盐。这就是《甘地一艾尔文协定》。此后,甘地又发动了几次“个人不合作运动”,继续为印度独立而奋斗。他多次被捕入狱,多次绝食祈祷。在他和一些志士的努力下,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继续向前发展。
三、印度之魂
1、第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甘地乘机发起第三次不合作运动,但遭到英国的严厉镇压。此时,穆斯林联盟运动领导人真纳在支持反对帝国殖民统治的同时,强烈要求在印度建立单独的穆斯林国家,而主张维护印度统一的国大党则对此表示强烈反对。1941年12月,为了稳住殖民地,英国首相丘吉尔表示战后给予印度自治,条件是国大党支持战争。甘地拒绝了这一提议,并发起让英国人滚出印度的运动。1942年,甘地再一次被捕入狱,在狱中他绝食3周以示不屈。甘地在从事非暴力抵抗运动的生涯中,曾被捕入狱共15次,被判坐监的天数合计两千多天。但他百折不挠,甚至不惜以绝食作为实现目标的最后武器。他认为绝食才能“打开谅解之心,感化对手们的每一根道德神经”。
2、为消除印度内部纷争而斗争
在为祖国独立解放奋斗的同时,甘地为消除种姓制度、消弭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之间的纷争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甘地是个印度教徒,但他从来都视各派宗教信徒为一家。人们常常看到这位身体消瘦、神情疲倦而竖毅的老人冒着生命危险,调解两个宗教派别之间的争端。他为了寻求与穆斯林联盟和解,多次与真纳会谈,试图消除分歧,避免印度分裂。与此同时,印度教徒与穆斯林的冲突进一步发展,流血事件到处发生。甘地对此痛心疾首,他不顾年迈力衰,到处奔走,试图平息冲突,但无济于事。
3、印巴分治后的局势
(1)1947年6月,英国提出《蒙巴顿方案》,将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独立的国家。国大党领袖尼赫鲁、穆斯林联盟领导人真纳都表示接受,甘地只得痛苦地接受这一现实。同年8月14日,巴基斯坦宣布独立;翌日,印度宣布独立。在印度联邦宣布成立之际,制宪会议特意向被称为“过去30年来的向导和哲学者、印度自由的灯塔”的甘地致以宗高的敬意。可是此刻,甘地却因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自己未能使印度人团结起来而自责,在加尔各答绝食一天,并从早到晚在手摇纺车上纺纱,此时他已78岁。
(2)印巴分治立即致了可怕的灾难,造成空前的难民潮,印度教徒与穆斯林的冲突有增无减。1948年1月13日,绝望之余的甘地再次以绝食为武器,希望唤起人们的理智与良知,平息冲突。这是甘地一生中进行的16次公开绝食中的最后一次,时年79岁。1月30日晚,刚刚结束绝食的甘地前往参加一个群众性的晚祷,他要为印度的和平独立祈祷。一名狂热的印度教徒开枪杀死了祈祷中的甘地。
(3)甘地遇刺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消息立即在印度次大陆不胫而走,整个印度和世界为之震惊。无数的印度人失声痛哭,他们把甘地视为这个新国家的国父,称他为“圣雄”(意为伟大的灵魂)。
(4)甘地把他的一切全部献给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印度的民族独立事业。他云游四方,两袖清风,身后留下的只有一些简单的个人财产和后来出版的《甘地全集》3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