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物态变化
(时间:85分钟 分值:80分)
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1.物理学中通常用温度来表示物体的 ;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 。
2.生活在非洲草原的狮子很想要一块冰降暑,好朋友企鹅就给它寄了一大块冰。可狮子收到货后却只看到了一袋水,这是因为冰在运输的过程中发生了 现象。于是狮子退货了,企鹅收到退货后说:“这明明是一块冰啊!”这是因为水在运输的过程中发生了 现象。(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3.勤洗手是降低新冠病毒感染的有效措施。如图所示,洗手后将手放在干手机下,干手机吹出热风,通过提高温度和加快 来加快 ,使手迅速变干。
4.某社区开展“魔法干冰秀,感受科学魅力”的公益课堂活动。如图所示,在装有热水的玻璃瓶里放置小块干冰,干冰遇热后迅速升起一片片“云雾”。这是由于干冰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从环境中吸热,“云雾”是 (选填“水蒸气”或“小水珠”)。
5.在2022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人们常用浓度75%的酒精来消毒,如图所示,这是酒精喷雾消毒器,当酒精喷洒在手上后,一会儿手就变干了,且感觉有一阵阵凉意,这个过程酒精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名称),感觉有一阵阵凉意的原因是 。
6.小李同学观看表演“沸腾的油锅中取铁球”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 ℃,醋的沸点为60 ℃,当温度达到 ℃时锅中的“油”就沸腾了;继续加热,只要锅内的醋没有汽化完,“油”和放入其中的铁球的温度就 (选填“会”或“不会”)升高。
7.探究汽化、液化中的吸放热实验装置如图,在两个试管中分别倒入适量的水,给左侧试管加热一段时间后,右侧试管中的温度计示数升高,这是因为 ;当左侧试管中水沸腾时左侧温度计的示数 。
8.在观察“碘锤”中碘的升华现象之前,小明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 ℃,碘的熔点为113.7 ℃。采用图中的两种加热方式,你认为 (选填“甲”或“乙”)更好。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气放热会发生 (填物态变化名称)。
9.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雾的形成”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下雪不冷化雪冷”的原因是 。
10.如图所示,在甲、乙两个房间里相同的电炉上,同时烧开相同的两壶水,发现甲房间内水壶壶嘴的上方“白气”较多,由此可以判断出 (选填“甲”或“乙”)房间的气温较高,原因是 。
二、选择题(共26分,把你认为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题后括号内,第11~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第17、18小题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选项,每小题4分,全部选择正确得4分,选择正确但不全得1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
11.下列对温度的估测合理的是 ( )
A.洗澡水的合适温度是70 ℃
B.人感觉最舒服的环境温度为37 ℃
C.人的正常体温在37 ℃左右
D.冰箱冷藏室的温度为0 ℃
12.人造雪花是冬奥会雪道用雪的主要来源,它是由雾炮车喷射的微细水滴遇冷形成的小冰晶。上述过程涉及的物态变化是 ( )
A.熔化 B.凝固 C.凝华 D.液化
13.如图所示的四种物态变化实例中,需要吸热的是 ( )
14.随着温室效应的增强,全球气候进一步变暖。夏天,在烈日照射下,沥青路面逐渐变软。下列关于固态沥青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 )
15.俗话说:“熬汤煮肉,加火不如加盖”。对这句话里包含的科学道理理解正确的是 ( )
A.汤水沸腾后,加火会使汤的温度继续升高,容易糊锅
B.加盖的只是为了防止柴火燃烧时产生的烟灰落入锅里
C.加盖的只是为了汤水的热量不容易散失到空气中去
D.加盖可以使汤水沸点升高,汤水里的肉更容易煮烂
16.若没有先甩一下体温计就先后给甲、乙两人测量体温(测量前均已用酒精消毒),体温计示数分别为37.9 ℃和38.4 ℃,则甲、乙两人的体温 ( )
A.甲的体温一定是 37.9 ℃,乙的体温一定是 38.4 ℃
B.甲的体温可能不是37.9 ℃,乙的体温一定是 38.4 ℃
C.甲的体温一定不是 37.9 ℃,乙的体温也可能不是 38.4 ℃
D.甲的体温可能不是 37.9 ℃,乙的体温也可能不是 38.4 ℃
17.如图所示,这是两种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
B.乙物质熔化时间是3分钟,需要吸收热量
C.乙物质有固定的熔点
D.乙物质在AB段处于固态、BC段处于液态
18.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水资源人均占有量是世界平均值的25%,是世界上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了解地球的水循环知识,提高节水意识,培养良好的用水习惯,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如图所示,关于地球的水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表水吸热,汽化形成水蒸气
B.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熔化形成小水滴
C.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凝华形成小冰晶
D.小冰晶在下落过程中,熔化形成雨水
三、实验探究题(共34分,第19~22小题,每小题7分;第23小题6分)
19.(1)如图所示,指针式居家多功能室内温度计的分度值是 ,测得室内的温度是 ℃,表盘标度的舒适温度值的范围是 。
(2)常用液体体温计是根据液体 的规律制成的。小强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时读取了四次数据,每次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如图1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图2中所示的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 ℃,水的温度是 ℃。
