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语文版)上册导学案:27订鬼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语文(语文版)上册导学案:27订鬼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6-18 17:04: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7.订 鬼
一、字音字形
1.识记生难字
寝衽(  )  庖丁(  )  持箠(  )
杖殴(  ) 把椎(  )
2.找出通假字
(1)昼日则鬼见 ____通____ 意思:______
(2)则梦见夫人据案其身 ____通____ 意思:______
二、重要词语
1.重点词语理解[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病者困剧 困:______ 剧:__________
(2)何以效之 效:________
(3)夫精念存想 精:________
(4)若见鬼把椎、锁、绳把:________ 绳:________
(5)俱用精神 用:______
(6)或泄于目 泄:______
2.一词多义辨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
3.词类活用解释
凡人不病则不畏惧 活用词语:______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今异义区分
(1)则梦见夫人据案其身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于疾病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觉见卧闻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顾玩所见[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背景
秦汉时期,求仙、鬼神迷信等思想在统治阶级中盛行。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曾经派方士为他们寻求仙药,幻想长生不老。西汉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为神化封建皇帝和麻痹人民,也宣扬迷信思想。在鬼神迷信思想泛滥的时代,王充根据科学知识,提出无神论的观点,有力地批判了迷信鬼神的观点。21教育网
四、作家作品
王充(27—约97),字仲任,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代表作《论衡》。他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认为由于“气”本身的运动而产生万物,根本没有脱离形体而独立存在的灵魂,抨击了当时流行的“天人感应”论和灾异、谴告、鬼神等迷信。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答案:一、字音字形
1.rèn páo chuí ōu chuí
2.(1)见 现 显现 (2)案 按 按着
二、重要词语
1.(1)困顿 厉害,严重 (2)验证 (3)专一,纯正 (4)拿着 绳索 (5)因为 (6)显露
2.(1)句首发语词 那 (2)使用 因为21世纪教育网
3.病 名词用作动词,生重病。
4.(1)那人 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2)原因在于 连词,表原因 (3)睡醒 睡觉 (4)欣赏,玩味 玩耍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作者是怎样看待鬼的?当时流行的认识是怎样的?
点拨:王充认为世间无鬼,有鬼,也“非人死精神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鬼是不存在的。当时流行的认识是“人死为鬼”,“人死精神为之”,鬼是存在的。21cnjy.com
2.核心图解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