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高东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上海市高东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1-14 23:48: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上海市高东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三物理期中质量调研试卷
注意事项:
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
3.标注“简答”的题需要给出必要的图示、文字说明、公式、演算等。
一、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0月19日,我校举办了第三十六届运动会,运动场上的每个项目都能体现物理规律的应用。
1、以下哪个项目中的运动员最接近质点模型( )
(A)跳高 (B)400米径赛 (C)推铅球 (D)拔河
2、在百米决赛时,甲、乙两位计时员同时记录第一名的成绩,甲看到发令枪的烟雾时开始记时,乙听到发令枪响开始记时,当运动员到达终点,甲、乙同时停止计时。那么( )
(A)甲、乙记录的时间相同;
(B)甲所记录的运动员成绩更准确;
(C)乙记时员所记录的时间偏长;
(D)发令枪设在终点可以避免运动员成绩记录产生误差。
3、400米比赛中,外侧跑道的起跑点需要靠前一些,这是为了( )
(A)避免拥挤 (B)增加比赛观赏性
(C)保证每个跑道的比赛路程相同 (D)保证每个跑道的比赛位移相同
4、(多选)运动员保持速度大小不变向左前方跑过弯道时,身体需要轻微向左侧倾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运动员处于平衡状态
(B)地面对运动员的摩擦力向后
(C)运动员受到的摩擦力提供向心力
(D)地面对运动员的作用力大于运动员的重力
5、甲、乙两个同学在直跑道上练习接力赛的交接棒,他们在奔跑时有相同的最大速度。乙从静止开始全力奔跑需跑出25m才能达到最大速度,这一过程可看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现在甲持棒以最大速度向乙奔来,乙在接力区伺机全力奔出。若要求乙接棒时奔跑的速度达到最大速度的80%,则乙在接力区须奔出______m时接棒,乙起跑时距离甲______m。
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建筑学上,拱指的是跨过空间且能承受重量的圆弧结构。拱结构通常由彼此密合的楔状拱石构成,上一块拱石的负重通过密合界面,均匀地传递给下一块。拱顶中央的拱石就是所谓的拱心石。如图所示,石拱桥由三块质量均为m的石块组成,拱心石B的两个侧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θ,重力加速度为g,B与A、C的接触面间的摩擦忽略不计,则
6、石块B对A的压力沿着哪个方向( )
(A)① (B)② (C)③ (D)④
7、石块B的侧面所受弹力的大小为( )
(A) (B)
(C) (D)
8、地面对石块A的静摩擦力的方向向________,大小为__________。
9、(多选)若建造者在保持三块石块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减小图中θ角的大小,将会使( )
(A)AB间的弹力增大 (B)AB间的弹力减小
(C)地面对C的支持力减小 (D)A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变大
三、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弩”是一种利用物理原理的武器,弩最早被用于战争的可考记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41年的齐魏马陵之战,但是考古学家在中国的墓陵中曾找到更加古老的弩。传统的弓箭只有非常强壮的射手才能使用,因为他们必须一边把弓拉开并且在一边瞄准时维持稳定。但有了弩箭后,比较弱小的人就可以借助腿部的力量来拉弦。弩箭和传统弓箭的穿透力来自于弓在弯曲时所储存的能量。就像拉开并固定弹簧时一样,这些能量会储存成弓的弹性势能。放开后这些势能就转变成运动时的动能。
10、一个士兵在拉开弓弦的过程中,拉力从50N逐渐增大到250N,拉弓的手移动的距离约0.5m,储存在弓中的弹性势能最接近( )
(A)25J (B)75J (C)125J (D)150J
11、(多选)若士兵将箭竖直向上射出,在箭由静止开始加速到刚好与弓弦分离的过程中( )
(A)箭的速度不断增大
(B)箭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C)箭的加速度一直大于g
(D)箭获得的最大动能小于弓弦储存的弹性势能
12、若士兵把弩箭沿水平方向射出,箭离开弓时的初速度为v1,落地时速度为v2,忽略空气阻力,图中能够正确地反映速度矢量演变过程的是( )
13、若士兵在同一位置先后以不同的初速度水平射出a、b两只箭,箭射入远处的墙壁时,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b与数值方法的夹角为30°,两者在墙上的射入点相距为d,不计空气阻力,则飞行时间较长的是______箭,初速较大的是______箭。
14、(计算题)在13题中,已知图中的d与两只箭与墙壁的夹角,求士兵与墙的水平距离是多少?
