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二中东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搭好中国声音,
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紧密相连、互相成就,前者为后者创设
学理论证,后者为前者提供传播场域,两者共同反映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以中
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加快建构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中国话
语和中国叙事体系。
叙事体系是思想体系和知识体系的外在表达形式,是一定时期一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时代精
神和文化传统的表达范式,是一国在以国外受众为主要对象的沟通传播中使用的话语模式或话语风
格,承载若国家形象和国家利益。中国叙事体系,是由中国特色的术语、概念、范畴和言说体系构
成的。构建中国叙事体系,当务之急是优化拓展话语内容,积极参与和平发展、环境治理、气候变
化等世界性议题的设置,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而优化拓展话语内容的关键,则在于
坚持用中回理论阐释中国实践,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标识性概念是构建叙事
体系的突破口。近年来,我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带一路”倡议、“共同、综合、合
作、可持续安全观”等,既向世界传达了中国愿景,又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在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战路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交织激荡的背景下,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
既要用中国实践做好国际传措“文章”,积极创设世界性议题;也要善于讲好中国发展“故事”,
挖据具有世界意义和人类价值的叙事,增强对外传播的自塑能力。
创新话语表达方式是构建新时代中国话语体系的重要环节,是引导受众准确理解中国、激发共
鸣和共情的重要举措。话语方式创新,包括内容创新和形式创新两个方面。内容创新重在以理服人、
以事化人,增强话语的说服力和解释力,从道理上说服人、打动人:形式创新则重在以情动人,以
趣引人,打通话语表达方式和受众的共情通道。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需要协同推进话语
内容创新和形式创新。话语内容创新要以事实为基础,以情感为铺垫,讲好中国的故事、中国共产
党的故事、中国人民的故事,生动展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百年大党的光辉历程、人民群众的幸
福生活:提高泽介能力,在充分考虑目标受众文化背景与接受水平基础上,运用多种方式准确表达
话语表述中的核心思想。话语形式创新要善于运用生动鲜活的时代话语、通俗易谨的群众话语、言
之成理的学术话语,采取主动吸纳、巧妙融合、交相呼应等方式,进行既有思想、品质,又有福度、
温情的表达;把握国际传播领域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趋势,用好用活以文字、图像、声音、影
像和网络互动耦合而成的多模态媒介。
(摘编自刘瑛《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光明日报》2023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