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地球上的水 综合提升练3(含答案)-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强化练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三 地球上的水 综合提升练3(含答案)-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强化练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1-14 21:32: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三 地球上的水 综合提升练3
(2023·江苏徐州模拟)地表径流分坡面流和河槽流。坡面流是地表坡面水流运动的过程,植被、土壤、坡度、土地利用状况、坡面面积和位置等均会影响坡面产流。河槽流是各类水体汇入河槽形成的径流。下图为“黄土高原罗玉沟流域不同植被覆盖下对坡面侵蚀产流模拟实验的流量过程图”。据此完成1~3题。
1.同一流域内,坡面流较河槽流(  )
A.持续时间短 B.流量大
C.流速快 D.含沙量大
2.同一坡面的林地和草地覆盖下形成的坡面流(  )
A.林地坡面流流量大
B.林地坡面流量线更平稳
C.草地坡面下渗量大
D.草地坡面流量线波动小
3.关于河槽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凸岸易堆积泥沙
B.河槽坚硬,河道不易摆动
C.水流加快可侵蚀出露多个地下岩层
D.河槽松软可加快地壳抬升形成曲流
(2023·山东淄博模拟)下图为“非洲某区域图”,该区域内Z湖在几千年前由外流湖演变为内陆湖,但湖水盐度变化较小。有专家认为,Z湖盐度变化小的原因是有地下排水通道将水盐排泄到B洼地。据此完成4~5题。
4.下列关于Z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面积冬季大夏季小
B.盐度西南高东北低
C.年降水量南多北少
D.北岸人口多于南岸
5.为了证明专家观点,可研究比较Z湖湖水和B洼地地下水的(  )
A.密度大小 B.含沙量大小
C.温度高低 D.矿物质成分
(2023·江苏常州模拟)阿拉善大漠天池景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腾格里沙漠与巴丹吉林沙漠交会处,为世界罕见的沙漠堰塞湖,风光独特,引人入胜。湖泊两侧是异常陡峻的发育有大量裂隙的花岗岩崖壁,一条小溪注入其中,而小溪上游被180 m长的黄沙阻断。天池全长300 m,宽60 m,最大水深近10 m,水位季节变化小,湖面海拔高约1 365 m,与紧邻其下的湿地间有15 m的高差,与附近地势最低的一个盐湖的高差达175 m。据此完成6~7题。
6.大漠天池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
A.冰川融水 B.雨水
C.地下水 D.河流水
7.大漠天池为淡水湖泊的主要原因是(  )
A.高纬度,蒸发量小
B.地势较高,能够渗盐
C.日温差大,多凝结水
D.全球变暖,冰川融化
(2023·宁夏银川模拟)北部湾海区存在明显的季节性洋流。下图示意北部湾表层洋流分布。据此完成8~9题。
8.影响北部湾洋流流向发生季节性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洋流
C.大气环流 D.海陆轮廓
9.图中渔业资源较丰富的是(  )
①甲地夏季 ②乙地夏季 ③甲地冬季 ④乙地冬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3·江苏扬州模拟)下图示意长江部分河段水系,上荆江自松滋、太平、藕池三口分流进入洞庭湖,三口分流对干流的输沙量影响较大。20世纪60年代,下荆江实施了人工裁弯工程,洞庭湖泥沙淤积减少。裁弯后,监利站同流量水位下降,而城陵矶站同流量水位上升。据此完成10~12题。
10.三口分流进入洞庭湖水量最大的时段是(  )
A.4~5月 B.6~9月
C.10~11月 D.12月~次年3月
11.下荆江裁弯后,上荆江(  )
A.流速加快,河床变深 B.流量减少,水位下降
C.流速减缓,河床变浅 D.流量增多,水位上升
12.推测下荆江裁弯后洞庭湖泥沙淤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上荆江含沙量下降
B.三口分流水量减少
C.洞庭湖排出泥沙增多
D.湖区植被覆盖率提高
(2023·福建省名校联盟优质校联考)距今约300万年至今,世界海陆格局与当前基本一致;太平洋西侧赤道以北的热带海区降水多于赤道以南。下图示意不同地质历史时期赤道附近局部地区的海陆格局。距今约400万年~300万年,印度洋板块的北移使印尼通道逐渐变窄,太平洋流向印度洋的海水也由南太平洋最终转变为北太平洋,对印度洋海水性质产生较大影响,进而影响并最终形成亚洲、非洲的现代气候。据此完成13~15题。
13.在太平洋西侧的热带海域,与赤道以南海区相比,赤道以北海区表层海水(  )
A.温度较低、盐度较高
B.温度较高、盐度较低
C.温度、盐度均较高
D.温度、盐度均较低
