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地球上的大气 综合提升练2(含答案)-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强化练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二 地球上的大气 综合提升练2(含答案)-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强化练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6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1-14 21:31: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二 地球上的大气 综合提升练2
(2023·江苏无锡模拟)巨大的地面温差造成高空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从而使得上层空气快速流动,称为急流。急流可以驱动近地面天气系统的移动。温带急流位于高层中纬西风带,其位置和强度随季节变化而变化,而且其移动路径越弯曲,大气运动越强烈。下图为“某时段北美温带急流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与夏季相比,冬季北美大陆温带急流(  )
A.位置偏南,风速偏大 B.位置偏南,风速偏小
C.位置偏北,风速偏大 D.位置偏北,风速偏小
2.急流可以驱动近地面天气系统的移动。图中温带急流的移动,可能导致甲处(  )
A.台风形成 B.寒潮爆发
C.沙尘肆虐 D.热浪侵袭
(2023·辽宁教研联盟模拟)2022年巴基斯坦气候异常,4~5月大部分地区气温比往年同期高5~8 ℃,6月中旬开始,该国遭遇严重的洪涝灾害,造成了极大的损失。而同期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在强大的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干旱少雨。下图示意巴基斯坦地形、城镇及洪水受灾区分布。据此完成3~4题。
3.与往年相比,2022年巴基斯坦气候异常表现在(  )
A.全年高温,冰雪融水多,河流水位高涨
B.东北信风偏强,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
C.西南季风偏强、移动路径偏北,降水偏多
D.副热带高压强,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4.2022年巴基斯坦洪水受灾区经济损失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①冰雪融水大量增加 ②降水总量异常增加
③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④城镇密集,经济较发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23·北京朝阳区模拟)春季,花粉过敏人群外出可“看天”防护。晴朗微风、气温高的天气可使花粉浓度升高,明显降雨或4级以上风力的天气可使花粉浓度降低。下图为“2023年3月9日14时亚洲局部地区天气实况图”。读图,回答5~6题。
5.据图可知,此时(  )
A.辽宁中部盛行偏北风 B.山东东部沙尘漫天
C.青海西部受高压控制 D.河西走廊冷锋过境
6.此时,以下各地花粉过敏人群外出需做好防护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023·江苏南通模拟)赤峰市是内蒙古粮食主产区,主要种植玉米、高粱等。图1为“赤峰市3个气象站位置示意图”,图2为“1961~2020年赤峰市3个气象站的年平均气温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7~9题。
7.图2中的a、b、c对应的气象站依次为(  )
A.赤峰、巴林左旗、林西
B.赤峰、林西、巴林左旗
C.巴林左旗、赤峰、林西
D.巴林左旗、林西、赤峰
8.影响三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
①纬度位置 ②海陆位置 ③下垫面状况 ④大气环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9.推测气温变化对当地粮食生产的主要影响是(  )
A.多熟制向南推移 B.农产品品质提高
C.作物春播期提前 D.作物病虫害减轻
(2023·福建龙岩模拟)雾凇是空气中水汽凝华或雾滴冻结在物体上的冰晶,出现在沙漠和戈壁滩的雾凇称为“瀚海雾凇”。研究表明:“瀚海雾凇”通常形成于微风的夜间,最佳气象条件为温度-25~-15 ℃,相对湿度90%及以上,风速4 m/s以下;植株越高,冠层所接受到风带来的水汽量越多,挂的雾凇越多。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沙漠雾凇日的气象资料。据此完成10~11题。