四、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旋转木马是游乐场机动游戏的一种,即旋转大平台上有装饰成木马且上下移动的座位供游客乘坐。最早记录的旋转木马出现在拜占庭帝国时期。如今在各大小游乐场、商场等地皆有各式的旋转木马。如图所示是一种简易儿童旋转木马。
15、(多选)在转台上有两匹小马A、B,若A的旋转半径小于B的旋转半径,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小马A、B的线速度相同
(B)小马A、B的角速度相同
(C)小马A、B的向心加速度相同
(D)小马A、B的转速相同
16、(g=10m/s2)一质量为40kg的小孩坐在旋转木马上,绕中心轴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圆周运动的半径为3.0m,小孩旋转5周用时1min,则小孩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为___________rad/s,小孩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为___________N,木马对小孩的作用力为___________N。(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17、后来人们又设计出与旋转木马相似的“旋转飞椅”,由于悬挂座椅的绳索可以绕悬挂点自由转动,所以当整个装置匀速旋转时,绳索与竖直方向保持一定的夹角,如果测得这个夹角,则可以求出( )
(A)绳索受到的拉力 (B)人对座椅的压力
(C)座椅和人的速度 (D)座椅和人的加速度
五、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过山车(Roller coaster,别名为云霄飞车),是一项富有刺激性的娱乐工具。那种风驰电掣、有惊无险的快感令不少人着迷。人们在设计过山车时巧妙地运用了许多物理学原理,如果能亲身体验一下由能量守恒、加速度和力交织在一起产生的效果,对力学定律会有更深的理解。
18、如图所示,过山车从斜轨上的最高点A由静止滑下,经最低点B运动到圆形轨道最高点C,设整个过程过山车无动力且忽略摩擦阻力,取地面为零重力势能的参考平面,则过山车( )
(A)在A处的重力势能大于在C处的动能
(B)在A处的机械能大于在C处的机械能
(C)在B处的机械能小于在C处的机械能
(D)在B处的动能等于C处的动能
19、某同学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个过山车轨道模型,如图所示。他将质量为m的小球从倾斜轨道上的某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将沿着轨道运动到最低点后进入圆轨道。该同学通过测量得到圆轨道的半径为R,轨道连接处都是平滑连接,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当小球的释放点距轨道最低点的高度为3R时,小球恰能通过圆轨道的最高点,则小球在圆形轨道最高点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从开始释放到通过圆轨道最高点的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为________。
20、“绝顶雄风”过山车位于上海欢乐谷,是中国第二高的过山车。车辆和乘客的总质量为4×103kg,车辆启动后以45°的爬升角缓缓爬上65米的高坡,之后会沿接近竖直方向的轨道下冲。此段滑道被称作“零G下滑”地段,当游客在坡底以高速进入圆周滑道时,又会体验强烈的超重现象。接近终点时,过山车会沿水平方向冲入一个狭窄的水槽,利用水的阻力为车辆减速(g=10m/s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1)在缓慢爬坡阶段,动力系统至少为车辆提供多大的动力维持车辆爬坡?
(2)当“零G下滑”阶段结束时,车辆的速度达到115km/h,不计阻力,车辆的高度下降了多少?
(3)若车辆以115km/h的速度从大圆周轨道的最低点进入轨道,此时座椅对乘客的支持力会突然增大到乘客重力的4.5倍,求该圆周轨道的半径是多少?
(4)在水槽减速阶段,若水对车厢的阻力与车厢的速度大小成正比,请定性分析车辆的运动情况。
参考答案
(一)
1.B
2.B
3.C
4.CD
5.16;24
(二)
6.B
7.C
8.右;mgcotθ/2
9.AD
(三)
10.B
11.BD
12.D
13.b;a
14.(+1)d
(四)
15.BD
16.π/6;32.9;401
17.D
(五)
18.A
19.,0.5mgR
20.(1)28300N(2)51.0m(3)29.2m(4)随着速度减小,阻力逐渐减小,车辆的合外力就是阻力,所以合外力减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车辆的加速度减小,所以车辆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最终停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