20.小丽选择蜂蜡和海波探究“不同固态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是否相同”,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将装有蜂蜡、海波的试管分别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目的是使试管内的物质 。
(2)将温度计正确插入蜂蜡和海波中,观察温度计示数时视线A、B、C如图乙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 ℃。
(3)图丙是小丽绘制的海波的熔化图像,图中BC段表示海波的熔化过程,此过程中海波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4)图丁是小丽绘制的蜂蜡的熔化图像,蜂蜡在熔化过程中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1.如图1所示,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小菲同学从实验室找器材来完成实验。请回答:
(1)为了尽快完成实验,他们组装器材时,在烧杯的上面加上带有小孔的硬纸片,这样做的目的是 。实验前,烧杯中水的温度如温度计所示,则开始的温度是 ℃。
(2)下面是某小组安装的实验装置,合理的安装顺序是 (填序号)。
①烧杯和水 ②酒精灯 ③铁杆和温度计(含纸盖) ④铁圈和石棉网
(3)小菲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分别如图2(a)、(b)所示,则图 是水沸腾前的情况。水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实际上是 (选填“小冰晶”、“小水滴”或“水蒸气”)。
(4)她记录的数据如下表,其中第 min的数据是错误的。
0 1 2 3 4 5 6 7 8 9 10 …
92 93 94 97 96 97 98 99 99 99 99 …
(5)撤去酒精灯后,水仍能继续沸腾一小段时间,其原因是 。
22.保留水分是蔬菜和水果保鲜的一个方法,为了探究影响蔬菜和水果水分散失快慢的因素,小军同学作出了以下猜想:
【提出猜想】
猜想①:与蔬菜所处环境的温度有关;
猜想②:与蔬菜的表面积有关;
猜想③:与蔬菜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有关。
【进行实验】
为了检验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小军按如图所示的方法进行了四次实验。(实验中的胡萝卜大小、形状完全相同,剖开的胡萝卜均为均匀剖开)
【分析论证】
(1)在上述实验中,实验C的探究方法不正确,原因是 。
(2)这四次实验中,实验 可验证猜想①是否正确,实验D可验证猜想 是否正确。(均选填序号)
(3)实验B中发现剖开的胡萝卜比未剖开的胡萝卜干瘪,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写出一条即可)
【拓展应用】
小军突然想到,下大雨后地面干得慢,下小雨后地面干得快,他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多少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把相同温度的水分别装入两只相同的玻璃杯,一杯水多,一杯水少。实验发现水少的杯中没有水时,另一杯中还残留一些水,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多少有关,水越少,蒸发越快。从得出结论的环节看,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经过多次实验和精确测量,小军发现当放水少的玻璃杯无水时,放水多的杯中减少的水量总是与放水少的杯中原来的水量相等,由此可知:水蒸发的快慢和水的多少 (选填“有关”或“无关”)。
23.小明同学发现一个现象,严冬季节水缸里的水结冰了,但腌菜缸里的盐水却没有结冰,于是他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了猜想:盐水的凝固点可能比纯水的凝固点低。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小明在盛有适量纯水的烧杯中加入适量的食盐并搅拌均匀,把烧杯放入冰柜中,观察盐水的凝固过程,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盐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甲所示。
(1)分析图像可知,盐水的凝固点为 ℃,由此证明了小明的猜想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盐水在凝固时放出热量,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
(2)根据实验结论,小明联想到在严寒的冬天,下雪时为了保证交通安全,路政部门采取在道路积雪上撒盐的方法,这样可以 (选填“提高”或“降低”)雪的熔点。
(3)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乙所示,试管中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 (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4)实验后小明在三个相同的烧杯中装入质量相等的纯水,分别加入一小勺、二小勺、三小勺的食盐搅拌后放入冰柜中,小明这是探究盐水的凝固点与盐水的 是否有关。
参考答案
1.冷热程度 0 ℃
2.熔化 凝固
3.手表面空气流动速度 蒸发
4.升华 小水珠
5.汽化 汽化吸热
6.60 不会
7.液化放热 不变
8.甲 凝华
9.液化 凝华放热,熔化吸热
10.乙 温度越低,水蒸气越容易液化
11.C 12.B 13.A 14.A 15.D 16.B 17.BC 18.AD
19.(1)1 ℃ 12 18 ℃~24 ℃
(2)热胀冷缩 D -22 38
评分标准:每空1分,共7分;有其他合理答案均参照给分
20.(1)均匀受热
(2)B 42
(3)吸收 不变
(4)吸收 升高
评分标准:每空1分,共7分;有其他合理答案均参照给分
21.(1)减慢蒸发,缩短加热时间 84
(2)②④①③
(3)(b) 小水滴
(4)3
(5)水仍能从石棉网上吸热
评分标准:每空1分,共7分;有其他合理答案参考给分
22.【分析论证】
(1)缺少变量,没有使胡萝卜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不同
(2)A ③
(3)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表面积有关
【拓展应用】错误 没有控制水的质量相同 无关
评分标准:每空1分,共7分;有其他合理答案均参照给分
23.(1)-2 正确 保持不变
(2)降低
(3)变多
(4)含盐量
评分标准:每空1分,共6分;有其他合理答案均参照给分