10.“瀚海雾凇”最壮观的时段为(  )
A.1月20日~1月24日
B.2月10日~2月14日
C.2月18日~2月21日
D.2月23日~2月26日
11.推测“瀚海雾凇”凝结量(  )
A.垄上多于垄间,植物迎风面多于背风面
B.垄上少于垄间,植物迎风面多于背风面
C.垄上多于垄间,植物迎风面少于背风面
D.垄上少于垄间,植物迎风面少于背风面
(2023·江苏苏北七市模拟)我国华北某山坡坡顶与坡谷海拔分别约为2 200 m和900 m,山谷风显著。下图为“某年冬季该山坡不同海拔气象站点山谷风日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2~14题。
12.冬季该地谷风出现的主要时段为(  )
A.日出后至日落前 B.中午前至日落前
C.日落后至日出前 D.日落后至中午前
13.该山坡的朝向最接近(  )
A.南 B.西 C.东 D.北
14.各站点谷风风向有一定的差异,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微地形分布 B.地转偏向力
C.谷岭间温差 D.植被覆盖率
(2023·北京西城区模拟)下图是“我国某城市月均热岛强度和气象用电量强度季节分布图”。读图,完成15~16题。
15.关于该城市热岛强度和气象用电量强度季节变化的趋势和原因,正确叙述是(  )
A.5~8月 降水较少,热岛强度较低;天气炎热,用电量攀升
B.10~11月 云量少,热岛效应显著;气温适宜,用电量适中
C.12月~次年2月 燃煤供暖加强了热岛效应;能源紧张降低了用电量
D.3~4月 农作物返青,增大了城郊温差,城市热岛强度增加
16.该城市最有可能是(  )
A.广州 B.北京 C.昆明 D.哈尔滨
17.(2023·江苏盐城四校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冷涡是较深厚的冷性低压系统,从对流层中高层延伸到低层的涡旋。其中心附近的气温明显低于四周。影响我国东北地区的冷涡,多形成于贝加尔湖一带,经蒙古、中国东北、堪察加半岛东移出海。有时会在偏北风的助推下,从东北、内蒙古等地区一路南下,为南方地区带来冷空气。东北冷涡垂直厚度大,可高达300百帕高空,受其影响,大气处于上冷下暖的不稳定状态。春末夏初,东北冷涡活动频繁,是影响东北地区降水的重要天气系统之一。降水多出现在冷涡中心和移动方向的前部。下图为春季某时刻亚洲部分地区高空500百帕等压面的高度分布。
(1)指出图示地区高空此时的气压状况和水平气流运动状况。(4分)
(2)推断此时我国东北地区的天气特点,并分析原因。(8分)
(3)高空冷涡常常会带来天空高颜值的“冷涡蓝”。指出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有可能出现“冷涡蓝”的位置并说明原因。(6分)
综合提升练2
1.A 2.B [第1题,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性移动,气压带、风带也会发生季节性移动,温带急流也会随着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而移动。与夏季相比,北半球冬季时全球气压带、风带的位置整体南移,温带急流位置也应偏南,北半球冬季温带地区地面温差较大,根据材料可知,巨大的地面温差造成高空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温带急流风速也应偏大,故选A。第2题,读图可知,图中温带急流偏南,应为冬季。在图示区域中部,温带急流由东向西转为由北向南推进。题意表明,急流可以驱动近地面天气系统的移动,因此地面天气系统也随之向南移动,由较高纬度向较低纬度移动,即冷气团南下,易导致甲地寒潮爆发,B正确;台风属于热带气旋的一种,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亚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A错误;沙尘天气,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空气混浊,水平能见度明显下降的一种天气现象,与材料中温带急流无关,C错误;热浪是指天气持续地保持过度的炎热,也可能伴随有很高的湿度,与温带急流无关,D错误。]
3.C 4.D [第3题,巴基斯坦纬度较低,无大规模冰川积雪分布,A错误;东北信风从内陆吹来,较为干燥,难以形成大量降水,B错误;西南季风可以从海洋带来大量暖湿水汽,西南季风偏强、移动路径偏北,会使该地降水偏多,C正确;该国遭遇严重的洪涝灾害,降水应比正常年份偏多,D错误。第4题,巴基斯坦纬度较低,无大规模冰川积雪分布,①错误;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西南季风偏强、移动路径偏北,该地降水异常偏多,②正确;巴基斯坦洪水受灾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③正确;读图可知,巴基斯坦洪水受灾区城镇密集,经济较发达,因此损失严重,④正确。故选D。]
