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 for循环》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本次课程标准:一是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各课程标准基于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核心素养,体现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二是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基于核心素养发展要求,遴选重要观念、主题内容和基础知识,设计课程内容,增强内容与育人目标的联系,优化内容组织形式。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三是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各课程标准根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结合课程内容,整体刻画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特征,形成学业质量标准,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为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和考试评价等提供依据。四是增强了指导性。各课程标准针对“内容要求”提出“学业要求”“教学提示”,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注重实现“教-学-评”一致性,增加了教学、评价案例,不仅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做到好用、管用。五是加强了学段衔接。注重幼小衔接,基于对学生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领域发展水平的评估,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依据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合理安排不同学段内容,体现学习目
标的连续性和进阶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 for循环语句的基本格式;
(2)理解 for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
(3)初步认识 range()命令;
(4)解决实际问题,编写简单程序。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进一步理解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坚持、刻苦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 for循环语句的基本格式;理解 for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
2、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编写简单程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孩子们,你们会背乘法口诀吗?
生:会。
师: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老师将 1-9的乘法口诀中某一组口诀的第一句告诉每一组第一位同学,我说开始后大家依次往后接龙背,最先接龙完毕的小组为优胜组,你们准备好了吗?
师:开始!
师:乘法口诀难不倒聪明的你们,你们想不想用 Python语言编写出乘法口诀呢?
生:想。带着对知识的憧憬,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课堂,请大家齐读课题——神奇的 for循环。
二、自主探究,交流分享师;
要想用 Python语言编写出乘法口诀,我们要认识今天的新朋友:
for循环,对于 for循环,你想了解什么?
生:(预设)什么是 for循环?为什么使用 for循环? for循环都有哪些应用?
师:伴着疑问,请大家独立完成导学案中“任务一”。巡视发现孩子们编程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找最先完成的几个同学说说输入过程中出现什么问题,如何改进的,其他同学引以为鉴。
学生展示,师总结程序指令。
三、合作学习,释疑解难
1、师:现在老师想输出 1,2,3,4,5,该怎么操作?
生:for a in[1,2,3,4,5]:
print(a)
师:输出 1-10?
师:输出 1-100?
生:for a in[1,2,3,4,5,......1000]:
师:(一边输入一边说)
这样太麻烦,一节课我也输入不完,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生:我发现导学案“金钥匙”中有提示。
师:你的眼睛很亮,(读一读),师生共同探索 range()命令加在什么位置,以小组为单位,尝试编写程序。组内交流互助,探索 range()命令的奥秘,先完成的组员带动其他组员,组内合作共赢。学生展示、交流。
2、探索:
for a in range(10):
print(a)
与
for a in range(1,10):
print(a)的区别。
四、实践创作,展示评价
1 补全程序,利用 for循环求“1+2+3+4......+100”的和(用 s表示)。s=0
for a in range():
s=s+a
print(s)
2 以小组为单位编程任意数的乘法口诀指导编程:
b=
for a in range(1,10):
print(a,”*”,b,”=”,a*b,end=” ”)
五、梳理总结,拓展提升
1 学生回顾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2 教师启发学生课下完成乘法口诀表的输出打印。
课后反思
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设计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教学过程层次清楚,环环相扣。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经历了分析、探究、编程、调试验证的思考过程,计算思维在此过程中得以发展。导学案的设计有效分解难点问题,在小组讨论、合作中突破 range函数这一难点,学生思维活跃,参与热情高涨,达成度高。本节课需要改进的方面:课堂评价还需多元化,还应创造更多的空间和机会让学生参与到评价结果的判断和解释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