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花的学校》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花的学校》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15 09:16: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花的学校
教学目标:
1. 认识“坝、盐”等11个生字,会写“丛、离”等14个字,正确读写“山冈、鲜艳”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3. 积累优美的词句,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
1. 识字、写字,朗读感悟。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1.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2. 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准备:
教师:《花的学校》课件。
学生:观察一种植物,重点观察它的生长环境及特点。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创设情境
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春天过去后就是夏天,这时候,山坡上会开满许多美丽的花。让我们一块儿到花的世界去看看吧!(课件展示:群花烂漫)这些花在什么地方呀?(课件展示:荒野)哦,原来它们是在荒野里生长的。有一位名叫泰戈尔的诗人,他特别喜欢花儿。有一天,他突发奇想,想让花儿到学校里来上课,于是,他就写了一首诗《花的学校》。这首诗写得可美啦,我们一块儿来读一读吧!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把课文读通顺)
1.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小朋友们,你们就自由地读读这首诗吧!注意读准每个字的音。
2. 检查生字词。
(1)同位互相指读生字:同桌之间互相用手指着双线格里的11个生字读一读,看谁读得准、记得牢。
(2)集体反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字词,重点强调“罚”的读音。
(3)谁愿意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读一读这些词语?
3. 指名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大意。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请一组小朋友开火车读一读。一个人读一段,其他小朋友认真听,一边听一边思考。
(2)读后交流,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谁能说一说,在花的学校里你看到了什么?(小花儿、绿草、树丛)
哦,原来在“花的学校”里,“花孩子们”做着不同的事。(课件出示:花孩子们在狂欢)他们在狂欢中都做了些什么?(跳舞、狂奔、对妈妈扬起双臂)你从哪里知道的?(第3~7自然段)咱们一块儿来读一读这段话吧!(齐读)还有谁愿意来读一读?我喜欢这朵开心的向日葵(课件出示:两朵不同的向日葵),我喜欢这朵快乐的紫丁香。(课件出示:两朵不同的紫丁香)其实每朵花都有他们各自的心情,你能从这些词语中体会出花儿的心情吗?(自由发言:高兴、快乐、开心……)好,让我们用自己体会到的感情来读一读这些花孩子们。(齐声感情朗读)难怪诗人这样想:如果我是一朵花,“我”真希望有这样的“狂欢”。(课件出示:如果我是一朵花)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其实每一朵花儿都有他们自己的美丽和可爱之处。那么诗人笔下的花儿是怎样的呢?下节课我们一块儿来学习吧!
三、指导写字,巩固识记
我们先来写两个难写的字吧!(课件出示:荒、扬)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说一说怎样才能写好这两个字。(自由发言)和老师一块儿写一写这两个字吧!老师写的时候你们要认真看哟!再写两个字:离、此。(学生自己写,互相评价。)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花的学校》这篇课文,还认识了许多与花儿有关的词语呢!让我们一块儿来复习一下吧!(开火车认读词语。)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花的学校》,感受“花孩子们”在狂欢中展现的美妙景象!
二、深入局部,品读课文(感悟花儿们的美丽和可爱之处)
1. 学习第3~7自然段。感悟花孩子们在狂欢中展现的美妙景象。
(1)自由朗读第3~7自然段。把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边读边想:这部分中你最喜欢哪一位花儿?它在哪里?在做什么?
(2)交流分享。邀请几位小朋友分享他们最喜欢的花儿及其特点。
(3)引导感悟。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孩子们深入理解花儿们的美丽和可爱之处,例如:“为什么你最喜欢这朵花?”“你能从课文中找到描述它美丽的词语吗?”
(4)有感情地朗读。指导学生用恰当的语气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表现出花儿们的美丽和可爱。
2.学习第1~2自然段。感悟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1)自由朗读第1~2自然段。
(2)讨论:为什么作者把花儿们比喻成“花孩子们”?你从哪里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3)有感情地朗读。引导学生用欣赏和喜爱的语气朗读这两段,表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进一步学习了《花的学校》,感受到了花孩子们在狂欢中的美丽和可爱,以及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用心去观察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四、作业布置
1.回家后,和家人分享你最喜欢的花儿,并描述它的美丽和可爱之处。
2.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描述大自然中你喜欢的景物的短文。
3.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为深入学习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