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泸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生物学试题(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生物学试题(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1-15 08:23:21

文档简介

泸县一中高2023级高一上期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1.C 2.B 3.A 4.B 5.B 6.D 7.C 8.A 9.D 10.B 11.D 12.B 13.C
14.B 15.B 16.C 17.A 18.B 19.D 20.D
21.(1)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 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
(3) 核酸 不需要 先加双缩脲试剂A液1mL,摇匀,再加双缩脲试剂B液4滴,摇匀
(4) 核酸 戴口罩、勤洗手、接种新冠疫苗、不聚集等
22.(1) 流动镶嵌模型 磷脂双分子层 (2)通道蛋白
(3) b、c、d b、c 协助扩散 (4) 细胞质 大于
(5) KNO3 KNO3溶液中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后来因溶质被细胞吸收,细胞液浓度增大,细胞再次吸水
23.(1)b (2) ①⑤ ③ (3)线粒体基质、细胞质基质
(4) 自由 ①④ (5) 叶绿体基质 E (6) CO2浓度 B 低
24.(1) 植物 有细胞壁、大液泡、叶绿体 中心体
(2) 12 液泡 4 叶绿体 (3)4、9/9、4 (4)差速离心法
(5) R基 C、H、O、N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6) 蛋白质 核酸
(7) b、c、d 同位素标记法
25.(1) C、H、O 不能,因为没有水浴加热
(2) 自身不含也不能合成海藻糖 含海藻糖 不含海藻糖 若甲组细胞生长良好,乙组细胞死亡则假设成立 若甲、乙两组细胞都死亡,则假设不成立泸县一中高2023级高一上期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
第1卷 选择题(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下列选项中属于微量元素的是( )
A.C B.P C.Zn D.N
2.一般来讲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  )
A.较小 B.较大 C.基本相同 D.相同
3.实验中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装片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下面4幅图。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
A.B.C.D.
4.下列叙述与细胞学说相符的是( )
A.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反映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B.植物和动物有着共同的结构基础
C.人体每个细胞都能单独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D.新细胞是通过已存在的细胞有丝分裂产生
5.2022年2月20日北京冬奥会圆满结束,在此期间,冬奥村美食频频登上热搜。中国的饺子、烤鸭备受各国运动员欢迎。高峰期时,运动员们一天吃掉100多公斤的饺子,午餐时段消耗80多只烤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大多数动物的脂肪是由饱和脂肪酸与甘油发生反应而形成
B.鸭皮细胞中的脂肪具有许多作用,如信息传递,调节生命活动
C.鸭子体内糖类在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
D.鸭子体内的脂肪在糖类代谢障碍时可分解供能
6.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细胞核的模式图如下图所示,关于其结构与功能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核膜由2层磷脂分子构成
B.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C.a是蛋白质和DNA出入核的通道
D.c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7.淀粉、淀粉酶、DNA的基本单位依次是(  )
A.葡萄糖、蛋白质、DNA
B.蔗糖、氨基酸、核糖核苷酸
C.葡萄糖、氨基酸、脱氧核苷酸
D.麦芽糖、多肽、核苷糖
8.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其结构和功能具有多样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温能够破坏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B.不同的蛋白质中氨基酸的链接方式不同
C.蛋白质的组成单位与双缩脲试剂结合呈现出紫色反应
D.蛋白质是生命活动承担者的原因是其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9.实验小组同学向甲、乙、丙三支试管内分别加入2 mL可溶性淀粉溶液,再按图中所示步骤 操作,然后分别用斐林试剂在沸水浴条件下加热检验。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甲和乙试管对照,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B.甲和丙试管对照,说明酶活性受温度影响
C.最终只有甲试管内出现砖红色沉淀 D.若用双缩脲试剂检验,结果不会出现紫色
10.关于哺乳动物体内脂质与糖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固醇在动物体内可转化成性激素
B.蔗糖、麦芽糖、乳糖都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C.脂肪与糖原都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物质
D.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组分,也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11.阿格雷因发现了水通道蛋白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水分子都通过水通道蛋白出入细胞