14.与当前相比,距今约500万年前赤道太平洋海区(  )
A.东西部水温差异较大
B.沃克环流较弱
C.向北输送热量较少
D.潜热输送较多
15.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印尼通道变窄将导致非洲东部(  )
A.上升气流减弱,气候变干
B.东北信风增强,气候变湿
C.海面辐射增强,气候变热
D.沿岸洋流减弱,气候变冷
16.(2023·江苏南通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渭干河流域位于天山山脉与塔里木盆地之间,其南部主要为绿洲,是新疆阿克苏地区最大的灌溉区。发源于天山南坡的五大支流在拜城盆地汇入渭干河。在黑孜河与木扎尔特河汇合处建有克孜尔水库(下图),两河主汛期均为夏季,但主要补给类型存在差异。
材料二 黑孜站多年平均降水量季节分配比例和多年平均径流量季节分配比例表。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多年平均降水量 25% 53% 16% 6%
多年平均径流量 13% 55% 21% 11%
(1)推断黑孜河最主要的补给类型并说明理由。(8分)
(2)指出克孜尔水库的主要作用,并选择其中的一个说明理由。(6分)
(3)从可持续发展角度,为渭干河流域的综合治理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17.(2023·广东广州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泊,具有调节湄公河水量的功能。受太阳辐射、近地表气温、降水、风速、水位等因素的影响,洞里萨湖表面水温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下图示意洞里萨湖的位置,表格反映洞里萨湖表面水温、气温和水位的多年月平均状况。
时间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水温( ℃) 27.5 29.8 30.1 29.0 26.2 25.7 25.3
气温( ℃) 28.7 29.3 28.9 27.8 27.3 27.3 27.2
水位(m) 2.1 1.7 1.5 2.0 3.5 5.7 7.7
(1)风对洞里萨湖表面水体有降温效应,试说明原因。(4分)
(2)与4~5月相比,6~8月洞里萨湖表面水温明显降低,分析其原因。(6分)
(3)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2019年洞里萨湖表面水温出现异常高值,分析其原因。(8分)
综合提升练3
1.A 2.B 3.D [第1题,坡面流只在降水之后一段时间产生,河槽流正常情况下一直不断流,坡面流较河槽流持续时间短,A对;河槽流除了坡面流汇聚,还有地下径流和降水直接补给等,流量更大,B错;流速快慢与坡面和河槽的坡度、落差有关,由材料信息无法确定,C错;含沙量与坡面的植被覆盖、土壤性质有关,不同地点差距较大,河槽流的含沙量除了坡面流输入,还有河床中本身的侵蚀产生的泥沙,坡面流含沙量不一定更大,D错。第2题,从图中曲线可知,林地坡面流流量小且稳定,A错、B对;草地坡面流量随时间变化大,D错;草地坡面流流量大,下渗量比林地小,C错。第3题,河槽流流动过程中,凹岸侵蚀,凸岸堆积,A对;当河槽坚硬时,河流对两岸的侵蚀效果有限,河道不易摆动,B对;水流加快,侵蚀力度加大,河流向下侵蚀,地下岩层出露,C对;河槽松软会使河流摆动加大,但地壳抬升过程与河流以及河槽性质无关,是内力作用的结果,D错。题干要求选择不正确的选项,故选D。]
4.C 5.D [第4题,根据该区域图确定地理位置,该地位于非洲,Z湖位于北纬10°~15°,属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降水集中在夏季,因此,该湖泊夏季面积较大,排除A;Z湖为内陆湖,西部和南部有河流汇入,盐度较低,东北部无河流汇入,盐度较高,排除B;Z湖南部为常年性河流,北部为季节性河流,本地区河流补给主要来自雨水补给,因此降水南多北少,C正确;本地区人口逐水而居,大多分布在水源较为充足的地区,因此南岸人口多于北岸,排除D。第5题,根据材料信息“有专家认为,Z湖盐度变化小的原因是有地下排水通道将水盐排泄到B洼地”可知,若该专家论述正确则Z湖湖水和B洼地地下水的矿物质成分相同,故选D。]
6.C 7.B [第6题,阿拉善大漠天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腾格里沙漠与巴丹吉林沙漠交会处,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且面积不大,水位季节变化小,据所学知识可推测应是以地下水补给为主,水量稳定。冰川融水和河流水夏季明显增多,A、D错误;深居内陆,雨水补给很少,B错误。故选C。第7题,湖面海拔高约1 365 m,与紧邻其下的湿地间有15 m的高差,与附近地势最低的一个盐湖的高差达175 m,故其地势较高,能够渗盐,且堰塞体由黄沙组成,渗水性强,利于湖水向下游湿地等渗漏,排出盐分,B正确。]