5.C 6.B [第5题,据图可知,此时辽宁中部风向为偏南风,A错;山东东部吹偏南风,附近没有沙源地,没有风沙天气,B错;青海西部为高压中心,受高压控制,C正确;河西走廊位于冷锋锋前,尚未有冷锋过境,D错。第6题,晴朗微风、气温高的天气可使花粉浓度升高,明显降雨或4级以上风力的天气可使花粉浓度降低。甲地纬度较高,气温低,为9 ℃,花粉浓度低,A错误;乙地纬度较低,气温较高,为16 ℃,而且等压线稀疏,风力小,花粉浓度高,B正确;丙位于6级以上大风区,且位于冷锋锋后,有降水,花粉浓度低,C错误;丁处等压线密集,风力强,花粉浓度低,D错误。]
7.A 8.B 9.C [第7题,根据图中信息,赤峰纬度最低,海拔最低,所以热量最充足,年平均气温最高,a线为赤峰;林西和巴林左旗纬度相当,但巴林左旗海拔低,热量条件更好,气温较高,b线为巴林左旗。故选A。第8题,据上题可以判断,三地气温高低大致为赤峰>巴林左旗>林西。赤峰纬度最低,海拔最低,可以确定纬度、海拔是影响三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①正确;三地均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都受大陆气团的影响较大,海陆位置、大气环流相差不大,②④错误;下垫面状况存在差异(如植被覆盖率、农牧区的结构等)会造成三地气温差异,③正确。选B。第9题,根据图中气象站气温的变化,可以看出近年来,当地气温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热量条件在变好,当地作物春播期提前,C正确;当地热量有限,农作物一般为一年一熟,A错误;热量条件变好,冬季害虫越冬容易,来年病虫害加剧,农产品品质下降,B、D错误。]
10.D 11.A [第10题,根据材料中“瀚海雾凇”的形成条件,据图可判断A、B选项时段相对湿度低,C选项时段风速过快,只有D选项三个方面的条件都满足,生成的雾凇最壮观,故选D。第11题,由材料“植株越高,冠层所接受到风带来的水汽量越多,挂的雾凇越多”,可知接受到风带来的水汽量会影响雾凇的形成;“形成于微风的夜间”“风速 4 m/s 以下”说明空气中的水汽与树枝接触越充分,形成的雾凇越多。所接受到风带来的水汽量以及充分接触的程度,垄上多于垄间,植物迎风面多于背风面,选A。]
12.B 13.A 14.A [第12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山谷地区白天吹谷风,夜晚吹山风,因此C、D错误;结合不同海拔测点中风向的转变,10:00左右风向发生转变,吹偏南风,为谷风,18:00左右风向又发生转变,吹偏北风,为山风,由此可知,冬季该地谷风出现的主要时段为中午前至日落前,B正确,A错。第13题,由图可知,该山坡总体上白天的谷风以偏南风为主,夜晚的山风以偏北风为主,且海拔928 m处谷风(偏南风)强烈,山风(偏北风)较弱,故该山坡朝向南面。故选A。第14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在不同海拔测点风力大小不同,风向也有一定的差异,主要原因在于不同海拔地区存在着局部地形差异,影响局部风向的转变,A正确;同一山地地转偏向力对风向影响差别较小,排除B;谷岭间温差会影响风力大小,对风向影响不大,排除C;植被覆盖率影响温差以及摩擦力,对风向影响较小,排除D。]
15.B 16.A [第15题,读图可知,5~8月受夏季风影响,降水增多,热岛强度显著上升;气温升高,天气炎热,气象用电量强度较大,A错误;10~11月以晴天为主,云量少,热岛强度较强,热岛效应显著;气温适宜,用电量适中,B正确;12月~次年2月进入冬季,气温降低,热岛效应减弱;气温适宜,降低了用电量,C错误;3~4月,气温回升,降水较少,减小了城郊温差,城市热岛强度较低,D错误。故选B。第16题,该城市5~9月气象用电量强度最高,说明该时期气温较高,空调等制冷设备耗电量大,而其他季节气象用电量强度小,说明冬季气温较高,应该是纬度较低的广州,A正确;北京、哈尔滨纬度较高,夏季高温时间集中在7、8月,B、D错误;昆明由于海拔较高,夏季气温较低,5~9月气象用电量强度较小,C错误。故选A。]
17.(1)气压状况:低气压中心。水平气流运动状况:气流呈逆时针辐合旋转。
(2)天气特点:低温、强降水。原因:我国东北地区此时正处于高空冷涡的中东部,受冷气团控制,气温降低;冷涡东部的东南风从海洋上带来大量水汽;近地面出现强对流天气,湿润气流遇冷形成强降水。
(3)乙地。原因:地处冷涡西部,雨过天晴;受偏北风影响,风力强劲,大气能见度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