B.甘油和乙醇的跨膜运输也都依靠通道蛋白
C.Na+等离子也可借助水通道蛋白进出细胞
D.适当增加细胞膜上水通道蛋白数量,可提高水分子的跨膜运输速率
12.2023年12月18日,第二十五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正式开园,园区内全部娱乐设施已经就位,欢迎世界各地游客共同开启一场“冰雪盛宴”。游客在寒冷环境中游玩期间,体内细胞代谢可以正常进行。如图为ATP与ADP相互转换的示意图,图中A1,A2代表酶,B、C代表化合物,E1,E2代表能量,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C代表ADP,可以进一步水解 B.A1、A2是同一种酶
C.E2可以为萤火虫的发光过程供能 D.许多吸能反应与图中由B到C的反应相联系
13.下图是综合不同细胞代谢特点绘制的部分物质变化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酵母菌细胞中过程③④进行的场所不相同,但都能合成ATP
B.光下叶肉细胞中,过程⑤C3还原时所需的ATP依赖于过程④
C.同一细胞中,②③过程不能同时进行,④需要氧气参与
D.①②、①③、①④都表示呼吸作用过程,需要的酶种类相同
14.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含量关系“c=a+b,且a>b”的是(  )
A.a-非必需氨基酸种类、b-必需氨基酸种类、c-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
B.a-各细胞器的膜面积、b-细胞核的膜面积、c-生物膜系统的膜面积
C.a-线粒体的内膜面积、b-线粒体的外膜面积、c-线粒体膜面积
D.a-叶肉细胞的自由水、b-叶肉细胞的结合水、c-叶肉细胞总含水量
15.生物科技小组的同学利用完全培养液,对某种植物离体的叶肉细胞进行悬浮培养,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测定,绘制成如下图所示曲线。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在 35℃时,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
B.该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光照和黑暗条件下温度对叶肉细胞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
C.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相关酶比呼吸作用相关酶的最适温度更高
D.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突然增强光照时,短时间内叶肉细胞中 C 的含量将增多
16.下列关于细胞膜的成分和结构的探索的过程中,叙述正确的是( )
A.欧文顿利用了化学上的“相似相溶原理”,证明了脂溶性物质为什么更容易进入细胞是因为细胞膜上具有磷脂
B.科学家选择动物的神经细胞吸水涨破离心分离,从而提取纯的细胞膜
C.利用荧光标记法将小鼠和人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做标记的实验结果,为建立生物膜模型提供了实验证据
D.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提出所有的生物膜都磷脂—蛋白质—磷脂三层结构构成的
17.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归根结底是从无机自然界中获取的。如图表示土壤中甲、乙两种元素浓度变化与某植物生长速率的关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组成细胞的各种元素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且不同元素含量存在差别
B.当土壤中乙元素浓度为B时,施含乙元素的肥料最有利于该植物生长
C.由图可知,甲元素一定是该植物细胞中的微量元素,乙元素一定是大量元素
D.该植物生长对乙元素的需求大于甲元素,说明植物生长过程中乙元素更重要
18.甲、乙两图表示苹果组织细胞中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均以葡萄糖为呼吸底物)。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中O2浓度为a时的情况对应的是乙图中的A点
B.甲图中O2浓度为b时,对应乙图中CD段
C.甲图的a、b、c、d四个浓度中,c是最适合储藏苹果的O2浓度
D.图中氧浓度为b时,若CO2释放量为8mol和O2吸收量为4mol,则此时无氧呼吸比有氧呼吸消耗的有机物多
19.以下是生物体内四种有机物的组成与功能关系图,E、F、G、H都是大分子有机物,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小麦种子细胞中,物质A是葡萄糖,物质E是淀粉
B.动物肝脏细胞中的F可能是糖原,其基本单位是葡萄糖
C.细胞膜上的G物质对于许多物质的跨膜运输起着决定性作用,是细胞选择透过性的基础
D.SARS病毒体内核酸H彻底水解的产物是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
20.研究叶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时,取匀浆或上清液依次离心将不同的结构分开,其过程和结果如图所示,P1~P4表示四次离心后的沉淀物,S1~S4表示四次离心后的上清液。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DNA仅存在于P1、P2和P3中 B.S1、S2、S3和S4中含有酶的种类相同
C.P1、P2、P3和P4中均有膜结构 D.据图示可知,P3的颗粒小于P2的颗粒
第2卷:非选择题(6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在初春的江水中生活着一些蓝细菌、水草、草履虫、鸭子、鳜鱼等生物,岸边竹林中有如星星般点缀的桃花。请根据所掌握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依据 ,将这些生物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2)江水中所有的鳜鱼组成一个 ,所有的生物组成一个 ,所有的生物与其周围的阳光、土壤、水、空气等共同构成了一个 。