8.C 9.B [第8题,由于北部湾海区较为封闭,在海岸线的约束下,表层海水在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整体呈现顺时针流向,冬季受东(偏)北季风影响,整体呈现逆时针流向,所以北部湾洋流流向发生季节性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大气环流(亚洲季风环流),故选C。第9题,结合所学可知,当一地区盛行离岸风时,会形成上升补偿流,导致底层海水营养物质上泛,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渔业资源丰富,读图可知,夏季时,该地盛行西南风,西南风对于甲地来说是离岸风,故甲地夏季渔业资源丰富;同理,冬季时,该地盛行东北风,东北风对于乙地来说是离岸风,故乙地冬季渔业资源丰富,①④正确,故选B。]
10.B 11.A 12.B [第10题,洞庭湖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与长江干流相通,对长江径流具有削峰补枯的作用,即当长江干流流量大时,径流会通过三口进入洞庭湖,故三口分流进入洞庭湖水量最大的时段即为长江流量最大的时段,为6~9月,故选B。第11题,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河流曲流发育至一定程度时,会导致河流流速减慢,水流下泄困难,排水不畅。当下荆江裁弯后,河流变直,河流的排水条件会有所改善,故会使得上、下荆江的径流都更易向下游排出,上荆江流速会加快,侵蚀作用增强,河床变深,故选A。第12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下荆江裁弯后,河道平直水流通畅,上荆江的水流更易通过干流排出,导致三口分流水量减少,从而向洞庭湖输送的泥沙减少,洞庭湖泥沙淤积减少,B正确;裁弯取直后,上荆江流速加快,河流搬运泥沙的能力增强,含沙量会上升,A错误;下荆江裁弯不会使得洞庭湖排出泥沙增多,洞庭湖排出的泥沙多少主要取决于出湖流量和流速,C错误;下荆江裁弯不会使得湖区植被覆盖率提高,D错误。]
13.D 14.B 15.A [第13题,根据材料“太平洋西侧赤道以北的热带海区降水多于赤道以南”可以推测赤道以北降水多,晴天少,蒸发弱,海水盐度低;降水多,晴天少,日照时间短,接受的太阳辐射少,海水温度低。故选D。第14题,与当前相比,距今约500万年前的赤道太平洋海区印尼通道宽,南赤道太平洋洋流向北流动多,使之向北输送热量较多,C错误;由于暖海水流向印度洋,太平洋西部暖海水堆积较少,温度较当前低,东西部水温差异较小,A错误;太平洋赤道附近东西部海水温度差异较小,导致沃克环流较弱,B正确;潜热为海水蒸发时将海水热量传递给大气,由于大量暖海水流向了印度洋,赤道太平洋海区潜热输送较少,D错误。第15题,印尼通道变窄使得太平洋流向印度洋的海水也由南太平洋最终转变为北太平洋,流向印度洋的暖海水减少,非洲东部温度降低,上升气流减弱,气候变干,A正确;印尼通道变窄对东北信风影响不大,B错误;流向印度洋的暖海水减少,海水温度变低,辐射减弱,C错误;北半球的非洲东部沿岸流受季风影响为季风洋流,受印尼通道变窄的影响不大,D错误。]
16.(1)补给类型:大气降水。理由:黑孜站多年平均径流量季节分配比例与多年平均降水量季节分配比例相关性强,降水量和径流量均集中于夏季,黑孜河上游随着海拔的升高地形降水会增加;冬季降水少,积雪量少,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少;黑孜河上游海拔多在3 500 m以下(海拔较低),流域内冰川面积小,冰川融水少。
(2)主要作用:灌溉(供水)、防洪、发电
灌溉(供水)理由:该区域气候干旱,渭干河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水库下游绿洲上大面积的农田灌溉需水量大(水库下游绿洲上有很多乡镇、人口,生产生活需水量大)。
防洪理由:6~8月为流域汛期,多条支流汇入,径流量大;水库下游绿洲地形平坦,有很多农田、乡镇、人口,洪涝灾害经济损失大。
发电理由:(渭干河上游有多条支流汇入,拜城盆地的蓄水量大,且河流有较大的落差),水能资源丰富;水库下游绿洲上有很多乡镇、人口,对能源需求量大。
(3)加强全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与调配;完善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调整农业结构,推广节水技术、改进农业灌溉方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退耕还林、还草,加强生态建设与保护。
17.(1)风加快湖面蒸发散热;风加剧湖水的垂向扰动,促进上下层湖水的热交换,使湖面水温下降。
(2)洞里萨湖最高气温出现在4~5月,6~8月气温下降,水温下降;6~8月,降水增多,云量增大,表面湖水吸收太阳辐射的热量减少;河水补给量大,水位上升,湖面扩大,蒸发散热增强,使表面水温降低;6~8月风速大,湖面水温下降。
(3)厄尔诺现象发生时,赤道附近太平洋西部表面海水温度下降,上升气流减弱,降水减少,云量减少,大气削弱作用弱,洞里萨湖表面湖水吸收太阳辐射增多,水温升高,出现异常高值。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