材料二: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它没有细胞结构。感染某些病毒会使人患病甚至死亡。婴幼儿感染寨卡病毒可能造成婴幼儿脑发育不全;新冠肺炎是由新冠病毒引起的,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呼吸道传染病。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3)病毒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 组成。用双缩脲试剂检测寨卡病毒的蛋白质时, (填“需要”或“不需要”)进行水浴加热,双缩脲试剂的使用方法是 。
(4) 检测是确认疑似病人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的重要手段。新冠病毒传播快,危害大,我们应该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请至少写出两种方法)。
22.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Ⅰ、图为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A、B、C代表物质,a、b、c、d、e代表运输方式)。
(1)图中所示的细胞膜模型称为 ,B是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其名称是 。
(2)某类转运蛋白质只容许一定形状、大小和带电性质的分子或离子通过,且被转运物质不需与该转运蛋白相结合,也不需每次转运都发生构象变化,这类转运蛋白叫 (填“载体蛋白”、“通道蛋白”)。
(3)在a~e五种方式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 (填字母),细胞吸收水的方式是 (填字母),人体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运输方式是 (填名称)。
Ⅱ、取某植物细胞分别浸入蒸馏水、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和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图1是在蔗糖溶液中的观察结果,图2是原生质体(植物细胞除去细胞壁后的部分)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
(4)图1发生质壁分离现象中的原生质层是指细胞膜和液泡膜及两者之间的 ,从细胞角度分析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原生质层的伸缩性 细胞壁的伸缩性(填“大于”、“等于”、“小于”)。
(5)图2的A、B、C三条曲线中,B曲线反映的是某植物细胞浸入在 溶液中形成的,请解释出现B曲线所示现象的原因 。
23.Ⅰ:下图表示真核生物细胞呼吸的过程,图中a-d各表示某种物质,①-⑤各表示某一代谢过程,据图回答:(10分)

(1)物质c与物质 (“a”或“b”或“d”)表示相同的物质。
(2)某同学参加了体能测试以后,腿部肌肉感到酸痛,这是由于部分肌细胞进行了上述代谢过程中的 (填数字序号);在体能测试时,细胞提供能量最多的代谢过程是 (填数字序号)。
(3)结合图示分析真核细胞能够产生CO2的场所包括 。
(4)玉米入库贮藏前需晒干,这是为了减少其中的 水;农田被水淹后,作物烂根主要与图中的 (填数字序号)过程有关。
Ⅱ:夏季晴朗无云的某天,某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5)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场所是 ,据图分析,该植物一天中糖类积累最多的时刻是 (填字母)。
(6)据图分析,在12点左右出现光合作用强度“低谷”,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生理过程的因素是 ,“温度”、“光照强度”、“CO2浓度”)。B、C两点中, 点的叶绿体中C3化合物的含量相对较大。与D点相比,E点细胞内的C3化合物的含量较 (“高”或“低”)。
24.请据图分析:(17分)
Ⅰ、图一是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回答以下与图一有关的问题:
(1)图示为 细胞结构模式图,判断依据是 (答三点)。若该细胞为某些低等植物细胞,其细胞质中还应具有的细胞器是 。
(2)若该细胞是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则色素主要存在于[ ] , 如果是植物的根毛细胞,则图中不应有的结构是[ ] 。
(3)图中含有少量 DNA 的细胞器是 (填序号);
(4)为研究细胞内各种组成成分和功能,需将细胞器分离,分离细胞器常用 的方法是 。
Ⅱ、图二表示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分泌的过程。请据图作答:
(5)物质 X 为单体,物质 X 不同的原因是 不同;物质 X 与核酸共有的组成元素是 ;物质 X 进入细胞后,依次经过结构 ,最后分泌到细胞外。
(6)从细胞器的组成成分——蛋白质、脂质、核酸的角度分析,a、b、c、d 共有的成分是 ;b、c 不含有而 a、d 含有的成分是 。
(7)图中参与构成生物膜系统的细胞器有 (填图中字母);研究图示生理过程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
25.科学家研究发现,“熊虫”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生命力最为顽强的动物。熊虫对不良环境有极强的抵抗力,当环境恶化时,熊虫会把身体蜷缩起来,一动不动。这时它们会自行脱掉体内99%的水分,身体萎缩成正常情况下的一半,处于一种隐生(假死)状态,此时会展现出惊人的耐力,以此来“扛”过各种极端环境。处于假死状态的熊虫的代谢率几乎降到零,甚至能耐受-273 ℃冰冻数小时,直到环境改善为止。据研究,熊虫进入隐生状态时,它们的体内会大量产生一种叫做海藻糖的二糖,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海藻糖是由 元素组成的,若要探究它是否为还原糖,在海藻糖溶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没有发生相应的颜色反应,能否说明海藻糖为非还原糖,为什么 。
(2)有人认为“熊虫体液中的海藻糖可以保护组织细胞,使组织细胞免受低温造成的损伤”。请设计一实验方案,用于探究题中假设的真实性,请将其补充完整。
Ⅰ.为了确保实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从化学组成及生理功能看,用于实验的材料应具有 的特点。
Ⅱ.操作过程:①取适量哺乳动物细胞,等分成甲、乙两组(以甲组为实验组);
②甲组添加 的细胞培养液,乙组添加 的细胞培养液;
③甲、乙两组均控制-273 ℃冰冻数小时;
④观察甲、乙两组细胞生活状况,写出预期结果及结论:
若 ,则假设成立;
若 ,则假设不成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